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本朔源,不忘清心

2018-11-23 11:30闵健峰
卷宗 2018年31期
关键词:茶道东亚茶文化

摘 要:中国作为茶的宗主国,影响了周边茶文化的进程,使周边国家的茶文化从无到有,从有到优。日本茶道无需太多描述,韩国的茶礼也别具一格。本文以茶为主,大致描述其历史发展进程。以及以茶为表象,探讨中华文明在东亚文化圈现状。

关键词:东亚;茶文化;茶礼;茶道

1 韩国(茶礼)

茶的韩语是由汉语演变而来的,由此足见两国茶史的渊源关系。但是,中国的茶究竟何时传人朝鲜半岛的?朝鲜半岛的茶的历史,比日本古老。当日本飞鸟时代之时茶从中国传到了朝鲜半岛。虽然这只不过是传说,但朝鲜确实比日本开化得早,所以也不能全盘否认。

确切来说,韩国的茶文化是随着中国茶文化的几个发展阶段而传入,并形成特有的茶礼文化。唐朝时期我国饮茶风俗普及,煎茶道形成并流行,茶文学兴盛茶具独立发展,茶书画开始发展茶馆出现,形成了中华茶文化的第一个高峰。为了寻求佛法,朝鲜半岛有大批僧侣来到中土,他们中的大部分在中国经过了数十年的潜修,茶禅一味,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中土的茶和茶文化,并在回国时带走了茶和茶籽。“茶自善德王有之,至此盛焉”。而朝鲜的史書《东国通鉴》也记载:“新罗兴德王之时遣唐大使金氏蒙唐文宗赐予茶籽始种于金罗道之智异山。”由此可知,最迟到公元世纪韩国已经开始了饮茶的历史。

宋元时期,我国点茶道形成并流行,茶文学和茶具文化日益繁荣,茶馆兴起,茶书画始兴,形成了中华茶文化的第二个高峰。受中国茶文化发展的影响,韩国的茶文化也进人全盛期初期流行煎茶道,中晚期流行点茶道。

这时的茶礼主要有官府茶礼佛教禅宗茶礼,儒、道茶礼以及平民茶礼。据《高丽史》记载高丽官府茶礼有以下九种燃灯会、八关会、重刑奏对仪、迎北朝诏使仪、贺元子诞生仪、为太子分封仪、为王子王姬分封仪、公主出嫁仪和为群臣设宴仪。佛教禅宗茶礼以中国的禅宗茶礼为主流,中国唐代的《百丈清规》、宋代的《禅苑清规》、元代的《敕修百丈清规》和《禅林备用清规》等传到高丽,其僧人就仿效中国禅门清规中的茶礼建立自己的佛教茶礼,分为大礼、小礼、灵山作法三种仪式。儒家茶礼以朱子朱熹)的“家礼”为依据,主要是在成年(冠礼)、成亲(婚礼)、丧事(丧礼)、祭祀(祭礼)等人生四大礼仪中使用。另外,高丽时代百姓也可买茶而饮在冠礼、婚丧、祭祖、祭神、敬佛、祈雨等典礼中均用茶,亦行茶礼。

明末清初,我国泡茶道形成并流行紫砂茶具独领风骚茶文学、艺术兴盛茶馆繁荣,形成了以泡茶道为中心的中华茶文化的第三个高峰。朝鲜前期受明朝茶文化的影响,饮茶之风颇为盛行泡茶道传入,并被茶礼所采用但煎茶法和点茶法同时并存。始于新罗统一、兴于高丽时期的韩国茶礼,随着茶礼器具及技艺化的发展其形式被固定下来更趋完备。

但是,朝鲜中期以后,酒风盛行,又适清军人侵致使茶文化一度衰落。至朝鲜晚期,丁若镛、崔怡、金正喜、草衣大师等人大力提倡,聚徒授课种茶、著书广为宣传使得濒临废绝的茶礼再度兴盛起来。日俄战争之后,朝鲜沦为日本的殖民地,出现了日式茶道的韩国化,韩国的茶文化再次受到挫折。韩国成立后,韩国才开始流行喝红茶,政府也开始奖励茶叶种植和加工。很多韩国茶人为了恢复他们传统的茶文化,倾注了心血,使得其饮茶之风再度兴盛韩国的茶礼进入复兴时期。特别是世纪年代以来,韩国的茶文化日趋活跃,活动频繁并积极开展国际性的活动与中国、日本及东南亚各国的茶文化界都建立日益密切的联系。

2 日本(茶道)

