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圣 圣米歇尔山

2018-11-19 17:26于华芸
旅游纵览 2018年11期
关键词:修道院迪奥维尔

于华芸

永恒的西方奇迹

世界上有三大基督教朝圣圣地:以色列的耶路撒冷、梵蒂冈的大教堂,还有一个就是法国的圣米歇尔山。我并不是基督教教徒,但每每来到这些地方,却总是不自觉的动容。

圣米歇尔山现在已经进行封闭管理,进入景区需要乘坐专用大巴,但并不会感到不便。这一段路程也并不长,步行也就是20多分钟,上午的计划是爬上山顶去看修道院,为了节省体力,还是选择了先坐一段巴士。下车后,看到米歇尔山就在前方,仿佛触手可及,让我心里有些小小的悸动。

公元708年,一位来自阿弗郎什小镇的主教奥贝尔三次梦见大天使,并受他指引,下令在一座岩石小岛上为大天使修建一座神殿。山上的教堂和修道院最先开始修建,随后不断扩建,山下也逐渐发展成村落,就这样,奥贝尔的这一场梦让人们整整忙活了八个世纪。从大门进入圣米歇尔山,只有一条上山的路,街道两边都是餐厅和纪念品商店。

对于信徒而言,圣米歇尔是审判之神,他是为死者带路并判决灵魂善恶与否的神。从山顶修道院教堂的平台上向下俯瞰,一条1879年修建的堤坝将这座岩石小岛与海湾连接起来,如今又在堤坝的基础上修建了人行大桥。圣米歇尔湾有着欧洲最大的潮汐,潮水一天会涨落两次,涨潮时整个滩涂都会被海水淹没,圣米歇尔湾便好似漂泊于海面上的一座仙岛。

圣米歇尔山本身海拔不到80米,面积也很小,但山顶的修道院足足比它高了近两倍,再加上周围一望无际的平坦地势,所以显得异常雄伟壮观。大天使圣米歇尔的金色雕像就矗立在教堂顶端,手持利剑,直指苍穹。在修道院教堂中可以看到原有罗马式建筑的残留,大部分是在英法百年战争后重建的哥特式建筑。

从修道院教堂的侧门可以进入隐修院回廊,这条回廊连接了多座建筑,过去是祈祷的场所。经过精心设计的回廊特别精巧,双排石柱错开排列,营造出变化多端的视觉效果,回廊上方铺满精美的雕花。

圣米歇尔修道院的设计是独一无二的,它完全依据原始的金字塔形山体,向上建造了多达三层。多个地下小教堂做支撑,承受上方长达80米的教堂重量。在向导的带领下,我们逐层参观,这里完美展现了几个世纪以来规模庞大而豪华的宗教生活,让人感叹。

非同寻常的海湾徒步

如果你认为爬上山顶,亲身走遍圣米歇尔修道院的上下三层就算游览完毕,那你就错了。最接地气的游览方式就是海湾徒步之旅,去滩涂里踩着泥,绕行圣米歇尔山一周。

这项特殊的游覽方式必须要在经验丰富的向导带领下进行,一是因为这里的潮水说来就来,速度很快,如果没有在涨潮之前回到岸上是非常危险的;二是滩涂本身会有隐身的流沙,陷在流沙里具有一定的危险。

在泥地里前行比想象中艰难,因为有些地方很滑,有些地方的泥深达小腿;在泥里的游览又比想象中还要有趣,有种小时候玩泥巴的快乐。大家光着脚,走在广阔的滩涂中,在天空之下,只有圣米歇尔山那让人过目难忘的线条。

在每一个残留的水洼中,都有一个亦幻亦真的圣米歇尔山。而最美丽的倒影,却是在泥沼之中,滩涂上被水冲刷出的纹路为圣米歇尔山刻上美丽的花纹。这里的天气变化很快,走到圣米歇尔山的另外一面时,风云涌动,好似一场魔幻大片。

回到岸上,这次泥沼之旅的高潮才正式来临,刚刚还一马平川的滩涂正在悄悄酝酿着一场变脸。一道白浪从远方急速而来,刹那间已到眼前,并狠狠地拍打在岸边。而后,潮水一浪接一浪涌来,不过几分钟的时间,我们刚刚走过的滩涂已成为一片汪洋。

夜晚的朝圣

这一次就住在景区之内,我怎么能错过暗夜之中的圣米歇尔山呢。欧洲的夏季白天越来越长,晚饭过后,太阳才刚刚开始西下,我拎着三脚架步行去往圣米歇尔山,云层很厚,没有绚烂的日落,但天空却呈现出淡而温柔的紫色。

就这样沿着路一直走向它,看它出现在尽头,看它在镜头中越来越清晰,一步步向它靠近,比白天坐车时更能体会朝圣的感觉。夜幕之下,圣米歇尔山用它特有的静谧与神秘感染着每个朝它走来的人。

圣米歇尔山的美味时刻

来圣米歇尔一定要品尝一下这里的传统煎蛋卷。在米歇尔山山脚下,就有一家叫La Mère Poulard的百年老店。刚进店门,就能看到两位店员正在打鸡蛋,两人动作利落,节奏一致,打蛋器与铜盆撞击出或高或低、或急或缓的声音,如同一首和谐的打击乐,让人称奇。

