狮子林的山石语言

2018-11-24 02:31张清帆
现代装饰 2018年8期
关键词:山体园林

张清帆

在造建筑工作室以推己及人的体验作为出发点和落脚处,希望在工作里保持一种慢工出细活的状态,保有对传统的感情,将人们生活的愿望进行细致而耐心的梳理,使之成为扎实的创造,成為指向美的建筑语言。

本栏目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刊立场。该专栏文章系《现代装饰》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关于狮子林的绘画里,明代徐贲《狮子林十二景》图册可能是最接近禅宗本意的。狮子林建于元至正二年(1342年),高僧天如惟则禅师居苏州,门人为其建狮子林,寺庙与园林合一。徐贲所绘的十二景包含:卧云室,雪夜兀立,冰壶井,禅窝,含晖峰,狮子峰,吐月峰,问梅阁,小飞虹,玉鉴池,指柏轩,竹谷。今日园中,有立雪堂,有山峰环绕中的卧云室,轴线正对腾蛟柏的指柏轩,以及承袭自倪瓒、杜琼画中卧龙梅树所对之问梅阁,山中类似禅窝遗迹的圆形建筑基础,这些景色,都还提示着元代遗留下来的佛教遗意。

参考元代欧阳玄的记载,可以见到建园之处的狮子林立意与景致:

其地本前代贵家别业,至正二年壬午,师之门人,相率出资,买地结屋,以居其师而择胜于斯焉。因地之隆阜者,命之日山,因山有石而崛起者,命之日峰,日含晖、日吐月、日立玉、日昂霄者,皆峰也。立玉峰之前,有旧屋遗址,容石磴,可坐六七人,即其地作栖凤亭。昂霄峰之前,因地洼下,溶为涧,作石梁跨之,日小飞虹。他石或跛或蹲,状如梭倪者不一,林之名,亦以其多也。寺左右前后,竹与石居地之大半,故作屋不多,然而崇佛之祠,止僧之舍,延宾之馆,香积之厨,出纳之所,悉如丛林规制。外门扁日菩提兰若。安禅之室日卧云。传法之堂日立雪。庭旧有柏日腾蛟,今日指柏轩。有梅日卧龙,今日问梅阁。竹间结茅日禅窝,即方丈也,上肖七佛,下施禅座,间列八镜,光相互摄,期以普利见闻者也。大概林之占胜,其位置虽出天成,其经营实由智巧,究其所以然,亦师之原力所成就也。(元代欧阳玄《狮子林菩提正宗寺记》)

元四家之一的倪瓒,绘制《狮子林图》于洪武六年(1373年),徐贲绘制《狮子林十二景》于洪武七年(1374年),距离建园时间不远。从传为赵伯驹的绘画《宫苑图》里,也可见到洞壑、峰石为叠山主旨的园林意境。置石为主的山体,体现出更多的抽象、幻想、来自佛教中无限的时间与空间观念。

进入明代之后,狮子林一度成为私宅,后由明性和尚恢复为“狮子林圣恩寺”。此外,明代更注重截溪断谷的如画真山。原本元代竹丛密布的土石山,在后代逐渐更替为石山,增设许多路径与山洞,禅意逐渐蜕变为俗世的登山体验。明代的叠山趣味转向截溪断谷,可从今日戈裕良的环秀山庄、张南垣的豫园中见到。戈裕良用拱券技术叠出如虎丘一样的山谷。张南垣的传记中,“曾于友人斋前作荆、关老笔,对峙平城,已过五寻,不作一折,忽于其颠,将数石盘互得势,则全体飞动,苍然不群。”可见其点石成金一般的神乎其神。明代崇尚的是技术、真山、画意共同指向的真山体验。

至清代康熙时期,张士俊拥有石山,此时“山上石峰林立,仍保持早期状况,但山中增加了很多洞壑,游山的路线变得迂回曲折。”(顾凯《江南私家园林》)民国初为贝氏家族购得,大加改造。现在的山体大概分为几个部分。西侧的土山纯粹为贝氏家族增加的山,山体西麓延伸至西部的假山,是清代的加建。中部环绕着卧云室的山体,是元代山体的遗存。在现代学者看来,狮子林的假山非常逼仄,而大假山南侧的黄石假山小赤壁叠的非常好,像天然溶洞。童寓先生对狮子林的评价是“条石覆洞,至明末仍为准绳。狮子林各洞壁虽玲珑,其顶则平。戈裕良能钩带大小石如造环桥,与真洞壑不少差,所做之洞,顶壁一气,成为弓形。二者目的,均趋写真。张南垣墙外奇峰,断谷数石,专重写意。狮子林得其形,戈裕良得其骨,张南垣得其神。”然而从真实遗存中去看,或许是狮子林距离真山最远。

文人审美中的某种平衡,始终是文人园林的标准。狮子林的象征,并非纯粹追慕文人画意,亦非模拟真山。可读出另一种意境,象征禅宗悟道、修行的抽象目的。山体高下俯仰变化急促的戏剧化,身体感受近似野外山间的离奇,山体堆叠的动势与险峻等等,这些在狮子林山峰山谷咫尺之间,存在着密集复杂的剖面关系。

譬如,山林中与身体接触更密切的山石、涧谷的深意、延展至水面的独立置石抽象语境,都是其它园林不可多见的。叠山本身除去仿拟真山山体之外,还可否具有独立语言?狮子林比起其余园林模仿真山的“山”——接纳身体可行可望可居可游的容器之余——还有更多一层意味在。当然大半要拜元代遗留的石峰置石所赐。置石不仅是置石,也和山体高下发生着关联,这一点在苏州五峰园中,也能体验到类似的空间意图。

佛教深刻影响了中国的时间一空间观念,诸如壶中天地、以小见大的意向。我们或许可以这样理解狮子林之山,即是禅宗空间某种接近极致的物化。如元代欧阳玄评价狮子林的建成,“大概林之占胜,其位置虽出天成,其经营实由智巧,究其所以然,亦师之原力所成就也。”仍然是将自然力顺势而为的人力为之左右。建筑难以抵达的密集、精巧、动势、幻想,山石能够合乎常理、合乎经验地做到。

猜你喜欢
山体园林
《园林》
在园林里遇见自己
别蒜山
中国古典园林简史
中国园林“缀玉集”
对山体滑坡的成因分析与治理
园林雕塑小品创作偶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