日本的茶道起源于中国,具有东方文化之韵味。它有自己的形成、发展过程和特有的内蕴。

中国是茶的祖国,是茶文化的发源地,起源于中国的茶文化在向世界各地传播时较早地传入日本列岛。中日茶文化交流的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一千多年来绵延不断。汉魏两晋南北朝以迄隋,饮茶风俗从巴蜀地区向中原广大地区传播,茶文化由萌芽进而逐渐发展,作为中日文化交流关系的纽带,一直起着重要作用。

2.1 奈良、平安时代

据日本文献《奥仪抄》记载,日本天平元年四月,朝廷召集百僧到禁廷讲《大般若经》时,曾有赐茶之事,则日本人饮茶始于奈良时代初期。

据《日吉神道密记》记载,公元805年,从中国留学归来的最澄(禅师)带回了茶籽,种在了日吉神社的旁边,成为日本最古老的茶园。日本当时的饮茶法与中国唐代流行的饼茶煎饮法完全一样。日本平安时代的茶文化,无论从形式上还是精神上,可以说是完全照搬《茶经》。

2.2 镰仓、室町时代

镰仓时代初期,处于历史转折点的划时代人物荣西撰写了日本第一部茶书——《吃茶养身记》。由于此书的问世,日本的饮茶文化不断普及扩大,风靡了日本的僧界、贵族、武士阶级而及于平民。茶园不断扩充,名产地不断增加。

室町时代,受宋元点茶道的影响,模仿宋朝的“斗茶”,出现具有游艺性的斗茶热潮。特别是在室町时代前期,豪华的“斗茶”成为日本茶文化的主流。但是,与宋代文人们高雅的斗茶不同,日本斗茶的主角是武士阶层,斗茶是扩大交际、炫耀从中国进口货物、大吃大喝的聚会。室町时代的斗茶经过形成、鼎盛之后,逐渐向高级化发展,为东山时代的书院茶准备了条件。

东山时代的同仁斋为日本茶道的茶礼形成起了决定性的作用。日本把这种建筑设计称作“书院式建筑”,把在这样的“书院式建筑”里进行的茶文化活动称作“书院茶”①。没有品茶比赛的内容,也没有奖品,茶室里绝对安静,主客问茶简明扼要,一扫室町斗茶的杂乱、拜物的风气。日本茶道的点茶程序在“书院茶”时代基本确定下来。

日本茶道的鼻祖村田珠光,他将禅宗思想引入茶道,形成了独特的草庵茶风。他为日本茶文化注入了内核、夯实了基础、完善了形式,从而将日本茶文化真正上升到了“道”的地位。

室町时代末期,茶道在日本获得了异常迅速的发展。千利休在继承村田珠光、武野绍鸥的基础上,使草庵茶更深化了一步,并使茶道摆脱了物质因素的束缚,还原到了淡泊寻常的本来面目上。千利休提出“清、敬、和、寂”茶道精神。

镰仓时代,日本接受了中国的点茶道文化,以镰仓初期为起点,日本文化进入了对中国文化的独立反刍消化时期,茶文化也不例外。镰仓末期,茶文化以寺院茶院为中心,普及到了日本各地,各地都出现了茶的名产地。寺院茶礼确立。

3 结语

综上,茶文化不仅仅具有其社会人文价值,其历史价值、经济价值也同为重要。我们不能只看重茶的一种价值。那都是在继承片面的茶文化。中国茶文化包罗万象,是日韩茶文化的始祖,内容上也比日韩两国丰富。但是,中国茶文化发展现状并如日韩两国。或许中国茶文化只是表现出冰山一角,但如果继续任其在市场经济盲目发展,其内在价值迟早会在物质世界中吞没消沉。

注释

①书院茶是在书院式建筑里进行、主客都跪坐,主人在客人前庄重地为客人点茶的茶会。

参考文献

[1]今京锡.《明心见性,和而不同——中日韩茶道文化比较》

[2]朱敏.《以提高国民素质为终极目标的韩国茶文化——中韩日茶文化发展研讨会纪实》

作者简介

闵健峰(1993-),男,朝鲜族,吉林省通化市,在读研究生,延边大学,东北亚国际政治。

猜你喜欢
茶道东亚茶文化
体验茶道魅力
Cosmetea新型美妆茶文化品牌店
“东亚汉诗史(多卷本)”简介
论新时代中国茶道精神
世界各地的茶文化
别具特色的俄罗斯茶文化
茶道人生
我校东亚研究院一行应邀访问韩国东亚大学
《茶道六百年》
未定的东亚多边体制与能动的中国东亚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