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智慧物流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2018-11-20 07:47赵航
消费导刊 2018年6期
关键词:物流智能信息化

赵航

摘要:随着物流需求结构的深度调整,中国物流依托现代互联网信息技术,从传统物流向智能物流发展方向发展。为适应现代物流的发展趋势。本文针对当前物流行业面临政策导向不明确。信息技术发展滞后。物流服务能力不足。物流资源整合不足等问题,构建智能物流生态系统,明确智慧物流发展的思路和目标。引入智慧物流关键技術,建立智能物流系统,提出加强乌辉物流建设指导,构建智能物流公共信息平台,提升物流信息服务能力,整合社会力量促进智能化等发展对策。

关键词:智能物流问题 解决方案

引言

近年来,中国的物流需求增长迅速。2016年,中国社会物流总量达229.7万亿。以可比价格计算,比2015年增长6.1%,增长率为0.3%,远高于同期GDP增速。但在物流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也暴露出“分散”物流资源,“混乱”监管体系,“弱”服务能力,“杂项”市场产品和“高”物流成本等问题。因此,消除“零散,混乱,薄弱,杂,高”问题,促进物流业持续稳定发展,已成为我国现代物流发展的关键。随着物流需求结构的深度调整和物流供应资源的竞争性发展,依托现代信息技术从传统货运到专业化,视觉化,智能化,信息化和网络化的智能物流已成为现代物流的发展方向。智能物流是指将物联网技术,大数据挖掘与分析技术,感知识别技术,远程监控技术,人工智能技术有效整合到物流活动的各个方面和实体中。它的特点是思维,感知和学习。高效物流系统的合理判断和自我解决能力。

一、智能物流概述

(一)“智能物流”的含义

“智能物流”是指利用先进的物联网技术,如无线射频识别,传感器,全球定位系统等,广泛应用于物流行业的运输,仓储,配送和配送,实现智能化物流业的模式和自动化。实现智能物流信息化,智能化和系统自动化的运作模式,主要采用高新技术和高新技术代表管理手段实现物流配送系统高效率,低成本的智能化运作。

(二)智能物流的作用

1.降低企业物流成本

智能物流的开发和利用,通过信息流通有效解决了发展瓶颈,实现了信息流,管理和决策的科学性:通过信息技术加强企业间的沟通,避免物流运输车辆出现空车。这种情况减少了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消耗,提高了车辆的利用率,进一步降低了企业物流成本。

2.提高企业竞争力

智能物流可以通过信息加速企业物流的运作和管理,不断改变管理方法和手段,提高物流链各个环节的效率,节约物流过程中的成本,甚至减少环境污染,从而改善产品竞争力,实现供应链在物理过程中的整合过程,更好地加强与上下游企业的沟通协调,有效提高了响应速度,解决了专业化程度低,规模小的问题效率等诸多问题,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为公司形成新的增长点。

二、中国的智能物流问题

(一)物流管理政策的方向不明确

智能物流以综合交通为基础,涉及科技,通讯,商贸,市政,金融等多个行业领域,以及众多行政部门和相关行业协会的综合物流体系。历史形成的管理体制分为“大而全”,“小而全”,“独立”的传统模式,物流管理的政策导向不明确,导致管理不明确智能物流管理系统的责任和基础设施。重复建设,信息共享不足等问题。

(二)物流企业信息化建设滞后

目前,国内一些知名物流企业已经开始采用信息技术创新,初步建立了智能物流系统。但是,全面实施信息技术的物流企业只占10%。大多数中小物流企业基本没有实现信息化,使竞争对手难以模仿相对容易,物流企业在物流企业间呈现出宽松,混乱,薄弱,广泛的竞争格局。根据国家发展情况,中小物流企业发展信息化尤其困难,导致全社会物流成本高。据改革委统计,2015年物流成本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为16 6%,高于世界平均水平5个百分点。

(三)物流信息服务能力有待加强

目前,中国物流公司在业务上存在很大程度的重叠。物流产品的复杂性尚未导致形成专业化,层次化的行业服务产品体系。这主要是由于物流业内以及物流业与相关行业之间的信息共享程度低。信息沟通不畅,建立国际,国内和区域信息服务平台尚未到位,专业,信息和共享后勤服务水平有待提高。随着物流企业竞争加剧,物流企业迫切需要突破服务产品的同质化,着力打造专业化,信息化的物流服务体系,增强核心竞争力,通过大数据信息处理将服务产品供应分开。

