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环境下的计算机审计研究

2018-11-21 11:54杨贵婷
消费导刊 2018年13期
关键词:信息环境问题对策

杨贵婷

摘要:伴随着信息化产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在各个行业中渗透计算机技术已经成为顺应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要想合理性提升审计项目,就要整合计算机技术,对审计风险予以直观的数据管理,实现审计工作的全面优化。

关键词:信息环境 计算机审计 问题 对策

一、信息环境下运行计算机审计的意义

在计算机技术全面进步的社会背景下,有效整合审计效率十分关键,基于此,要合理性完善计算机审计项目的运行效率。

第一,信息环境下运行计算机审计能有效顺应审计环境的变化,结合信息技术,审计环境出现了变化,传统的审计机制和审计措施已经不能满足具体要求,纸质项目中只能对账务进行书面审计,在信息条件下,借助电子数据就能形成直观的数据对比分析,也能减少人为操作过程出现的异常问题,保证设计流程和设计效率能满足实际要求。并且,在审计工作中,电子文档以及软件硬件等形成协同管理结构,能从根本上提高审计项目的整体效率。

第二,信息化审计结构和方式也发生了改变,在新型审计机制中,借助技术方式能有效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合理性完善各类审计工作和审计项目的处理效果,确保能从根本上完善管理流程和控制效果,也为审计效率和质量优化奠定基础。最重要的是,相关人员能借助对系统运行状态进行的评价,合理性提高系统可靠性以及安全性,维护审计效果的同时,整合各个部门的基本工作职责,集中提高审计控制效果和运行维护水平,能针对具体数据進行直观的测试和频段,优化网络应用环境,甚至能建立远程审计工作机制,促进现场审计项目全面进步和优化。

二、信息环境下计算机审计工作存在的问题

在信息环境下,计算机审计工作依旧存在很多问题,需要相关部门给予高度重视,确保审计效果能符合预期。

1.审计线索获取效果不好。在传统的会计审计工作开展进程中,会计数据基本都集中在纸质项目中,多数数据凭证和财务报表都需要进行手工填写,并且要求相关部门管理人员进行签字确认,整个过程将较为繁琐并且效率不高,且容易在审计过程中形成线索。而在信息环境背景下,会计活动都是依托计算机数据库,相应的数据若是借助不良手段进行篡改甚至不会留存迹象,这就导致财务数据可靠性受到影响,整体管理流程和管控项目难度更大,加之相应的审计线索并不容易获取,就会影响整体项目的管理效果。

2计算机审计系统风险问题。尽管信息环境中计算机审计为财务审计工作带来了很大的便利,其隐藏的风险问题也较多,计算机系统若是出现不稳定的状态,就会对整体运行效率和数据准确性造成影响。例如,计算机系统出现了木马病毒,也会严重影响整个系统的安全性。另外,计算机若是不能建立有效的维护机制,就会出现系统安全问题,加之计算维护不能得到合理性控制,也会导致会计失真问题严重。

3.审计人员综合素质不足。在审计工作中,若是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不能满足实际要求,就会出现综合效率和管控工作失衡的问题。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审计人员业务能力要顺应发展趋势才能提高管理水平,然而,多数审计人员工作素质和信息化技术发展水平并不能形成良好的平衡,就会制约整体管理效率。

三、信息环境下计算机审计工作的优化措施

在信息环境下,相关部门要积极落实系统化管理机制,整合审计工作和相关技术,完善管理效率的同时,为后续计算机审计工作的优化奠定基础。

1.优化信息化建设水平。在审计工作开展后,相关部门要积极整合审计流程,完善审计机制和计算机技术的融合效率,按照标准化流程处理相关问题的同时,确保各个部门内部能优化计算机硬件设施和软件安装,从根本上保证网络建设管理水平满足时代发展需求。一方面,硬件设施要保证更新速度,能契合当代信息化发展需求,且能有效网络硬件设备的常规化维护管理水平和网络优化水平。另一方面,要对软件进行统筹管理,确保数据传输工作和审计效率都能满足实际要求,一定程度上完善信息共享,为审计工作全面落实奠定基础。

2.优化审计人员综合素质。在信息化管理项目建立的过程中,审计部门要对审计人员综合素质予以监督和管理,确保运行管控机制和素质培养机制的完整性。需要注意的是,相关部门要设立固定的培训项目,不仅要提升相关人员的专业知识和计算机应用知识,也要提升审计人员的学习力,确保其能有效落实动态化学习机制,合理性优化计算机审计工作的整体效果。除此之外,要定期开展考核项目,保证相关审计人员能够有效内化相关知识,为后续计算机审计工作的全面开展奠定基础。只有保证审计和计算过程的系统化融合机制,才能完善计算机审计整体效果。

3.处理计算机风险。在信息管理工作中,相关部门要整合计算机数据处理机制,合理性完善防范措施,优化整合审计结构,提升安全监督管理水平。需要注意的是,相较于纸质数据,计算机存在被侵入或者是被篡改的风险,这就需要相关部门进行统筹监督,合理性解决计算机风险问题,设立相应的风险防御机制,定期对计算机安全性进行检查和监督,确保能从根本上提高计算机风险问题的监督管理水平。并且,相关人员要结合内部程序和检测项目集中排查数据风险,为系统安全性优化奠定基础。

4.整合管理制度。在计算机审计工作全面开展的过程中,要积极整合管理流程,完善制度管理效果的同时,确保相应操作和管理流程都能有管理制度作为约束机制,合理性提高管控效果,实现管理效率的全面优化。并且,要从制度上对计算机数据普查项目予以规范和综合管控,提高计算机审计工作的整体效率。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信息环境下,审计工作流程和运行体系出现了很大变化,相关部门要积极整合审计结构和审计机制,强化风险识别以及控制效果的同时,提高数据准确性,为计算机审计流程的优化奠定基础,按照标准化流程完善计算机审计基本水平。

猜你喜欢
信息环境问题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信息环境下高校学生学习动机激发刍议
信息环境下的企业管理路径与信息安全探索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泛在信息环境下高校图书馆《信息检索与利用》课程设计与改革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图书馆:历史、现在和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