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教学目标设定与教学活动实施的一致性

2018-11-19 03:29万鸿凯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8年40期
关键词:评课一致性

万鸿凯

摘 要:如何在基于学科核心素养与课程标准的前提下,深入分析、理解和把握教材,再结合学生学情分析,设定合适的教学目标才是我们教师组织课堂的依据,是保证高效课堂教学的基础,是开展课堂教学的起点和归宿。

关键词:评课 教学目标设定 教学活动实施 一致性

笔者最近在南昌市小学英语“高效课堂”教学研讨活动中观摩了一节研讨课,执教者是一位市青年骨干教师,执教内容是人教版PEP教材五年级下学期unit3 My School Calendar,Read and write。评课时,多位教师对此堂持肯定态度,认为教师运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充分调动了学生积极性,师生、生生互动充分,课堂气氛活跃,但同时对于目标句型的教学由词汇到短语再到句型训练的设计是否恰当,以及invitation格式教学的缺失提出困惑。

笔者也进行了评课发言,围绕着教学目标设定与教学活动实施一致性的前提,对执教教师的表现以及课堂设计和课堂效果进行了赞赏,并提出了一些建议和观点。

首先来看看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是举行Easter Party的邀请函。Easter是一个西方节日,涉及的节日活动也是离同学们生活距离较远。

Teaching aims:

1.知识目标

要求学生能够在图片的帮助下读懂邀请函,完成练习。

要求学生能够参考例词,写出核心句Youll… Well…

2.能力目标

能够熟练运用句型Well… Youll…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3.情感目标

让学生了解西方复活节的文化知识,开拓视野。

Teaching important point:

1.正确的理解和运用词汇will, roll Easter eggs, look for eggs, eat chocolate eggs, meet the Easter Bunny。

2.熟练运用句型Well… Youll…

Teaching difficult point:

运用所学句型进行交际。

再来看看主要教学环节。

1. Free talk, what holidays do you know?

2. Watch a video about Easter, then pick out the right pictures.

3. Listen and find out, what will Robin and his friends do at Easter Party?

4. Read and put the pictures in order, then read the phrases.

5. Tick or cross.

6. Read the text and imitate the pronunciation.

7. Consolidation, make an invitation of Childrens Day.

初看一下,就能感觉到此堂课条理明晰,简单有序。导入阶段通过与学生的对话,了解学生对于各种节日的知晓情况,并让学生使用Ill do something…来进行交流,进而导入主题Easter。新授阶段,教师通过video和pictures,让同学们感受Easter及其活动,并学习单词。再通过判断图片和将图片排序的方式学习课文和动词短语。然后完成tick or cross的练习以及跟读课文并模仿。最后,教师改编课程资源,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将课文中的birthday party改成Childrens Day,小组合作完成并展示invitation。

我们来看看设计这些教学环节的意义。第一个环节,运用头脑风暴的方式,,激发学生思维,再由旧知引入到Easter。第二个环节,通过观看video来了解复活节的知识,再通过选择正确的图片来进行检测和巩固。第三个环节,初步感知文本。继续利用上个环节的图片,听课文录音,了解Robin的复活节舞会会有些游戏活动,选择正确的图片。第四个环节,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教授阅读策略,通过仔细阅读课文,让同学们再把之前选择的正确图片按照课文的内容排序,培养孩子们的阅读理解能力。同学们再通过图片跟读本课的目标短语。第五个环节,进一步理解课文,判斷句子的对错,掌握文本细节。第六个环节,让同学们跟读课文,注意模仿Robin的发音,培养孩子们的语音语调的同时,增加趣味性。第七个环节,创设合适情境,让同学们整合目标语言,最终运用到实际语言交流中,培养同学们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课堂上,教师并没有过多凸显自身,而是利用简单却富有成效的教学活动,引领同学们走进文本内容、感知文化魅力、运用语言交流。综观整堂课,教学环节可谓简洁,但各个环节都能紧紧围绕教学目标来开展,也都达到了预期效果,教学活动始终保持着与教学目标的一致性。所以,在笔者看来,这就是一堂实实在在的,让学生学有所获的好课。

笔者也审视过一部分教师,为追求公开课的效果,心里只想着“怎么教”,着眼于教师的教学技巧、教学风采;只想着教学环节怎样出彩,着眼于利用多媒体、教具设计,着眼于如何组织活动更出彩,怎样体现“小组合作”等等,教学过程因为繁多的教学活动而变得目标分散,整个课堂显得很热闹,但课后询问学生学到了什么,却茫然了。其实,他们忽略了应该“教什么”更合适。

布卢姆说过“有效的教学始于准确地知道期望达到的目标。”所以,如何在基于学科核心素养与课程标准的前提下,深入分析、理解和把握教材,再结合学生学情分析,设定合适的教学目标才是我们教师组织课堂的依据,是保证高效课堂教学的基础,是开展课堂教学的起点和归宿。

于是,回到之前几位评课教师提出的关于目标句型的教学由词汇到短语再到句型训练的设计是否恰当,以及invitation格式教学的缺失等困惑。课程标准并未对此有明确要求。其实,大家的困惑更在于对于教材的解读不同,造成设定教学目标的偏差,进而影响到教学活动的设计与实施。

“教学千古事,得失寸心知。”作为一线的小学英语教师,我们要在“乱花渐欲迷人眼”的环境中“不忘初心”。当然,设定具体明确的教学目标,是我们课堂教学迈向成功的第一步,但目标的设定并不等同于实际的课堂教学效果,预设与生成总是有距离的。因而,教学目标的实现更取决于教师的教学能力与素养。

猜你喜欢
评课一致性
关注减污降碳协同的一致性和整体性
注重教、学、评一致性 提高一轮复习效率
对历史课堂教、学、评一体化(一致性)的几点探讨
IOl-master 700和Pentacam测量Kappa角一致性分析
ONVIF的全新主张:一致性及最访问控制的Profile A
评课如何做到“高、新、深”
根据小学信息技术学科特点进行有效评课
《高中函数的概念》教后反思
“追问式评价”评析
基于学生视角的语文评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