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甫庄人物志

2018-11-17 05:49赵德玺
躬耕 2018年7期
关键词:窝窝圈儿皇甫

赵德玺

姬得运

亚圈儿回到家,窝窝还没有睡。

窝窝在纺线。

亚圈儿进屋,风也进来了。

放在墙窝里的油灯眼瞅着灭了灭了,忽然又亮起来了。灯头像个黄豆粒跳跃着,屋子里说黑不黑,说白不白,土坯墙吸光,屋子里像罩着一团雾,看不清纺车,也看不清窝窝的脸。

快合上门。灯快灭时窝窝说。

亚圈儿不声不响地合上门。

亚圈儿找着水瓢,舀了一瓢水,仰起脸,张开嘴,往嗓子眼儿里倒。

亚圈儿胃好,一年四季喝凉水,冬天吃冰凌吮冰锥。

窝窝摇着纺车说,你一天到晚肚里着火。

亚圈儿呲牙笑了一下。

亚圈儿嘴阔牙长,嘴张开圆圆的,像个罗圈儿,牙尖长尖长,黄爽爽的,像排列整齐的金元帅品种包谷粒。

窝窝说,会散了?

亚圈儿说,散了。

窝窝说,开会说啥了?

亚圈儿说,没说啥,选队长哩。

窝窝说,咋,包相爷不当了?

亚圈儿说,老宋家闹得他干不成了。

窝窝说,推倒了包家,宋家得天下。

亚圈儿说,宋家也没得着,包家不让。

窝窝一惊,停了摇把儿,说,宋家包家都没戏,这皇甫庄还有谁能坐朝廷,成没王的蜂啦?

亚圈儿寡淡淡地说,有人呢。

窝窝说,谁?大队派过来的?

亚圈儿说,不是。合着您挺挂心这事呀。

亚圈儿找个草墩坐下来。

窝窝说,那是,我想天下太平,不想兵荒马乱。反正我是饿怕喽。

亚圈儿坐在灯影儿里,忽然哈哧哈哧笑起来。

窝窝说,笑啥,吃着香屁啦?

亚圈儿说,包家宋家都当不成,只剩咱们亚家啦!

窝窝说,啥啥,你说啥?再说一遍,没听清。

亚圈儿就又说了一遍儿。

窝窝惊叫起来,圈儿圈儿,你可别吓奶奶,奶奶把你这个鼻涕娃儿守成大人可不容易,我可不想让包家宋家把你给活吃了去。

亚圈儿笑道,瞅把您吓的,不就当队长么!

窝窝说,跟奶奶说着玩儿,是吧?

亚圈儿说,选的队长叫姬得运……

窝窝说,不是你就好。忽然想想不对,又问亚圈儿,姬得运是哪个?亚圈儿说,睡吧睡吧,瞌睡得掉头。

窝窝又摇动了纺车,说,你先睡,我把这半截花捻儿纺完再睡。

窝窝是亚圈儿的奶。他们是“黄泛区”人,当年逃难流落于此。亚圈儿父母都没了。单单剩下窝窝护住亚圈儿,奶孙俩一路南逃,乞讨为生。那时亚圈儿才五六岁,身高二尺,瘦得皮包骨头,又长个鸡胸,活脱脱一副剔了肉的鸡骨架。天冷时,窝窝老让亚圈儿钻进她的大襟里,像母鸡揽鸡娃似的揽着,还时不时地问亚圈儿,圈儿,奶奶的肚子热乎吧?

亚圈儿在里面说,热乎着呢。

窝窝亲昵地骂道,鳖孙,不热乎奶奶就死了。

亚圈儿说,奶奶死不了。

窝窝说,为啥?

亚圈儿说,圈儿还没长大呢。

窝窝咯咯笑道,圈儿圈儿你个鳖孙呐!长大孝敬不孝敬奶奶?

亚圈儿说,孝敬。

窝窝说,奶奶死了哭不哭?

亚圈儿说,奶奶不死。

窝窝说,是人都得死,没有不会死的。

亚圈儿说,那圈儿就哭吧。

窝窝说,你个小鳖孙,不哭龙抓你。

亚圈儿问窝窝,咱还往南逃么?

窝窝说,你说还逃不逃?

亚圈儿说,水过不来了。

窝窝说,你个鳖孙是不想走了。

亚圈儿说,我可没说,听奶奶的。

窝窝笑道,别看俺圈儿身子瘦,脑子可不瘦。又轻轻地抚了抚大襟说,小鳖孙,奶奶没白疼。

亚圈儿说,别骂鳖孙啦,这样骂不是骂着你自己了吗?

窝窝说,就这样骂,奶奶乐意——鳖孙!鳖孙!!小鳖孙!!!

窝窝嘎嘎地笑着,痛痛快快地骂着。

奶孙俩在皇甫庄不走了。收留他们的是一个瘸腿老头,名叫皇甫贵。皇甫庄明初因姓氏立庄,如今姓皇甫的仅存皇甫贵矣。皇甫贵之后,皇甫庄再无皇甫之姓。

皇甫贵有一亩二分薄田,一间茅草屋,为祖传。

皇甫贵一脸麻子,人称“司令”,取兵多之意。皇甫贵一生不知女人什么滋味,这老了老了,却收了个女人。无奈自己已过米寿之年,且患类风湿,两个膝头肿得比大腿还粗,连站立都困难,已无驾幸女人的能力和心性。

