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乡居民环境关心的地区差异研究

2018-11-17 19:22
社会观察 2018年9期
关键词:居住地主义变量

在环境社会学领域,公众环境态度与环境行为是一个研究重点。对于不同地区的、城市和乡村的环境关心的研究就成为研究环境关心的学者关注的一个重要议题。居住地假设也是环境关心社会基础研究的五个重要基本假设之一。从现实意义上看,环保教育和宣传是环境保护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环保教育和宣传的对象应该是全体公民,但由于地区间、城市间的现实差异,造成了不同地区间居民环境关心的差异。研究居住地与环境关心的关系,可以为今后在不同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开展环境保护教育和宣传提供可靠的依据,并且对于环境问题领域的地区分化和不公平问题有一定的解释作用。

本文旨在已有的经验研究基础上,利用2010年的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就中国城市居民环境关心的区域差异进行实证分析。同时,笔者还尝试对中国城市居民环境关心的地区性差异进行理论解释。

文献回顾

(一)国内学者关于各地区环境关心的研究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开展了一批公众环境意识调查,有政府相关部门组织的,也有研究机构和调查公司组织的。综观已有文献,主要有四个特点。第一,国内不同地区的环境关心研究主要以大城市、环境脆弱地区为主。第二,国内的不同地区的环境关心研究所用量表并不统一,信度和效度有待证明。第三,国内的研究对于不同地区、不同群体间环境关心的差异存在不同意见。第四,国内关于不同地区环境关心差异的解释主要包括知识支持假设和经济优先假设。

综合查阅文献,笔者发现以往的各地区环境关心研究的主要缺陷在于:第一,范围小,主要涉及有限的几个大城市,如北京、上海,以及环境恶劣的地区;第二,调查样本小,覆盖不全;第三,调查问卷的设计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各有侧重,设计问卷的信度和效度都没有经过严格的检验,因而准确度有待考察;第四,缺乏地区间的比较研究,区域间是否存在环境意识的差异看法不一。

以往研究的最大缺陷在于缺乏地区间的比较研究,对城市地区公众环境意识调查研究较多,对农村地区公众环境意识调查研究较少;对发达地区环境意识调查研究较多,而对欠发达地区环境意识调查研究较少。这导致区域环境意识调查研究的严重失衡。因此,对不同地区间、特定公众群体以及农村地区人口的环境意识的横向比较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二)西方学者关于居住地与环境关心的研究

在过去的三十年中,许多社会学者致力于分析社会基础环境因素与环境关心的关系,其中邓拉普(Dunlap)和利埃(Liere, 1980)回顾了20世纪70年代的环境关心的研究,并总结了已有研究对环境关心社会基础研究的包括年龄、性别、社会阶层、居住地合政治五项基本假设。他们研究发现,居住地与环境关心的相关关系比较弱。认为年龄、教育程度及政治意识形态对环境关心具有较强的影响力,而收入、性别和居住地则对环境关心影响较小。

在20世纪晚期,更多的西方学者开始致力于研究城市与乡村居民的环境关心是否存在差别。他们的研究发现,居住地对与环境关心具有较强的影响,结论是城市居民具有更强的环境关心。同时,另一些研究人员发现,不同地域的人环境关心的视角也不尽相同。城市居民对于日常饮用水和空气状况关心程度更高,而农村居民则对于身处的自然环境,比如邻近湖泊等具有更高的关心度。可见,居住地是否对环境关心产生影响在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之间其表现也不一样。

研究设计

(一)研究假设

为了研究中国各个地区和不同城市之间环境关心的差异,根据已有的研究发现,笔者提出本文的基本假设:环境关心的地区性差异在中国社会是存在的;环境关心水平与经济发展阶段呈正相关,即经济发展阶段越高的地区或城市其环境关心水平越高。

在基本假设的基础上,根据研究的问题,现提出以下操作性假设:

假设1:环境关心的区域差异由东部向西部逐渐递减,即东部地区的环境关心水平高于中部地区,中部地区高于西部地区。

假设2:城市居民的环境关心水平要高于农村居民。

假设3:在控制住性别、教育程度、年龄、个人收入等变量的条件下,居住地类型仍然会对环境关心产生影响。

假设4:后物质主义价值观与环境关心呈正相关。

数据与变量

本文所使用的数据是2010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环境部分。因变量是环境关心通过NEP量表来测定。根据英格尔哈特的定义和设计,后物质主义价值观主要有三个特点,一是关注自我发展,二是重视言论自由,三是不认同物质主义。根据此三个特点,笔者从2010年中国综合调查数据中选取了12个问题进行测量。

