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本主义视角的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人文素养培育研究

2018-11-24 10:40姚光红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8年33期
关键词:人本主义人文素养学前教育

姚光红

摘 要 高职学前教育承担着为国家、社会选拔、培养和输送合格幼儿师资的重任。在高职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育过程中,为充分实现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应注意克服社会本位论的局限,吸纳人本主义教育思想的积极元素,以学生为本,一方面培养学生具有扎实的学前教育理论、娴熟的学前教育技巧,另一方面还要注重学生的人文素养培育,关注学生可持续性发展,促进学生的自我实现和增强人生幸福体验。

关键词 人本主义 高职 学前教育 人文素养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指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要将素质教育贯穿始终,在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业务工作能力的同时,还要使其具有爱岗敬业、踏实肯干、谦虚好学和育人合作的精神,安心在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工作。

1人本主义教育思想与高职学前教育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包括高职教育在“跨越式发展”导致教育产业化,具有很强的经济主义属性,教育功利化倾向严重,教育思想越来越陷入教育工具论的误区。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作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教育不仅要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更是每个个体提升生命价值和質量的重要途径。时代的发展要求高职教育必须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促进民族复兴、人民幸福,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因而,高职学前教育也应注意克服教育功利化倾向,不断调整、革新教育理念,在发挥社会功能、培养合格幼教师资的同时,充分关注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和整体幸福,在重视培养学生幼师技能的同时,抓好学生的品行、修养、人格和文化等教育,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让他们适应社会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成为真正全面发展的人。反观我国高职学前教育,其在时代洪流中蓬勃发展的同时还存在以下问题:

第一,以就业为导向,忽视学生的内在需要和价值选择。近年来,随着国家二胎政策的全面放开和教师持证上岗的全面执行,大量幼儿园和学前教育机构林立如雨后春笋,学前教育师资出现巨大缺口。部分学生及家长受到就业前景的吸引,置学生自身的兴趣爱好、优势特长、人生理想于不顾,盲目填报学前教育专业。结果导致招收进来的部分学生对专业学习毫无兴趣、消极懈怠,专业情感不纯粹、理论构建不扎实、技能掌握不牢固,不仅影响学生创造性的发挥和自我价值的实现,还会波及幼教行业的师资质量。

第二,以荣誉装点门面,片面追求精英教育。在学前教育专业技能比赛平台后,少数高职院校为扩大自身的社会影响力、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进而保障招生带来的经济效益,将工作重点偏移在研究各类专业赛事,结合比赛标准对少数学生进行比赛技能、技巧培训,不惜占用学生参加更广泛的学习与实践的时间和空间,造成学生的片面发展。

2高职学前教育学生人文素养培育的必要性

“人文素养”是人的内在品质的体现。 在个体身上,它表现为追求人生和社会的美好境界,推崇人的感性和情感,看重人的想象性和生活的多样化。所谓人文素养,一般是指人的精神与情感世界的特质、状态的总和,主要包括合作意识、批判性思维、审美能力、创新精神与和谐人格,特别是能够集中反映人的崇高理想、坚定信仰、高尚道德、丰富情感和顽强意志等人生境界追求与生命价值彰显的总体发展状况与水平,既是思维能力、道德品质与精神境界的有机统一,又是人文知识、人文精神与人文行业的完美结合。

2.1保障人才培养目标和质量的需要

高职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应遵循高职教育培养身体健康、人格和谐、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劳动者和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的目标,为我国学前教育培养合格师资。当前,学前教育师资队伍中还有一些教师存在人文知识面狭窄、人文思想狭隘、人文情怀匮乏等情况,具体表现为一些幼儿教师师德修养不高、价值观功利化,教学内容枯燥乏味、欠缺吸引力,教育方法老套、责任意识淡薄,还时有体罚、变相体罚甚至虐童事件发生。我国学前教育领域急需一大批高素质、高素养的幼儿教师来改变这种令人堪忧的局面。高职学前教育作为学前教育师资的重要培养源头,应在追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过程中,不断克服片面性和狭隘性,积极构建和弘扬人文精神,结合高职人才培养标准、幼儿教师行业标准和高职学生实际情况,一方面抓好学生的学前教育理论建构和技能训练,另一方面加强学生的师德和人文素养教育,全面保障学前教育师资后备军质量,将学生培养成“完整意义上的人”。