皇甫贵瞅着窝窝,一脸的无奈和遗憾。皇甫贵说,我没有远亲近戚,已成了副棺材瓤子,离死多说二年,少说一年,你热饭、擦、洗伺候我到死,地和房子全归你了。我不进皇甫家祖茔,墓坑我也挖好了,在我那地的南头一角。到时候你把塌下去的土鏟一铲,把我搁进去,草席一盖,土一填就得了,不用点纸放炮。人死如灯灭,不弄那花样子。活着老天爷不待见,死了就不叫他狗日的看热闹……

第三年春上,皇甫贵死了。窝窝没听皇甫贵的,用了几块薄板钉了个木匣,把皇甫贵装进去,埋了。真的没有烧纸放炮。

窝窝对亚圈儿说,老天爷真是个狗日的,真不能玩花样儿叫他看着快乐。

亚圈儿增了几岁,知道了很多事。亚圈儿对他奶说,老天爷是个二货,咱们已经就这了,咱不抬举他,他还能把咱怎样!

窝窝又警告说,圈儿,不许骂老天爷。

亚圈儿说,不是你要骂的吗?

窝窝说,我能骂,你不能。

亚圈儿说,咋?

窝窝说,我一天老一天,你的路才刚开个头。

亚圈儿不解,刚开个头就不许骂啦?

窝窝说,刚开头得碰运气,你一骂他堵你运气咋办?

亚圈儿半信半疑,一字一字地说,不会吧。

窝窝说,你看,老皇甫骂他,他叫他耍一辈子光棍儿。

亚圈儿说,他是有麻点才……

窩窝打断亚圈儿的话说,你是鸡胸,忘记你自己是鸡胸啦!

亚圈儿说,那我往后不骂了,我可不想耍光棍儿。

窝窝说,这就对了。你得给亚家传宗接代。咱亚家就你一根独苗,你要是耍光棍,咱就跟老皇甫一样,成绝户头了!

几年后,皇甫庄进行“土改”。窝窝又分得田地二亩八分,加上皇甫贵一亩二分,共四亩田地,又分得地主家瓦房一间。从此,窝窝和亚圈儿算是正式入了皇甫庄籍。

窝窝是勤劳之人,已经十多岁的亚圈儿虽然身单力薄,但脑子好使,有心劲儿,不知怎么学会了熬制梨膏糖,农闲时节挽个小筐,游乡串户,卖梨膏糖,收钱也收粮食,渐渐窝窝家就有了积蓄。亚圈儿就跟窝窝商量,拆掉分得的一间瓦房,把砖瓦木料移过来,再拆除皇甫贵留下的茅屋,盖两间瓦房。

窝窝心里欣喜,想,我还没想哩他可想到了,这鳖孙貌不惊人,竟是个人精。

本在两处的房合在了一处,一间茅屋变成了两间瓦房。亚圈儿又在门前两边栽上陈刺。那陈刺长得飞快,三二年便蹿得一人多高,成刺林墙了。亚圈儿用荆条编了扇门,安在刺林墙的接口处,一个生机勃勃的小院便形成了。

皇甫庄不大,二三百口人,包、宋两姓各占一半。不知什么原因,包、宋两姓相处得并不和睦,常常因鸡鸭猪狗之事闹得不可开交,包家女人指桑骂槐,宋家女人指鸡骂狗,时常有男人掺和进来,便有了拳脚阵仗热闹。而窝窝奶孙俩从不去看那些热闹,他们安分守己地过自己的日子,正所谓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这世上的事就是奇怪,不是你不找事就没事,而是有事偏偏在等着你。

多年以来,皇甫庄的生产队长都在包、宋两姓之间轮流转换,包姓人当时,宋姓人挤兑;宋姓人当时,包姓人挤兑,三两个月就得换一次。现任队长是包相爷,又被宋姓人挤兑下去了。这天晚上,大队支书和县里驻队工作组组长老梁,亲自来皇甫庄主持选队长。包、宋两姓人互不服气,宋姓人不准包姓人当,包姓人说不准宋姓人当。支书说,你们这个庄啊,真是刺猬的屁股——难整。全庄就你们包、宋两姓,都不准当叫谁来当?黑影里不知谁冒了一句:还有一家姓亚的。支书说,严肃点,别胡说!说话不及,忽然站起一个人来说,我姓亚,叫亚圈儿。

支书冷惊道,你们皇甫庄还真有姓亚的啊!你叫啥,再说一遍?

亚圈儿说,我叫亚圈儿,亚洲的亚,罗圈儿的圈儿。

支书哧一声笑了,说,姓古怪,名也古怪。咋叫这名?

亚圈儿说,我爹妈死得早,我奶怕养不活我,说用圈儿圈着我,我爹姓亚,我就叫亚圈儿了。

这时候包、宋两姓的人起哄了,说队长就叫亚圈儿当吧。这叫下雨不戴帽——淋(轮)头上了。

支书和梁组长对了下眼,问亚圈儿,群众选你来当皇甫庄队长,咋样?

亚圈儿说,我试试。

支书说,你有学名没有?

亚圈儿说,没上过学,可我识字,进过扫盲班。

支书说,队长大小也算个官儿,叫亚圈儿不太好听,得有个官名。我给你起一个吧,叫……就叫亚得运——得到的得,运动的运。

支书说着没征求亚圈儿的意见,却扭脸瞅着老梁。老梁是县文教局的文化人,见支书征询他的意见,就说,得运不错,只是这亚字也需改一下,亚得运不怎么好听嘛!亚从姬姓分化而来,我看就还随老祖宗的姓,叫姬得运,怎么样?

