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个转变”让“柴达木号”巨轮行稳致远

2018-11-15 01:32丛兴强
柴达木开发研究 2018年3期
关键词:海西桃子青海

丛兴强

实践证明,客观形势在不断发展变化,优势劣势也会互相转换。当前,发展正站在一个新的起点,处在一个关键阶段。省委十二届十三次全体会议提出了“四个转变”治青理政新思路,这是省委深化省情认识、总结经验、研判形势、探索发展规律的智慧和结晶。现在,建设富裕文明和谐幸福现代化强州的宏伟蓝图已绘就,天时地利已具备,关键在于“人和”,在于全州上下要提起精气神,全力做好各项工作,推动“四个扎扎实实”重大要求在海西开花结果,不辜负党中央的关怀和各族人民的期盼。

一、“四个转变”是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青海时重要讲话精神,推动“四个扎扎实实”落实的思路创新

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时而制。2016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亲临青海视察指导工作,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和总书记对青海工作的高度重视,对青海各族干部群众的关心厚爱。

习总书记在青海视察期间发表了重要讲话,强调“两个事关”科学定位,指明了青海在全国的战略地位。提出建设富裕文明和谐美丽新青海的奋斗目标和“四个扎扎实实”重大要求,是指引我们站在新起点、实现新跨越的基本遵循和行动纲领,在青海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一)“四个扎扎实实”是开创海西各项事业新局面的根本指针

2016年3月,习总书记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青海代表团审议时提出“三个扎扎实实”,在这次视察时又提出“四个扎扎实实”的要求,充分体现了对青海工作的重视,为青海发展明确了新定位、指明了新路径、赋予了新使命。

总书记两次讲话都强调“扎扎实实”,就是要求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立足青海实际,脚踏实地干好青海各项工作,决不能眼高手低、好高骛远,更不能得过且过、敷衍塞责。

总书记两次讲话在内容上从“三个”变成“四个”,从强调要扎扎实实推进生态环境保护、脱贫攻坚和民族地区发展,到强调扎扎实实推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推进生态环境保护,保护和改善民生、加强社会治理,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内容更加丰富、要求更加明确,是习总书记系列讲话中对青海工作指导最全面、针对性最强的纲领性文件。

“四个扎扎实实”要求,高度契合青海发展实际,它凝聚着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青海的十分关爱,对青海发展的殷殷期待,是我们必须坚持的长期任务。

(二)“四个转变”是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具体化、青海化、实践化的结晶

青海的生态地位重要而特殊。青海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三江源地区被誉為“中华水塔”。青海湖是阻止西部荒漠化向东蔓延的天然屏障,是维系青藏高原东北部生态安全的重要结点。祁连山作为“青海北大门”,其冰川雪山融化形成的河流不但滋润灌溉着青海祁连山地区,而且滋润灌溉着青海、内蒙古部分地区,被誉为河西走廊的“天然屏障”。

我们必须对青海省情要有深入认识:青海真正的独特优势,在于生态地位的全球独一无二,具有无法替代的生态战略地位,是青海最具影响的品牌。

习总书记在青海视察时指出,“今天的青海,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占有重要地位,对国家生态安全的重要性尤其突出。做好青海的工作,事关国家安全和发展战略全局,事关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两个事关”充分体现了青海在全国大局中的重要战略地位,指明了青海对国家和民族的特殊责任。

这“两个事关”是对我省情认识的新突破和发展规律的准确把握,同时要求我们必须对省情的探索不能停步,认识要不断深化。我们只有在立足省情、认识省情、把握省情的基础上,才能既不妄自菲薄,又不盲目自满,才能进一步树立信心,振奋精神,才能自觉地把握准科学发展的方向。

二、“四个转变”是在治青理政上的一次重大理论和实践创新

“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也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生命。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是夺取新胜利的重要法宝。省委十二届十三次全体会议提出了“四个转变”的新思路。

(一)努力实现从经济小省向生态大省、生态强省的转变

青海最大的价值在生态、最大的潜力在生态、最大的责任也在生态,青海的生态地位在全国举足轻重。建设生态大省、生态强省,是青海面向未来的战略抉择,是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的使命所在,是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体现,是深化生态领域改革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保护好绿水青山就是获得了金山银山,既要让群众过上富裕文明的生活,又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保护好养育中华民族的源头活水。

(二)努力实现从人口小省向民族团结进步大省的转变

青海是我国少数民族主要聚居地区之一,也是维护稳定的桥头堡,战略地位非常重要。青海虽然人口较少,但多民族聚居,少数民族人口占比高。

青海是国家安全的战略屏障。新形势下,青海在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的战略地位日益凸显。必须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始终把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作为关乎全局、关乎长远的大事常抓不懈、一抓到底。

