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桌上的故事

2018-11-17 02:58王霞
莫愁·家教与成才 2018年11期
关键词:琳琳餐桌上做作业

王霞

1

故事要从我儿子讲起。

儿子是我妈妈最小的外孙,她视如掌上明珠。老人家娇宠外孙,却从不放纵。按她的說法:惯吃惯喝,不能惯毛病。

老人家规矩极严,吃饭不能翻拣菜肴,只能吃菜盘朝向自己的那一面;不能掉饭粒,掉了要立马捡起来吃掉;盛到碗里的要吃光;餐桌上不许边吃边聊……

儿子从小就被这样要求,渐渐习惯了餐桌上的规则,吃饭不费事,在幼儿园常常受到老师表扬,身体也长得很好。

不过,我妈妈的一个习惯我并不认同。凡是儿子喜欢吃的菜,她都摆到孩子面前。一段时间后,我发现儿子喜欢吃独食了。于是,每顿饭前,我都再次把菜肴调整下。一边换,我一边跟儿子申明:这个是外婆爱吃的,要放在外婆面前,外婆是老人,我们晚辈要孝顺。儿子嘟囔着嘴说:“我也爱吃。”我就拿起他的小碗,给他夹一点,然后说:“对啊,和外婆分享。”就这样,儿子的吃独食习惯很快改掉了。

餐桌是家教的主阵地,我经常思考如何利用好这得天独厚的阵地。

除了布菜的讲究,每餐饭我们都等老人先动筷。这渗透在生活中的小习惯,教会了儿子长幼有序。

餐桌上除了可以教孩子礼仪,还可以借助菜肴了解植物、动物知识,引导孩子对感兴趣的事物进行进一步探索。

儿子上了小学后,吃饭开始挑食,不吃蔬菜。我把蔬菜变换色彩和形状,引起他的好奇心。一次,我包饺子,把芹菜汁和到面里,煮出来的饺子是绿色的。儿子十分好奇,我就问他:“你知道桌上这些菜的颜色是怎样来的吗?绿芹菜、紫甘蓝、红西红柿……都有自己的秘密,你可以好好研究下。”

吃完饭后,儿子就从书架上搬来他的百科全书查阅,有些查不到答案,就让爸爸在电脑上找。找到满意的答案后,他得意洋洋。我趁热打铁,让他拿笔记下来,讲给小朋友们听。

有天放学,儿子进门就开心地大叫。我问他为什么这么高兴,他说作文得了三颗星。我打开一看,习作题目是要求写生活中的发现,儿子写的就是那次关于蔬菜色彩的研究。

2

餐桌的第二个故事,发生在我学生身上。

琳琳是班上的生活委员。每天中午吃饭,就是她大展身手的时候——安排同学排队拿饭、布置值日生为同学打汤、分发水果或者酸奶……值班老师的饭,她也拿好,整齐地摆放在讲台上。如果有海鲜,她还会带有过敏体质的同学到食堂换饭。整个午餐,她管理得井井有条。

要知道,琳琳只是四年级的小女生,她的能干,得益于她母亲操持的餐桌。

琳琳妈有两个孩子,琳琳是老大,二宝是个男孩。带淘气的二宝吃饭,令琳琳妈头疼。而她又没多余精力,于是,就试着让琳琳带弟弟吃饭。

琳琳从小懂事,一直都帮着妈妈收拾餐桌、端饭菜。妈妈除了口头表扬外,还经常给琳琳的储蓄罐里放一些零钱。因为琳琳在攒钱,打算买一套《曹文轩文集》。

坚持了大半个月,弟弟开始乖乖跟姐姐吃饭,还帮助姐姐一起收拾。姐姐送碗筷到厨房,弟弟负责把桌上的垃圾和餐巾纸收拾到垃圾桶。琳琳妈也好奇,这个调皮鬼怎么被收服了?注意观察后她才发现,弟弟要是好好吃完饭,姐姐就会带他做会儿游戏,还把自己的零食给他吃。就这样,琳琳收服了一个小跟屁虫。

正因为琳琳妈对餐桌的放手,给了琳琳荣誉和责任感,培养了她的组织能力,使得她在班级管理上脱颖而出。

3

餐桌绝对不是只喂饱孩子的地方,还是一个家教小阵地。记得一个妈妈曾跟我说过,她儿子原来不愿意做作业。她工作较忙,也没时间盯着孩子。没办法,她把餐桌变成书桌。她家的厨房和餐厅连在一起,中间是大玻璃拉门。她把玻璃门打开,让孩子在餐桌上做作业,有问题随时问她,而她也可以在做饭的同时,关注孩子的动静,提醒孩子认真做作业。这样一来,孩子作业基本在她做饭的时候就做完了。饭后检查一下,带着孩子读读书。孩子在不知不觉中进步了,她也轻松不少。更让她惊喜的是,原来像刺猬一样的小家伙变柔软了许多,现在和妈妈的感情很融洽。餐桌变书桌,让他看到妈妈的辛苦和对自己的关心,无形的情感熏陶增进了母子之间的感情。

把餐桌当作家教阵地,让孩子知道一顿饭是怎么做出来的,又该怎么吃,让他们参与其中,不仅使孩子增强家庭观念,还有利于孩子养成良好习惯、塑造优秀品格。

猜你喜欢
琳琳餐桌上做作业
餐桌上的甜蜜进化史
牙印之谜
独立做作业,我可以!
餐桌上的宇宙
餐桌上的爱
餐桌上的忧与愁
只是点点头
只是点点头
做作业(2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