抬望眼,展望新时代

2018-11-19 22:46陈星莺
团结 2018年1期
关键词:江苏省委民革江苏

◎陈星莺

2017年10月18日上午,举世瞩目的中共十九大在北京开幕。按照民革江苏省委会部署要求,我和部分在宁的民革江苏省委会领导班子成员及机关全体工作人员,在机关会议室集中收看中共十九大开幕会。观看着庄严隆重的开幕会盛况,聆听着习近平总书记所作的激动人心的报告,我不禁心潮澎湃。五年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性成就令人骄傲,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美好前景令人向往,而最令人振奋的,还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提出,让我们展望未来、继续前行时,更加心明眼亮。

开幕会一结束,我就和在场的民革江苏省委会领导班子成员和全体机关干部开了一个座谈会,谈了我对中共十九大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认识。我认为,中共十九大的召开是一个新的里程碑,为全国人民进一步深入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点亮了航标灯,吹响了集结号,发出了动员令。对于中共十九大,德国政治家、欧洲议会对华关系代表团主席乔·莱恩表示,“这是中国的伟大时刻,也是世界的伟大时刻”。这对民革党员和民革组织来说更是一个重要的时刻。我们要把学习贯彻中共十九大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首要任务,认真领会会议所提出的新论断、新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共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要深刻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要深刻理解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基本方略,自觉增强维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政治共识,在政治上始终坚定不移地与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中共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还要将学习中共十九大精神与民革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十四条方略指导民革工作,积极履行职能。这是我对民革江苏省委会和江苏民革党员提出的要求,也是我对自己提出的要求。

强素质,迎接新时代

新时代迎来新机遇。在新形势下,民革的事业应当有更大的作为。新时代也意味着新挑战,对民革自身建设和履行职能提出了新要求,也对每一个民革人提出了新要求。加强学习,提升能力,强化素质,是抓住新机遇、迎接新挑战的重要法宝。这也是我多年来从事民革工作的经验。

2007年5月、2012年6月,我先后两次当选为民革江苏省第九、十届委员会副主委,先后分管了妇委会、省直工委的工作。当时,作为民革江苏省委会两届领导班子中最年轻的成员,我深深感到自己需要学习的东西很多。我决心一定要不负重托,认真学习,提高自己。尽管本职工作繁忙,但只要有机会、有可能,我都会尽力思考琢磨,把民革组织托付的事情做好。比如分管妇委会工作期间,面对参政议政任务,我积极学习政策和时事,了解我国司法、“三农”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最终围绕着江苏省刑事被害人司法救助情况、女大学生 “村官”工作及生活现状等进行调研,其中,提案 《关于尽快建立我省刑事被害人救助制度的建设》受到政府有关部门重视,被省政协评为优秀提案。分管省直工委工作期间,我学习民革中央的文件要求,带领民革江苏省直工委,努力联系社会各界积极因素,做好社会调研,打造民革社会服务品牌,建立了 “博爱之光”志愿服务团,以此为依托,义诊、扶贫、法律咨询、大讲堂等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

2017年6月,民革江苏省第十二次代表大会上,我当选为民革江苏省第十一届委员会主委。我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从我个人来讲,从副手到领导全面工作的角色转变、工作方式的转变、知识结构的转变、工作伙伴和服务对象的转变都是我所面临的挑战;从江苏民革整体来讲,上届民革江苏省委会工作取得的出色成绩,民革中央、中共江苏省委对我们的重托,全体江苏民革党员更高的期盼,都意味着我们要更加努力,要迈向更高的台阶。对此,我的办法依然是学习。

