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贵州精神:历史缘由与现实依据

2018-11-18 12:49徐圻
当代贵州 2018年14期
关键词:贵州精神时代

“团结奋进、拼搏创新、苦干实干、后发赶超”的“新时代贵州精神”,与新时代贵州发展要求相契合,与“守底线、走新路、奔小康”的工作总纲相适应,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缘由和扎实深厚的现实依据。

团结奋进是贵州历代先民的伦理精神。在贵州少数民族的文化谱系中,团结协作、互助互爱是最基本的道德要求。无论是苗族、侗族和布依族,还是彝族、水族和仡佬族,一家有事,众邻相帮是一种约定俗成的传统,更成为少数民族村寨中一道动人的人文风景。贵州各民族由于共同的利益、共同的命运形成了世世代代相互依存的关系,这种关系既是道德共同体,也是政治共同体,秉持民族团结、守土爱国、维护祖国统一的共同信念。当前,贵州各族人民最重要、最迫切的任务是与全国人民同步实现全面小康。我们当然要争取中央和全国的支持,但最根本的还是要靠我们自己的奋发有为、积极进取。团结奋进是一种精神状态,一种生活态度,唯有团结奋进,贵州的发展才能达到预期的目标。

拼搏创新是贵州历史文化的精神特质。1895年,为挽救国家危亡,康有为等人发起著名的“公车上书”。据统计,参与题名上书的举人中,贵州籍共95人,占题名总人数的近六分之一。此后,维新运动在全国蓬勃展开,贵州人踊跃参与其中,张之洞、黎庶昌、李端棻等来自贵州的朝廷要员、社会贤达,积极宣传维新思想、传授先进的科学知识和新思想,革新政治、开办实业,壮大国家综合实力。改革开放以来,贵州发展的历程更是凸显了“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1977年,关岭顶云公社的农民,冒着极大的政治风险,大胆实行“定产到组”“包产到户”,成为中国农村改革“北凤阳、南顶云”的两个先锋之一。最近这些年,贵州干部群众更是创造了不少在全国叫得响的先进事例,比如生态文明试验区、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多彩贵州文化旅游品牌、贵阳孔学堂等等。

苦干实干是贵州人固有的精神风貌。从古到今,面对艰苦的生存条件,贵州各族人民没有怨天尤人、自暴自弃,而是埋头苦干、艰苦奋斗。一部贵州史,就是一部贵州儿女面对恶劣自然环境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历史。奢香夫人率领各族同胞“伐薪焚石”“凿山刊木”,开“龙场九驿”,打通了贵州与周边三省连接的驿道;葛镜矢志不渝,倾尽家资三次建桥,立下“桥不成兮镜不死”的豪迈誓言,终于建成葛镜桥,留下“义垂千古”的美传;“三线”建设者扎根大山、毕生奉献、无怨无悔,为贵州奠定了现代工业基础,铸就了宝贵的“三线”建设精神;大关人劈石造田,改善生存条件和生活环境,造就了闻名遐迩的大关精神;兴义冷洞村人,抗旱中创造了土法滴灌,以最低的成本获取了决定性的生存回报,折射出贵州人顽强拼搏、战胜困难的大智大慧。如此等等,不胜枚举。

后发赶超是贵州人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了打破长期“欠发达、欠开发”的困局,贵州人从不甘落后到艰苦奋斗,从奋起直追到开拓进取,从脱贫攻坚到后发赶超。最近七年,贵州经济增长速度连续名列全国前三甲,率先在西部地区实现“县县通高速”和“村村通客运”,大数据让全国刮目相看,“中国天眼”领先世界,贵州高桥不断“霸占”全球桥梁鳌头,各类脱贫攻坚的“贵州样板”广为流传……贵州经济社会发展一波又一波的“弯道取直”点亮了黔贵大地、震惊了中国。今天的贵州,进入了高速交通时代,开启了大数据时代,迎来了大众旅游时代,正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贵州已经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在“后发赶超”这个贵州新时代最强音的引领下、感召下、激发下,贵州人民充满了自信、充满了激情、充满了干劲。今天的贵州已不再是落后的代名词。

猜你喜欢
贵州精神时代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齐”心“鲁”力,助力“多彩”贵州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新时代的贵州值得期待
拿出精神
解读“万马如龙出贵州”
e时代
e时代
e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