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良好政治生态 激励干部担当作为

2018-11-20 02:48中共阳高县委
支部建设 2018年13期
关键词:选人干事导向

■ 中共阳高县委

新时代要有新作为,新作为需要好干部

新时代要有新作为,新作为需要好干部。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的要求和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的目标,为我们在新时代选好用好干部,构建持久的良好政治生态,激励干部担当作为,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基本思想。着眼于更好适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需要,着眼于阳高事业长远发展的需要,中共阳高县委要始终坚持“正确的导向、正向的激励,汇聚干部担当作为的正能量”,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和决胜脱贫攻坚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一、树立“正确导向”,努力选拔一支担当作为干事创业的优秀干部队伍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选什么人就是风向标,就有什么样的干部作风,乃至就有什么样的党风。选人用人导向正确则群贤毕至,选人用人导向不正则源浊流浊。一是重政治。把信念坚定、政治过硬作为选人用人的首要标准,既看干部平时的一贯表现,更看面对大是大非等关键时刻的表现,对政治上有问题的一票否决,对纳入考察范围的有关人选,严格落实“凡提四必”要求,改进“五查”办法,将“五查”工作前置。持续开展“八小时外”延伸考察,了解干部“八小时外”的“生活圈”“社交圈”“朋友圈”,为后备干部建立“正”“负”面清单,突出把好人选政治关和廉洁关,坚决防止“带病提拔”,以选人用人风清气正,促进政治生态山青水秀。二是重基层。阳高县委始终对广大基层干部充分理解、充分信任,格外关心、格外爱护,2016年乡镇领导班子换届中,共提拔领导干部39名,其中从乡镇一线提拔领导干部29名,占提拔总人数的74.3%。此外,还专门为乡镇增设了9个主任科员、16个副主任科员。特别是面向“村两委主干、大学生村官、乡镇事业干部”三类人员选拔了13名乡镇副科级干部,形成了干部扎根基层、服务基层的良好导向。三是重民意。在干部选拔中县委始终坚持“后备干部库、考核和评选的优秀、历次推荐测评的优秀”三结合,切实把那些群众口碑好、组织认可的优秀干部选拔出来。四是重工作。始终把工作做为选人用人的鲜明导向,在乡镇换届“三类人员”、团委换届中,我们采取“亮绩比选”的办法,以单位推荐、组织(人事)部门审查、即兴演讲展示才能业绩、全委会实名推荐的方式选拔了14名优秀副科干部,打破以往干部论资排辈的选用办法,社会反响较好。把“在脱贫攻坚、信访维稳一线培养锻炼”作为干部选任重要条件,先后把34名在基层扶贫工作一线、信访维稳一线工作经历的优秀干部选拔到重要岗位,形成了良好的导向,也为全县2018年顺利脱贫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二、坚持“正向激励”,不断激发干部担当作为干事创业内生动力