前菜的鹅肝,或许有人觉得肥腻,我却喜欢它丰腴的口感和醇厚的滋味。这家百年老店的自制鹅肝不仅细腻柔滑,还是用无花果干面包来搭配,果香与鹅肝搭配产生了复杂而美妙的滋味,仿佛神来之笔。

主菜当然就是特色的鸡蛋卷,打发的鸡蛋被煎成厚如蛋糕的饼,配上不同的菜色,或荤或素,味道虽然谈不上惊艳,却十分值得品尝。法国的布列塔尼和诺曼底都盛产苹果,所以甜品选择了苹果派,佐餐酒也特意选了苹果酒。

认识格朗维尔

离开圣米歇尔山,我们来到了圣米歇尔湾的海边小镇格朗维尔(Granville)。第一眼的格朗维尔并未让人感到惊艳,四处满是平淡而恬静的生活景象。

正好是周末,小镇中心的一片区域成为热闹的二手集市。

格朗维尔有着漫长的海岸线,和其他的海滨城市不同,占据海边最好位置的不是豪华的度假屋,而是一座康复中心,让人讶异却又觉得特别的温暖。

海岸边的公共区域有一排简易房屋供人们租赁,大家把折叠椅和一些物品储存在这,任何时候来了,便可以在这里晒太阳,或者是换了泳衣下海游泳。

晚餐沿着小巷溜溜达达,找到一家亚洲餐馆,在周末的晚上生意好得出奇,大概是因为镇上其他餐厅在周末都关门了吧。在法国,生活总是比生意重要。

登上一段阶梯,走向格朗维尔老城,不知道这是不是它的老城墙,前面一对老夫妇一同散步的背影就像是这座小城的缩影,历经沧桑却依旧平静而温馨。

最大的惊喜原来在老城之中,格朗维尔的老城保存着完好的风貌,铺着碎石的小路曲折蜿蜒。

有人说法国的每一个小城都不会让人失望,格朗维尔也是如此,它不问世事的宁静有種特别的感染力,成为法国人喜爱的海滨度假小镇。

没有到达的圣米歇尔湾

在格朗维尔的另一个完美计划就是乘坐帆船游览整个圣米歇尔湾,在海上看圣米歇尔山。港口停泊的渔船上绘画的图案很有法国风情。天气有些阴,偶尔飘下些雨丝,海水不如晴好时湛蓝,而是呈现出淡淡的湖蓝色。搭乘我们出发的是一艘复古帆船,名字也好听:黑百合号。负责开船的是一对父子。虽说是帆船,也配了动力系统。但不成想,刚开出港口不远,马达便罢工了。父子两人忙活着修理了一通还是无果,无奈只能把帆升起来,靠着风力慢慢返航,圣米歇尔湾是去不成了,好在还可以欣赏岸上格朗维尔的线条。有意外,有故事,这才是旅行。

云更厚了,却依然挡不住阳光从缝隙之间洒满海面,燃起点点波光,如同海面上洒满了星星。海面上驾驶帆船的是一群当地的学生,看样子这应该是他们的体育课。我们船上的小乘客也看出了神。虽然圣米歇尔湾没有到达,但还有海鲜大餐抚慰我们的胃。这里的虾蟹都极其新鲜,只要简单地煮一下就是最美味的。

迪奥博物馆

在格朗维尔出生过一位著名的人物,他就是法国时装设计师克里斯汀·迪奥(Christian Dior),他所创办的法国著名时尚品牌Dior一直是高级绚丽女装的代名词。迪奥博物馆正是他童年时的住所。

克里斯汀·迪奥的父母于1906年买下了这座装点着冬季花园的别墅,迪奥十分喜欢这里,在自传《迪奥与我》中他这样写道:“一日夜间,我梦见自己回到了孩提时代,与母亲一起重返格朗维尔……我们穿过了花园之门,直奔玫瑰花丛,在醉人的梦幻世界中,寻觅那些娇艳的花儿与优雅的女士……”

博物馆里展示了迪奥的生活经历及他所设计的服装作品,你会讶异于很多几十年前所设计的服装现在看来依旧不过时。第一只Dior Mini手袋也被珍藏在这里。

遥望圣米歇尔山的城堡

法国人是浪漫的,比如尚托尔城堡(Chantore)的堡主,他1780年在小丘上建造了这座城堡,只为了能欣赏到圣米歇尔山,即使那只是远方的一个隐约轮廓。有时候重要的不是风景,是情怀。

尚托尔城堡并不是我脑海中固有的高大威严,却有些阴森的样子,它就是一座让人觉得既优雅又温馨的家。在现在的城堡主人接手之前,它已经荒废了50年,不过在喜爱它的人手里,尚托尔城堡又焕发出了光彩。19公顷的园林让这里有着如同油画一般的风景。

城堡的马厩保留着原来的样子,新堡主也爱马,几匹毛色乌黑的骏马悠闲地吃着草。如今,普通人也可以预订这里的房间,过几日如诗如画的城堡生活,在天气晴好的日子里,遥望远处的圣米歇尔山。

猜你喜欢
修道院迪奥维尔
维多利亚圣母修道院
Fantasy and reality
深耕环保细分领域,维尔利为环保注入新动力
德国修道院后继无人
奇妙的维尔康图书馆之旅(二)
麦克维尔斩获4000万元大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