(四)物流资源不完整

从政策,市场等角度来看,目前智能物流的发展并未充分调整动物流通相关产业,行业和企业共享资源,分享发展的积极性,并且大量使用社会资源,资产和资本不足。许多资源闲置和低。有效使用状态。作为物流服务的核心组成部分,运输资源整合率依然不高。以海铁运输为例,2015年中国海铁运输仅占2.6%,印度为25%,美国为40%。在经济全球化和电子商务的双重推动下,分享经济成为未来经济发展的趋势。为顺应分享经济和现代物流的发展趋势,物流业应继续推进资源整合的实施和“无占有”的使用。使用浪费的资源共享。

(五)物流企业规模小,布局和管理分散

目前,很多公司已经开始使用物联网技术来构建智能物流系统。但是,这些企业一般规模不大,与国外形成的大型物流公司不同,在全国分布不均,缺乏有效的管理措施,造成管理混乱,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困难和资源分配。没有优化,难以形成统一,开放,有序的市场,特别是在龙头企业缺位的情况下,难以形成产业集群。大多数中小企业在物流信息化方面都非常费力。由于缺乏相应的人才和资金,信息技术应用管理水平还不够。即使引入相关的智能物流技术,配套的基础设备也跟不上,造成商业效益。没有显着增加。中小企业缺乏信息化手段来分配运输车辆。在中国,40%的运输能力被卸载。外出时通常会超载。当他们回来时,他们被卸载。因此,中国的物流成本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六)缺乏物流专业人员

随着物流业的快速发展,我国人才需求日益突出。智能物流人才的短缺已成为制约中国物流业发展的瓶颈。目前,中国物流人才短缺至少有30万人。绝大多数物流企业缺乏高质量的物流前线工作技能,同时理解物流管理和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通信技术等相关知识,熟悉现代物流信息化操作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高端人才和一线技能人才培养规模仅占22.7%,现有物流管理人员可以真正达到物流公司实际需求的不到1,10。高校后勤人才培养与企业实际需求之间仍存在较大差距。培养智能物流人才的任务非常紧迫。

(七)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物流信息标准的发展落后甚至缺乏

智能物流基于物流信息的标准化,需要标准化代码,文件格式,数据接口,电子数据交换(EDI),全球定位系统(GPS)以及其他相关代码,以消除不同的公司。相互沟通的障碍。国外发达国家已经在条码和信息交换界面上建立了一套实用标准,使物流公司更容易與客户,分包商和供应商进行沟通。物流软件还集成了格式,流程等。行业标准为企业物流信息系统的建设创造了良好的环境。由于中国信息基础标准的不足,不同信息系统的接口已成为制约信息化发展的瓶颈,导致物流标准化体系不完善。物流信息化业务标准和技术标准的发展和修订跟不上物流信息化的发展。需求。许多物流信息平台和信息系统遵循自己的规范,很难实现企业,平台和组织之间的信息交换和共享。“互相尊重,封闭式服务”的情况比较普遍。整个电子物流网络难以兼容,数据难以交换,信息难以共享,难以形成从生产,流通到消费等各个环节的完整顺畅供应链,严重影响物流行业管理和电子商务运营。在处理订单时,物流公司有时会面临七八种不同的数据交换方式,极大地制约了智能物流产品的产业化和应用。

三、中国智能物流的发展

(一)加强智能物流建设的政策引导

面对中国物流业存在的“零散,混乱,杂乱,高度”问题,国家相关部门和行政单位应结合中国物流发展规划,结合中国物流业发展的技术特点,构建综合运输体系。各种运输方式。充分利用信息时代的有利因素,加强跨部门,跨行业的整合,建立具有多部委,行业,龙头企业参与的国家级智慧型物流管理运营机构;加强政策引导和行业指导;深入研究智能物流发展政策,加快发展和实施智能物流发展规划:进一步推动物流相关产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市场竞争秩序,促进整个社会物流体系各要素的有序流动,确保智能物流顺利启动,真正实现智能物流转型发展,标准化和制度化。

(二)构建智能物流公共信息平台

智能物流的核心是信息化。有必要建立和完善物流信息化标准。借助国家和行业范围内的“一板”理念,我们必须创建一个使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商业参与,公共福利和基于市场的方法来构建智能物流云的模型。平台。运用云计算技术和物联网技术,采用高端服务器,三合一融合和GPS,GRS等智能设备,整合运输,仓储,金融,配送,货运代理等社会物流资源,服务二者物流工业和工商业的核心。主体与政府监管,网上交易追踪,网上支付,信息发布,物流交易,产品展示,推广营销,互动交流,系统设备终端应用相结合,为各类应用公司提供标准化接口。信息可以合理地共享,应用和配置。通过公共信息平台打破区域封锁,细分,并在各个供应链中达成多重环节,实现更好的智能管理与协作。

