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大学习 练就新本领

2018-11-20 01:00
支部建设 2018年7期
关键词:认真学习本领总书记

■ 艾 斐

“使命需要担当,担当需要本领。”由此而决定了“领导干部不仅要有担当的宽肩膀,还得有成事的真本领。”

这是十九大后习近平总书记对各级领导干部首先提出的新希望与新要求。他说:“中国以后要变成一个强国,各方面都要强。”这就要求各级干部必须有本领、有智慧、有能力。本领从何而来呢?一个基本的主要的途径,就是认真学习。所以,为了“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我们就必须“要求全党来一个大学习。”直如习总书记所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而干是需要有本领的。”由此而决定了“学懂弄懂是基础,做实是关键。”事实上,我们要在为新目标而奋斗的征程上切实将政治领导、改革创新、科学发展,依法执政、群众工作、狠抓落实、驾驭风险等诸多繁杂工作一一认真落到实处、产生实效、形成实绩,就一定要通过认真学习而使自己得以不断地弥补能力不足,有效地克服本领恐慌。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全党同志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都要有加强学习的紧迫感,都要一刻不停地增强本领。”

其实,通过认真学习而增强本领,通过增强本领而干成一番大事业,自古就是一个通则、一条铁律。

韩愈说:“人非生而知之者”。但却无知不能为人,不能务事,不能修业,不能驭政。所以,知者,智也!向来就是世之乾坤,事之经纬,人之堂奥。一旦缺失,则做人做事皆不可为,皆无以立,难臻善。

然而,如何才能有“知”呢?唯一的办法就是通过学习而获取。只有以学而致知,以知而务事、修业、积德、建功,才是生活的常态,才是人生的圭臬。有道是“立身以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对于此,人们皆有各自的感触和体验。而对于心存民望、身承政务的各级领导干部来说,就更应烛知其中的奥妙,深悟内蕴的真谛,万不可将认真读书学习看做是可有可无、可行可止、可存可弗的小事一桩,以至于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或许正是面对这种现象,习近平总书记才极具针对性地指出:“学者非必为仕,而仕者必为学。”这里的关键是一个“必”字,而与“必”相衔互质的,则是“仕”与“学”。显而易见,总书记此话是专对领导干部而言的,是号召和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必须下功夫认真读书学习。只有通过认真学习,才能丰富知识贮备,提升思想水平,克服“本领恐慌”,弥补“能力不足”,防止在工作实践中出现新办法不会用,老办法不管用,硬办法不敢用,软办法不顶用的尴尬;避免在深化改革中陷入少知而迷、不知而盲、无知而乱的困境。

大凡领导干部,都是在长期的工作历练中积累了一定实践经验的。于是,凭经验办事也就成了一些人不认真学习的借口和托词。殊不知经验虽然宝贵,但经验也有局限。特别是在当今时代,不仅新事物、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而且新知识、新理论、新技术也在加速增殖。这就使以往的经验在新生活、新时代、新任务面前,常常会显得捉襟见肘,穷于应对,无法更好地回答和解决在实际工作中所遇到的现实问题。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加强学习就不仅显得格外重要,而且更显得尤为突出和迫切。特别是对于领导干部来说,既是模范执行政策的表率,又是带领群众前进的锋旌,如果连自己都懵懵懂懂,心里没底,那又怎么能期望做好工作,带好队伍呢?由此可见,认真读书学习,对于领导干部来说就是必修的功课,就是全部工作内容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就像空气和水一样须臾不可分离,瞬间不能舍弃。

正是基于这个道理,在《论语·子张》篇中已早有关于“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的论述。此话原本出于孔子高足卜子夏之口,其表意十分明晰,即是说要当好官,就必须认真学习,而只有真正学好了,才适合当官,也才有资格和有能力当官。可惜长期以来人们竟将子夏的话肢解了、误读了,仅记住了“学而优则仕”,而倒忘却了这句话的上半句“仕而优则学”。仕者,官也。《词典》上对“官”的解释是“政府机关或军队中经过任命的、一定等级以上的公职人员。”显然,无论是总书记说的“仕者必为学”,抑或是卜子夏说的“仕而优则学”,其核心旨要就都是在说,作为领导干部,必须认真学习;只有真正学懂、学好、学通、学精了,才能胜任工作,当好领导,干出一番事业,惠及一方百姓。