本研究的预测变量是居住地,这是一个定类变量。在数据分析中,我们引入了一些控制变量,包括被访者的性别、年龄、教育程度、收入情况。最后还将对后物质主义价值观对环境关心的影响进行回归分析,从而更好地分析居住地和环境关系的关系。

数据分析和发现

(一)东中西部地区与环境关心的简单相关分析

根据地理位置和经济发展水平,将我国划分为东部、中部、西部三个地区的方法始于1986年,由全国人大六届四次会议通过的“七五”计划正式公布。本文延用了这种划分方法,并把环境关心得分划分为三组,较高的环境关心得分代表较强的环境关心水平。首先对环境关心变量与东中西部地区进行卡方检验。Stata默认的显著性检验是p=0.05,Pr=0.000,检验结果小于0.05,因此可以验证第一个假设,地区与环境关心这两个变量是相关的。

从检验结果来看,环境关心60分以下中部地区占比最高(58.4%),80分以上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基本一致(分别为12.82%和13.49%),均明显高于中部地区(10.93%)。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整体环境关心得分要高于中部地区,尤其是西部地区还要略高于中部地区,与第一个假设并不完全相同。但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简单的结论,即环境关心的地区性差异在中国是存在的,这种差异性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还有待进一步分析。

(二)居住地与环境关心的简单相关分析

2010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所调查的居住地可以分为城市和农村两个基本类型。对居住地类型和环境关心进行卡方检验,初步判定居住地类型与环境关心这两个变量是相关的。经过换算,两者环境关心得分在60分以下的比率分别是39.07%和55.85%,也就是说环境关心水平较低的人群在农村地区的更多。相反,城市居民环境关心得分在80分以上多于农村居民。数据大体可以验证第二个假设,即城市居民的环境关心水平明显高于农村地区居民。这说明,城乡居民环境关心水平是存在较大差异的。

(三)引入控制变量的模型分析

以上是利用列联表和卡方检验进行的简单相关分析,其不足之处在于卡方值会随着样本量的增大而增大,有可能产生虚假相关。为了弥补这一缺陷,我们利用详析模型引入四个控制变量,用以检验以上相关性的准确性。

笔者将受访者性别、年龄、教育程度、全年总收入、地区、居住地类型变量纳入多元回归模型,进行F检验,发现教育程度、全年总收入、居住地类型均具有显著性。而性别、年龄在纳入其他变量后变得不再显著了。再进一步通过R2检验,发现纳入性别这一变量,能够解释环境关心差异的0.2%,再纳入年龄这一变量,能够解释环境关心差异的0.27%,解释力度有限。继续纳入教育程度变量,对环境关心差异的解释达到3.12%,再继续纳入全年总收入这一变量,发现模型4对解释环境关心差异的解释力度达到3.35%。最后纳入居住地类型这一变量后,发现模型对环境关心差异的解释达到了9%。纳入居住地类型这一变量后,相对于前面四个模型,解释力度大大提高了。第六个模型我们加入了地区这一变量,发现模型对环境关心差异的解释达到了11.07%,是六个模型中解释力最高的。可见,居住地类型和省份这两个表明居民所在地区的变量对环境关心的影响是非常显著的。

根据模型,假设3得到证实。在控制了性别、年龄、教育程度、收入等变量后,居住地类型和所处地区仍然对环境关心产生影响,并且模型显示居住地类型和所处地区对被访者的环境关心水平影响力最大。这是因为,从我国目前的区域经济发展情况看,东中西部地区存在差异,各个地区和各个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是不同的。首先,不同地区和城市的经济实力存在差异,这就导致不同地区和城市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和资金投入有所不同,进而影响了当地居民的环境关心水平。其次,不同地区和城市的保护教育和宣传水平参差不齐,当地居民受到的环境保护的信息数量和环境知识的深度都存在差异,因此其环境关心的水平也产生了差异。再次,不同城市和地区的客观环境差异很大,比如东南沿海城市,气候湿润,风沙小,城市绿化好,整体城市环境大大优于一些西部地区的城市,在这样优美的城市中生活,人们会更自觉地注重环境保护;大城市的公共卫生基础设施齐全,人口素质较高,也影响了环境关心水平。

笔者把后物质主义价值观的12个问题按照正负向进行赋值,最后对12个问题的得分进行累计,东部地区的后物质主义价值观得分显著高于中西部。可以发现,东部地区大城市中后物质主义价值观之所以较之中西部和中小城市更被人们所接受,一个可能的原因是其经济发展阶段已经进入了后物质主义价值观产生并发展的临界点。东部地区的人均GDP早在2000年已经达到2000美元,与西方发达国家出现后物质主义价值观的收入水平相比,我国已经到了后物质主义价值观发起的临近点。而2009年上海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4900亿元,人均GDP突破一万美元,这已经大大超过了发达国家在后物质主义产生时期的人均GDP值。因此,我国各地区、各个城市间后物质主义的兴起时间和发展速度是不一样的,整体来说,东部地区要早于中西部地区,并且随着东部地区经济发展速度的加快,后物质主义的进程也发展迅速。

