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贫困县的金融扶贫之路
——白沙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金融扶贫纪实

2018-11-18 13:17陈南威
今日海南 2018年8期
关键词:白沙农商贫困户

文|陈南威

白沙黎族自治县位于海南省中部生态核心区,是黎族、苗族等少数民族聚居的山区县、国定贫困县。白沙近80%的人口生活在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占农村人口约30%,因此改善农业农村落后状况、解决绝对贫困是摆在白沙面前的最大政治任务。

自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白沙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白沙农商银行)始终贯彻执行国家精准扶贫政策,把“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作为当前的重点工作之一,第一时间传达、部署、落实海南省农村信用联合社(下称海南农信)和白沙县委、县政府相关会议精神,根据各级精准扶贫要求,结合白沙实际情况,切实强化政策导向,部署重点工作。瞄准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探索创新金融扶贫方式,加大信贷支持,着力打通金融助力脱贫攻坚通道,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金融支撑。

发挥综合优势,推进金融扶贫

白沙农商银行作为服务“三农”、中小微企业的金融主力军,在金融精准扶贫工作中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和担当,自开展金融扶贫工作以来实现了“四个一”工程。

一是扶贫工作作为当前白沙农商银行的第一工作重心。白沙农商银行在白沙县委县政府、人民银行、银监局等各级部门的关心下,根据海南农信的工作安排,结合实际情况,将金融精准扶贫工程作为第一工作重心,并成立了以白沙农商银行党委书记为组长的金融精准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全面推进白沙农商银行金融扶贫工作,确保从机制建设、政策制度、资源配置等方面保障扶贫工作有序高效开展。

二是扶贫信贷投放量居全县第一。建档立卡贫困户贷款是白沙农商银行响应脱贫攻坚大战推出的免抵押、免担保、财政扶贫贴息的信贷品种,旨在促进贫困户发展生产、实现增收,尽早脱贫的有效途径。截至2018年4月末,白沙农商银行累计发放建档立卡贫困户贷款2875户、金额8816.17万元,全力支持白沙脱贫攻坚工作。

三是积极运用人行货币政策,实现全县第一家使用“支农再贷款+扶贫贷款”“支农再贷款+产业扶贫”的金融机构。白沙农商银行作为地方性金融机构,创新机制、精准施策是本身具有的优势。自2016年以来,白沙农商银行加强同人民银行的沟通,争取支农再贷款货币政策,并顺利申请2000万元额度,积极运用“支农再贷款+建档立卡贫困户贷款”“支农再贷款+产业扶贫贷款”的模式,助推贫困户脱贫摘帽。

四是唯一被评为白沙“先进帮扶单位”的金融机构。全面落实白沙县委、县政府的工作安排,积极开展好结对帮扶工作。在定点帮扶工作中,从白沙农商银行党委书记到基层网点行长,明确帮扶责任人,对贫困户驻村深入调查研究,采取“一对一”的帮扶方式,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开展实质性帮扶,力促贫困户生活水平稳步提高,确保帮扶活动健康有序、扎实有效开展。2016年,白沙农商银行的定点扶贫对象为白沙七坊镇那来村34户建档立卡贫困户。通过日常对贫困户进行政策宣传、产业扶持、金融助力等帮扶,当年年末那来村27户帮扶贫困户已顺利脱贫,未脱贫的7户按照县里统一部署移交县爱卫办继续帮扶。2017年,根据白沙脱贫攻坚指挥部的安排,帮扶定点村为七坊镇照明村39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当年年末,照明村17户贫困户均已提前脱贫,争取到2018年末,让剩余的22户贫困户全部脱贫,人均收入达到省定脱贫标准以上,都能住上新房子脱贫致富,走向奔小康的康庄大道。

创新产品服务,加大支农扶贫

一直以来,白沙农商银行将精准扶贫作为一项政治任务来抓,利用自身行业优势,积极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加大建档立卡贫困户贷款投放力度,充分发挥金融扶贫主力军作用,为全面开展精准扶贫工作营造良好的氛围。

一是不断提升基础金融服务水平。为改善农村支付结算环境,白沙农商银行在辖内布设16个营业网点,覆盖全县11个乡镇,此外还积极发展特约商户,拓展金融服务站,扩大助农设备布放范围,设立便民服务点、助农取款点,全面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截至目前,累计安装POS/EPOS终端677台,实现全县74个行政村便民服务点全覆盖;建立28个贫困村金融服务站;布放自助设备存取款机具33台,覆盖全县所有乡镇和国营农场,将“迷你银行”搬到农民家门口,使农户在家门口就可以完成小额现金存取、转账、缴费等金融服务需求,打通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

