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广场

2018-11-19 21:31
支部建设 2018年35期
关键词:上云山西省山西

山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最近下发文件,就山西省推进能源生产和利用设施智能化改造提出了前期试点示范、后期推广应用两个阶段实施的意见。

目前,山西省相关行业能源生产、利用设施基本已实现机械化,部分已实现自动化、信息化,但设施可靠性、信息化和智能化等指标偏低,智能化整体水平与国内先进水平相比有较大差距。智能化改造分前期试点示范、后期推广应用两个阶段实施:2018年至2022年开展能源生产和利用设施智能化改造试点,建设一批智能化产业基地、培育一批智能化龙头企业、打造一批智能化服务提升工程、建成一批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能源生产和利用设施智能化改造试点示范项目。2023年至2035年全面发展能源生产和利用设施智能化产业,完成能源生产和利用设施智能化改造工作;推动能源技术革命,带动产业升级,还原能源商品属性,构建有效竞争的市场结构和市场体系;建立健全能源互联网标准体系,关键技术和关键装备实现重大突破和广泛应用,总体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王龙飞)

最近公布的《山西省“企业上云”行动计划实施细则(试行)》显示,山西省工信厅、山西省财政厅划定部分技术改造专项资金用于“企业上云”,采用电子“云服务券”形式,支持上云企业使用购买云服务和产品,奖励上限为100万元。

“云服务券”是政府为引导、支持“企业上云”而发放的一种有价凭证,通过财政资金对上云企业购买云服务商的服务给予一定奖励。支持对象为,在山西省内注册的独立法人企业(含个体工商户),优先面向科技型、创新型、高成长型企业、国家及省各类试点示范企业、重点培育企业。对上云企业在2018年1月1日至2020年11月30日期间购买、使用云计算资源或服务发生的实际支出给予奖励。

山西省工信厅确定“山西省企业上云公共服务平台”用于“云服务券”申领、发放。上云企业应先与云服务商签署合同,在“企业上云公共服务平台”注册并上传上云服务合同、发票及支付凭证等材料,提交“云服务券”申领申请。“企业上云公共服务平台”依据上云企业向云服务商购买云服务的合同和财政补助比例计算确定额度,自动生成“云服务券”。上云企业在向云服务商购买相关云服务产品时,可凭“云服务券”额度抵扣上云服务费用。

山西省工信厅、省财政厅已经确定2018年山西省“企业上云”奖励标准,奖励额度以单个企业上云购买、使用云计算资源或服务的费用为基数计算,按照使用云服务的金额实行阶梯奖励。

根据《山西省“企业上云”行动计划(2018—2020年)》,我省将用三年时间,引进培育国内领先的云平台服务商3家至5家,云应用服务商150家以上,全省“上云”企业突破万家,形成典型标杆应用案例100个。

(何宝国)

最近,山西交控集团举办了山西路桥股份有限公司上市仪式。这标志着,即日起“山西三维”(000755)将退出A股舞台,“山西路桥”正式亮相资本市场。同日,山西交控集团牵头设立的山西交控资本管理有限公司、山西交通产业基金揭牌成立。三个资本运营平台集中亮相,这是山西省深化交通领域国企国资改革、推动产融结合的新突破。

2017年11月24日,山西交控集团正式成立。集团公司管理运营高速公路超过5000公里,是集投资融资、勘察设计、工程建设、高速公路运营等业务为一体的大型交通企业集团。近一年来,山西交控集团抢抓战略机遇,聚焦改革目标,从资本层面下功夫,全力推动国有资源资产化、资产资本化、资本证券化,为山西交通发展注入动力、激发活力。

从“山西三维”到“山西路桥”,是我省深化国企国资改革、加快国有资本优化布局的重要举措,也是用好用活资本市场、促进省属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招。省国资委主任郭保民表示,这不仅仅是名称的改变,更是交控集团利用资本市场做强交通主业的新开端。三家新公司的揭牌,将给山西交控集团进一步打通融资通道,做强交通主业插上资本的翅膀。