亚圈儿腼腆一笑说,我奶叫惯了亚圈儿,这个算小名;姬得运,场面上用,算个大名吧。

散会后,老梁对支书说,这个亚圈儿貌不惊人,却是自有主见,或许是个指靠得住的人。

支书说,这个皇甫庄,它要是个蛋,我就把它挤出来扔了喂狗喽!

老梁笑道,它可不是个蛋。

亚圈儿还在床上躺着。院子里有说话声,一个是包相爷,一个是窝窝。

包相爷说,你孙子,圈儿呢?

窝窝说,屋里呢,床上没起哩。

包相爷说,日头都晒屁股啦,他还睡!他咋不喊出工呀?

窝窝说,他又不是队长,他做啥露头椽子嘛。

包相爷说,你孙子没告诉你啊?

窝窝说,说啥?

包相爷说,昨晚选他当队长啦,他都应下了。

窝窝说,不是选的姬啥……噢,姬得运……

包相爷说,不错,姬得运就是亚圈儿,亚圈儿就是姬得运。姬得运是大队支书跟县上工作队老梁给他改的官名。

窝窝说,这鳖孙,又哄我。

窝窝进屋来了,扯开亚圈儿的被子说,圈儿圈儿,你鳖孙哄我是不是?

亚圈儿说,冷,奶奶您想让我冻着啊!亚圈儿把被子又拉上身。

窝窝说,冻死你个鳖孙!你鳖孙哄我,打雷龙抓你鳖孙!

亚圈儿说,不是不让您这样骂吗?

窝窝说,我就这样骂!这样骂解气。

亚圈儿说,您气个啥呀,不就个队长吗,我想当。

窝窝说,昨黑你咋不跟我说实话?

亚圈儿说,咋没说,不就对您说选的是姬得运吗?

窝窝说,你为啥不说姬得运就是你?

亚圈儿说,深更半夜,怕您睡不着觉。

窝窝说,这么说,你是铁心当这个队长啦?

亚圈儿说,奶奶,您看过罢年我就周岁三十一了,您老在家迎接过媒婆子没有?没有吧。我想了呀,咱这外来的孤门独户,你是个草头百姓就没有人瞧得起你。这队长嘛,虽是个芝麻籽儿,它也是个官儿,皇甫庄承认,大队承认,公社肯定也会承认,没准县上也会承认。您想啊,国家的官阶从下到上共六级:生产队—大队—公社—县—省—中央,您数数是不是六级,您孙子我这个队长可是四级闻名啊!这一闻名啊,我保证就有媒婆子登门了,您就等着使唤孙媳妇,等着抱重孙吧!

窝窝想了想,咧嘴笑了,骂道,你鳖孙总是有理。

亚圈儿说,咋还这样骂,还有气啊?

窝窝说,我怕你这荷叶包不住皇甫庄这么大的粽子。包、宋兩姓是好缠的?一个包相爷,一个癞痢头,我看这俩就能把你娃子活吃了。你娃子再想想,要是后悔了,你要面子我找支书去。

窝窝不骂鳖孙了,改成“你娃子”了。

亚圈儿说,你孙子就没干过后悔的事。活吃我?不定活吃谁呢!

宋耀祖

癞痢头叫宋耀祖,一个很显摆的名字。

这天上午,宋耀祖应约来到场边的麦草垛旁。

宋耀祖说,圈儿哥,你不喊劳力出工,叫我来这儿做啥?

亚圈儿说,耀祖,咱俩好不好?

宋耀祖说,好哇。咋的?

亚圈儿说,算不算最好的朋友?

宋耀祖说,算!都说咱俩一个是疙痨药,一个是臭龙(硫)磺。

亚圈儿噗哧一声笑了。

宋耀祖说,圈儿哥,我是支持你当队长的,不光我,老宋家都支持。谁捣蛋我整谁!

亚圈儿说,那你要捣蛋了呢?

宋耀祖没料到亚圈儿会来这么一句,愣了一下,嘻嘻一笑说,圈儿哥,我啥时候跟你捣蛋过?啥时候敢跟你捣蛋?啥时候不都是我乖乖地顺从你。你想想是不是?

亚圈儿说,倒也是。

宋耀祖得意了,圈儿哥,我历来从心里是把你当哥的,今后你叫往东我不往西,你叫打狗我不撵鸡,为你的马头是蛋。

亚圈儿哈哧打了一个喷嚏,笑道,错了——唯你马首是瞻。

宋耀祖说,就那个意思,服从命令听指挥呗!

亚圈儿说,说得好兄弟,哥愿与你结为异姓兄弟。

宋耀祖闻听,立马双膝杵地,纳头便拜,口喊大哥。

亚圈儿很满意,忙也双膝杵地,心说,我只是说说,他还真磕头啊!便也还了宋耀祖三个头。这三个头亚圈儿磕得很腻歪,感觉吃亏了,因为自己的头是茂密的板寸,宋耀祖却是满头秃疤拉。

宋耀祖激动地涨红了脸,说,哥,今日耀祖一言,十马难追。

亚圈儿再次纠正,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宋耀祖说,就那个意思。哥,有啥指派,小弟愿效犬马之劳。

