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立霾”?听听专家怎么说

2018-11-15 04:24
环球时报 2018-11-15
关键词:周边地区气象条件雾霾

“今日立霾!”14日,今年入冬以来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正在经历的一场大气重污染在互联网上被调侃为我国的“第25个节气”——立霾。这次雾霾的成因如何?这真的会如同网上所说是今冬严重雾霾的一个开始吗?

据《环球时报》记者了解,国家大气污染防治攻关联合中心已组织专家会商,对本次污染过程进行了分析。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环境学院院长贺克斌认为,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污染物排放量大是主因。他分析说,京津冀及周边地区聚集了大量电力、钢铁、建材、有色、化工等高耗能产业,煤炭等能源消耗量巨大,柴油货车、非道路机械使用频度高,是全国污染物排放强度最大的区域。进入11月中旬以来,天气转冷,昼夜温差变大,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部分城市开始采暖,城市供暖锅炉和农村地区散煤采暖炉具逐步启用,各地燃煤污染物排放开始增加。因此,多种污染物高强度的叠加排放是推高本次污染过程中PM2.5浓度的重要原因。

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王自发认为,大雾等极端不利气象条件是诱因。他解释说,本次污染过程,华北区域高湿度是显著特征,特别是夜间随温度逐渐降低,大气近地面相对湿度迅速升高,普遍达到90%左右,甚至出现湿度饱和状态,多个城市有大雾过程出现。这一区域性高湿的特点非常有利于大气中气态污染物向颗粒态转化,PM2.5中硝酸盐等二次反应生成的成分迅速升高,在本次污染过程持续性偏南风的作用下向太行山及燕山山前城市汇聚。此外,本次污染过程大气垂直层结相对稳定,夜间至清晨有区域性逆温过程出现,上述多种不利气象条件综合作用,是本次污染过程的重要成因。

根据中国环境监测总站最新空气质量预测预报结果,11月15日中午前后,受冷空气影响,区域污染过程缓慢减轻,污染带整体向南缓慢移动,京津冀中部地区有所改善,京津冀南部、山东西部和河南北部地区受污染传输影响可能维持重度污染,预计16日污染过程结束。

对于今年冬天北方雾霾的整体形势,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王庚辰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这两天北方雾霾的出现并不意味着整个冬天会频繁出现这种天气。“今年与过去不一样,国家治理雾霾的力度非常大,而且今年也并没有放松。可能今年冬天治理雾霾形势仍不会特别乐观,但像这两天出现的雾霾不会是常态。虽然也会出现一些重污染的天气,但发生的频率以及持续的天数肯定不会像过去一样。”王庚辰同时也提示说,较准确预测整个冬天的雾霾形势技术上存在难度,“治理雾霾需要人努力加上天帮忙,国家治理雾霾的力度很大,这是确定的,但气象条件则较难预测。不过我整体上持较为乐观的态度。”▲

(倪浩)

猜你喜欢
周边地区气象条件雾霾
青海省G06高速公路气象条件危险区划研究
百色及周边地区尿路结石成分分析结果及临床意义
安岳柠檬生长的气象条件分析
新德里雾霾
铜陵及周边地区出土铜权研究
扫清“霾”伏
有些日子没被某编毒舌插刀了,雾霾都散了!
高速公路对周边地区的经济影响
雾霾里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