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孔子“仁爱万物”思想与高校生态文明教育

2018-11-20 07:47彭陈辰
消费导刊 2018年6期
关键词:生态文明教育孔子

彭陈辰

摘要:儒家思想是几千年来对中华民族影响最为深远的思想体系之一。儒家学派的初创者是孔子,他的“仁爱万物”、“乐山乐水”的思想向我们展现了“热爱自然”的情怀。它为高校学生生态文明教育工作提供了有益启示。有助于高校学生树立热爱、保护自然等生态理念,为当今可持续发展之路添砖加瓦。

关键词:孔子 仁爱万物 生态文明教育

工业文明的展开是一把双刃剑,它使世界各国经济迅猛发展的同时,也对人们赖以生活的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的毁坏。如何解决当下的生态困境已经成为全球性难题。西方学者曾经说:“假如人们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就要到2500年前的孔子那里去寻找根源。”孔子的生态伦理思想广博精湛,它已经深深熔铸于中华文化之中,中华民族拥有运用孔子的生态伦理智慧解决生态难题的先天优势。习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加快生态文明体制变革,建设美丽中国。”建立完备的生态文明社会关键在于培育具备生态文明意识的人才,而教育是是人才培养的落脚点,因而,生态文明教育是高校人才培育工作中必不可少的关键之处。

“仁爱万物”是孔子生态伦理思想的重要内容,“仁者爱人也”是孔子的核心思想,他主张统治者施行仁政,广泛爱民。而“仁爱”并不仅仅指的是“爱人”,孔子的“仁爱”思想更将“爱人”上升到“爱物”这一层面。《论语。述而》中就有这样的记载:“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孔子认为捕鱼不应该用渔网而应该用钓鱼竿,也不应该猎杀巢宿的鸟。这样做的原因是因为用渔网捕鱼会把鱼儿一网打尽,射杀巢宿的鸟儿很不仁道,如果长久的捕猎动物,会使乌兽全部灭亡,打破生态平衡,因此孔子提倡对世界万物怀有仁爱之心。

“泛爱众而亲仁”,“子为政,焉用杀”,“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就是孔子“仁爱万物”思想的表现,孔子进一步将仁学思想推及到热爱自然万物山水的情怀,“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便是这种钟爱山水情怀的表现。想要成为“知者”和“仁者”这样思想道德修养高的人,应该心怀“敬畏天命”和“仁爱万物”的生态伦理观,用眼睛观察自然万物变化的无限魅力,用心灵感受畅玩于山水田园风光的无限乐趣,这样通过培养人们“乐山乐山”的情怀,既能使人们欣赏到山清水秀的外部环境,又能使人们构造心情舒畅的内心世界,成为“仁者”和“知者”的快乐最终便会油然而生。由此可以看出孔子把“乐山乐水”的生态伦理情怀与“仁者”和“知者”的培养有机结合在一起,把人伦道德与生态道德有机的融合在一起。孔子的“乐山乐水”的生态伦理情怀也导致着后世文人墨客留下许多对山水的热情赞美和讴歌的名作。

当前生态危机日益严重,很大程度上是人们生态伦理情感的严重缺失造成的,人们为了追求物质利益,违背自然规律,急功近利地追求发展中的“金山银山”,人们过度滥采乱伐、滥垦乱排等不良行为导致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当然,追求經济增长,是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目标,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在“义”与“利”的关系上,孔子重义轻利但不排斥利益,他并非无视经济利益,他追求利益是有原则尺度的。孔子认为:“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这就证明了我国必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和积极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性,从而使“五位一体”的建设在和谐的系统中有序健康进行。国家要坚持“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的发展思路,发展经济决不能以高耗资源、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另一方面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应吸收孔子“仁爱万物”和“乐山乐水”生态伦理思想中的养分,通过举办各色活动,陶冶学生尊重自然,热爱万物的情怀,从知行上实现与自然和谐相处。另一方面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可以通过班级或社团组织大学生登山、徒步旅行踏青等活动,将生态自然知识传递给高校学生,使他们零距离接触大自然,领略大自然的风光秀丽,进一步了解大自然的神秘广大,从中引发出对自然的敬畏,陶冶他们热爱山水的情怀。现在越来越多的学生会组团旅游,他们在旅途中拥抱自然,并感受自然的魅力,获取自己心灵的满足感,并且通过旅游挑战自我,培养合作精神。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在借鉴孔子“仁爱万物”,“乐山乐水”的思想后,可以通过组织旅游活动,培养高校学生“仁者”、“知者”的生态伦理情怀。

西方学者曾经说:“假如人们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就要到2500年前的孔子那里去寻找根源。”孔子思想博大精深,从孔子的“仁爱万物”、“乐山乐水”思想中吸取营养,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工作中要通过主题班会、环保活动、环保社团等方式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引导他们从小事从自我做起,在学生日常生活中树立合理的观念,从而使学生形成良好的生态文明习惯,这将是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课题,也是促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推动力。

猜你喜欢
生态文明教育孔子
孔子请你加入群聊
孔子的一生
孔子的一生
高校思政课中生态文明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大学生生态文明素养研究
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现状研究
如果孔子也能发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