最后,把后物质主义价值观纳入环境关心的分析模型,发现Prob>F=0,说明后物质主义价值观对环境关心的影响具有显著性,再进一步通过R2检验,发现纳入后物质主义价值观这一变量后,模型对环境关心的解释力度达到了34.9%,较之模型6的解释力度增加了23.83%。可见后物质主义价值观对于环境关心的影响是存在的,后物质主义价值观倾向越大,环境关心的水平越高。持后物质主义价值观的居民越多,地区的整体环境关心水平越高。

结论与讨论

第一,中国存在环境关心的地区性差异。这一结论与人们的经验判断大体相似。与一些西方国家的研究不尽相同,这和各国的实际情况密切相关。但总的趋势是一样的,即环境关心水平与经济发展阶段呈正相关。另外,许多人从经验出发,认为在生态环境脆弱地区,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会更强,但本文的结论并没有证明这一点。

第二,中国城市居民环境关心的地区性差异与经济发展阶段有关。由于处于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城市化进程不同,产业结构不同。所以居民收入水平和生活方式存在差异。这种差异直接导致了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差异。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直辖市、省会城市的后物质主义价值观已经开始发展,这对于环境关心的影响是深远的。

第三,后物质主义价值观的发展对环境关心有促进作用。后物质主义价值观的主要内容是强调“自我发展”“言论自由”和“反对过度的物质追求”。由于当代生态环境已影响了人类社会内在的和外在的生活质量和自我发展,后物质主义价值观必然关心生态环境,而后物质主义与绿色运动、绿色思想的天然渊源决定了它对个人生活质量的关注。因此,后物质主义价值观对于环境关心有促进作用。

第四,环境关心影响因素的进一步深入。本文通过几个模型验证了环境关心的居住地假设,基本结论是在中国,居民所居住的地区及城市类型对于其环境关心是有显著影响的。综合其他的环境关心的社会基础性研究,发现人口学变量,即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社会经济地位、居住地只能解释环境关心变化的11%左右。文中发现,加入了后物质主义价值观变量后,模型的解释力度达到了近35%。这表明,尽管居住地等人口学变量对环境关心有一定影响,但后物质主义价值观较之其他人口学变量,对环境关心能够产生更大的影响。虽然在纳入后物质主义价值观变量后,对环境关心的解释力度加强了很多,但我们看到仍然有潜在因素没有被发现。努力发现更多的此类因素,有助于更加具体地揭示环境关心的影响因素和影响机制。

第五,地区性差异应当在中国引起重视。本文研究发现,环境关心的地区性差异在中国是的确存在的,并且数据表明这种差异在东部、中部、西部以及不同城市类型之间差别非常明显。经济发展阶段较高的城市和地区较之其他地区具有更高的环境关心水平,这种现实说明,我们在今后的环保教育、环保宣传工作中,应当侧重于对欠发达地区、欠发达城市居民进行环境保护宣传和环境保护教育。

第六,后物质主义价值观对于提高公众环境关心水平的重要作用。我们发现后物质主义价值观对环境关心水平具有显著影响,并且后物质主义价值观倾向越显著其环境关心的水平越高。从各国的实践也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即当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必然会发生变化,由重视物质生活的物质主义价值观逐渐转向关注生活质量、寻求精神层次需求的后物质主义价值观。而国外的相关研究表明,后物质主义价值观的确对环境关心产生正面影响,后物质主义价值观的产生和发展是对提高公众环境关心水平起到积极作用的。

本文的第四个假设基本得到证实,说明后物质主义价值观对环境关心的影响在我国也是存在的。同时,也发现我国正处在后物质主义价值观发展初期,一个最典型的特征是一部分地区和城市的后物质主义价值观已经形成并发展起来,而另一部分地区还是以物质主义价值观为主,或者后物质主义价值观刚刚开始形成。因此,根据我国的这种实际情况,我们应当采取宣传、教育引导后物质主义价值观的形成和进一步发展。从而通过建立后物质主义价值观达到提高公众环境关心水平的目的。

猜你喜欢
居住地主义变量
你熟悉“成长经典”吗
新经典主义
近光灯主义
这是一部极简主义诠释片
流动人口参与居住地选举的困境及其实现路径
冬日 新碰撞主义
山东:符合条件外来人口可在居住地申请低保
分离变量法:常见的通性通法
探悉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问题
不可忽视变量的离散与连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