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金融价值论的中国经济金融化探索

2018-11-21 11:54汪思琦
消费导刊 2018年13期
关键词:金融化中国经济

汪思琦

摘要:十九大以来,我国政府加强了对经济金融体系的关注。在现阶段经济金融体系运行过程中,金融体系已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重要方面,其与社会基层民众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但是受到传统经济发展理念的限制,我国大多数民众并没有对经济金融化建立正确的认识。因此本文根据金融价值论下我国经济金融化发展薄弱点,对我国经济金融化发展优化措施进行了简单的分析。

关键词:金融价值论 中国经济 金融化

前言

经济金融化主要是将经济、金融进行相互渗透融合,促使金融途径作为企业经营利润获得的主要渠道。同时通过企业间资源配置金融模式的建立,可在经济金融化正常经济结构限度内,保证社会经济市场稳定运行。但是在总体发展中,我国经济金融化具有金融行业过度膨胀的特点,因此为了避免过度经济金融化现象的发生,对我国经济金融化发展情况进行适当分析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金融价值理论下的经济金融化薄弱点

1.传统生产行业利润率不断下降。在现阶段发展过程中,以生产制造业为代表的生产行业利润率不断下滑,而资本企业为了保证自身收益,只有不断进行利润率获取渠道的拓展。金融获利领域成为企业经济活动进行的主要方向。但是由于我国经济金融化起步较晚,整体利润率仍低于西方发达国家。

2.金融资源供给失调。资本主义市场投机模式应用频繁,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实体经济金融化的步伐,但是过度增加的金融资源供给也导致我国国有、民营等行业金融服务范围的缩小。再加上现阶段经济金融化价值体系不够完整,导致我国金融体系出现了多层次分割情况,最终促使我国金融资源供给失调。

3.投资渠道狭窄。投资渠道狭窄是我国现阶段经济金融化发展的主要特征。其主要是在我国长时间的发展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经济货币资金,而资金拥有者为了保证新资本利益的稳定获得,就需要进行新型投资渠道的进一步拓展。这种情况下,大量的货币资金进入了经济领域,而我国经济管制力度不强,也为我国经济金融化进程造成了一定的阻碍。

二、金融价值理论下的经济金融化探究

1.建立金融保险机制及预警机制。在金融价值理论下,我国经济金融化发展过程中,其信息不对称问题优化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主要为储户对金融机构信任程度、金融机构的借款人监督筛选能力两个方面。一方面在储户对金融机构信任程度分析过程中,在全部储户不同时货款提取的情况下,几乎全部货币储存用户都无法维持对整体金融中介机构的长期信任。若货币储存用户无法保证对金融中介机构的充足信任,则会导致经济金融市场内部的挤压,因此存款保险机制的建立非常,必要。在实际管理过程中,存款保险机制可以依据我国高货币储蓄绿地特点,结合社会保障及投资价值分析,从各个方面明确货币储存流动性特征,从而提高储蓄用户对金融机构的信任值。另一方面金融机构对贷款人员还贷能力的筛选,也直接影响了我国经济金融市场资产业务利润的获得。在我国商业金融机构发展过程中,零散储户流动性债务转化,在一定程度上为借款人筛选、监督效力的优化提供了有效的依据。而基于我国经济金融化进程中金融机构问的脆弱性及金融机构个体间估计失误情况,可进行经济金融预警机制的建立。即在金融危机发生的48个小时内,实施相应措施维持整体金融体系的稳定,限制金融危机蔓延,从而为金融秩序的有效恢复提供依据。在金融预警体系运行过程中,可综合采用金融检测、业绩评估的形式,在金融风波发生之前,建立完善的金融机构风险预警体制,从而最大程度降低金融风险发生概率。

2.完善金融管理机制。生产制造产业主要依靠金融渠道作为主要资金获取模式,而金融企业也逐渐与实体经济进行了分离。同时金融资本的增加,也为普通产品资本特征的显现提供了依据,纯金融产品已经出现。这种情况下,经济市场体系中的商品价格波动就不断增加。因此为了保证我国经济金融化进程中商品价格的动态稳定,就需要对进行完整金融管理机制的构建。

3.强化政府监督管理。我国经济金融化进程中的经济金融薄弱点,不仅表明了我国经济金融化进行的不稳定特征,而且也昭示着我国经济金融化进程中极大的金融危机趋势。因此为了保证我国经济金融化进程中的金融价值,首先在实际管理过程中,可加大政府层面的监督管制力度。在政府监督管理过程中,可根据我国经济金融体系实际价值及金融服务特点,结合我国现有金融法律机制,从内容、金融体系结构、服务质量等方面进行全面分析,进行商业金融机构破产兼并机制的完善。其次针对我国经济金融化进程中金融风险因素的隐蔽性,可在以往金融机构监管政府主导型融资体制的基础上,进行金融自由化资本的开设。从而逐步加大我国在金融资本管制方面的开发力度,结合对应法律体系的完善,降低经济金融化对我国金融体系的不利沖击。最后在经济金融化监督审查环节,可通过专门监管机构,结合审查监管政策,确定金融机构、金融市场、金融体系稳定运行的管理目标。在这个基础上,结合我国经济金融发展过程中金融资本价值变化,进行整体金融监管体系的不断优化调整,从而最大限度提升我国经济金融化进程中的金融资本价值。

三、总结

综上所述,随着以往金融行业、房地产等行业金融资源供给力度的不断增加,我国金融市场的实体经济造成了极大的冲击。这种情况下,我国政府职能部门就需要根据现阶段我国经济金融化进程中金融价值变化,进行政府监督管理体系的设置。同时综合考虑金融机构运行环节货币拥有者、货币借用者与金融机构之间的联系,可逐步完善金融保险管制体系。从而保障我国经济金融化进程中金融资本价值。

猜你喜欢
金融化中国经济
金融·危机·再现
浅析“全面二孩”政策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基于“三元悖论”的中国抉择
制度变迁与经济增长
国际粮食价格波动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人民币升值对中国经济的影响研究
流动性与经济的关系探究
国际原油供给波动的原因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