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有关博物馆的最原始、最根本的思考

2018-11-16 09:46祁翔
科学与财富 2018年28期
关键词:博物馆

祁翔

摘 要:《博物馆起源:早期博物馆史和博物馆理念读本》是一部关于早期博物馆历史以及博物馆理念的重要历史文献。在文中就《博物馆起源:早期博物馆史和博物馆理念读本》进行介绍,并在此基础上对博物馆的相关问题进行初步思考。

关键词:博物馆;博物馆史;博物馆理念

《博物馆起源:早期博物馆史和博物馆理念读本》是美国休?吉诺韦斯和玛丽·安妮·安德列编,由路旦俊翻译,陈建明先生主编,译林出版社于2014年出版,属于译林出版社出版的四册博物馆与文化遗产译丛之一,其它三本分别为《让木乃伊跳舞: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变革记》、《商人与收藏: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创建记》和《博物馆变迁:博物馆历史与功能读本》。本书共分为七个部分:

博物馆起源,共7篇,按照时间顺序,由点到面介绍与博物馆起源有关的文章,内容涉及亚历山大博物馆、牛津大学阿什莫林博物馆等。

博物馆理念,共9篇,包括藏品的意义和价值,公众为什么需要博物馆,公立博物馆、专业博物馆、地方博物馆、艺术博物馆的价值及应有理念,以及博物馆应与社区建立怎样的联系。

新博物馆,共7篇,前4篇写于19世纪后期,探讨“新博物馆”的公共方面。后两篇是最早探讨博物馆伦理学的文章。总体就博物馆的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提出了若干思考,同样对于今天的博物馆资助部门和管理者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博物馆教育,共10篇,我们可以读到早在19世纪晚期、20世纪早期就已经形成的通过博物馆支持教育、发挥公众教育功能的若干基本观点。这部分的文章有一半出自女性作者的笔下,这反映了20世纪初女性在推动教育项目方面所起的重要作用。

博物馆展览,共6篇,研究者认为博物馆应将用于研究和展览的藏品区分开来,给博物馆面向公众的一面带来革新和复兴。如,阿尔弗雷德?罗素?华莱士思考是否能够在自然历史博物馆中运用新的展览方法。此外该部分也对增强博物馆的公众吸引力,更好的服务社区与市民提出了而今看来仍具有可行性的若干建议。

博物馆与大学,共5篇,集中探讨大学与其博物馆之间的关系。即便博物馆和大学都认为自己是教育机构,但它们完成各自使命等的方式截然不同。

活体藏品博物馆的理念,共6篇,探讨动物园、水族馆、植物园和树木园等活体藏品博物馆。多位作者都有在自然历史博物馆工作的经历。

仔细阅读本书会发现,书中所提的观点有一些远未过时,仍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例如,戈德金在《博物馆之我见》一文中提到“任何个人或股份公司如果想组建和管理一座博物馆,并且将此作为牟利的一个途径,都不会对这座城市做出任何巨大或永久贡献。”再如,玛丽安娜?艾利?凡?伦瑟雷尔是一位画家、建筑师和景观设计师,她于1917年探讨了博物馆与公众互动的问题。“偶尔看一眼艺术品或者只是在百般聊赖时去观看艺术品——任何人都无法从这种做法中受益良多。我们必须花大量时间去观看它们。我们必须花大量时间去养成一种习惯,让这种习惯像读书和听音乐会那样变成我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正是因为人们一旦进入繁忙的成人世界后很难养成新的习惯,我们才应该为儿童免费开放博物馆,不用去考虑儿童进博物馆是否一定要接受具体的教育,而是要在儿童和成人中培养这种习惯。”类似观点还有许多,以下仅从其中的一点浅谈我的思考。

令人印象颇深的一个观点是利亚夫人在《博物馆与学校的关系》强调,应鼓励博物馆使用一些小型外借展览,装在便携式展柜里,送到附近的公立学校,以此作为对一次性参观博物馆经历的补充。此点建议至现在仍少见相关尝试。这其实可以看作属于馆校合作的问题,也是公共考古发展需要解决的问题。馆校合作是将学校与博物馆、科技馆、艺术馆、天文馆等机构互相补充,实现以学校教育为主、场馆教育为辅的教育模式。这既可以克服学校教育的封闭性、有限性等问题,也可更好地体现博物馆等机构的社会教育职能,对学生素质的培养有重要意义。