(三)努力实现从研究地方发展战略向融入国家战略的转变

这个转变,把脉了时代发展潮流,切中了当前发展的关键点,找准了未来发展路径。青海发展离不开国家的支持,唯有积极融入国家战略才能有所作为,才能有更大作为。既要努力发挥好地方优势,也要深入研究和把握国家战略走势,找到更多结合点, 积极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建设、积极融入世界新经济发展主潮流、积极融入国家统筹区域协调发展的大格局中,主动对接国家精准投资补短板的领域,不断增强青海长远发展后劲。

(四)努力实现从农牧民单一的种植、养殖、生态看护向生态生产生活良性循环的转变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让农牧民转变生产、生活方式,过上好日子,不仅关系到发展目标和发展动力,也关系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成果。这个转变,必须以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促进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打造一批现代农牧业产业园典范,探索三次产业融合发展多种方式,培育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以加工业带动“接二连三”,以休闲农牧业带动“隔二连三”,以互联网带动“加二连三”,增强农牧业发展动能。

三、以“四个走在全省前列”发展态势,推动现代化强州建设

海西既面临着加快发展和转型发展的双重任务,也肩负着服务全省发展全局的重大责任。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以“跳起来摘桃子”的勇气和决心,力争在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上走在全省前列;在推动落实“四个扎扎实实”重大要求、奋力打造“三区”上走在全省前列;在全面从严治党上走在全省前列;在“四个转变”实践上走在全省前列,持续推进“三区”建设,推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富裕文明和谐美丽新海西取得新成效。

(一)以思想大解放,努力推动“四个转变”新思路在海西落地落实,力争实现“四个走在全省前列”

向解放思想要理念、要思路、要动力。思想大解放是“四个转变”治青理政新思路在海西落地落实的制胜法宝,是凝聚发展合力的根本途径,扫除发展障碍,建成现代化强州的必然选择,才能为推动“四个走在全省前列”释放能量、凝聚共识。

“新故相推,日生不滞”。在深化改革问题上,一些思想观念障碍往往不是来自体制外而是来自体制内。思想不解放,我们就很难看清各种利益固化的症结所在,很难找准突破的方向和着力点,很难拿出创造性的改革举措。实现“把海西建成富裕文明和谐幸福的现代化强州”这一目标,不仅仅要有清醒的思路、举措,更要有“跳起來摘桃子”的勇气和决心。与40年前相比,今天的改革,是一场深水区改革,不仅“低垂的果子”基本已经摘完, 现在我们要需要“跳起来摘桃子”的“精气神”。“跳起来摘桃子”,意指我们不能“等、靠、要”,在树下坐等“桃子”掉下来,也不能“庸、懒、散”,满足于摘那些触手可及但品质不佳的“桃子”,而应该瞄准更高的目标,跳起来,拼尽全力,摘取长在高处、色香味俱全的“桃子”。我们既要有一种跳起来摘桃子的感觉,有压力、有动力,起到提振信心、稳定预期的效果,又要稳妥适当,必须摘得到、落得实、兑得现,不能放空炮。

(二)树立新理念,厚植新优势,确保“四个转变”新思路在海西落地落实,力争实现“四个走在全省前列”

实现“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这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习近平总书记讲到,“是针对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世界经济复苏低迷开出的药方。”实现“四个走在全省前列”,必须以新的发展理念为指挥棒,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新的发展理念上来,崇尚创新、注重协调、倡导绿色、厚植开放、推进共享。

要继续解放思想,在把握州情上有新认识,放眼全国全省审视州情,立足现实和发展态势把握州情,科学判断我州所处的历史方位和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要紧紧抓住改革发展思路转变和方式创新,突出经济结构产业调整,在转变方式上有新进展、在用好政策上有新思路、在开放合作上有新局面。

要充分发挥我州特有的后发优势、生态优势、区位优势、政策优势,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传统产业转换动能、改造升级,围绕“五个千”优化布局新产业集群,以更加前沿的思维培育打造新业态,以循环、低碳、绿色为目标,努力探索新的发展模式,走出新的发展路子,使在转方式调结构的“赛跑”中脱颖而出,实现“弯道超车”。

猜你喜欢
海西桃子青海
全民阅读擦亮“书香青海”品牌
国家公园省 大美青海情
孙海西、甘赛雄作品
大自然,令我陶醉
大美青海
桃子
图解:如何把学习教育贯穿全过程?青海这样做!
桃子
以五大发展为引领开启海西新征程
等我回来再骗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