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村庄彰显大文化
——记新绛县三泉镇北社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主任辛永强

2018-11-20 12:05曾五元刘辉波
支部建设 2018年28期
关键词:舞台村民党员

■ 梁 冬 曾五元 刘辉波

走进新绛县三泉镇北社村,就给人一种别样的感觉。街道两旁的墙上,洁白如雪,上面绘有德孝文化、国学教育、英雄人物等画面,房屋上猎猎红旗招展,地下不见一株杂草、一丝垃圾。来到村委大院,更是让人心旷神怡,新盖的舞台和村级活动场所大气整洁,党员学习笔记和会议记录整齐排列,各种党建标语分外显眼醒目,让人精神为之一振。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主任辛永强说:“别看我们村小,小村也有大文化。”

用文化宣传引领党建工作

北社村是一个只有289户,850口人,16个党员的小村,开始在讨论研究加强党建工作时,一些人说:“我们是农村,搞不搞党建关系不大。”针对这种思想,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主任辛永强及时用外地的经验、先进人物的事迹,对村民进行教育,使大家对加强党建工作有了清醒的认识。大家说:“农村党员身处基层一线,直接面对人民群众,他们的形象正不正,他们的作用强不强,直接关系群众对党的认识。”为了把全村16名党员打造成一支作风过得硬、服务走在前的党员队伍,辛永强认为,必须唤醒党员意识,重铸党员风采。

为了使党建工作生动活泼,北社村党支部根据三泉镇党委要求,坚持一个月一次“主题”活动,建立“一盒一柜”,对党员进行“挂牌”“亮身份”。“一盒”,就是每个党员建立一个党建档案盒,其中记录着党员年度内参加党课情况,参加主题党日情况,参加中心工作情况等内容;“一柜”,就是党支部建立一个档案柜,主要有支部年度在党建方面的开展工作承诺等内容;“挂牌”就是一季度一考核,对评上星级的党员,由支部书记为优秀党员挂牌;“亮身份”就是让党员“亮明党员身份、延伸廉政文化、争当时代先锋”,体现党员的责任感和自豪感。同时,在党员中开展带头宣传党的政策、带头履行党员义务、带头坚守廉洁自律、带头遵守法纪法规、带头带领群众致富、带头帮扶贫困家庭、带头维护稳定和谐、带头参加公益活动、带头保持环境卫生、带头树立文明新风等“十带头”活动,多渠道、多形式传递党的声音。

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今年初,北社村党支部积极发挥红白理事会作用,大兴移风易俗之风。有一位村民家办白事,原计划要摆60桌,支委李春龙听到后,立即到这位村民家做思想工作,讲移风易俗的好处,按村里要求压缩酒席标准,由主家出钱、村里安排菜单,事后公布。办事当天,既经济又排场,还节约开支1万多元。事后,这位村民见人就说推进乡风文明建设就是好。今年以来,村里有四家办红白事,都采取了这种办法,为村民节约了一大笔开支。

今年7月,在全县开展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活动中,村党支部为了让村庄更加美丽、更加宜居,采取党员分片承包责任制,按照镇党委的指导意见由支委会干部按照“群众信得过,群众看得见”通过志愿者服务队的形式分别成立了“管得宽”“督察员”“动动手”“绿化服务队”“搭把手”等群众性组织,邻里互助相帮,搞绿化,团结一致共同建设美好家园。贫困户南青龙家里缺人,整治卫生有困难,党员就主动帮助清理,使全村环境卫生不留一个死角。

开展文化活动享受快乐生活

北社村的舞台是上世纪七十年代修建,舞台小不说,已经破烂不堪,村里也缺乏生气和活力。为此,辛永强便想把舞台先修建起来,通过与村干部商量,投资100万元,很快建起350多平方米的舞台,并安装了大型电视,每年为村民唱两台戏。他们在舞台大院四围安装了各种体育器材,供全村人锻炼身体。现在每到早上和晚上,村民都自发地在舞台跳广场舞、唱歌,最多时达100多人。村民高兴地说:我们的快乐生活不比城市差。

