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消费状况调查研究

2018-11-21 11:54黎莉
消费导刊 2018年13期
关键词:网络借贷消费大学生

黎莉

摘要:大学生的消费方式变成以网络消费为主,消费金额每月约2500元,当资金不够支撑消费时,转向网络借贷。通过学校教育等途径使其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关键词:大学生 消费 网络借贷

截止目前,高校大学生的年龄构成基本上都为1995年以后出生,在大一新生中,甚至有2000年出生的学生,而这一代人的父母基本都是在改革开放之后成长起来的,多为70-80年代生人,而这一代的人的子女的成长环境,基本上是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的2000年前后,自幼良好的成长环境,加上独生子女的政策,当前这一代大学生形成了与勤俭节约的70、80后的不同的消费方式。

以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大一新生为样本,抽样调查大一新生的消费方式,分别从收入和支出两个方面来调查。收入的来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家庭、打工、学校补助等,支出这一消费方式分为以下几个方面:每月支出总额,使用途径,以及是否使用网络借贷等几个方面。通过设计合理的问卷,经过调查初步得出以下结论:

一、大学生消费金额分析

如上表所示,大学生月消费比重情况,经调查可以发现,1000-2000元左右所占比重最大,约占44%,而2000-2500占比36%,也就是说目前上海地区高校学生的月消费水平基本在1000-2500元左右。而消费水平低于1000元以下以及2500元以上的人群占比较小,每一类均不到10%,月消费水平低于1000元的人群,经调查,大部分是来自中西部偏远地区或者收入来源显示有申请助学贷款或者国家助学金的经历。

二、大学生消费目标分析

除了对大学生消费金额进行统计分析之外,另一项很重要的指标就是大学生消费的流向。经调查分析,大学生用于日常吃饭方面的消费所占比重并不是最高的,而占比最高的是社交和娱乐两个方面,两方面占比超过50%。可以想见,目前大学生主要生活方式已经发生转变。

三、大学生消费渠道分析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大学生消费方式和渠道发生了变化,尤其是随着支付宝、微信等移动支付的出现,纸质货币的使用机会越来越少。据统计分析,有90%以上的同学都会选择网络上消费,并且占比比较大,大学生也成为了网购的主力军。据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学生事务中心展开的一项調查,在“双十一”期间,平均学生网络消费平均达到1000元以上。而且伴随着快递、物流行业的兴起,也为网购提供了便利。

基于以上调查,可以发现大学生消费方式和消费习惯都已发生变化,而促使这种变化的因素可以归功于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但与此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大学生消费存在的问题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

1.缺乏理性消费。大学生消费多半冲动消费为主,缺乏理性消费。尤其是网络消费,对于互联网商家的活动盲目追逐,往往购买的物品并非自己实际需要的物品,并且互相攀比之风盛行,许多大学生热衷于在朋友圈晒自己消费时的照片,这种心理,也是促使大学生消费行为转变的一个因素。

2.网络贷款出现。校园贷、裸贷等现象出现,目前也已成为校园安全的重点关注问题,蚂蚁花呗、借呗等当大学生一方面拿着父母给予的生活费不能满足其消费欲望的时候,他们羞于向自己的父母在要钱,又不想去打工挣钱,所以此时就使网络贷款以及其他借贷方式有了可乘之机。

四、积极引导大学生树立良好的积极健康的消费观

基于大学生消费的新形势以及存在的安全问题隐患,笔者认为,需要积极引导大学生树立良好的积极健康的消费观,主要有以下几点建议:

1.召开主题班会。辅导员通过召开主题班会的形式,班会主题可以选择大学生消费相关的话题,可以请几类有代表性样本的同学上台去演讲,最后通过互动讨论的方式,让同学们选择哪一种消费观是更合理的,给予学生积极的引导。以这种轻松愉快的方式让同学们广泛参与讨论,途径既容易让同学们接受,也有利于发挥朋辈的作用,让同学们发自内心的去接受或者主动的转变。

2.网络安全教育。针对大学生网贷背后的安全隐患,以及网络、电话诈骗等现象的不断出现,网络安全教育可以从侧面外部因素促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以及积极向上的消费方式,而不是选择网络借贷等方式去弥补自己经济上的不足。

3.职业生涯规划。做好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使其对大学四年有一个短期、中期、长期的目标规划,将其引导上学习的道路,让大学生在大学有明确的目标,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多参与学校的各项活动,来提升自己,而不是选择消费为自己标榜的目标和炫耀的资本。积极引导学生以学习为目标,避免以金钱作为衡量一切的价值观。

猜你喜欢
网络借贷消费大学生
国内消费
新的一年,准备消费!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40年消费流变
大学生之歌
网络借贷平台中电子合同的法律效力分析
大学校园网络借贷问题及其对策分析
我国P2P网络借贷的风险和监管问题研究
新消费ABC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