要将认真读书学习真正落到实处,产生实效,关键是要唤起领导干部对学习的紧迫感与自觉性。有了自觉性,就不仅能够静下心来,真正学进去;而且也定能挤出时间,坚持认真学。而有了紧迫感,则既不会因为冗务缠身而挤掉学习时间;又不会由于怠倦来袭而放弃读书指标。在这个过程中,最大的干扰因素恐怕就是怎一个“忙”字了得!确然,对于领导干部来说,忙是事实。但正如鲁迅所言,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你挤,总还是有的。在这方面,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到毛泽东主席,再到习近平总书记,都是榜样。要说忙,谁也不会忙过他们。但也恰恰正是他们不仅从来没有放松过学习,而倒是实实在在地将读书学习变成了生命的元素和生活的常态。列宁只活了53岁,但他的文集却有60卷之多。就连《国家与革命》这样的经典著作,也竟然是他避难于芬兰湾时,伏在拉兹里夫湖畔的树墩子上写成的。直到生命的最后时刻,他仍然坚持要夫人克鲁普斯卡娅给他诵读美国作家杰克·伦敦的《热爱生命》。毛泽东一生都是在战争烽烟或治国宏擘中度过的,但同时也是在坚持不懈地读书学习中度过的。他不仅熟读中国历代的文、史、哲、经,而且也博览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论著。从“二十四史”、《资治通鉴》和历代政治、军事、经济、哲学、科技、文学、艺术著作,到马、恩、列、斯以及普列汉诺夫、爱森堡、西洛可夫、米丁、尤金、河上肇、柏拉图、康德、黑格尔、杜威、罗素等,从老、孔、墨、庄、孟、荀、韩非、王充、朱熹、张载、王阳明,到康有为、梁启超、章士钊、胡适、杨昌济、梁漱溟、冯友兰、潘梓年、周谷城、任继愈、杨荣国、艾思奇、李达等,从《楚辞》、《昭明文选》、《红楼梦》、《水浒传》,到曹氏父子、李白、李贺、李商隐、陆游、龚自珍、孙中山、鲁迅等,都是毛泽东的至爱与笃学对象。一部初版本的《鲁迅全集》,他竟从延安的土窑洞一直带到中南海的床榻旁,时时翻看,屡屡吟诵。他是指点江山的革命领袖,但他同时也是经天纬地的学习模范。至于习近平总书记,正如他在感叹“时间都去了哪儿”时所说,由于夙夜在公,总感到时间紧,过得快,但“我经常能做到的是读书,读书已成了我的一种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那可是从他早在陕北梁家河村插队时就已养成了。从那时起,他就立下了“一物不知,深以为耻”的誓愿,并求知若渴,读书尤炽,收获颇丰。这从他的《之江新语》和在总书记任上的一系列重要讲话与创新之举中,便烛然可鉴,豁然可喻。因为他坚信:“事业发展没有止境,学习就没有止境。”只有“好学才能上进。中国共产党人依靠学习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学习走向未来。”

这是事实,这是经验,这更是事物发展和历史变革的自然与必然。中国共产党在28年的民主革命斗争中,在68年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在39年的改革开放中,就是这样从不间断的学习、探索、奋发、进取中走过一程又一程光辉而严峻的战斗里程的。故而,从战争中学习战争,在建设中学习建设,以改革发展为内生动力和中枢机制而通过学习不断地实现深化改革和驱动发展,便从来就是中国共产党人持续获取胜利、不断走向成功的基本经验和有效提升执政能力与执政水平的最大秘诀。曾记否?正由于1920年8月陈望道在上海翻译出版了全世界无产阶级的“圣经”《共产党宣言》,才使一批先进青年通过对这本书的学习而促成了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在上海的诞生;曾记否?正由于长征路上红军战士一个接一个地将革命誓言和党政方略写在纸上、贴在背上,以供走在后面的战士边行军边学习,才赢来了直抵陕北的胜利大会师;曾记否?1937年正当抗日战争进入鏖斗之际,毛泽东主席却在延安桥儿沟当时的中央党校礼堂向参加六届六中全会的全体与会者发出号召:“全党干部都应当学习和研究马列主义的理论及其在中国的具体运用。”正是为了完成“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这一重大时代命题,我们就必须“来一个全党的学习竞赛”,并就此而“建立在职干部平均每日学习两小时的制度”。以此为始,便在征尘未褪、初抵延安的红军战士中,立即掀起了学习的热潮。大家虽然“认字就在背包上,写字就在大地上,课堂就在大路上,桌子就在膝盖上”,但学习的热情却如火似潮,人人竞相比试,个个收获满满;曾记否?1949年,当三大战役次第胜出,正值党中央要从西柏坡迁往北京办公时,毛泽东主席却郑重而严峻地指出,与其说这是进驻北京,倒不如说这是进京“赶考”;中国共产党人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新中国,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今后的路程会更长、更艰巨。而这,便需要全党同志抓紧学习,增强本领,以适应新任务、新工作、新岗位的迫切需要。他并不无忧心地告诫全党:“我们队伍里有一种恐慌,不是经济恐慌,也不是政治恐慌,而是本领恐慌。”也就是在这一年,仓惶逃往台湾的蒋介石竟然断言:“共产党虽用枪杆子夺取了政权,但却未必能搞好经济建设、管理好城市,尤其是像上海、北京、天津这样的大城市。”

怎么办呢?学习。只有全党的同志通过奋发学习,增长知识,历练本领,提高能力,以便好上加好、精益求精地做好工作,才能不辱使命、不负党心、不悖民望,也才能用凿凿事实和煌煌政绩将反动派的妄言诼论打成齑粉,赢得革命事业的胜利和人民群众的信任,让国繁荣,使党放心。

事实上,对于在拥有13亿多人口之大国中执政的中国共产党来说,不仅搞社会主义建设,走兴国之路,是“赶考”;而实行改革开放,走强国之路,就更是一场尤为重大而艰巨的“赶考”了。在这一时代规制与历史进程中,我们奋斗的目标、担当的任务、身处的环境、遇到的困难,显然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宏伟、艰巨、严峻、复杂,特别是当我们要提前15年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即在本世纪中叶将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就更有诸多“难点”要克服,“重点”要突破,“节点”要穿越,“盲点”要通过。怎么办呢?最根本的办法只有一个,那就是通过认真学习而充盈丰富的知识、练就高强的本领,以使我们得以面对新目标信誓旦旦,完成新任务胆气堂堂,遇到新困难应对裕如,解决新问题得心应手。

正是为此,党中央才要求在党的十九大之后,全党要“来一个大学习”,通过学习而增强本领,并以此为使中华民族“强起来”铺砥石、打基础、练硬功、立引擎。习近平总书记更是明确要求、强调指出:“全党同志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都要有加强学习的紧迫感,都要一刻不停地增强本领。”

真乃是:人非生而便有知,更倚事践苦读吟;惟赖书香赐智义,方可纵横驭乾坤。

猜你喜欢
认真学习本领总书记
时局图
谁的本领最大
习近平总书记论守初心
把对总书记的深厚感情转化为工作动力
上课了
习总书记“下团组”
论如何鼓励自己认真学习
“萌”照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