确定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是上市公司治理中非常重要的一环,从根本上决定着上市公司的经营质量和规范运作水平。中国证监会山西监管局局长孙春生表示,交控集团要以此次揭牌为新的起点,认真履行控股股东的权利和义务,切实支持上市公司做优做强,为山西交通产业发展提供新动能;要把握机遇,规范运作,高度重视以提升上市公司质量和内在价值为核心的市值管理,充分发挥上市公司资本运作的优势和作用,以优异的业绩回报广大股东,回报市场和社会各界的信任与支持。同时,他希望交控资本管理公司、交通产业基金稳健起步,规范运营,努力实现金融与产业深度融合,助推山西交通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山西交控集团董事长袁清茂表示,经过多方努力,山西三维的保壳重组克服重重困难,先后完成了企业亏损资产剥离、优质高速公路资产注入、股份划转和摘帽更名工作,实现了“腾笼换鸟、凤凰涅”。山西路桥股份有限公司上市,开创了我省高速公路资产登陆A股市场的先河。下一步,将充分发挥山西路桥股份有限公司上市平台作用,以融促产、以产带融,围绕国际化、资本化、专业化,加强与银行、证券等各类金融机构的投资合作,不断壮大上市企业,增强集团核心竞争力。

(王龙飞)

最近,山西省工信厅公布了2018年省级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企业名单,太原航空仪表有限公司等6户企业为山西省2018年省级智能制造示范企业,山西美原齿科器械有限责任公司等13户企业为山西省2018年省级智能制造试点企业。

6户2018年省级智能制造示范企业分别是太原航空仪表有限公司、鸿富晋精密工业(太原)有限公司、蒙牛乳业(太原)有限公司、太原重工轨道交通设备有限公司、中国重汽集团大同齿轮有限公司和山西华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13户2018年省级智能制造试点企业分别是山西美原齿科器械有限责任公司、山西阳煤化工机械(集团)有限公司、山西德奥电梯股份有限公司、晋中伊利乳业有限责任公司、山西省平遥减速器有限责任公司、阳泉煤业集团华越机械有限公司、山西高科华杰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山西长治维特衡器有限公司、晋城鸿刃科技有限公司、侯马市东鑫机械铸造有限公司、山西阳煤千军汽车部件有限公司、闻喜牧原农牧有限公司和北方自动控制技术研究所。

省级智能制造示范企业是山西省智能制造典型代表,处于行业先进水平,在提质增效、降本减耗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有力支撑并推动了山西省制造业转型升级。山西省级智能制造试点企业在探索智能制造方面已经迈出了坚实步伐,是山西省全面推动智能制造发展的主力军。

(贾 蕴)

为集中整治煤与瓦斯突出防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防止不具备防治能力的煤矿冒险组织生产,推动不具备防治能力的煤与瓦斯突出矿井淘汰退出,日前,我省对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开展安全“会诊”,并将持续到明年6月底。

此次会诊对象为全省正常生产和建设的煤与瓦斯突出矿井以及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第189条规定情形的应当进行煤层突出危险性鉴定而未进行鉴定、鉴定未完成或鉴定为非突出矿井的其他正常生产、建设矿井。

“会诊”重点围绕十项内容开展:应当进行煤层突出危险性鉴定的是否按规定进行突出危险性鉴定;矿井、采区和采掘工作面是否有防突专项设计,专项设计是否符合规定并严格落实等;安全投入是否能够保障防突工作需要;是否按规定测定煤层瓦斯含量、瓦斯压力、抽采半径等参数;是否试验确定突出敏感指标及其临界值等;是否坚持区域综合防突措施先行、局部综合防突措施补充的原则,落实区域综合防突措施和局部综合防突措施等;是否建立地面永久抽采瓦斯系统并正常运行,抽采是否达标等;通风系统是否稳定可靠,采区划分是否合理,生产水平和采区是否实行分区通风等;安全监控设备是否具备并能实现故障闭锁、甲烷电闭锁、风电闭锁等功能,是否具备断电、馈电状态监测和报警等功能;防突措施的现场施工管理是否到位,对打钻、封孔、瓦斯抽采、计量和防突效果验证、效果检验等防突措施落实的监督检验是否可靠有效等;入井人员是否随身携带隔离式自救器;是否编制突出事故应急预案等。

