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卫生市场监管问题研究

2018-11-21 11:54侯彩虹
消费导刊 2018年13期
关键词:医疗卫生监督管理

侯彩虹

摘要:加强对医疗卫生市场的监督管理是卫生部门的一项行业管理的重点工作,只能加强,不能削弱。但是应当看到,目前医疗卫生市场中仍然存在诸多违法违规问题和管理不规范现象,需要采取积极有效措施,进一步加强监督和管理,为群众安全就医和维护医疗市场的健康秩序服务好。

关键词:医疗卫生 监督 管理 研究

医疗卫生行业与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及身体健康密切相关,加强监督管理是坚持人本理念、促进医疗卫生行业长足发展的具体表现。近年来,各级医疗卫生主管部门及相关部门通过完善工作机制、开展专项检查、加强日常监督、突击明察暗访等形式,较好地发挥了监督职能作用,规范了医疗卫生市场秩序,维护了群众健康安全。但也应该看到,随着各项改革的不断深入,一些老问题有屡查屡犯之势,一些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也时有出现,进一步加强对医疗卫生市场监管是一项长期任务,任重而道远。本文就有关问题谈谈个人的看法和认识。

一、医疗卫生市场监督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非法行医现象依然存在。当前,受到丰厚的经济利益的驱动和诱惑,一部分单位和个人为了实现自身的利益,不惜以身试法,通过不合法的方式来购买不正当渠道来源的药材、药品;尤其在个体诊所与民营医疗单位,存在超科目、超范围(超出登记核准的诊疗科目或者診疗范围)进行违法行医;医疗机构使用非卫生技术人员从事医疗卫生技术工作,这往往会埋下严重的事故隐患。

2.虚假广告宣传现象仍未根除。近年来,我国科技发展迅猛,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大量使用,微信、微博、短信进入千家万户,一些不法分子就利用现有的网络科技手段,对医疗卫生相关的事项进行虚假的广告宣传,利用人们治病心切的心理,肆意散布虚假的广告以及产品,向他们售卖不合法的医疗产品,骗取人们上当受骗,对于医疗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造成了极坏影响。另外,医疗卫生广告管理不规范现象也同时存在。

3.医疗卫生监督管理法制建设不健全、不完善。据调研,我国的很多医疗卫生站点的分布不平衡、不科学,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配置也不尽合理,设备配置不够先进和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不到位。这些问题都是由于医疗卫生相关的法制建设不健全、不完善而造成的,严重约束了对医疗卫生监督管理工作正常开展,影响了监管职能的作用发挥。

4.监督力度不够。没有有效的监督就不能保证医疗卫生业的健康运行和顺利发展。监督力度不够的主要表现:一是责权不细化、不适应。在我国的医疗卫生行业整体管理工作中,更加重视的是相关医疗卫生行政机关、事业机构的作用和职权,对监督管理方面赋予的相关职权比较小、不细化,责任不是很明确,监管人员力量、素质与业务需要不匹配,难以发挥出应有的作用。二是履行监管职责有“一手软一手硬”现象。在一些单位医疗卫生行业的监督管理工作中,放松对一些“关系”单位、人员的管理,对其监管力度“软”,但是对于其他人和机构却很严格,监管力度“硬”。这种“人情”执法,对我国的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稳定和市场秩序带来很大的影响,容易助长一些不正之风,容易滋生腐败。

二、加强医疗卫生市场监督管理相关对策

1.完善监督管理体系。要想解决医疗卫生市场中的相关问题,最基础的一点就是要健全和发展我国的医疗卫生监督体系,解决制度和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完善监督管理。首先,国家医疗卫生主管部门或会同有关机关要组织研究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制度办法,用法律法规和制度办法做保障,维护医疗卫生事业的正常发展。各相关机构和单位要依法依规办事,严格履行职责,既不能越权、滥作为,也不能用权不到位、不作为,在享受权利的同时履行相应的义务,将医疗卫生事业的监督管理工作抓紧、抓细、抓严。

2.加大监督管理力度。(1)加大投入,完善装备。目前,医疗卫生监督管理的经费投入不足,装备落后,影响监督执法的现象在一些地方不同程度地存在,为调查取证与执行带来困难。因此,增加经费投入,更新执法装备刻不容缓,这是长效监管医疗卫生市场的,必要条件。(2)加强执法队伍建设,开展文明执法。医疗卫生监督管理执法人员行为面向社会大众,直接影响政府监督执法的形象。各级医疗卫生部门、相关部门首先要根据实际需要,合理确定人员编制,配备德才兼备的执法人员;其次,加强队伍建设,提高政治素质。重点是执法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作风建设,完善考核约束机制,规范执法人员行为,在社会树立良好的执法人员形象;三是加强技能培训,提高业务素质。一些地方的医疗卫生监督管理队伍存在素质良莠不齐,执法水平不高的问题。对此,建议相关部门采取“走出去”、“请进来”、以老带新、传帮带的方式,增强执法人员的实践经验与执法技能,全面提升执法人员的政策理论水平与业务水平。四是增强服务意识,倡导文明执法。对违规违纪和管理不规范问题进行处理处罚是监督管理部门的法定职责和权利,但不是根本目的。监督执法的目的,是为了不断加强和改进管理,规范市场秩序,提高社会公众依法依规办事的自觉性。

3.突出整治重点,加大打击力度。医疗卫生市场需要治理的重点包括两个部分,其一为重点区域,例如城乡结合区、公路沿线、大学校园、居民区;其二为重点人群,例如违章行医、无证行医与举报案件。在执法时要做到有的放矢、主攻难点、以点带面、惩一儆百。

要加大整治力度,提高治理效果,建议实施部门联合执法,重拳出击,增强执法合力。医疗卫生监督执法人员因缺乏强制手段,往往执法力度不大。因此,执法时可与药监部门、民政部门、宣传部门、工商部门、公安机关等,建立部门合作与协调机制,形成强大的执法合力,进一步拓展医疗卫生监督的深度与广度。在开展重点治理的同时,做好相关法律法规及医学知识的宣传,为监督执法营造良好氛围。

结束语:我国的医疗卫生监督管理事业的发展总体来说存在很多的问题,管理不够成熟,各级医疗卫生及政府有关部门应当坚持依法管理,标本兼治,勇于改革创新,积极探索有效的监管方式和方法,对医疗卫生市场坚持长效管理,最大程度地保障人民群众合法权益与健康安全。

猜你喜欢
医疗卫生监督管理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突出“四个注重” 预算监督显实效
为了医疗卫生事业健康发展
监督见成效 旧貌换新颜
夯实监督之基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
京津冀医疗卫生合作之路
京津冀医疗卫生大联合
人本管理在我国国企中的应用
监督宜“补”不宜“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