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林特小组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中的应用

2018-11-20 11:50韩婷婷
神州·中旬刊 2018年11期
关键词:师生关系

韩婷婷

摘要:巴林特小组最初是为促进医患关系,加强对医患关系理解的一种小组活动方法。将这一活动方法运用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工作中,推动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问题和师生关系的理解与思考,帮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间互相支持,帮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胜任复杂局面。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提供不同的视角,帮助解决他们在心理上和工作中的困难。

关键词:巴林特小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隊伍;师生关系

一、巴林特小组从解决医患关系到在高校师生关系中的运用

巴林特是上个世纪著名的精神分析学家,在20世纪五十年代,他提出“药物”不单单指药物本身,还包含了医生及医生带来的氛围,还有医患交流对彼此的重大意义。他创立了研究医患关系的“训练与研究”小组,即巴林特小组的前生。这种小组由六到十二名医生组成,另加一或两名领导者。活动时间保持在一到两个小时左右。

1950年起巴林特的小组工作成为英国训练全科医生的必修课程。1949年到1954年“巴林特小组”的概念逐渐生成。巴林特的工作模式在2003年被德国专家引入中国,同济大学的附属医院是我国首个开展巴林特小组工作的医院。2017年武汉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将巴林特小组应用于思政课教改,成立他们的“思政教师巴林特小组”小组通过聚焦教师在工作实践中的问题,帮助思政理论课老师能获得及时有效的心理支撑,摆脱职业倦态,了解学生的想法和需要,从而推进学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

二、巴林特小组工作方法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意义重大

现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工作办法存在一些问题。首先,在信息高速发展和价值多元的今天,大学生的情况日益复杂,尤其是心理健康方面。学生向老师泼开水、残害自己的室友、考研受挫跳楼等等事件,更是让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倍感压力;其次,各司其职的工作方法很难做好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间缺乏有效的合作机制容易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产生职业倦怠;再者,责任分散下思想政治教育队伍中各个部分很难去真正实现学生的真正需求,容易产生师生矛盾。尤其是传统说教方式很难实现师生共情。将巴林特小组的工作方法引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工作,能帮助高压中的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者缓解职业倦怠,从学生角度理解学生并了解其需求,以正面的情绪和价值观去影响学生,从而缓解师生关系。

学生工作十分繁杂,学生的心理问题复杂,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不一,这要求辅导员和班主任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良好的心理辅导知识和技能。对高校的党政干部和共青团干部而言,他们的工作性质决定了他们与学生直接接触的机会较少,因此这类人群与学生的矛盾相对较少。但同时这也能反映他们很难去倾听学生的声音,了解学生诉求。有必要将巴林特小组的工作方法引入到思想政治教育队伍中去,通过移情和反移情,及时发现自己的问题,运用心理学知识和技能去倾听学生,改善师生关系,改善同事间的关系,并提升自身心理素质。

三、巴林特小组工作方法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中的创新发展

小组工作的基本假设:大多数的心理过程是潜意识的,虽然小组不是一个心理治疗性小组,但它在活动过程中会对小组成员产生影响;不去判断讲述者提供案例的对错或者全部否定,体验讲述者在案例中的思想活动和想法;挖掘讲述者回避或者遗忘的部分;通过学生的语言和行为挖掘学生的心理状态。

小组的工作原则:提供封闭、规律的活动场所;小组活动是非治疗性或支持性的;提供安全、保密的环境;小组成员能反思和共情;组织者严格把握时间;不做活动记录。小组人员的构成:设两个组长,都由业的心理学教授担任,有精神动力性团体的经验,一个负责领导小组活动,另一个负责在小组成员不主动讲述案例时提供案例促进讨论;小组成员由六到十二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中的人员构成,要求同时包含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专业老师、哲学社会科学课的专业老师,辅导员、班主任,党政干部和共青团干部。小组的工作时间和案例:单次活动时间为一到两小时,每两周进行一次;每次提供两个案例,案例必须凝练,案例讲述时间在十分钟以内,也不宜过短。

具体流程:小组成员在恰当的环境下,围坐成一圈,由组长介绍活动规则和界限。一个成员通过回忆讲述关于师生关系的一个案例。其他成员在此时不能打断讲述者,待讲述者陈述完毕,小组成员对与案例有关的事实进行提问。讲述者逐一回答。小组领导将讲述者移出圈外,只允许倾听讨论内容。其他小组成员假象自己是这段师生关系中的其中一方进行讨论。案例讲述者重回圆圈,共同讨论,案例讲述者可以将刚才自己在圈外倾听的感受反馈给组员,这个阶段没有询问也没有回答。等活动时间到,领导者马上结束讨论,不总结也不做记录。

操作中要特别注意的问题:首先,领导者很重要,领导者在其他组员共同讨论时要遵照假设,并防止他们对案例陈述者的审问及攻击。始终让讨论围绕师生关系;引导、鼓励小组成员讲述他们对于案例的想法和感受,领导者要尊重所有成员的意见并确保他们全部发言;如果在讨论中师生双方有一方被忽略,作为他们的代表。其次,讲述者在其他成员讨论时只能倾听,并注意反思,反思自己的工作作风和人格。再者,其他小组成员要善于抒发自己对于案例的想法和感受。另外,小组所有人员要做好保密工作。

小组工作的短期目标:了解学生;通过小组训练提高组员自我觉察的能力;学会倾听、反思和共情;提高沟通能力;激发自己改变工作面貌;缓解工作压力,相互获得心理支撑。小组工作的长期目标: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四、结语

就师生关系而言,“师”不仅被赋予传道授业的技能,他本身就是一味“药”,在一定条件下对学生产生影响。通过沟通和改善师生关系来改善学生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依从性和教育效果。小组成员在长期稳定的小组活动中学会倾听、反思、共情,师生关系将更加和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从而改善职业倦怠。

参考文献:

[1]高亚兵,周丽华:《巴林特小组在高校辅导员工作坊的运用》,《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2016年第5期。

[2]盛鑫,杭荣华等:《巴林特小组对改善大学生共情与沟通能力的研究》,《科技视界》2015年第2期。

猜你喜欢
师生关系
后浪&前浪 艺术史上的师生关系
生成性教学实践中师生关系改善的几点策略
浅谈良好师生关系的培养方法
三喻文化与师生关系
在硕士点中构建和谐师生关系氛围的研究
浅谈技校的师生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