亚圈儿说,你把钟从井里给我捞上来,在哪儿摘下的还挂到哪儿。

宋耀祖叫起来,哎哟我的哥,那可不好捞……

亚圈儿说,好不好捞我不管,那是你的事。我给你一天时间,捞出来了算你出一天工,记10个工分。兄弟,哥不耽搁你时间了。

亚圈儿说完,挺着窄窄的胸脯走了。

宋耀祖站在草垛边,呆若木鸡。

宋耀祖和亚圈儿同岁,十来岁时就是形影不离的玩伴儿。亚圈儿比宋耀祖大一个月,所以宋耀祖叫他哥。

二人成玩伴儿,其实是惺惺相惜。那时候宋耀祖长满头的黄水疮,腥臭难闻,别说包姓的孩子不跟他玩,就是自家的兄弟姊妹也嫌弃,看见他来就散去了。一个孩子没有玩伴儿是件多么可悲可怜的事儿啊!然而亚圈儿不嫌弃他。亚圈儿是鸡胸,又长个刀条脸,尖长的黄板牙着实有些吓人,且是外来的孤门独户,孩子们自然也疏远他。亚圈儿心里当然不舒服,正郁闷得想上吊时,宋耀祖找上门来了。宋耀祖说,圈儿圈儿,咱俩扎蛤蟆去。

宋耀祖手里拿了两根扎蛤蟆钎,用铁丝磨的,绑在竹杆上。宋耀祖递给亚圈儿一杆,亚圈儿不接。亚圈儿说,咱俩一起玩儿,你扎蛤蟆我捉黄鳝。

宋耀祖说,那中,往后咱俩就一起玩儿吧?宋耀祖充满乞求的口气。

亚圈儿说,你那头上的疮,用黄鳝血抹抹就会好。我捉黄鳝是为你,你跟不跟我玩是你的事。

宋耀祖激动地说,哎哟圈儿,谁不是真心跟你玩儿,就让长虫咬死他!

亚圈儿说,你可别死,你死了肯定会来缠我。

亚圈儿还真用黄鳝血治好了宋耀祖头上的疮,只是落下满头的疤拉。孩子们就开始叫他“癞痢头”。谁叫他就骂谁,骂得极其难听,没人敢再公开叫了,背后偷偷叫。皇甫庄唯有亚圈儿可当面叫,而且宋耀祖还答应得干脆利亮。

亚圈儿却不随便叫,只有心情不好时叫。

亚圈儿正常情况都是叫他“耀祖”。这让宋耀祖十分感动。自此二人就形影不离了。

宋耀祖是皇甫庄公认的一号坏货。宋耀祖确实坏,这也许与他头上的缺陷有关,缺陷异化了他的心性。亚圈儿也坏,但他的身份制约了他。二人都坏,却坏得各有特色。

宋耀祖是明坏,想咋坏就咋做。亚圈儿却是闷坏,只在心里坏,却不付诸行动。既不把心里的坏表现出来,也不指使宋耀祖去干。因此宋耀祖的坏事都是自己咋想就咋干,与亚圈儿不沾边儿。不过,宋耀祖干的坏事,亚圈儿差不多都门儿清,即便不在场,事后宋耀祖也会跟亚圈儿“汇报汇报”,分享一下快乐。

那几年“瓜菜代”。包大娃在荒地角种南瓜。有次摘南瓜回家做饭,包大娃老婆把南瓜放菜板上一切,滚出来一条屎橛子,恶臭冲天。包大娃老婆捏着鼻子大骂,哪个屙血的这么缺德。就让包大娃再去摘一只来。包大娃这回小心了,挨个检查几个老南瓜身上有没有疤痕,一连看了七八个,个个都有;拿刀砍开,都是屎尿横流。包大娃气得在地里跺着脚高声骂娘。

亚圈儿埋怨宋耀祖,屙一只就够了,哪能只只都屙!

宋耀祖没事人似的笑道,这次包大娃家得饿一顿喽。

还有一件事,宋耀祖是百干不厌。

村里有座公厕,蹲坑后边是个大粪池。五保户包瞎子就住在旁边。宋耀祖能算准包瞎子什么时候要解大便。宋耀祖先准备好半截砖,藏在旁边的蓖麻棵里,估计包瞎子正解在要紧处,宋耀祖将砖块对准蹲池孔,砸进粪池里。听见包瞎子骂就罢手,听不到骂就继续砸。包瞎子没办法,只好向队长诉苦说,这事你得管管,老是屙的没有屁股上溅的多。队长呵呵一笑说道,回头我查一下,看是哪个害娃。

包瞎子说,哪个,跑不了癞痢头。

队长说,你得逮住,不逮住谁会承认。

包瞎子说,我再解手时,你是不是派个人替我看住?

队长说,嗨哟喂,你屙泡屎我还得派人替你站岗放哨哇!开玩笑!

时光流逝,年岁增长,坏事也在升级。宋耀祖开始注意女人。

有一次宋耀祖对亚圈儿说,你想不想弄女人?

亚圈儿不说想,也不说不想,只说,我也是个男的。

宋耀祖说,我仔细看了,皇甫庄的妮们就属大凤长得俊。

亚圈儿心里一动,他也在想着大凤,夜里还梦见过大凤。但是亚圈儿警告宋耀祖说,大凤可是你大姐!宋耀祖说,不是亲的,我伯的妮,应该叫啥子来着……堂姐,对吧?

亚圈儿不作声,静静地注视着宋耀祖。

宋耀祖继续说,你是不知道,大凤的俩妈儿好看极了,忒白忒白,比新麦面馍还白。

宋耀祖说着,流一串口水。

亚圈儿若有所思,神往着说,你见过?

宋耀祖说,见过,真见过,我可不哄你。那天我去她家,院门插着,我隔着门缝一瞅,大凤的衣裳脱得精光,站在枣树下洗澡,那身子白光光的……我心里嘣嘣直跳,裤裆立马就鼓起来了,跟着就湿粘湿粘,难受极了……圈儿哥,你不知道,那会儿真的很难受,难受得要死……

宋耀祖哭起来了。

那以后,亚圈儿常常夜里想着大凤,那东西胀得跟红萝卜似的,直到大凤出嫁。

宋耀祖对亚圈儿说,一群人送个大闺女,就为吃人家一顿肉。圈儿哥,我,我都不敢往下想……

亚圈儿没好气地说,不敢想不想,还能死了啊!

