突出主体地位促进自主发展

2018-11-15 00:26
散文百家 2018年7期
关键词:长方体主体教师

石 杰

河北省永清县龙虎庄中心校

当今教育和传统应试教育的明显区别就是确认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不断激发学生主体的意识,逐步提高学生主体的能力,培养学生主体的个性,使学生活泼生动、积极协调地发展。此教育意识形态也已经畅想和默化了十几年,虽是老生常谈但也无不重要。所以笔者结合二十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浅谈一下在教学活动中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精神,促进学生自主发展的。

一、营造和谐民主氛围是实现自主学习的前提

1.关心爱护每位学生,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自信心。

关爱学生是为师之本,教学之根,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只有信其师才能近其道。对教师的喜爱与信任,是学生热爱学习,提高学习能力的前提和保障。亲密无间的师生关系,在教学中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起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在教师的心目中首先要改变传统的观念,教师不能高高在上,学生不是机械被动的接受者。在内心深处,我们要做到,把每一位学生都当做自己的儿女,他们每个人身上都有不同的,或多或少的可爱之处。都是父母的宝贝,社会的财富。祖国明天的接班人和建设者。教师应以父母的慈爱之心,平等的对待和教育每一个学生。使他们感到亲情的温暖,和被尊重的喜悦,切身感受到学校是他们的乐园,是他们梦想的摇篮,让每位学生体会到在教师的心目中他们就像儿女一样活泼可爱,都是老师的骄傲和希望。教师对学生关爱应该像阳光一样温暖和煦普照万物,像春雨一样细密无声的滋润众生。老师的每一句赞许鼓励的话语,赞许的神态,亲切的表情,轻轻的爱抚,都是对学生莫大的深沉的爱,看似微不足道,但会使学生高兴不已,乃至终身难忘。

2.让每一位学生都体验成功的喜悦,建立起学生能够自主学习的认识。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理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在教学中,要创造条件,让每个学生都有获得成功的体验,让"学困生”也抬起头来,共享成功的喜悦。首先要对所有的学生一视同仁,不能区别对待,更不能分出层次,他们都是活泼可爱的,衷心的祝愿并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期待他们取得进步和成功。其次,每一位学生都是受教育者,拥有平等的权利,在教师的心目中不应该有优劣之分,所以,教师可以在设计练习和作业的布置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程度来进行,这样可以让他们都有展示自己的机会,享受成功与进步的快乐与喜悦。让不同水平的学生从心里都可以感觉到,每个人只要通过努力,就会克服学习中的困难,就会有不同程度的进步,得到同学们的认可。尝到成功的喜悦,成为老师和同学的心中的强者。

二、落实主体地位是实现自主学习的关键

1.让学生主体参加与知识形成过程的展示。

在"应试教育”中教师把传授知识作为目的,虽改革教法年年在探索,在提倡,但是把学生获得知识作为终点,使学生处于被动地位,在教学中注重结果、轻过程、轻能力现象严重,从而出现“高分低能”的学生。为了培养有创造性的新型人才,教师必须要精心设计教学结构,有意识地创设教学情境,展示知识的形成过程,特别是今年我校安装了班班通电子白板,这就让我们展现给学生的例题、规则等教学论断充分的“活”了起来。使学生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体参与到教学的整个过程中,把握知识情境,通过正确的思维训练,掌握正确的思维方式。

2.让学生主体在自主的实践活动中获取知识。

皮亚杰认为:儿童学习的根本途径应该是活动。活动是联系主客观的桥梁,是认识发展的直接源泉。因此,让学生多种感官协同参与学习活动,是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学习方法之一。理解、推理、判断、计算等具体的数学学习活动,如果有眼、口、手、脑和各种感官的密切配合,效果会比直接输注更显著。因此教师在设计教学时,就要充分考虑为学生提供演示、操作、实验、练习的机会。以学生为主体地位,通过课堂实践,让更多的抽象数学知识转化为学生生活的重要体验,从而解决了知识的抽象和形象的相互转化的问题。如在教学长方体体积时,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每人拿出事先准备好的若干个一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任意摆一个大的长方体,然后交流试验结果,总结出长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在应用题教学中,组织学生通过分成小组、制作卡片演示、说思路等方法来进行。这样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学生互想帮助、互相探讨,让每个学生能够在课堂上积极主动展示其潜能。同时也使每位学生学会适用动手、审视、分析、比对、整合、总结、判断、推理等手段去探索、获得知识并解决实际问题,从而拓展了学生的思维,提升了学生的各种能力。

学生是具有自主发现、探究并能获得知识的能动体,是一群鲜活的充满灵性机敏智慧的生命体,他们的自主发现,常常使个别自以为是,高高在上的教师感到惊讶和佩服。教师对学生的成长来说,只不过是一种外在的引导力。这种外在的影响力必须以学生本身的主体作用为支撑,否则只能是事倍功半,达不到预想的、满意的教学效果。

[1]前苏联B.A.苏霍姆林斯基.杜殿坤编译.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6.第2版.

猜你喜欢
长方体主体教师
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
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
最美教师
拆拼长方体
论自然人破产法的适用主体
拆拼长方体
教师如何说课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关于遗产保护主体的思考
论多元主体的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