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推进安阳市农村脱贫攻坚工作研究

2018-11-22 10:46米寸美
农村农业农民·B版 2018年9期
关键词:安阳市下功夫贫困户

米寸美

推进精准扶贫,加大帮扶力度,是缓解贫困、实现共同富裕的内在要求,也是河南省实现全面小康和现代化建设的一场攻坚战。滑县作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是河南省最早开始扶贫工作的县区之一。本课题组结合在滑县留固镇杜星落村驻村两年的扶贫经验,结合2018年滑县县管干部培训班60名学员调研与座谈全县扶贫情况,以及利用兰考县党校、汤阴县党校等地,通过走村入户、查阅扶贫档案、现场交流、实地调查等多种方式,对扶贫村的村情概况、产业情况、组织建设、社会事业等情况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

安阳市精准脱贫的现状

脱贫攻坚战既是一场硬仗,又是一场持久战,打赢这场战役才能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在脱贫攻坚的战场上,安阳全市上下咬住青山不放松,向贫困堡垒发起冲锋。安阳市脱贫攻坚工作在河南省委、省政府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脱贫攻坚一系列会议、文件精神,创新制定了“一个原则、两个退出、三个纳入、四个步骤、五个签字、六个清楚”识别办法和“三步算账法”,对所有涉农行政村进行重新识别,不错一户、不落一人,确保“扶持对象精准”。为了尽快精准脱贫,安阳市创造性地制定了涉及县、村、户三个层面、28项内容的脱贫攻坚档卡模板,确保贫困人口的贫困底数清、致贫原因清、脱贫需求清、帮扶措施清等,做到了“表册”统一规范上墙和系统的信息采集表、明白卡、帮扶手册与贫困户的认知“四统一”。

总之,安阳市认真贯彻落实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突出目标导向、问题导向、责任导向,围绕“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怎么退”四大关键问题,坚持“超常规全面动员、抓具体精准实施、建机制扎实推进、严奖惩确保实效”总体思路强力推进,使得全市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将确保2018年实现6900个农村贫困人口脱贫,38个贫困村退出贫困序列。

安阳市精准扶贫存在的主要问题

安阳市精准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但脱贫攻坚工作还存在政策宣传不深入、基础设施建设较差、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薄弱、少数贫困群众“等、靠、要”思想较重、内生动力不足等问题,攻坚任务十分艰巨。

内生动力不足问题。当前,村一级以及贫困对象都存在内生发展动力不足的现象,只等“输血”、不会“造血”问题较为严重。一是从政府来看,有部分工作人员图省事、赶进度、大包大揽,造成了“干部干、群众看”的局面。二是从贫困群众来看,有的贫困人口文化素质低、农耕观念强,自主发展产业积极性不高;还有的低保、五保兜底人口自身“造血”功能差,安于现状,只求一日三餐过得去,不求脱贫致富奔小康。尤其是贫困户因病、因灾等原因致贫返贫现象突出,贫困对象对外负债高、于内无动力,内外交困,逐步成为脱贫的难点。

基层组织建设问题。一是村级工作运行机制有待加强。村级工作运行的各项制度尚未建立健全,村“两委”工作运行不够顺畅。二是党员教育管理有待加强。中、老年党员党性观念比较强,经常参加支部活动;年轻党员因工作在外居多,参加支部活动不够,党性观念有所淡化。三是从优秀外出务工人员中发展党员较为困难。由于与在外务工人员缺乏常态化沟通,村支部很难掌握他们的思想状况、工作情况,选苗育苗比较困难,造成农村基层组织后备干部匮乏,且党员老龄化问题较嚴重,直接影响了村支部的生机和活力。四是个别村“两委”成员能力欠缺。他们对上级党委、政府相关政策措施的理解不到位,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和思维创新能力较弱。在制订村级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时,对村庄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思路缺乏科学合理的认识。