二是加大贫困村、贫困户信贷资金支持力度。白沙农商银行坚持把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为主要抓手,围绕助力“三农”大胆探索,主动对接白沙县委、县政府,助力“美丽海南百千工程”。2010年,白沙在全省率先实施美丽乡村建设,采取“企业+农民+政府+金融机构”模式,探索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拓宽群众收入渠道,提高乡风文明的新路径。截至2018年4月末,白沙农商银行累计发放美丽乡村贷款1257户、金额7199万元,涉及64个自然村。

对于能够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的优质特色企业,白沙农商银行积极落实信贷投放支持,以信贷投放为抓手,促进特色产业的发展,从而“贷”动区域内的贫困户脱贫致富。如邦溪农产品加工产业小镇共支持加工企业3家、金额4600万元;七坊养生度假温泉小镇共支持企业4家、金额5.99亿元;白沙原生态茶园小镇支持茶叶企业4家、金额710万元。

三是着力加强贫困村信用环境建设。加强诚信宣传教育,将诚信理念深植人心,积极营造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社会信用环境。全面“整村推进”信用评级,加强信用体系建设,对评定的信用户、信用村、信用乡(镇)探索实施差异化贷款利率和金融服务,建立正向激励机制,持续发挥信贷融资、支付结算、业务渠道等方面的综合优势,加大对地方实体经济的支持。

发展普惠金融,“贷”动农民致富

生态保护是白沙的立县之基。良好的生态环境造就了白沙绿色、有机、健康、无公害的农产品,然而酒香也怕巷子深。因为交通、生态保护等诸多因素,白沙绿色农产品曾一度陷入“养在深闺无人识”的窘境。

瞄准市场定位,白沙大力发展农村电商,创建了全国首个电商精准扶贫运营中心、全省首个县域电子商务产业园,建设了50个村级电商服务站。2016年,白沙农商银行为第一批村级淘宝店的31位“掌柜”授信,每人贷款额度为5万元,随用随取、随贷随还,极大方便了“村淘店”的运营资金周转。为支持本土品牌走出大山,白沙农商银行先后投放3050万电商贷款,培育了“创客咖啡”“金明燕鱼茶”“五里路茶叶”“灿然黎锦手工艺专业合作社”“远龙橡胶”等知名本土品牌。为擦亮本土品牌,白沙农商银行积极支持白沙农产品直销店实现全国全网直销,为白沙山兰米、福才地瓜等90多个农产品两年线上交易突破亿元奠定坚实基础。据统计,白沙电商扶贫直接带动贫困群众1万余人次,全面激活了贫困山区农村市场经济。

在发展普惠金融的进程中,白沙农商银行还十分注重激发、培育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并致力于将感恩之心融入企业血脉,积极推动地方社会和谐发展。

筑牢民生工程,让社保插上农商羽翼。作为代发社会保障卡的金融机构,白沙农商银行不断加大组织推进和资源匹配力度,全力配合社保部门做好服务跟进工作,积极履行各项社会责任和义务,以“驻点团队+便民服务机具+手机银行”三位一体的金融服务开创了社保卡办理“进村入社区”模式,让白沙城乡居民实现了“用卡激活、参保缴费、权益查询、参保登记、待遇领取”的“五个服务不出村”。截至2018年4月末,白沙农商银行已发行社保卡13.06万张,占白沙参保人数的98%。

做实“精神扶贫”,助推“精准扶贫”。白沙农商银行将金融知识宣传纳入到金融扶贫工作中,充分利用广告标语、微信平台、“脱贫致富电视夜校”等多种渠道,加强对农村群众的引导,发扬“走千山万水、访千家万户、道千言万语、理千头万绪、吃千辛万苦”的精神,大力宣传脱贫政策,树立贫困户脱贫信心和决心,形成良好的舆论氛围,进而促进县域经济和地方金融协调发展。

猜你喜欢
白沙农商贫困户
太原农商银行支小再贷款利率仅5.5%
张诩与陈白沙的师生情缘
县域金融
杜造海:从贫困户到脱贫致富带头人
倾情农商银行
“鞋底垫厚点,也能走得快”——贫困户崔普选和他的“梦中梦”
被误会的白沙漠
游白沙坡温泉
兴文农商银行获团省委表彰
播州区委离退局开展春节走访慰问挂帮贫困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