光振发的母亲去世前,平时生活吃饭都有问题。辛永强来到光家看到这一情况,他想,作为一个村干部不仅要发展村的经济,更要关心老人的衣食起居。于是,他向县民政局申请批准后,投资15万元在村里办起了日间照料中心,让十几位老人在日间照料中心吃住。按规定老人在日间照料中心只吃一顿中午饭交1.5元钱,辛永强就自己为老人贴钱,让老人每天吃早、午饭。每星期的饭菜管理人员都把菜单写在黑板上,一星期不吃重样饭。平时老人在日间照料中心打麻将、扑克,聊天休息,其乐融融,辛永强看在眼里,喜在心上。

为了活跃村民文化生活,从2016年起,辛永强邀请省内外的篮球队到村里进行篮球比赛。一开始,村民不理解,有的说:“你每年花几万元搞篮球比赛,村民没有那个欣赏水平,算了吧。”辛永强说:“这是文化活动,我们慢慢就接受了,看懂了。”不管群众怎么说,他每年都邀请省内外篮球队进行比赛。今年7月,他又邀请山西大学、陕西体院和宝鸡等四个篮球队进行三天比赛,每天有500多人观看比赛。村民在炎热的夜晚观看比赛消夏纳凉,其他村的村民都投来羡慕的目光。说:“看人家北社村的人真会享受快乐时光。”每年篮球比赛,辛永强都主动自掏腰包几万元,他说:“我不在乎花多少钱,只要村民快乐我花的钱就值了。”

树文化榜样促精神文明建设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北社村党支部在抓文化建设中十分注意树立典型,以点带面,促进村里三个文明建设,在村里先后树立起各类典型10个,对青年、中年、老人进行示范引领。去年,村里进行文化墙建设,72岁的光上全自报奋勇为村里义务画画。当年,光上全就是一个出色的“红画兵”,这次搞文化墙,他说:“我有技术,就怕没有用场,这次能发挥作用了。”在绘画的两个月时间里,他再苦再累也无怨言。别人说“你这把年纪了,该歇一歇”,他摇摇头说:“只要没病倒,就不下火线。”为村里免费绘画1200多平方米。光上全的绘画,生动细腻,线条流畅,聊聊数笔一个人物就呼之欲出。文化墙画成后,变成了村里的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村党支部、村委会为光上全的精神所感动,把他树为无私奉献模范。同时,村党支部、村委会坚持每年评选8个好媳妇、好婆婆,并张榜公布,为他们披红戴花。

一个模范评出来,带动出无数个模范。有了光上全等先进典型,村民以此为榜样,学习并照着做。去年县煤化园区在征地中需要迁坟,有人说这是捞一把的好机会,村党支部、村委会却不这样认为。支委李春龙接受了这项任务,在两三个月的日子里,迁坟50个,没有领补助,公事公办,村民都竖起大拇指称赞。在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下,北社村5年来没有出现一个违法乱纪的,没有一个打架吵嘴的,全村和睦相处,亲如一家。今年“七一”北社村党支部被运城市委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三泉镇党委书记高瞻说: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作为乡镇党委就是要夯实党的执政基础,让每个支部在为民服务的前沿阵地上发挥党在农村的战斗堡垒作用。打造这样的榜样和标杆,目的就是要让更多的支部跟着标杆走,跟着榜样干,把我党的熔炉之火烧得更旺,让我们的百姓得到更多实惠,让我们的群众能看得见是党与我们相触互动,共筑我们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猜你喜欢
舞台村民党员
我是党员向我看
西瓜种植让村民过上“甜蜜”日子
科学种植提升村民幸福指数
军迷大舞台
军迷大舞台
走进苏村,共赏苏村民歌
盏盏路灯照亮村民“幸福路”
“倔”楼长是个老党员
党员之家
党员标准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