政策落实不到位问题。调研中,发现在扶贫脱贫工作推进中,还存在上热下冷现象。如一些村干部没有认真学习扶贫脱贫政策,对政策把握不准,业务开展不精,宣传发动不到位;有的习惯于当二传手,导致在少数村的政策落不下去,措施落地走样,造成群众对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的知晓率不高、认知度不深、参与感不强。同时,在政策具体落实中,与一事一议项目捆绑,有部分村未及时上报一事一议项目,即不能享受扶贫项目资金补助。

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薄弱问题。一是部分贫困村集体经济普遍乏力,虽然目前有的村已开始重视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但进展比较缓慢,经济效益不明显,村财政收入十分有限。由于集体经济薄弱,发展后劲不足,要发展村经济让百姓致富,只靠扶贫单位支助难以满足发展需要。二是村干部引领集体经济发展的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党支部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还不强,有的干部思想解放不够,做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手段方式还存有不足。

脱贫攻坚思想认识问题。一是部分扶贫人员思想认识不到位。部分参与扶贫工作的干部用慰问活动替代精准帮扶,除去年底或重大节日期间开展对部分贫困户和留守儿童慰问外,没有真正摸实情、订规划、搞帮扶。二是部分脱贫群众的思想教育存在短板。笔者在调研中发现,个别贫困村民在参加脱贫认定大会上,不是比着如何想办法致富,而是“争着贫困”“抢着落后”。

总之,随着安阳市扶贫的深入推进,面临的体制瓶颈、机制障碍和深层次矛盾越来越多。因此,必须做到精准扶贫,用创新的方式方法精准破解难题。

深化安阳市精准扶贫的对策与建议

2018年是安阳市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关键时期,已由全面推进转为集中总攻阶段。“闻鼙鼓而思良将”,打好精准扶贫攻坚战,需要我们提振精气神,撸起袖子加油干,狠抓落实,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围绕贫困人口脱贫,以集中攻坚、稳定脱贫为工作重点,以扶贫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推动力量,继续深入实施十大扶贫工程,落实扶贫政策和到村到户帮扶措施,强化脱贫攻坚支撑保障体系,全力推进脱贫攻坚,确保完成脱贫任务,坚决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

在扶持对象识别上下功夫,确保“扶持对象精准”。驻村干部要认真学习借鉴“四看”识贫法(一看房、二看粮、三看劳动力强不强、四看有没有读书郎),进村入户认真调查和甄别贫困户,抓好贫困农户精准识别和建档立卡工作,创新“两公示一公告”(乡、村公示评议和县公告)的工作程序,确保扶持对象精准。

在扶贫资金管理上下功夫,确保“资金使用精准”。一是贯彻执行《河南省开展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试点实施办法》《河南省扶贫资金管理办法》《河南省产业扶持脱贫实施方案》等有关规定,按照“项目跟着规划走,资金跟着项目走,监督跟着资金走”的原则,建立完善扶贫项目立项、审批、实施、验收、评估等管理制度。二是扶贫项目管理实施严格执行项目公开制、管理责任制、考核奖惩制,做到项目审批有实施方案和资金使用预算,项目实施有技术指导、规定标准和工程进度报表,项目竣工有质量验收登记和后续管理措施。三是把扶贫资金安排与减贫成效挂钩,加大按扶贫成效分配资金的比重。四是完善资金项目公告公示制度,对扶贫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确保资金安全、规范运行。

在扶贫项目决策上下功夫,确保“扶贫项目精准”。整合资金,扶持产业发展,解决内生动力。扶贫工作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不可能在短时间内一蹴而就,要解决群众脱贫后的致富问题,致了富又如何防止返贫。对此,课题组在创新扶贫模式和机制上进行了深入研究,建议在扶贫项目决策上下功夫,确保“项目安排精准”。