(三)加强物流信息服务能力

物流信息服务能力是物流企业高效运作的关键。它直接影响物流的整体服务水平,进而影响物流公司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加强物流信息服务能力,协调业务流程和组织管理体系,建立了解信息技术和物流服务的独立部门,负责优化物流信息化服务流程设计;打开信息界面,实现信息交流和信息共享。在扩大和壮大示范性物流企业的同时,也将促进其他物流企业的协调发展。物流信息化是加快智慧物流发展,提升物流信息化服务能力,降低成本,激发创新提升效率,提升整个产业和地区竞争力,形成智慧物流产业集群,持续改善的动力中国国内市场在物流业中的主导作用及其国际竞争地位。

(四)整合社会力量帮助智能物流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的不断发展,特别是在互联网经济的背景下,企业与企业,行业和行业的界限日益模糊,企业间的分工也越来越紧密,智能化的发展物流正在增加。没有与社会各界融合,社会力量的广泛支持。因此,以众筹概念,众包智能物流模式,基于互联网平台的开放分销平台,以及成熟移动网络技术的运用,改变传统的分销模式,帮助企业充分挖掘和利用社会的空闲分销资源。创建一个新的分销模式。

(五)以智能物流项目为重点的政府支持项目

建立动态有效的政府财政支持和支持机制,推动财政专项资金使用和减税政策试点应用智能物流,智能物流技术和产品研发,智能物流产业基地建设推动智能物流发展迅速。在智慧型物流重点项目建设初期,大部分建设资金可以由政府投入,同时吸引一些社会资金按照非营利性企业模式进行投资和经营。在项目中期,政府和社会可以按一定比例投入资金,按企业模式运作管理。在项目建设结束时,大部分资金可以由社会投资。政府给予一定的补贴,实行市场化运作和管理。

(六)培养后勤管理人员

物流管理在智能物流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国内很多部门和大专院校都设立了专门的物流管理学科或科研项目。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依靠高等院校和培训机构,把物流教育发展与行业发展同步,加强核心技术。研发人员培训和创新团队建设,培训公司真的需要人才。国家有关部门还要出台相关政策措施,着眼长远,加大人才培养,引进和使用方面的政策扶持力度,整合高校,科研院所,软件企业等各类机构资源,重点抓好通过多种渠道培训。创新,管理和高技能人才为智能物流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我们要借鉴先进国家的经验,不断完善吸引国外物流专业人才的机制,建立人才激励机制,加大高端人才引进力度,有针对性地引入物联网,云计算,信息技术服务,智能物流管理等领域。高端人才,进一步完善人才服务市场机制,促进人才合理流动,优化配置。

(七)加快物流信息化标准化和标准化体系建设

智能物流利用信息技术将供应链中的所有环节连接成一个实体,实现智能协作和管理。这需要相关领域的标准化。相关软件还需要在集成格式,流程等方面采用行业标准。不同公司之间的通信障碍为智能物流的建设创造了条件。一是加快物流信息技术,编码,安全,管理和服务标准的研究和开发。研究和推广产品和服务分类代码,物流单位编码,托盘编码等物流信息分类编码标准,物流数据要素,物流单证等基本标准的物流信息,条码,射频识别等物流信息采集标准,信息系统接口,信息交换标准如物流信息交换标准,物流业务流程等物流信息管理标准。二是研究推进仓储,配送,集装箱,冷链等条码,射频识别等技术应用标准,推进汽车及零部件,食品,医药等重点行业物流信息应用标准,纺织品,农业资源和农产品。系统逐渐完善。最后,促进数据层,应用层,交换层等物流信息化标准的融合,促进物流信息化标准体系的建设。

四、结论

智能物流是世界物流的共同发展趋势。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标志的智能物流正在逐步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各国政府,行业协会,传统运输企业,现代物流公司,制造业企业,金融机构和企业应积极适应大数据时代各行业的新变化和要求,积极推动智能物流发展。进一步深入市场,重构行业治理体系,推进资源整合,优化信息平台技术,加大社会整合力度,鼓励龙头智能物流企业带动发展,构建更加完善的智能物流系统。

猜你喜欢
物流智能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本刊重点关注的物流展会
“智”造更长物流生态链
智能前沿
智能前沿
智能前沿
智能前沿
基于低碳物流的公路运输优化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