“会诊”首先在安全生产标准化不达标或未评级的煤与瓦斯突出矿井进行,坚持“会诊”与执法同步进行,煤矿企业存在以下十种情况的将责令停产停顿:未按规定进行突出矿井鉴定;未建立防治突出机构并配备相应专业人员;未装备地面永久抽采瓦斯系统或者系统不能正常运行;未进行区域或者工作面突出危险性预测;未按规定采取区域或局部防治突出措施;未进行防治突出措施效果检验或者防突措施效果检验不达标仍然组织生产建设;突出煤层采掘作业未采取安全防护措施;安全监控系统不能正常有效运行;通风系统不完善、不可靠,瓦斯超限作业;无煤与瓦斯突出防治能力。

“会诊”工作结束后,对于无煤与瓦斯突出防治能力的煤矿列出名单提交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对经整改仍不合格的煤矿,由地方煤矿安全监管部门会同属地煤矿安全监察分局(站)共同提请地方政府依法予以关闭。

(王龙飞)

11月6日,从山西省统计局传来消息,2018年前三季度,山西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033.2亿元,同比增长50.7%。

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利润总额501.9亿元,同比增长57.8%;集体控股企业实现利润总额50.1亿元,增长82.2%;私人控股企业实现利润总额361.3亿元,增长43.7%;港澳台商控股企业实现利润总额31.0亿元,下降2.5%;外商控股企业实现利润总额28.5亿元,增长20.8%;其他控股企业实现利润总额60.3亿元,增长82.2%。

分三大门类看,采矿业实现利润总额603.4亿元,同比增长27.9%;制造业实现利润总额407.7亿元,增长81.2%;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实现利润总额22.0亿元,增加33.2亿元。

分五大行业看,能源工业实现利润总额727.7亿元,同比增长43.9%;材料与化学工业实现利润总额211.3亿元,增长90.7%;消费品工业实现利润总额49.7亿元,增长20.6%;装备制造业实现利润总额51.2亿元,增长47.6%;其他工业亏损6.8亿元,减亏0.3亿元。

前三季度,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3899.3亿元,同比增长12.7%;发生主营业务成本10981.4亿元,增长10.8%。

9月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总计36884.5亿元,同比增长7.1%;负债合计26912.0亿元,增长4.1%;所有者权益合计9972.5亿元,增长16.0%;资产负债率为73.0%,同比降低2.0个百分点。

9月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应收账款2755.6亿元,同比增长3.2%;产成品存货806.8亿元,增长9.1%。

前三季度,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为7.43%,同比提高1.87个百分点;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成本为79.01元,同比减少1.33元;人均主营业务收入为98.8万元,同比增加11.0万元;产成品存货周转天数为19.3天,同比减少0.6天;应收账款平均回收期为50.9天,同比减少4.3天。

(孟绍毅)

10月30日,在工业和信息化部的委托和指导下,由中国质量协会主办的“2018年全国质量标杆”授牌仪式和经验交流会在山东济宁举行,共有来自全国的38个企业入围。太钢不锈作为钢铁行业企业的唯一代表荣获“2018年全国质量标杆”称号并向大会作典型经验分享,这是太钢不锈第二次获此殊荣。

近年来,钢铁行业的市场形势复杂多变。为增强新形势下的竞争力,太钢在引进、吸收卓越绩效模式、六西格玛等科学质量管理方法的过程中,结合企业管理实际,逐步形成了“实施本质化、精细化、数据化质量管理经验”。该管理创新方法在2017年获得冶金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二等奖,为钢铁行业的质量管理水平提升提供了标杆示范作用。多年来在质量工作上的创新实践,让太钢的用户满意度、实物质量水平、质量管理水平逐步提高,公司还先后获得中国工业大奖、首届中国质量奖提名奖、两届全国质量奖和两届山西省质量奖。

工业和信息化部自2012年起开展评选“质量标杆”活动,目的是搭建先进质量管理方法的推广交流平台,在广大企业中营造“树标杆、学标杆、超标杆”的质量改进氛围,发挥优秀企业的标杆引领作用,促进各个行业的高质量发展。目前已发展成为全国范围内推动企业质量提升的一项重要品牌活动,为促进工业企业转型升级、提高管理水平起到了重要作用,得到了企业的欢迎和认可。

