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信息资源数字化融合服务模式研究

2018-11-21 11:54李霞
消费导刊 2018年13期
关键词:档案信息资源服务模式

李霞

摘要:档案管理信息化发展是当前时代背景下档案事业发展的趋势和方向,在档案信息资源数字化融合服务模式开展过程中,必须要以用户的需求为核心,对档案信息资源融合服务为具体的研究内容,不断创新档案信息资源管理模式,并且構建档案信息资源数字化融合平台,为档案信息化管理奠定坚实基础。

关键词:档案信息资源 服务模式 数字化融合

一、引言

随着用户信息环境的变化,用户更倾向于得到及时、专业的信息帮助。由此,档案机构也在寻求一种新型的服务模式,以整合数字档案资源为基础结构,在一个更加宽泛的平台内实现数字化资源融合,给用户提供—体化、便捷化、知识化的数字化融合服务。同时,信息科技的进步和服务实践的深化也为服务模式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和现实基础。本文将对档案资源数字化融合的三种服务模式进行介绍,并在此基础上构建档案资源数字化融合服务平台,以期为后续学者提供参考。

二、基于馆藏内容的信息检索与知识服务模式

基于馆藏内容的信息检索与知识服务模式是指以满足用户查找和利用信息资源的有效性为目的,将不同物理属性分布的档案信息资源(包括档案信息、档案服务设施、设备、档案服务人员等)通过系统化组织起来,构建一个档案信息资源服务平台,并借助它提高档案信息资源共享效率的一种服务模式。

该模式主要由查询模块、描述模块、匹配模块、提取(输出)模块和验证模块构成。查询模块为用户提供多样的查询手段,最常用的方法是关键词检索,查询界面通常嵌入数字字段的只能联想功能,帮助用户进一步明确其查询需求。描述模块的功能是将用户的需求转变为系统可识别的特征描述,这种描述包括本文信息和图像信息的特征。匹配模块是检索的过程,将用户描述的内容特征按照一定的规则在资源库中进行查找,按照设定的测度进行匹配和排序。排序的方式有非常多样式,最常见的是按照关联程度、时间、来源等。提取模块提供给用户一个结果的展示列表,供用户选择和使用。验证模块主要用于评估检索内容是否满足用户的需求。档案机构的物理分布特点和用户在查找和利用档案信息资源过程中对传统获取路径的依赖导致了用户对信息内容有效性的强烈需求,因此,用户希望得到一种能够有效整合不同机构馆藏内容的服务方式。

基于馆藏内容的检索与服务模式有以下几个特点:(1)近似匹配寻优。在现有的技术条件下,对本文和图像信息的描述是一种近似与确定型的表达,系统会通过不断地缩小检索范围来确定匹配结果,这种结果通常比较准确。(2)交互性强。基于内容的检索用户的参与程度较高,用户提供检索需求,对检索结果进行评估,及时反馈对检索结果的满意程度,如果系统不能满足,用户还可以借助专业馆员,寻求进一步的帮助。(3)实时高速检索。检索的速度一方面取决于技术的先进性,另一方面取决于数据库的结构化程度。经过对数据库进行重构,可以实现高速、及时、快速检索。

在档案信息化管理过程中,知识服务主要是基于馆藏内容的,首先有丰富的馆藏内容,才能为用户提供知识服务,而丰富的档案资源以及信息化管理模式,可以弥补由于档案机构空间分布比较分散造成的资源分散问题,也能对不同的档案机构之间的信息技术标准不统一的问题进行解决。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这种服务模式的实现,也主要取决于两个方面,一个是档案资源的整合比较需要实现知识化,另一个是人工服务知识化。对档案信息资源进行整合的关键,在于对各种分散在不同的馆藏系统中的信息、知识等进行整理,重构,构建秩序分明的知识库,便于用户对档案资源进行利用。如果系统本身不能满足用户的需求,则应该要借助于人工服务对用户提供服务,发挥馆员在参考咨询过程中的作用,为用户解决各种实际问题。

三、基于用户需求的个性化服务

在当前时代背景下,个性化服务是档案服务过程中的重要发展方向,意在借助网络技术和人工智能主动评估和预测用户的需求,挖掘用户兴趣,为用户提供主动服务。

个性化服务系统主要包括三个部分,第一是用户模型,第二是与用户兴趣相关的数据库,第三是推送引擎。用户的模型主要是通过对用户的行为特征进行收集以及对用户的特征进行预测得到的,通过平常用户的浏览行为、查询行为等可以预测用户的特征、用户感兴趣的内容,然后给用户提供相关的信息资源。推送引擎是给用户提供相关信息的重要途径,除了根据用户的爱好给用户推送相关的信息资源之外,还能根据用户的定制需求,给用户提供专门的web页面和电子邮件。