亚圈儿心里比宋耀祖还难受。

亚圈儿不得不承认,在女人问题上,宋耀祖对美的认识还是不走眼的。

没有大凤以后,宋耀祖又看中了寡妇王兰香。

宋耀祖是这么对亚圈儿说的,哥你注意没有,皇甫庄的妇女们就数人家王兰香俊!

亚圈儿心里又是一惊,这鳖孙,又跟我想一块了。嘴上却说,我咋没看出来好在哪儿。

宋耀祖咕嘟咽了一口口水,说,那脸盘、那条个儿、那屁股蛋儿都好得没法儿说,最入眼的还是那俩妈儿,别的女人都耷拉着,人家是直着长,像两座新添起的坟包子……

亞圈儿打断他说,不会比别比!亚圈儿很生气,拿坟包子来比美,这是最不能容忍的了。亚圈儿教训宋耀祖,记住,那叫圆锥形,是女人乳房中最好看的!别把美比丑了。

如今,王兰香已是两个娃的妈。宋耀祖和亚圈儿仍在耍光棍儿。

宋耀祖长叹一声说,还不如个老公鸡,老公鸡想弄哪个弄哪个。又改口说,不当老公鸡,老公鸡没那东西,咱长了那东西,要当就当“狼猪”、“叫驴”、“骚牙狗”……哥呀,可怜呐!长那东西还不如不长哩!不长,成个女的了,再丑也闲不住哩!

亚圈儿哧哧笑着说,是个女的也没人要你,一头癞痢疮,哪个男人要你?找我钱我都不要!

亚圈儿说罢就后悔,知道话说得有点老了,就伸手打嘴。说实话,亚圈儿心里想的不比宋耀祖高尚,性起的时候,亚圈儿想过弄包成富家的母猪。连母猪都想弄了,还管女人孬丑么?

亚圈儿自此从“闷坏”变得深沉。他每天都绷紧嘴,用厚厚的嘴唇将尖利的大黄牙包起来,不苟言笑,无论谁当队长,他都顺从,叫干啥就干啥。他心里藏着一个活着的目标:无论如何得弄个老婆。不光是尝尝弄女人的滋味,重要的是给亚家传宗接代,不然就对不起窝窝,对不起祖宗了。

亚圈儿想,名声是基础。这是他对社会的感悟。

宋耀祖破罐子破摔,从过去的无良少年,到现在的无赖社员。皇甫庄包、宋两大姓,无论哪姓的人当队长,宋耀祖都跟他们捣蛋。两天前,宋耀祖当着队长包相爷的面,将树上挂的铁钟摘下来,扔进了井里。

包相爷当天就撂了挑子。

现在是宋耀祖来找亚圈儿。

亚圈儿说,捞上来了?

宋耀祖说,没有捞。

亚圈儿说,那还不快动手,磨蹭啥?

宋耀祖说,哥,你这不是为难小弟么?

亚圈儿说,啥意思?

宋耀祖说,一砣子铁掉进深井里,能是好捞的?那就不是捞的事!

亚圈儿说,不是掉,是扔。说话要准确。

宋耀祖说,一个意思。

亚圈儿说,不一样。你到底想咋着?

宋耀祖说,哥,小弟跟你商量一下,我自己掏腰包,买口新的挂上?

亚圈儿盯着宋耀祖,半天没吭声。宋耀祖以为亚圈儿同意了,说我这就去买,转身要走。

亚圈儿说,别去。接着又说,让你掏钱哥过意不去。哥觉着吧,买和捞是有区别的,意义完全不一样。你还是快去捞吧,别瞎耽误时间啦!

宋耀祖苦着脸说,捞一下试试,捞不出来误你事可别怨我。

亚圈儿说,快去吧,你听听,广播都响了……想想办法,天黑前给我挂到树上。

宋耀祖知道,亚圈儿一根筋,他叫你捞你不捞是不行的。

但凡无赖脑子都比较好使,他看看天,离中午广播早哩早呢……宋耀祖一拍脑袋说,有了,哥,天黑前保证把钟捞出来挂上。

宋耀祖找来刨地的三齿耙,又找来二三十个旧广播,把广播上的磁铁卸下,用麻绳将三齿耙拴牢,让那几十个磁铁全吸到三齿耙上,慢慢地系进井里,像捞水桶一样在井里踅摸。感觉碰上了,宋耀祖屏住呼吸,双手交替,缓缓往上提绳,一寸、二寸、三寸、四寸、五寸……终于出了水面,还真的是那口钟……

浮出水面后,宋耀祖不敢往上提了,他明白之所以能把十来斤重的铁钟提出水面,是因为水有浮力,若是离了水,那些磁铁很可能吸不住,钟再掉进去。

宋耀祖把麻绳系在旁边一棵树上,找了一只箩筐,拴上绳,系下去,将钟搁进箩筐里,这才使劲往上提溜,铁钟躺在箩筐里,顺着宋耀祖的心愿,乖乖地离了井口,落在井口的石头上。

宋耀祖一边解绳,一边往下解磁铁,口里默念着:哥呀,你就是我的神!我宋耀祖往后跟定你了。

包相爷

亚圈儿逼癞痢头捞钟,风儿一样四处传播,不光皇甫庄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四邻八庄也都知道了。