(张 毅)

最近,山西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山西省焦化产业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转型升级实施方案》,明确提出,要以生态环境保护倒逼产业转型,以提质升级推动能源革命,进一步优化结构布局,加速淘汰整合,加快退城入园,推动规模集聚,延伸产业链条,提升装备水平,努力实现“绿色、集聚、智能、高端”发展。

《实施方案》提出三方面目标。一是产能产量目标:严格控制焦化建成产能,力争全省焦炭年总产量较上年度只减不增。二是环保排放目标:2019年10月1日起,全省焦化企业全部达到环保特别排放限值标准。到2020年,全省焦化行业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较2015年下降40%以上。三是装备升级目标:到2020年,炭化室高度5.5米以上焦炉产能占比达到50%以上,焦化装备水平明显提升。

为实现上述目标,《实施方案》明确了14项重点任务,要求坚决控制产业规模,利用环保、能耗标准倒逼和市场化手段,合理平衡淘汰焦炉产能量与新建焦化项目产能量,确保建成焦炉产能总体稳中有降,先进焦炉占比快速提升,污染排放总量大幅度降低。

(王龙飞)

最近,山西建投国合公司中标澳大利亚184-192Restwell Road,Prairiewood公寓楼项目。项目合同价3498万澳元(约1.72亿元人民币),将采用“EPC+F”(即设计施工总承包+融资)模式实施。

该模式将整合项目融资与承包环节,在帮助业主解决资金来源的同时,充分发挥山西建投在融资、设计、采购、施工的全环节竞争优势,将建设全过程联结为一体化的完整链条。此项目的成功签约,展示了山西建投集团的建设实力和国际竞争力,进一步提高了其在大洋洲市场的占有率。“EPC+F”模式是该集团以融资模式转变带动资本运营方式转变的新尝试,同时,也是其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大实践。目前,项目前期筹备正在有序开展。

(晋帅妮)

11月20日,晋煤集团传来消息,继柳林石西区块成功点火后,和顺西(宏远区域)、武乡南两个煤层气勘查区块近日相继成功点火。至此,晋煤集团在去年我省首次公开出让的10个煤层气区块中,中标的4个区块已完成3个区块的勘查点火。

据了解,和顺西、武乡南区块分别为91.18平方公里和203.16平方公里,位于煤层气国家规划矿区,是国家和我省煤层气勘查开发的重点区域。目前,晋煤集团已在两个区块总计完成勘查井87口。与此同时,于7月31日成功点火的柳林石西区块也已施工完成勘查井21口。

晋煤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李鸿双介绍,按照我省推进能源革命的决策部署,晋煤集团加快推动燃气产业发展,特别是将煤层气增气作为产业发展的重大任务。通过加强基础研究、优化勘查方案、加大勘查投入、引入新技术和新工艺,取得较好的阶段性成果。同时,管网铺设也在同步加紧进行。

截至目前,和顺西区块已铺设完成内部管网64公里,柳林石西区块内部管网已铺设完成29.2公里,两个区块的管网将陆续与全省燃气管网并网接通,为我省燃气保供提供坚实保障。

(赵小军 武小渝)

最近,第十四届中国太阳级硅及光伏发电研讨会在西安隆重举行,潞安太阳能公司受邀参加盛会,并作技术交流报告,在全行业各路精英面前“发声”。

据了解,中国太阳级硅及光伏发电研讨会由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上海交通大学、中山大学、浙江大学共同发起,举办至今已成为我国硅材料及光伏发电领域最重要的学会会议,在国际上具有一定的声誉和影响力。本次大会为期三天,国内外知名行业组织、专业科研机构代表、所有知名企业技术骨干等近千人出席。

潞安太阳能公司在大会上作了《量产型高效PERC硅太阳电池研究进展》报告。报告中介绍了潞安光伏的发展历程、2GW高效电池项目的建设情况以及高效PERC电池研发的最新进展。截至目前,量产效率达到22%,明年将达到22.5%。未来,潞安太阳能公司将持续加大科技投入,掌握核心技术,注重机制创新、管理创新,以高标准、高水平推进潞安光伏产业,助力全球清洁能源发展。

(牛小科 丰 宏)