目前,已有中小学及一些高校会组织学生进行博物馆参观学习,这可以看作是学校(或学生)主动前去参观模式,如老师组织全班参观博物馆。但因时间、场地、参观次数等种种限制,这种教育模式往往缺乏系统性、主题连续性较单一,同时学生也往往会将这类学习机会当做休闲娱乐的“旅游”,在参观学习过程中走马观花,无法进行有意义的主动学习。这样一来效果可能不如预期。如何解决这类问题?建立长期有效的馆校合作机制,将场馆教育纳入义务教育阶段课后服务计划,打造以馆促校、以校带馆的良性合作生态,课后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定期以多种形式组织学生到科技馆、博物馆等进行参观,这需要进一步强化落实。

那么,除以上方法外,是否可以考虑换其他模式?就如利亚夫人所说,让博物馆组织小型外借展,送到学校里,为学生的参观学习提供更为方便的条件。这其实是让博物馆变为主动的一方,即着力开展送馆、送物进校园的活动。通过送展品进学校,场馆工作人员到学校宣讲,或在校园里举办小型临时展等,即类似流动博物馆,可以创新学生的学习方式,将学生学习拓展到课堂教学之外,更好地拉近学生与博物馆的距离。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习近平总书记也多次在不同场合提出“讲好中国故事”、“让文物活起来”等有关言论。此外,2018年“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为“超级连接的博物馆:新方法、新公众”,这些对于博物馆发展来说,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博物馆的“超连”并不是技术的结果,而是技术的推手。尤其是在上世纪70年代以來的新博物馆运动中,如果没有心系更多公众,就不会出现全新的“连接”技术。博物馆应与时俱进,积极响应如“互联网+”策略的国家号召,创新宣传形式,建立完善的网络虚拟场馆模式,增加更多的互动式体验和讲座,在网络社交平台上多开发一些结合纪录片与动画等形式的宣传短片,以扩大博物馆对于青年学生的影响力、充分发挥博物馆的教育等职能,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博物馆资源分配不均衡等问题。同时,这也提升了博物馆自身的知名度,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博物馆自身的发展。

“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本书的评价也存在着不同的声音,有些读者认为书中很多都是讲稿,或者呼吁建立完善博物馆的文章,信息量太少;是早期博物馆资料集,可读性不强。其实不能如此片面地理解,应结合时代特征以及其侧重点。通过阅读我们可以发现,本书所选文章的侧重点是博物馆的历史和理念,没有提及任何实践或操作技术,因为当时的大多数做法如今已被现代化手段所取代,如果过于关注这部分的历史,范围就会受到严重局限。

陈建明先生认为,长期以来研究者关注更多的往往是应用博物馆学,对博物馆学史这一理论领域的研究却相对落后。在中国特色的博物馆体系迅速形成和崛起之际,博物馆更需要回顾博物馆起源之初先贤们对博物馆最质朴的思考,真正地从本质上理解博物馆,在前行的过程中勿忘来路,勿忘初心。

总之,我认为,无论研究什么问题、从事哪个领域,都有必要了解该问题、该领域发展的历史以及先贤们所做出的努力和研究成果。通过这本书,我们可以了解到18世纪、19世纪甚至更早的学者对于早期博物馆的描述和理解,从不同的视角去理解博物馆的起源与发展历史,也可以给那些对博物馆丰富历史感兴趣的学者带来一些启发,更好地促进当今博物馆健康快速的发展,推荐大家进行阅读与思考。

猜你喜欢
博物馆
开启博物馆奇妙之旅
去博物馆shopping
博物馆里的“潮应用”
展出前的地下博物馆
『博物馆之城』如何建?
博物馆里的“虎”
博物馆
流淌在水上的博物馆
去博物馆的正确打开方式
露天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