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患者常见的四个认知误区

2018-11-21 13:10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临床营养科卞冬生
饮食科学 2018年4期
关键词:动物性鸡汤配方

文/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临床营养科 卞冬生

误区一:传言可以饿死肿瘤

复旦大学女博士于娟曾接受“神医”的饥饿疗法,放弃正规治疗,每天不吃饭,只吃少量葡萄和芋头,企图饿死肿瘤,结果病情急剧恶化。有研究表明,大约有20%的恶性肿瘤患者直接死于营养不良;营养不良的肿瘤患者其治疗效果、预后和结局都更差。大量临床实践证明,营养治疗应成为肿瘤患者最基本的治疗手段。而是否需要营养治疗,需要向医生或营养师咨询。

误区二:盲目迷信民间传闻中食物的功效,比如相信“鸡汤”“黄鳝”大补

鸡汤的营养价值不比鸡肉高,鸡汤主要是鸡肉、鸡皮及鸡骨中溶解出的少量小分子蛋白质、脂肪等,其营养价值比鸡肉差很多。肿瘤患者化疗后会出现食欲不振、恶心等反应,鸡汤或许更不利于增加患者食欲。

有人认为白细胞低时,多吃黄鳝和鳝鱼能增强免疫力。从营养学角度,并不推荐这样做。对于化疗后出现白细胞减少的患者,可根据患者喜好而选择食用高蛋白、高能量密度的食物,因为高蛋白可以提高肌体免疫力,促进白细胞生长发育。

误区三:盲目购买保健品

保健食品是具有特定保健功能、只适宜特定人群的食品,它的营养价值并不一定很高,甚至不如牛奶和鸡蛋。而从临床营养角度说,还是推荐患者从一日三餐中获取必需营养素。若饮食上无法达到目标需要量,推荐口服营养补充剂(特殊医学配方食品)。但具体如何选择,请咨询医生或临床营养师。

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是指为满足进食受限、消化吸收障碍、代谢紊乱或者特定疾病状态人群对营养素或者膳食的特殊需要,专门加工配制而成的配方食品,包括适用于0月龄至12月龄的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食品和适用于1岁以上人群的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

最新的《中国肿瘤营养指南》中指出,含精氨酸、ω-3多不饱和脂肪酸、谷氨酰胺、核苷酸等免疫调节成分的免疫增强型肠内营养制剂对头颈部及上消化道肿瘤手术患者有益。

误区四:极端忌口

临床上遇到许多病人都会忌口许多食物,结果日渐消瘦,甚至转变成营养不良。

动物性食物和豆类食物是人体获取蛋白质的主要来源,蛋白质摄入不足反而会造成人体免疫力下降。

所以对于动物性食物应适量食用,不要盲目相信所谓的“发物理论”。同时遵循食物多样原则,食用蔬菜水果等,补充肌体所需维生素等。不能随意忌口,饮食均衡即可。

肿瘤患者的食物选择

保持每天适量的谷类食物摄入,成年人每天摄入200克~400克为宜。在胃肠道功能正常的情况下,注意粗细搭配。

适当多吃鱼、禽肉、蛋类,减少红肉摄入。对于化疗胃肠道损伤患者,推荐制作软烂细碎的动物性食品。

每日适量食用大豆及豆制品。推荐每日摄入约50克等量大豆,其他豆制品按水分含量折算。

推荐每日蔬菜摄入量为300克~500克,建议摄入各种颜色蔬菜、叶类蔬菜。每日水果摄入量应为200克~300克。

使用多种植物油作为烹调油,每天摄入量为25克~40 克。

避免酒精摄入,限制摄入烧烤、腌制和煎炸的动物性食物。

当出现明确的矿物质及维生素等营养素缺乏时,可在医生或临床营养师建议下,考虑膳食强化。

猜你喜欢
动物性鸡汤配方
人的动物性与植物性
人的动物性与植物性
浅析大学生人文情怀教育培养方法的研究基础
“感谢贫穷”是 毒鸡汤吗
东北丰新型产品配方
呆雏配忠犬,鸡汤对狗粮
“史上最严新规”终结奶粉任性
鸡汤热线
配方
幸福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