在扶智上下功夫,确保“扶贫资源精准”。扶贫先扶智,只有扶智,才能增加帮扶对象的“造血”功能。加强教育培训,提高劳动者素质,坚持教育资源向贫困村倾斜,要进一步强化教育保障,完善助学体系。要防止因学致贫、因学返贫,阻止贫困代际传递。确保每一个贫困学生都上得起学、不辍学。精准对接产业发展需要设置课程和专业,邀请农牧专家对村民进行职业技能培训,增强造血能力,提高致富本领。同时,也要清醒地认识到,群众的教育不是单一的文化和知识的教育,正如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思想政治工作是一切经济工作的生命线。”这就需要对群众更多地进行思想引导,提高群众脱贫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做到“政府拉一把,自己更努力”,杜绝靠国家养着,这样才能实现“口袋”与“脑袋”同时富起来。

在基层组织建设上下功夫,确保“因村派人精准”。夯实基层基础,选配、培育好村“两委”及农村致富带头人,夯实农村基层基础。建议要注重选派优秀年轻党员干部到村任职,尤其要对那些种养能手、农村经纪人、专业技术人才、知识型人才给予项目、技术、信息、资金等扶持,精准培育农村致富带头人,发挥“领头羊”作用,带动贫困户致富。同时,要确保“因村派人精准”。建议重点选用“担当作为、扎根一线、埋头苦干”的驻村第一书记,把参与帮扶工作作为驻村工作队员和党员干部经受锻炼、提高素质的大好机会,全身心地投入到帮助扶贫对象脱贫致富上来,切实做到下得去、蹲得住、干得好。推行驻村干部“一月一述评”,探索“驻村干部互评”机制,激发驻村干部工作活力。

在广泛宣传上下功夫,确保“扶贫政策精准”。要让扶贫政策家喻户晓。要创新宣传方式,占领思想高地,引领群众学习扶贫政策,切实让群众学好、用好政策。工作队要印制便民服务联系卡,并在村内所有的贫困户家门口张贴。要动手制作宣传版面和宣传册页等发放到贫困户手中,并通过书写墙体标语、举办培训等形式和方法宣传扶贫政策,营造浓厚氛围。要善于总结推广先进典型。及时总结各县(市)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先进经验和成功案例,加大宣传推广力度。每年要及时组织开展脱贫攻坚奖评选表彰活动,及时授予脱贫攻坚模范。同时,要及时处置涉贫事件,正确引导舆论。要针对贫困户致贫的不同原因和现状,利用身边人的励志故事和事迹的宣传与讲解,鼓励他们自力更生,自强上进,利用政府给予的补助和政策支撑,学会自主创业,自谋出路。

在考核上下功夫,确保“责任落实精准”。考核既是“风向标”,也是“指挥棒”。为了实现精准考评,要出台贫困县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办法,合理设置考核指标和权重,严格规范考核程序和方式,辩证分析贫困县的发展成效和个人作用、主观努力和外部条件、当前工作和长远影响、前任基础和现任成绩,重点考核贫困群众的收入是否真正增加、贫困地区的面貌是否真正改变。

在“扶贫对象退出机制”上下功夫,确保“脱贫成效精准”。建立贫困户脱贫、退出工作機制,严格退出程序和标准,对扶贫对象进行动态管理,做到贫困户有进有出。建议借鉴江苏省淮安市的“阳光扶贫”监管新模式,将商业“OTO”模式运用到扶贫监管系统中,整合民政、公安、工商等10余个部门的扶贫人员个人信息,运用大数据处理,精准筛选,把个别村干部的“亲朋好友式”贫困户踢出去,确保贫困户信息库里没有一个“假贫困人”。

(作者单位:中共滑县县委党校)

猜你喜欢
安阳市下功夫贫困户
安阳市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途径研究
安阳市
致富闯路人带领贫困户“熬”出幸福
『贫困户』过年
贫困户 脱贫靠产业
在真抓实干上下功夫
要在精准摸排上多下功夫
安阳市
重要的是给贫困户一份自立
在建立就医新机制上下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