人们也感到奇怪,平时蔫不拉叽的鸡胸亚圈儿,怎么就收服了庄上的头号刺儿头?这才是蛤蟆降癞毒(癞蛤蟆)一物降一物。

皇甫庄人从此对亚圈儿刮目相看。

包相爷见亚圈儿,伸出大拇指说,没看出哇,你娃子有两把刷子。

包相爷是绰号,他大号叫包文举。

在皇甫庄,包相爷也算个人物。

包相爷见过大世面,十六七岁就去当兵吃粮,据他自己说当过汤恩伯的传令兵,还跟日本鬼子交过手,还打死过一个日本鬼子。人说你一个传令兵怎么就把鬼子干死了?包相爷说,遇上了嘛,谁说传令兵就不能遇到鬼子啦!很多兵遇到鬼子就跑哇,就咱不跑——你跑得过枪子吗?跑不过的!咱就顺势趴下了,一条浅水沟哇,茅草长人把深;往茅草窝里一趴,就像趴了只蛤蟆,鬼子就是长八只眼也看不见;咱对鬼子可看得清啦,枪一举,“啪”一声就把一个鬼子报销了……

包相爷还跟解放军打过。人说你打死过解放军没有?包相爷说没有,咱那时候已转成电话兵了。人说你咋就不遇上解放军?包相爷说咋没遇上过,遇上咱就投降了,就被解放军收编了,成解放军了。咱那时候是通讯班长,直接跟司令通过电话。人说你就吹吧,人家一个大司令跟你一个小班长通电话,打死我都不信。包相爷说,反正通过,你要不信谁还能把你打一顿!

包相爷还上过朝鲜战场,而且是最后一批回国。包相爷说,真想皇甫庄啊!又说,说实话,真不想回来啊!人说咋啦,当兵没当够?包相爷欲言又止,最终没有憋住,说有个小寡妇喜欢上他了,他也稀罕得不行,光闻闻她身上的味儿就能美得晕过去。

包相爷想女人想得有点变态。他喜欢看村里动物们干那事。包成富家的母猪配种,他从开始看到结尾。人家都结束了,他还常常意犹未尽,不停地说,一会会儿,咋才一会会儿……不会种不上吧?包成富气得呛白他说,有本事你来弄,你要能弄出一群猪崽来,我给你十块钱,再给你二升豌豆。

包相爷当队长不带男劳力出工,而是带着妇女们。干两个小时,包相爷就说,大伙儿一定尿憋急了吧,歇一会儿吧,回家把肚里水放放,半个小时吧,别磨蹭啊,回家就开闸……妇女们則嘻笑怒骂,无不一溜烟儿往庄上跑。若有回来得迟的,包相爷则说,咋啦,老×在家,你俩又加班啦?

“老×”是来晚者的丈夫。“加班”则指弄那事儿。又说,算啦,那更是个出力活儿,就不扣分了!

皇甫庄的男工妇女烦死这个包相爷了。宋耀祖把他敲的钟填井里,无不拍手称快,纷纷说填得好:癞痢头尽干坏事,这可干回好事。钟都没啦,看他这队长还咋干。

包相爷也识相,知道众怒难犯,这队长再干下去恐怕要挨“黑砖”,于是就顺坡下驴,撂了挑子。

现在,亚圈儿是盘算着把这尊神往哪儿放。

亚圈儿想,包相爷馋女人情有可原,四五十岁的老光棍,哪个不馋女人?不馋就不算是男人了。但包相爷的长处是见多识广,得用好他这个长处。用好了,会给皇甫庄带来福运。后来的事实证明,亚圈儿做出了一个堪称英明的决定。

笔者不是土壤学家,不清楚辽阔的中国大地上有多少种土质,哪一种土质适合哪一种肥料。但皇甫庄六七百亩土地的特点是:土黑层薄,只有二尺厚,有的地块还不足二尺;二尺以下全是礓石,土质贫瘠,怕旱惧涝;旱天土地板结,坚硬如石,涝天雨水渗不下去,汪在上面成了一包泥浆,天放晴经日头一晒,就成“混凝土”了。对这种土质,县农科所的学问人早有研究,给其命名为“黑土上浸地”。这种土质需要用草木灰、人畜粪尿和沙土来喂养,方能获得比较好的收成。

农谚云: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又云:种地不上粪,等于瞎胡混。因此积肥攒粪,是皇甫庄庄稼人的古老传统。在皇甫庄,每一任队长对粪肥都十分重视,人的屎尿记工分,牲畜的屎尿记工分,草木灰记工分,坑塘的污泥也记工分。因为抢一泡牛屎,打得头破血流的,在皇甫庄司空见惯。

遗憾的是,每一任生产队长,都是盯着皇甫庄那一小片地方,盯着那些牛、驴、猪、羊、狗、猫的屁股,盯着三百来口人的屁股,指望它们给屙金尿银。相比之下,亚圈儿就不同凡响。这家伙两眼不光盯皇甫庄人、牲口的屁股,他把眼光放远,放远,再放远,盯向了四十里外城里人的屁股,不光是城里人的屁股,还包括城里的墙土、草灰,甚至白河滩里的泥沙……去城里费鞋,咋?城里的地全是沙,走一天布鞋底都得磨透——把那些沙拉回来就是粪,就是麦籽包谷粒啊!

亚圈儿决定派包相爷进驻南阳城,做“积肥特使”。亚圈儿对包相爷说,你一年给我搞300车粪肥。100车大粪,200车土肥,你就是皇甫庄的功臣,一切花销费用队里全包。

包相爷盯着亚圈儿说,说话算话?

