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三百首》为什么不选李贺的诗?

2018-11-24 02:46王志清
视野 2018年22期
关键词:唐诗三百李贺选本

王志清

李贺是中唐的重要诗人,杜牧为他写叙,李商隐为他立传,皮日休更是盛赞他为自李白以来百年内的歌诗翘楚。

李贺诗,不可无一,不能有二,“而前乎唐与后乎唐亦无此诗”(陈式《重刻昌谷集注序》)。李贺自成一体的“长吉体”,直到近代还被人效仿。宋代以后,李贺就与李白、李商隐并称“三李”。伟人毛泽东偏爱三李诗。毛泽东也特别喜欢《唐诗三百首》,红军长征期间,他手不释卷,首首能背。据统计,他读过《唐诗三百首》的五种版本,其中几乎所有诗都有圈点。《唐诗三百首》是唐诗选本中最有影响的读本,对于唐诗启蒙与普及的作用是无与伦比的,何满子说“它所起的‘诗教作用还不限于唐诗,甚至不仅限于诗的领域”。

然而,让人匪夷所思的是,《唐诗三百首》却不选李贺的诗。

《唐诗三百首》为什么不选李贺的诗呢?李贺238首诗一首也不选?王之涣存诗六首选了两首;金昌绪存诗一首也选进了。难道是选者的“审美偏见”吗?《唐诗三百首》是公认的唐诗权威选本,蘅塘退士孙洙也是公认的兼容博纳的选家,选本上自帝王下至僧尼、歌妓乃至无名氏,无所不选。此选收作者77人,以数量排名前四位的是,杜甫、王维、李白与李商隐。其所选中,且多为公认的唐诗名篇。

《唐诗三百首》为什么不选李贺的诗呢?选家没有明说,而学界不乏议论。

其一,李贺诗不易接受。金性尧《唐诗三百首新注·前言》就说:“由于本书原来打算是给儿童读的,所以大部分作品比较浅近明白。……语言上的过分隔阂,必然要影响读者的欣赏、理解,本书所以未选李贺诗,可能这是原因之一。”金先生是怕李贺诗文字生涩,影响儿童的理解与欣赏。但是,他又推翻了自己的看法,他说:“韩愈的《石鼓歌》,既难懂又无甚意义,为什么不可以换李贺的《李凭箜篌引》或《梦天》?反之,韩愈的七律如‘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七绝如‘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却是亲切明净,倒真的脍炙人口,本书却未选入。”他以为,无论怎么说,也是该选李贺诗的。

其二,李贺诗趣尚险怪。不选李贺诗,是怕有负面影响。于思想而言,李贺诗怪异奇特,甚至近乎荒诞,“牛鬼蛇神太甚”(张表臣《珊瑚钩诗话》),乃“诗之妖”(潘德舆《养一斋诗话》)。于作法而言,李贺诗刻意怪癖,雕琢涂饰,天花乱坠,陆游谓李贺诗“如百家锦衲”。钱锺书说李贺诗“幻情奇彩,前无古人”。譬如那首为金性尧感到不选不可思议的《李凭箜篌引》,以虚写实,通感联觉,上天入地,亦真亦幻,虚幻性意象层出不穷。

其三,李贺诗不合诗教。《唐诗三百首》卷八《马嵬坡》题下注曰:“唐人马嵬诗极多,惟此首得温柔敦厚之意,故录之。”选本直接透露出其选诗宗旨。但是,纵观其所选,未必都合此“诗教”标准,而李贺诗又未必都不合此“诗教”标准。此说似也不能成立。

其四,李贺诗多为古体。此理由更不能成立,虽然其选诗标准侧重近体,但其中古体四卷,篇数虽仅占四分之一,而篇幅却与近体平分秋色,譬如长诗《石鼓歌》,长达56行的七言古体,而李贺诗古体多在二十行内。

以上这些“原因”,都不无道理,但也多经不起反驳。为什么不选李贺诗,我们能不能从选本序言里看出点端倪来呢?序云:

“世俗儿童就学,即授《千家诗》,取其易于成诵,故流传不废。但其诗随手掇拾,工拙莫辨。且止五、七律、绝二体,而唐宋人又杂出其间,殊乖体制。因专就唐诗中脍炙人口之作,择其尤要者,每体得数十首,共三百馀首,录成一编,为家塾课本。俾童而习之,白首亦莫能废,较《千家诗》不远胜耶?谚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请以是编验之。”

序仅160字,简明扼要,其动因与宗旨似“语焉不详”。选家是想以此选而代替不甚理想的已有选本,给学童提供一个比较好的“训蒙”课本。那么,为什么说李贺诗就不能选呢?是否有“少儿不宜”的意思呢?

《唐诗三百首》成书于乾隆二十八年(1763)。因为发现八股文徒托空言,千人一面,且有“辗转抄袭”之弊,因此,为了补救八股取士之弊,康乾年间曾两次试诗。乾隆二十二年(1757)则正式恢复了科举试诗之制,科考试以五言排律。科考应试,“高考”指挥棒之指向,试帖诗选便也风行一时了。《唐诗三百首》出现之前,试帖诗的编选已经历了两次高潮。因此,《唐诗三百首》应运而生了,作为一种应试教育的教材,在已有选本“工拙莫辨”且“殊乖体制”的情况下闪亮登场。作为教材,还不是一般性的辅助读本,不仅为了“启蒙”,为了“诗教”,更是为了“科举”,具体反映了选家的教育思想。科举试帖诗的特殊背景,是选家排斥李贺诗的重要原因吧?

《唐诗三百首》作为教材,具有强烈的实用性原则与针对性考虑。李贺鬼才,才大而命舛,只活了26岁,其诗为一种失败主义阴影所笼罩,顽强地表现着诗人极不甘心失败的心灵挣扎。恐怕这也是一种不选李贺诗的原因,过分担忧李贺诗对学童的负面影响吧?

《唐詩三百首》没有选李贺的诗,然而,并没有妨碍李贺诗的广泛传播,也没有影响其诗的经典性和影响力。但是,这个权威选本不选李贺诗,则终究是个文化之谜。

(阎蕊森摘自《扬子晚报》)

猜你喜欢
唐诗三百李贺选本
选本编纂与“朦胧诗派”的建构
《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元曲三百首》导读注译版本新近出版
《唐诗三百首》该被抛弃吗
鬼才李贺
中国京剧选本之“选”与比较研究(1880—1949)
中国古代戏曲选本概念辨疑与类型区分
李贺的诗不合逻辑?(上)
On Mo Yan
诗鬼李贺
军事文告的第一个选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