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城乡携手办出“家门口的好学校”

2018-11-20 15:08
领导决策信息 2018年9期
关键词:新海委托教育局

今年上海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上海将启动建设紧密型的义务教育学区和集团,全面实施城乡学校携手共进计划,规范义务教育秩序。从2017年11月起,在总结五轮郊区义务教育学校委托管理经验的基础上,上海市正式启动为期三年的首轮义务教育“城乡学校携手共进计划”,包括郊区义务教育学校精准委托管理和城乡学校互助成长项目两项核心内容。共涉及郊区义务教育学校76所,其中精准委托管理42所、互助成长项目34所,覆盖上海市所有郊区。城乡携手共进计划在机制上更注重创新,既有学校全方位托管的精准委托管理,又有聚焦单个关键项目的互助成长项目。未来的上海,将有更多“家门口的好学校”。

上海市实施义务教育“城乡学校携手共进计划”主要内容

郊区学校精准委托管理

支援学校(专业机构)要保证有相应的管理人员和学科教师常驻受援学校,从办学规范、学校管理、教师队伍、课程教学、学生发展等各个方面推进受援学校的内涵建设,建立学校持续发展的“造血”机制。

受援学校的确定

郊区根据本区实际,自行选择受援学校,原则上应为新开办的义务教育公办学校和提升办学质量意愿强烈的义务教育公办学校。每轮精准委托管理时限为3年。

曾接受两轮委托管理的学校,不再列入下一轮精准委托管理范围。

支援学校(专业机构)推荐与审核

中心城区教育局在广泛动员、学校(专业机构)自荐的基础上,推荐本区优质品牌学校或教育专业机构参与委托管理工作。

被推荐参与精准委托管理工作的品牌学校或教育专业中介机构,原则上保证不少于3名管理人员(含学校中层干部)和学科教师常驻受援学校,其中管理人员不少于1人。

实施中的过程管理

农村义务教育精准委托管理工作以郊区教育局为责任主体推进、管理。各受援区教育局要加强过程管理,做好精准托管方案的评估认定、过程的跟踪指导、经费的使用监管、中期评估、托管学校的年度考核等各项工作。

受援区教育局应不断创新与丰富本区工作实践,通过绩效工资倾斜、校长和教师考核评定等方式,充分激发受援学校的积极性,增强工作的实效性。

“上海名校+崇明新校”的办学模式移植教育“核心技术”

虹口实验学校托管崇明区新海学校后,根据责任主体转移机制,两所学校均为责任主体,双方组成由校长任组长的精准委托管理委员会,全面负责学校日常行政工作。作为委托管理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虹口实验学校校长,每周到新海学校1至2天,全面参与被托管学校的管理。

普陀区文英中心小学移植学校优质课程

“用课程点燃孩子未来的梦想”。普陀区文英小学的一个课程特色,就是多本教材融合。在托管嘉定区古猗小学后,文英小学通过“移植”课程,在古猗小学架构了包含“品格与社会、语言与人文、数学与科技、艺术与审美、体育与健身”等五大系列课程,命名为“和馨课程”,紧扣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改革项目。

崇明区新海学校师资“输血”变为“造血”

虹口实验学校和崇明区新海学校精准托管实施后,加强教研组、备课组的研讨,共同开展校本作业研究,共享作业、试题和学科题库。通过“影子主任”“影子组长”的“一对一”带教等方式,加强对新海学校中青年教师的培训工作。积极推进两校中层干部的互动,新海学校的干部则分批分人到虹口实验学校兼职。

城乡学校互助成长项目

郊区学校提出项目需求

郊区教育局围绕学校管理效能、师资队伍建设、课程体系建构、特色课程开发、课堂教学效益、教学质量监控等方面存在的瓶颈问题,遴选具有改革开拓精神的学校,聚焦重点领域,自选具体实施项目,形成项目需求和建设目标。每轮每区推荐的项目学校数量一般在3—10所,每所学校原则上聚焦一个重点共建项目。

遴选与推荐中心城区学校(专业机构)

各中心城区教育局对照郊区教育部门和学校提出的项目需求,遴选在各相关项目领域有成熟经验和品牌特色的学校(专业机构)参与互助成长项目。

项目合作学校的配对审核与签约

经专家论证和郊区教育局审核同意后,由城乡学校(专业机构)共同签署互助成长项目协议书。签订协议后,中心城区学校(专业机构)安排具备资质的管理人员和师资队伍,基于需求和共同的实施方案推进郊区学校内涵建设。

项目实施的过程管理

互助成长项目以郊区教育局为主导、合作双方为主体推进实施。

项目经费严格按照有关经费管理规定执行,由郊区教育局及时下拨和依法监管。

项目成果验收

市教育评估院受市教委委托,制定城乡学校互助成长项目评估指标,为项目成果验收提供专家资源库和相关的培训指导。对取得突出成效的项目进行宣传推广。

案例点评

打造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三驾马车”

上海是教育均衡发展比较好的地区,在2014年就成为全国率先整体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认定的省份。作为2007年以来委托管理的“升级版”,上海市从2017年开始全面启动城乡学校携手共进计划,内涵“丰富”、强调“精准”、注重“合作”、强化“保障”。既有学校全方位托管的精准委托管理,又有聚焦单个关键项目的互助成长项目;既强化中心城区和郊区的对口合作机制,又注重需求对接、自愿牵手、相互尊重、互利共赢,形成郊区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作为一种新型办学管理制度,教育委托管理将管理责任移交给优质学校或指定的教育单位,赋予其对薄弱学校的管理权,化解了现行体制下学校人、财、物等资源跨区域流动的难题,使区域优质教育资源能有效辐射到薄弱学校、郊区农村。但要让一所学校完全脱胎换骨,人事权、财产权的统一管理运作是必不可少的条件,否则很难有长效性。因此,接下来要进一步创新机制,做大“城乡学校携手共进计划”这一优质平台,推动新一轮城乡互助成长项目学校与对口学校共同创新教育改革新的坐标点、增长点、落脚点和支撑点,继续深入推进委托管理工作,推动资源共享合作双赢、长效机制激发内驱、以点带面突破重点、充足力量获取成效、支持鞭策示范辐射等全方位携手共进目标的深化。各地在借鉴上海经验过程中,要统筹好学区化集团化办学、新优质学校集群发展、城乡学校携手共进计划的协同发展,打造新时期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三驾马车”,创办更多“家门口的好学校”。

猜你喜欢
新海委托教育局
汽车委托外加工零件自动化配置管理
《科教新报》2020年度十佳通讯员、优秀通讯员名单
神秘人约在几点碰面?
生产实习课教案
个股盘中突然暴涨暴跌原因分析
新海丰集装箱运输有限公司船期表
新海归
奚爱国
新海丰集装箱运输有限公司船期表
委托第三方参与立法需完善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