11月20日,阳煤集团煤机装备4S中心,连杆焊接机器人、刮板机自动焊接线等自动化装备,正在对支架和刮板机部件自动焊接。阳煤集团煤机装备支架制造厂厂长赵绘德介绍:“新装备投入,不仅保证了焊接的精准度,效率提升50%以上,而且原来六个人都完成不了的任务量,现在只需要两个人监控。”

阳煤集团瞄准全球煤机产业技术前沿,坚持创新驱动,做精产品,敢于先行先试,推动服务转型,先后成立煤机装备4S中心、煤机装备研究院,全力打造“山西智造”新引擎。

围绕数字化矿山建设“技术一张图、管理一张网、服务一条龙、大数据支撑、全生命周期”目标,阳煤集团开创煤矿井下工作面拆安、初末采和煤机装备再制造、配件保障、信息收集分析及提升“一站式”导入、“一条龙”服务的新型商业模式。变卖产品为卖服务,开展市场错位竞争,填补了煤炭生产环节服务不足的短板,推动装备制造向工业服务全面转型。4S中心坚持“服务零距离”“质量零缺陷”“用户零库存”,实现了煤机装备制造过程可管控、运行状态透明化、维修服务专业化、质量问题可追溯的全生命周期管理。

与此同时,瞄准全球煤机产业技术前沿,阳煤集团引才引智引技,用市场换技术,取得了累累硕果——与北方重工合作,研发试验全球首台套煤矿硬岩掘进机和盾构机,大断面岩巷最高日进26米,月进达500多米;小断面岩巷综掘效率提高2倍,极大提高了岩巷掘进效率,开辟了煤矿岩巷掘进新途径。与德国布朗公司合作,研发制造转盘式工转破一体刮板机,实现刮板单链输送90度转弯,填补了行业产品空白。省级重大技术专项“薄煤层智能化综采成套装备”,实现了薄煤层开采智能化控制和地面调度室一键启停,解决了薄煤层开采难度大、空间小、资源浪费的行业难题。

(白雪峰 任志青)

11月20日,山煤集团举办了扶贫基地农特产品展销活动,展出了杂粮、玉米、瓜子等多种特色农产品,现场发放了产品宣传单并为广大干部职工介绍产品功能。

近年来,山煤集团农业板块通过与集团公司帮扶县五寨县农特产品加工企业、专业合作社等农特产品生产、供应单位签订长期合作协议,搭建农特产品销售平台,为集团公司各级企业、职工提供优质优价农特产品。

据了解,下一步山煤农业将进一步强化政治责任担当,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落实推进措施,本着“农民增收、职工实惠、企业受益”的原则,助力集团公司帮扶县农特产品销售,全力做好消费扶贫,促进帮扶县农特产品卖个好价钱、农民有个好收成、职工买到好东西,增强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形成农特产品增收、变现长效机制。

(齐泽萍)

11月22日,晋城市高速公路首批无人值守自助发卡机分别在晋城西、沁水东收费站正式投入使用,自助发卡机兼备自动识别车型、记录车牌信息、伸缩臂发放通行卡功能,能够将入口发卡时间由人工发卡的平均速度10秒钟缩短至5秒钟内,并提供24小时不间断服务。自助发卡机不仅操作简单、发卡速度快,更能有效缓解收费站人员紧张问题。

车辆进入自助发卡车道后,司机只需按动发卡机上绿色按钮,便可快速取卡驶入高速,装有OBU(ETC)设备车辆也可通过自助刷卡,直接驶入高速公路。

无人值守自助发卡机的启用,不仅有效缩短了高峰时段车道排队等候时间,提高了收费站通行能力,还降低了公司运营成本,更标志着晋城高速公路向自动化、智能化迈出坚实一步。

猜你喜欢
上云山西省山西
山西省发现刺五加种群分布
“书”写山西 以艺战疫
第十次春节前夕考察 习近平为何探访山西这两个村
山西农业
山西农业
2021年山西省对口升学招生考试工作日程
湖南中小企业“上云”约26.98万家 “上平台”7172家
浙江企业上云势头喜人累计上云企业达37.78万家
按需合理选择云服务 稳妥有序实施上云
山西省大气污染现状及其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