要干部担当作为,组织必须要为敢于担当的干部担当,为敢于负责的干部负责,让担当作为者政治上受关注、生活上受关心、精神上受鼓舞、经济上受奖励,进一步激励、激发干部担当作为干事创业的内生动力。一是发挥谈心谈话“减压阀”作用。严格落实党委主要领导和组织部部务会成员与干部谈心谈话制度。去年以来,县委主要领导和组织部部务会成员采取“一对一、面对面”的方式,与579名科级干部开展了谈心谈话,对107个班子进行了分析研判。坚持把谈心谈话作为了解识别干部的基本方法,一方面了解干部的进、退、留、转意向,了解干部的显绩和潜绩,全面、历史、辩证地看干部,政治上关心干部;另一方面了解他们的辛苦,体谅他们的难处,帮他们缓解心理压力,做通思想工作,激发他们的内生动力。二是发挥考核考评“指挥棒”作用。为了准确掌握干部工作实绩,切实把各级领导班子和干部的工作考实、考准,我县开展多维评价。依照知情相关原则,上下级评价、内外部评价、正反向评价、定性定量评价相结合,对工作实绩、作风形象等进行多维考评;实施分类考评。围绕全县中心工作、重点项目,针对各部门各单位主营业务、不同层次要求,科学设定考核指标。同时强化结果运用,对考核优秀的领导班子和个人予以通报表扬和嘉奖;对考核靠后的或工作中存在问题的,通过考核反馈、谈话提醒、约谈诫勉、组织调整等办法,以压力激发动力,营造干部担当作为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近年来,我县在全市各县区考核中名列前茅,2015年考核第三名,2016年考核第一名。三是发挥好各项激励、关怀制度“稳定器”作用。认真落实公务员职务职级并行制度,对符合条件、考核合格的公务员,第一时间晋升职级;认真执行《支持干部改革创新合理容错实施细则(试行)》和《激励干部担当作为干事创业实施细则(试行)》,大力营造了鼓励干事、宽容失误的浓厚氛围;认真抓好全县干部体检制度、考核奖励制度、乡镇工作补贴制度的实施,从生活各个方面关心、关怀干部,为干部担当作为干事创业提供保障。

三、汇聚“正面能量”,全力营造担当作为干事创业的良好环境

要让干部担当有为,必须要有良好的环境和氛围。我们始终强化教育引导、舆论宣传、监督管理,真正在全社会汇聚起敢于担当、勇于改革的强大正能量。一是教育引导汇聚“正能量”。近年来,我县以更高的标准和更严的要求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和党性教育,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通过中心组学习、领导干部上讲台、集中轮训、在线学习等方式,正本清源、强基固本,不断提升干部的综合素质。认真组织学习、广泛宣传“李培斌、赵晋国”同志先进事迹,强化榜样示范引领作用。开展警示教育,用典型案例教育干部敬畏法纪、珍惜岗位、谨慎用权、防微杜渐,为政治生态培育厚实肥沃的土壤。二是从严管理消灭“负能量”。立足于早,着眼于小,推进干部管理监督常态化。注重

抓在平时,将监督触角延伸至“八小时以外”,强化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年度考核、日常综合分析研判,充分运用巡察、经济责任审计结果,对干部倾向性苗头性问题,坚持抓早抓小、抓常抓细,十九大以来,县委及时对13名干部进行了提醒谈话、函询、诫勉,切实让咬耳扯袖、红脸出汗成为常态。畅通群众监督渠道,去年下半年以来,以深入开展“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问题集中整治活动为契机,重点抓好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成员,关键岗位、核心业务科室负责人的监督管理,切实解决广大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铲除“负能量”的生存土壤。三是立足基层一线“增能量”。基层一线是干事创业最好的舞台,最能锻炼意志、最能增长才干、最能发挥作用,同时也最能考验干部。为了准确了解、识别干部,我县加大年轻干部基层挂职锻炼力度,为优秀年轻干部提供锻炼成长、增长本领的舞台。2016年,全县共选派“第一书记”140多名,实现了软弱涣散村和建档立卡贫困村“第一书记”全覆盖。2017年,以全省万名干部下乡挂职帮助工作为契机,选派110名机关干部到乡镇参与扶贫、党建、信访维稳等工作,通过在一线实践锻炼,激励年轻干部在干中学、在学中干,不断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使广大优秀年轻干部得到快速成长,干事创业本领显著提升。

猜你喜欢
选人干事导向
《建材发展导向》理事单位
基于任务为导向的长文教学策略
“偏向”不是好导向
“忠诚许国,老而弥笃”——“干事创业敢担当”评论之一
职务纵有“天花板”,干事也没有
放开干事创业的“手脚”
精准科学选人用人
新时代选人用人的基本规范——解读新修订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
“李云龙式”干部如何发现,怎样用好——这也是为担当者担当、为干事者撑腰的重要标尺
选人用人求精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