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语文的方式……

2018-11-16 12:29吴民益
教学月刊小学版·语文 2018年10期
关键词:直尺曲子课文

吴民益

语文不同于品德、科学、音乐、历史等学科,它有自己的特性,它有自己的诠释方式,它有特有的处理形式。语文教师无论何时,无论何地,都要让自己、让学生用语文的眼光,用语文的思维,用语文的方式来解释,来表现,来处理生活。

用语文的方式解释

“花儿为什么会开?”科学教师的解释是:“因为春天到了,温度上升了。”而语文教师的解释则丰富多彩:“她睡醒了,想看看太阳。”“她一伸懒腰,就把花骨朵儿给顶开了。”“她想和小朋友比比,看谁更漂亮。”……

“0”表示什么?数学教师的解释是:“0表示没有。”而语文教师的解释则五花八门:“0是夜晚挂在天上的那轮皎洁的明月。”“0是小弟弟那明亮的眼睛。”“0是那五颜六色的气球。”……

你看,这就是语文,它是浪漫的、形象的、诗意的、生动的、丰富的。

用语文的方式教育

一把新买的教学直尺被学生弄断了。有位语文教师并没有火冒三丈,严厉批评,非找出“凶手”不可,他是这样做的:在黑板中间写上“追悼会”三个大字,低沉地说:“同学们,我们的一位伙伴,今天不幸与世长辞了。本节语文课,我们借用一点时间,为它举行个简短的追悼会,以寄托我们的哀思。”教师严肃认真地开始说如何写悼词。学生意识到不是在开玩笑,慢慢安静下来了。十几分钟过去了,一篇篇短文完成了。

“直尺,生于2018年3月,死于2018年6月15日。虽然只有短短的3个月生命,却给我们做了不少贡献:上数学课,它给老师当助手;出黑板报,它给同学们画直线,让我们的字写得既工整又美观。需要时,它‘随叫随到;不需要时,它‘默默无闻。它待我们像朋友,而我们却……”“它不求什么荣誉,只求为我们服务。可就在刚才,它成了同學们的‘武器,结束了短暂的生命。” ……

你看,这既练习了语言,又教育了学生,真是一举两得。

用语文的方式听音乐

音乐教师让学生欣赏《月光曲》,大多是直接放音乐,让学生想象、感受。而一位语文教师是这样做的:她先让学生找到课文中描写乐曲的部分,然后让学生一边读,一边想象自己听到了怎样的旋律。学生读完文字后纷纷举手。有的说:“我觉得月亮刚升起时,照得海面一片银光,这时的月光一定很柔和,那贝多芬弹的曲子也一定很柔和。”有的说:“后来‘月亮越升越高……一个连着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这时曲子的声音应高些,节奏也会快些。”有的说:“兄妹俩已经完全陶醉了,这儿应该是乐曲的高潮部分,节奏更强。”教师让学生读出自己的感受,最后才让他们听一听这首曲子。听完后,学生笑了,因为这和他们从文字中听到的旋律是一样的。这节课,学生相信了能从文字中听到音乐,学会了用语文的方式去听音乐。

用语文的方式上课

对于课文《卢沟桥烽火》,历史教师主要是引导学生弄清楚卢沟桥事变发生的背景、原因、时间、经过、结果及历史意义,侧重于课文写了什么。而语文教师上课则侧重于怎么写,引导学生领会作者的表达方式,学习场面描写的方法,梳理作者表达的顺序,体会用词的准确性。如写敌人,用 “偷偷”“摸”表达对敌人做贼心虚的鄙视。而写八路军,用了 “悄悄”“进发”表达对八路军足智多谋的赞美。用词不同,感情色彩就不同。这些语文的表达方法才是语文教师教学的重点。

教学语文,应带上语文的烙印,展现语文的魅力,用语文的方式来教、来学!

(江苏省镇江市新区实验小学 212132)

猜你喜欢
直尺曲子课文
柴可夫斯基的曲子有什么魔力?
有风吹过
吹曲子
端午节的来历
一样长吗?
三角板“牵手”直尺
背课文
公园那边有人在吹萨克斯
圆规和直尺
直尺计算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