2.2学生职业可持续发展和追求人生幸福的需要

随着人工智能、信息技术等的飞速发展,未来社会人们的职业类别及形态将发生重大变革。学前教育作为一项培育人的活动,面对的是身心状态处于快速发展过程中的儿童,工作随机性强、灵活度高,其职业的可持续性发展更加依赖于教师的人文素养的高低,而非一成不变的教育方法与技巧。另外,从个体自身的人生幸福感而言,一个人文素养更高的个体更能拥有更广阔的眼界和发展平台,其精神世界更加富足,拥有更高尚的人生志趣,更有利于其潜能和价值充分发挥。

3以人本主义思想指导高职学前教育学生人文素养培育

(1)优化课程设置,回归人本思想。人本主义教育思想在高职校园的回归,一方面是高职教育自身的育人使命和发展逻辑使然,教育的核心是育人,高职学前教育培养的不是只懂学前教育理论、方法的程序“机器”,而是有高尚道德情操,有审美志趣、生活情趣,有爱心、耐心、责任心的高素质学前教育师资;另一方面是高职学生人文追求的体现。高职大学生身心日趋成熟,学习目的性较强,对学习方式方法的自主性、灵活性要求较高,追求个性化。因而,高职学前教育应转变重技能轻人文的教育理念,加强人文课程建设及人文精神渗透,专业课程设置及实施必须考虑学生的需求和学习特征,通过以人为本的人文内容倾注,满足每一个学生发展所需。

(2)营造具有人文气息的育人环境。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在对学生进行人文素养培育过程中,应结合学前教育专业的特点,通过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创设充满人文关怀的育人环境,彰显专业育人特色。一方面,要从物质文化建设上,通过丰富的图书资源、标志性建筑设计、名言警句张贴等潜移默化地感染、影响学生;另一方面,要从精神文化领域有意识地熏陶、引导学生。除设置相关人文课程之外,还可通过举办各类人文讲座、人文艺术活动等,增大学生与人文领域的广泛接触;利用高度发达的网络技术及资源,结合学生碎片化学习、个性化学习等特点,突破传统课堂教学的局限,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信息化手段丰富人文知识的传播、交流方式;通过人文领域相关学生社团的组建和指导,锻炼学生的组织协调能力、合作沟通能力、应急决断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主精神、责任意识和创新能力,真正实现人文素养的全面提升。

(3)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教师是学生知识、技能的传授者,是学生思想、观念的引路人。人文素养教育的重点是人文熏陶,难点是观念转变,关键是教师素养。一个优秀的高职教师除了为学生传道授业解惑,还应成文学生为人处事、治学立业、思维审美的示范。在高职学前教育学生的人文素养培育过程中,我们首先要加强高职教师自身的人文素养,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和情感空间。一个具有人文素养的高职教师,不仅要具有渊博的人文知识,更应该具备人文的精神与情感,在具体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应自觉倡导“以学生为本”的尊重教育,确立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改变秧田式整齐划一的目标模式,通过丰富的人文素养培育内容,引导学生多元化发展。

(4)注意克服人本主义教育思想的缺陷在高职学前教育学生人文素养培育过程中,应在关注学生特点和需求的同时,将国家、社会和行业对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人文素质要求及期待作为重要参考标准,保证人才培养的社会适应性。

参考文献

[1] 商磊,刘析鹭.人本主义教育: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中的丢失与寻找[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12(01):140

[2] 苏益南.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高职发展观[N].光明日报,2017-11-16(14).

猜你喜欢
人本主义人文素养学前教育
弗洛姆人本主义精神分析的启蒙价值*
人本主义视域下的城市环境污染与治理
高校人文素养教育势在必行
教师在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中的影响
高校 《大学语文》 课程教学模式的探索
浅论五年制师范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管理
阿瑟·韦利中国古诗英译中的“人本主义”透视
卡尔·罗杰斯:人本主义教育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