亚圈儿说,前提是你得完成任务。

包相爷说,没问题,别说300车,我给你搞500车。老子几十年了,啥任务没完成过!

亚圈儿说,那我就奖你顿顿吃白馍,每月再奖你5块吃肉钱。

包相爷说,还有住的,总不能让老子睡大街上。

亚圈儿说,房子你自己去赁,赁钱队里出。明天你就进城去,先赁房子。亚圈儿说着,递给包相爷20块钱。

包相爷一走20天杳如黄鹤。皇甫庄炸锅了,纷纷埋怨亚圈儿不该给他那么多钱,说啥的都有:

他正瞌睡哩,你给他个枕头。他要不进城弄女人把我蛋砸了。

肯定找着相好的了。要不早爬回来了。

20块呀,不是个小数!这可是咱们用血汗换来的,亚圈儿你得给垫回来。

……

亚圈儿一声不吭,他在等。

亚圈儿不相信包相爷会跑了。可他心里又没底,弄不明白这个货是怎么搞的,去这么长时间没有消息。他在心里默默地算着日子,要是过了一个月还没音信,那这货有可能真的是“流窜”去了,20块钱的窟窿自己可真得想办法给补上,要不皇甫庄人真会把自己给活吃了。

第25天的挨黑时分,包相爷回来了。这有点出人意料。

亚圈儿看包相爷的神情,笑着说,叔,去这么久,是不是带了喜事回来?

包相爷说,你娃子猜对了,大喜事咧。

亚圈儿说,快说说,赁房子咋就去了二十多天?

包相爷说,有人呱嗒我闲话了吧!皇甫庄一群咬蛋虫……

亚圈儿说,叔啊,就不说那些咬蛋虫啦!说喜事,快说您带回了啥大喜事。

包相爷还在拿捏,说,老子知道你娃子信任我,老子也决不会亏负你娃子!老子是啥人,可不是那些咬蛋虫们想的!老子觉悟比谁都高。

亚圈儿说,知道,知道,要不也不会派您去。啥大喜事,这会儿只想听您说喜事。

包相爷慢吞吞地从怀里摸出一包白河桥香烟,夹出一支递给亚圈儿,亚圈儿挡了一下,说,叔,我吸旱烟,您抽吧。

包相爷说,给你你就抽,这也不是老子的……

亚圈儿说,叔,别吊了,说吧,啊!

包相爷说,你娃子,沉不住气——为帅的,沉不住气可不行!你瞅你瞅,又急了吧……哈哈哈……圈儿,圈儿呀,你是个有福气人哪!我都没想到这次出马会这么顺……

亚圈儿这次真急了,把旱烟锅子往旁边一撂说,叔,不说是吧?那您走吧,我耳朵已经聋了,不想听了。

包相爷说,走?我往哪儿走?老子就不走了,你娃子得管我饭,给我炒鸡蛋,再弄斤烧酒来。老子就不信,500车大粪饼子还混不来一顿酒?

亚圈儿一惊,您说多少车?

包相爷说,500车。

亚圈儿说,不是说着玩儿吧?你才去几天?

包相爷说,老子啥时候开过玩笑?

亚圈儿拾起烟锅子说,好我的叔哎,快说说是咋回事?

原来,包相爷在南阳城轱辘沟遇上了张贵生。这张贵生也当过国民党的兵,跟包相爷是一个班,也算是“戰友”;后来被解放军打散了,包相爷当俘虏时,还以为张贵生被打死了呢。那天包相爷在轱辘沟街找房子,忽然听见有人喊“包文举”,包相爷扭头一看,愣住了。那人说我是张贵生,不认识了?包相爷说,哎呀,小生子,原来你还活着?

张贵生说,活着哩!我还以为你被报销了呢。没想到今日得见,这不是做梦吧?

包相爷说,一言难尽。

张贵生说,咋回事,走走走,家去说。

张贵生是城郊人,就住在轱辘沟街,现在是城郊蔬菜队的会计。那次打散后也被解放军俘虏,参加了解放军。去湘西剿匪,腿被打坏了,全国解放后就复员回来了。

张贵生说着,捋起左边裤腿让包相爷看,说,你看,这是假腿。

包相爷摸了摸,吸溜着嘴说,我倒是全头全尾,管啥用?你有家有老婆,有娃娃。小生子啊,你混得比哥强一百倍呀!

接着说了此次来城的目的。

张贵生说,这好办,我们队里有两间屋空着,你就住着,人家一间5块,你3块,捂捂人嘴;积肥也好整,保你一年500车。你还记得段长德吗?就是那个驴脸。他现在在大粪场当场长,全南阳城的大粪都得到他那儿,制成粪饼子,供应城边蔬菜队。大粪饼子多得是,今儿就请他来。

张贵生就叫他老婆说,你去大队部摇个电话,把“老驴脸”喊来,就说包文举来了,叫他快点过来。

没一会儿,段长德骑个破自行车就来了。还掂了两瓶赊店大曲酒。

包相爷说,活了几十年了,还没喝过这玩意儿哩,就大口闷了几盅,没想到哇,咱他妈降不住,几盅酒下肚就晕菜个龟孙了。

包相爷说,后来就去段长德家喝,又去郑文生家喝,又去刘长锁家喝,又去马大平家喝,又去李名军家喝,又去苟三太家喝……一连喝了20天,南阳城72条大街,108条小巷算是转了个遍儿。最后段长德才吐口说,给你500车大粪饼子,往后每年都给。后来张贵生说,长德好干那事,老婆地又好,丫头小子生了七八个,他们又吃商品粮,定量少,一群狼娃子,长德家常年缺吃的。你回去给队里说一下,1车大粪1斤麦,贴补他一下。我就应下了。包相爷说着,看亚圈儿的脸。

亚圈儿说,叔,应得好哇!您别担心,这事我支持。今后他只要每年给咱500车大粪,我给他1000斤麦,再给他10斤香油。

包相爷伸出大拇指说,你娃子,有气魄,是个干大事的。又说,这500斤麦你往哪儿弄?我知道,种罢麦仓库里就没个麦籽儿了。

亚圈儿说,大粪啥时候叫拉?