换届之后,我带领领导班子在第一时间拜访了民革中央,得到了齐续春常务副主席和民革中央各部门负责人的亲切会见和指导;我参加了江苏省各民主党派领导暑期研修班,走访了民革江苏省委会老领导、老同志和部分设区市民革市委会,并与民革省委机关各处室开展座谈。通过这一系列的走访、学习、调研,我加深了对民革中央和中共江苏省委有关工作要求的理解,深切感受到各地市组织和广大民革党员对民革省委会工作的期望,对未来的工作有了思路和想法。为了进一步提升全省民革的整体素质和能力,我们改革完善了中心组学习制度,制定了 《全省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规划》,全年推荐近200名党员参加市级以上各类培训,民革各市委会党员和新党员培训总计达900多人次;继续按照民革中央的部署和要求,开展 “不忘合作初心,继续携手前进”主题教育,开展“观故居,走多党合作之路”,加强民革优良传统教育。9月7日,民革江苏省委会 “博爱讲堂”第一讲开讲,邀请时任民革中央副主席修福金做了 “不忘合作初心,继续携手前进——民革优良传统巡回讲座”,引导广大民革党员深入理解民革初心,继承民革优良传统。省市两级组织开展了 “不忘合作初心,继续携手前进”——纪念民革成立70周年暨民革江苏省委成立60周年知识竞赛活动,生动展示了全省各级组织和广大党员的学习效果。

中共十九大举行期间,适逢民革省委召开第四次主委会议和第三次常委会议,会上印发了以十九大报告摘录、新华社评论和中共江苏省委主要领导在十九大江苏代表团会议上的讲话为主要内容的学习资料,并第一时间组织了学习。十九大闭幕后,民革江苏省委会转发了民革中央 《关于学习贯彻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精神的决定》,要求全省民革组织和广大党员深入学习、深刻领会中共十九大精神,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随后,民革江苏省委会与民革南京市委会联合举办了中共十九大精神报告会;并在 《江苏民革》刊物和网站开辟学习宣传专栏,利用微信公众号,宣传民革各级组织学习中共十九大精神的情况。民革省委会机关三次召开了学习中共十九大精神交流会,每一名同志都结合本职工作谈了学习体会。通过一系列活动,江苏民革上上下下统一了认识,掀起了学习中共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热潮。

聚能量,服务新时代

2018年,我们迎来了 “新时代元年”,这也是我当选本届民革江苏省委主委后,履职的开局之年。怎样带领民革江苏省委适应新时代,把握新机遇,迎接新挑战,树立新形象,做出新贡献,是当下必须思考的重大课题。我们按照民革中央和中共江苏省委的文件精神和有关要求,制定了 《民革江苏省第十一届委员会常委会2017-2022年工作规划》,提出了今后五年常委会工作的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我们谋划了以“深入学习,培养骨干,提升能力,做出品牌”为总基调,以 “一个目标、两个重点、三个网络、四个平台”为主抓手的下一步工作思路,以便打牢基础,求实创新,推进各项工作新发展。其中的两个重点,一是着力骨干队伍建设,重点培养和发展高层次人才;二是提升江苏民革参政履职综合能力,形成上下联动、联合调研等机制。三个网络,一是以基层组织的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为引领,筑牢基层组织建设之网络;二是以强化专委会参政议政职能为首要,健全参政议政骨干队伍与智库之网络;三是以建立健全企业家、社会法制和文化艺术联谊会制度等为牵引,集聚多种资源、开展多种活动,构建江苏民革社会服务之网络。四个平台,一是办好“中山博爱讲堂”,使之成为党员学习培训和社会公益讲座的平台;二是建设 “中山博爱之家”,使之成为具有江苏民革特色的党员互动平台;三是办好 “中山论坛”,使之成为理论学术研究和参政议政工作的交流平台;四是做好 “中山博爱工程”,使之成为开展社会服务系列活动的统一平台。通过这些努力,我们要实现的一个目标,就是打造“中山博爱”品牌,再造江苏民革新优势,再创江苏民革新辉煌。

我是一名黄埔后代。我的父辈满怀一腔爱国激情,追随孙中山先生的事业,想要为中华民族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而奋斗,然而,他们所处的时代注定他们难以看到梦想成真的一天。我们今天有幸身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更感到肩头沉甸甸的重量,我将以勤奋和努力,继续在新时代里向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猜你喜欢
江苏省委民革江苏
数读江苏
江苏民革助力贵州省纳雍县猪场乡脱贫出列
数独江苏
江苏省委常委会听取省关工委工作汇报
数读江苏
江苏
民革中央关于表彰优秀民革党员之家的决定
民革中央关于表彰第一批民革示范支部的决定
团江苏省委举办“榜样在身边
《民革北辰区志》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