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创正压通气联合常规疗法治疗成人急性心衰综合征临床分析

2018-11-19 11:04杜湘琳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8年28期
关键词:无创正压通气

杜湘琳

【摘要】目的 分析无创正压通气联合常规疗法治疗成人急性心衰综合征临床。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8年5月本院接收的成人急性心衰综合征患者153例作为研究对象,由入院先后将其分为对照组76例与实验组77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疗法,实验组采取无创正压通气联合常规疗法治疗,对比两组疗效。

结果 实验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成人急性心衰综合征患者行无创正压通气联合常规疗法治疗的效果较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血气指标和生命体征,提高患者心功能。

【关键词】无创正压通气;常规疗法;急性心衰综合征

【中图分类号】R54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8.28..02

【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noninvasive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 combined with conventional therapy in the treatment of adult acute heart failure syndrome.Methods 153 adult patients with acute heart failure syndrome were selected and divided into two groups.76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routine therapy.77 patient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noninvasive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 combined with routine therapy.Results The effective rate of clinical treatment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Conclusion The clinical effect of noninvasive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 combined with conventional therapy on adult patients with acute heart failure syndrome is significant,which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blood gas index and vital signs,and improve the cardiac function of patients.

【Key words】Noninvasive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Routine therapy;Acute heart failure syndrome

急性心衰综合征是临床常见的危急重症,多发于成人,主要发病原理在于自发、心源性肺水肿导致低氧血症、呼吸衰竭而引发的,其临床症状多表现为心率加快、血流动力学紊乱、烦躁、口唇紫绀、呼吸困难等,以往临床多采用常规疗法治疗成人急性心衰综合征,比如给氧、镇静、利尿、扩血管等,但效果并不理想[1]。此课题选取152例成人急性心衰综合征患者,分析无创正压通气联合常规疗法治疗的临床效果,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2018年5月本院接收的成人急性心衰综合征患者153例作为研究对象,由入院先后将其分为对照组76例与实验组77例,两组患者经心脏超声和病情检查符合成人急性心衰综合征临床诊断标准;排除其他疾病引发肺水肿、心肝脾肺肾脏器功能异常、心源性休克者[2];年龄45~79岁,平均年龄(62.86±7.64)岁,女67例、男85例。所有患者在心功能分级、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疗法,即为患者提供水电解质保持平衡、解痉平喘、镇静、利尿、强心、低流量吸氧、扩张血管、抗感染等常规基础治疗,实验组采取无创正压通气联合常规疗法治疗,具体内容:常规疗法与对照组相同,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指导患者保持头略后仰姿势,通过面罩给予无创正压通气,将吸气初始压调整至8~10 cm H2O,呼吸初始压调整至4~6 cm H2O,呼吸频率控制在每分钟12~16次,给氧流量控制在每分钟8~10 L,氧浓度设置在30%~60%,当患者心率每分钟低于90次、SpO2浓度超过95%时,需将呼吸参数进行适当的调整,若呼气相气道正压降低至2~4 cm H2O,吸气相气道正压降低至6~8 cm H2O,则需要停止无创正压通气12 h,密切观察患者呼吸功能和各项指标,待确定无反复可能性后,可严格按照医嘱撤离通气机械。

1.3 评估标准

评估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标准:无效:治疗后,患者仍然存在早搏、室性心动过速等体征,生命体征、血气分析指标和心功能无变化,甚至恶化,心率加快;有效:治疗后,患者室性心动过速、早搏等症状有所缓解,呼吸困难和心率加快等有所改善,心功能提升1级,血气指标接近标准值;显效:治疗后,患者心功能提升2级,室性心动过速、早搏等症状明显缓解,呼吸频率和心率过快等明显改善或恢复正常,呼吸困难基本消除,血气分析基本正常[2]。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实验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见表1。

3 讨 论

急性心衰综合征指的是心排出量降低、肺静脉压升高导致肺部淤血、肺组织顺应性降低、肺部换气和通气功能降低,组织器官灌注不足而引发的疾病,多发于成人,具有起病急、病死率高、恶化快等特点,其临床症状多表现低氧血症,比如口唇紫绀、呼吸困难等,加重肺部水肿,增强左心室负荷,增加呼吸困难症状,最终导致呼吸衰竭,进而危害到患者身心健康,以往临床多采用解痉平喘、镇静、利尿、强心、低流量吸氧、扩张血管、抗感染等常规基础治疗,但效果并不显著,由相关研究显示,急性心衰综合征临床治疗关键点是纠正缺氧缺血状况,而无创正压通气是近几年临床治疗成人急性心衰综合征常用方法之一,经通气后,能有效强化患者气道内压力,舒张已经萎缩的肺泡,改善肺部顺应性,有助于提高肺部换气和通气功能,及时缓解和控制低氧血症,具有缓解呼吸性酸中毒、降低体内氧含量、改善呼吸机功能、促进心肌供养供血、改善左心室功能等效果[3]。

研究结果表明,实验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之,无创正压通气联合常規疗法治疗成人急性心衰综合征效果较好,能有效改善患者呼吸困难、心率过快等症状,有助于保证患者生存和生活质量,且安全性较高。

参考文献

[1] 杨柳青.参附注射液联合无创正压通气对急性左心衰竭患者呼吸功能的影响[J].山西中医,2017,33(6):32-33.

[2] 郑晓峰,黄清玉,苏咸晶.无创正压通气联合针刺疗法对急性左心衰患者血气分析、NT-proBNP的影响[J].广西中医药,2016,39(6):31-33.

[3] 刘绍辉,何明丰,彭嘉健,等.参附注射液联合无创正压通气对急性左心衰患者呼吸功能的影响[J].中华卫生应急电子杂志,2015,1(6):31-34.

本文编辑:刘欣悦

猜你喜欢
无创正压通气
NIPPV对急性左心衰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心脏负荷及血气分析指标的影响
无创正压通气用于急诊治疗重症支气管哮喘合并呼吸衰竭分析
无创正压通气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呼吸衰竭患者中的治疗效果
应用有创呼吸机中无创正压通气CPAP模式治疗急性左心衰竭的研究
无创正压通气联合参麦注射液治疗COPD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创伤性湿肺患者的临床疗效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左心功能不全肺水肿的疗效及对血气指标的影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应用无创正压通气的护理观察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呼吸衰竭临床研究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