包相爷说,啥时候都行,500斤麦往哪弄?

亚圈儿说,这您不用操心,我自然有办法。

包相爷说,咱一口吐沫一个钉,别粪拉了,麦没有,叫老子里外不是人。

亚圈儿说,您放心,备好麦再拉粪,不会让您丢面子的。

吃饭的时候,亚圈儿把宋耀祖喊来了。

亚圈儿向宋耀祖说了包相爷这次进城的收获。宋耀祖就敬了包相爷三杯酒,说,包叔,以前多有得罪,今儿侄儿给你道歉。

包相爷说,过去的不说了,今后别跟圈儿捣乱就成。

宋耀祖说,听叔的,再捣乱就是狗。

红薯干酒上头,三敬两敬把包相爷敬晕了,包相爷嘴打呜啦,说,这酒……不中……在,在城里……都,都是好……好酒伺……伺候……喝,喝不……不晕……

送走包相爷,亚圈儿对宋耀祖说,兄弟,麦秸垛得扒一个了,急用。

宋耀祖打个嗝说,只要哥急用,扒呗。

亚圈儿说,你晕不晕?别明儿又不算喽。

宋耀祖说,哥,再喝这么多也没事,扒,明天兄弟带人扒。

皇甫庄每年种三四百亩小麦,打完麦要垛两座麦秸垛。麦秸垛圆形,底部直径5丈,从腰往上6丈,蘑菇顶。麦秸是用来喂牛的,喂牛前要用铡刀把麦秸铡碎。铡草是个力气活儿,力气小铡不动。亚圈儿就不行,按不动铡刀。宋耀祖力气大,按铡刀绰绰有余。皇甫庄不管谁当队长,宋耀祖就对他说,铡草我包了,让亚圈儿给我续草。队长同意了,又叮嘱说,可别叫牛断了顿,宋耀祖说你把心放肚里好了。

宋耀祖和亚圈儿三天铡一次草,每次都铡到掌灯时分。回家时,每人都悄悄地掂回去半袋子“铡草麦”。

聪明的读者一定看出了端倪:麦秸垛里有猫腻,而且这猫腻与宋耀祖有直接关联。庄里也不乏明眼人,可谁又能去惹祸找不自在呢。

扒了一座麦秸垛,擞出来1230斤小麦。

皇甫庄有一辆胶轮大车,亚圈儿叫卖了一头黄牤牛,又买了一辆。

亚圈儿把皇甫庄的青壮劳力编成4组,每组8个人,去南阳城拉大粪。拉一趟每人记30分,补小麦半斤薯干两斤,人歇车不歇。到过新年时,500车大粪全部到了皇甫庄。

大年初三,皇甫庄人、牲口都不叫歇了,往麦田里运大粪。赶在惊蜇前,大粪都铺进了麦田。清明前下了一场春雨,起了身的麦苗得了从没尝过的肥力,长得很旺,遍地油光锃亮,像淋上了一层香油。

这一年,皇甫庄小麦大丰收,亩产由过去的110斤提高到235斤,增产一倍还多。

人们夸赞亚圈儿干得好。亚圈儿说,你们夸错人了,功臣是包相爷。

这是实话,包相爷也真该夸。连续六七年,包相爷每年都弄回500车大粪,外加五六百车城里的老墙土、草木灰、沙土,皇甫庄的地肥得一脚能踩出油来,庄稼年年丰收,家家户户有粮吃。

亚圈儿名声大噪

皇甫庄名声大噪。

许多老光棍都娶来了老婆。

亚圈儿也不例外,娶了个漂亮媳妇,让他整天招架不住——这是后话。

这天夜里,亚圈儿做了一个梦:包相爷让他去城里接他,还叫套上牛车。

亚圈儿觉得这梦做得奇怪,心里忐忑,对宋耀祖说,咱俩进城看看他去。

宋耀祖说,套车不?

亚圈儿说,看看再说。

二人赶到城里,见包相爷租屋的门上着锁。

二人去问张贵生。

张贵生说,去花儿家看看,他跟花儿相好。

张贵生带他俩去花儿家,门在里边插着,叫又没人应,于是就把门闩拨开。三人大吃一惊:只见二人赤条条的,包相爷压在花儿身上,头拱在花儿颈窝里,已经死了。奇怪的是,花儿也死了。两人还紧紧地搂抱在一起。

后来才听说,花儿是个风流漂亮的寡妇,可就是妨男人,已经妨死了6个男人,包相爷是第7个。

猜你喜欢
窝窝圈儿皇甫
Absorption spectra and enhanced Kerr nonlinearity in a four-level system
捏骨
“粮窝窝”的大米为啥又吃香了?
《柳青在皇甫》《柳青言论集》出版
CRAFTY CONGLOMERATESBY CARLOS OTTERY
赵晶、皇甫舟楠设计作品
圈儿
孤岛奇遇
一道圈儿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