在个性化服务中,强调了用户登录过程中的交互性,为了能够更好地收集和了解用户的特征,用户,必须要在相应的平台上注册,才能让技术人员从后台了解到用户的相关信息,而且用户在注册的时候就要写下自己的一些基本信息,比如年龄、兴趣爱好、工作领域等。基于个性化服务的网络平台会向用户提供定制功能,用户根据自己的兴趣偏好向平台定制相关的内容,这些需求经过系统或者人工的整理后会推送到用户的页面或者直接发送电子邮件给用户。对于用户的浏览行为、检索行为等,都是通过日常跟踪扫描得到的。在用户使用数据库的过程中也会产生很多不同的信息,可以对数据库的内容进行补充、更新,随着用户的兴趣爱好不断改变而给用户提供更精准的服务。

档案信息资源个性化服务是由用户需求驱动的,基于对用户兴趣、角色、背景等因素的高度关注,向用户提供特色服务,并构建了基于数字档案馆的个性化服务模式。个性化的服务系统能够始终关注用户需求,并通过数据挖掘和意见反馈等方式有效改善服务质量,提高用户体验和信息济源利用率。

四、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泛在智能服务模式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泛在智能服务模式是指以移动互联网为媒介、通过移动终端和界面进行信息资源传递,满足用户在移动互联网环境下泛在体验档案信息资源的服务模式。

这种服务模式对应的功能也十分全面,比如对文化资源进行检索、推送信息、在线参考资源、虚拟社区等。

1.文化资源检索模块。当用户使用app进入页面之后就可以进行用户注册,并且可以根据用户的注册信息给用户提供基础性的推送服务。当用户完成注册之后可以进入信息检索页面,需要注意的是,在信息检索页面必须要给用户提供智能化导航服务,帮助客户了解检索页面的功能、分类等。

2.智能推送模块。系统可以根据用户提供的信息,以及用户的模型,给用户主动推送相关的资源。

3.在线展厅模块。因为档案信息资源经过系统的智能化整合之后可以按照主题进行分类,最终形成不同的知识库。馆藏信息资源包括很多,比如声音、图像、文本等,将这些不同类型的资源按照一定的主题归类,然后进行展览,可以帮助用户加深对某一个主题的认识,从而激发用户继续探索的兴趣。

4.在线参考咨询模块。在APP中可以提供一个用户和馆员实施交互的平台,用户可以将自己的需求、反馈等及时传递给馆员,让馆员对用户的需求和反馈信息有所了解,然后第一时间为用户提供相应的参考咨询服务。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馆员的参考咨询服务也是通过互联网完成的,比一般的参考咨询服务效率更高。

5.虚拟社区模块。当前大部分APP中都包含虚拟社区功能,這可以给用户提供一个相互讨论的平台,用户也可以自行产生很多信息资源,并且在虚拟社区中和其他的用户进行交流,实现知识共享。

五、档案信息资源数字化融合服务平台及实现框架

档案信息资源数字化融合服务是建立在门户平台基础之上的,门户平台之间体现出集成性,对于参与合作的主体、资源、服务等,都应该要统一联系起来,为用户提供更健全的服务。

档案信息资源数字化融合服务平台的重要特征就是具有强大的集成性,其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机构的集成。因为档案信息资源服务平台是多个不同的机构的集成,所以让用户可以直观地了解到不同机构的信息,通过门户系统可以了解到不同机构的信息差别,用户也可以访问不同的档案机构。

第二,资源的集成。资源是档案信息系统中的关键,门户系统可以为用户提供信息检索的功能,用户在对各种信息进行检索利用的时候,也不会受到信息资源的限制,还可以充分享受各种信息资源。

第三,模块的集成。门户网站系统中的功能模块分类比较全面,比如可以实现信息发布、信息检索、信息反馈等,是一个一站式门户平台。

第四,服务模式的集成。门户系统的核心目的是对各种服务模式进行集成,根据不同的用户具有的不同信息需求,门户系统可以为其提供专业化、个性化以及智能化的服务。

六、总结

本文分析了新环境下档案信息资源数字化融合服务的三种模式,并将这些服务模式集成到统一的档案信息资源服务平台,并创造性地构建了其实现框架。档案信息资源数字化融合服务平台具有高度的集成性、开放性、交互性和兼容性,通过信息发布模块、信息检索模块、信息服务模块以及反馈互动模块等功能模块的构建,力争为用户提供数字信息资源的一站式服务和体验。

猜你喜欢
档案信息资源服务模式
档案信息服务创新的内驱力研究
档案信息资源开发主体多元化理论探析
加强图书馆数字化服务 让阅读引领未来
基于云计算的数字图书馆建设与服务模式研究
文化馆总分馆制服务模式的实施探索
关于档案信息资源商业性开发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