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管理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建设的问题及对策

2018-11-25 12:17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会计学院河南郑州450015
商业会计 2018年5期
关键词:课程体系财务管理改革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会计学院 河南郑州450015)

2011年,教育部启动了新一轮的“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决定实施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2012年3月,教育部印发《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 明确了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的目的是推动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通过“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不断优化专业结构,不断加强专业内涵建设,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团队、课程建设等方面的综合改革,提升高校人才的培养水平。

财务管理专业从设立至今已经发展了将近二十年,专业规模和专业建设都有了长足发展和进步,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环境的不断发展完善,企业对财务管理人员的数量和质量要求也在不断提升,传统财务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制约了该专业的进一步发展。本文以教育部实施的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为契机,针对财务管理专业的综合改革试点建设展开研究,以期对该专业的发展起到促进和推动的作用。

一、财务管理专业综合改革的驱动因素

(一)社会经济形势发展的需求。改革开放四十年以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应用型财务管理人才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稀缺人才,企业需要的不仅仅是懂财务的人员,而是具有业务能力、管理决策能力、沟通团结能力等综合能力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但是,目前的财务管理专业培养模式更多的是停留在传统的财务管理教育模式下,培养目标、培养体系、培养模式等已经不能适应经济新形势的需求,培养出来的人才知识体系单一、知识内容陈旧;思维模式固化,缺乏创造力;理论与实际脱节,不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所以,开展以市场经济需求为导向的财务管理专业综合改革,加强专业培养的针对性与应用性,塑造融合经济、管理、财会、金融和法律等知识为一体的高素质综合型人才已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

(二)财务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求。财务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是以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为主线,在重视学生基本财务技能素质的基础上,注重学生的人文素质、文化素质和创新素质等综合素质的培养,不断提升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实践操作能力、交流沟通能力、创新创业能力等综合能力。在课程体系设置方面,要更加强调课程体系的实践性和应用性,课程体系的设置要围绕市场和企业的实际需求设计,体现市场经济发展的新形势;在教材建设方面,要防止教材知识的一成不变,特别强调教材的不断更新完善,教材要充分反映学科知识发展的前沿;在实践教学方面,应用型人才培养尤其强调实践教学,通过实践教学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通过校内实验、实训、校外实习、课程设计等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要不断尝试采用产学研相结合的开放式教学模式,高校要充分依托行业,通过校企联合,扎根企业办学,通过派驻教师学生进企业、引进企业人员进课堂,实现教学过程与生产一线的有效融合。经济发展新形势对财务管理专业人才的这些培养需求是传统培养模式无法满足的,进行专业的综合改革势在必行。

(三)学生就业形势的需求。“夯实基础、精通专业、强化应用”不仅是应用型财务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也是学生适应市场、顺利就业的基本要求。目前的现实是,一方面企业找不到自己需要的财务人员,另一方面高校的财务毕业生毕业即失业,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因为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与市场的人才需求之间严重脱节。在很多高校,人才培养都是以教师作为绝对主导,教师单方面的教和学生的被动接受是目前的主要教学模式。同时,财务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结构不合理,知识体系跟不上市场的发展,知识内容严重老化,往往是学生还没有毕业走出校门,所学的知识已经过时淘汰,根本无法在工作中发挥使用。因而,在就业压力越来越大的现实面前,通过专业综合改革培养社会需要的财务管理人才是财务管理专业改革无法回避的一个问题。

二、财务管理专业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纵观我国财务管理专业的发展历程,其前身是理财学专业,是从会计学科中独立出来并不断发展完善的一门年轻学科。财务管理专业在改革发展中不断地进步完善,但也存在很多问题。

(一)培养目标不明确。财务管理专业并不是一开始就有的,而是从会计学、财政学和金融学等相关专业中独立出来的,至今,财务管理专业并没有形成自身明确的培养目标,而是与这些相关专业的培养目标存在较大程度的雷同,导致自身的专业培养目标不明确。这种定位不明确表现为有的定位倾向于金融学,有的又倾向于会计学,还有的两者都想兼顾。这种不明确的专业定位制约了财务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倾向于金融学的往往导致学生的金融学知识在深度和广度上不及金融学专业的学生;而倾向于会计学的又导致一方面学生的理财技能赶不上会计学专业学生的理财技能,另一方面学生的实际账务处理技能更是弱于会计专业的学生。张英明等(2006)通过问卷调查发现:25.8%的财务管理专业学生认为本专业的课程设置“课程庞杂,专业特色不明显”。

(二)课程体系设置不合理。根据经济发展对财务管理人才的需求,为了更好地实现财务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财务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设置应本着宽口径、高层次、高素质、重实践的原则,课程体系的设置要实现财务管理知识的层次性、结构性和系统性的有效组合。但是,由于目前财务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不明确,导致课程体系设置不够合理,知识体系缺乏层次性,专业课的课程内容交叉重复问题比较突出。同时,目前的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老化严重,课程内容既不能跟上理论研究的前沿,更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新需求,相关课程之间的逻辑关系比较混乱,没有围绕专业方向的要求进行统一协调和有效整合,同一内容在多门课程中反复讲授的现象比较普遍。根据尹美群等(2010)对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置满意度的调查结果显示:虽然有79.3%的学生选择了“基本满意”,但选择“不满意”或“很不满意”也有接近19.6%的学生。

(三)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落后。财务管理专业培养过程中面临的另一个突出问题是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落后。占据主导地位的教学模式依然是教师讲、学生被动听的“灌输式”教学,而教学效果优良的案例式教学、启发式教学、体验式教学等先进的教学模式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运用得并不多,或者只是形式上的采用,实际效果不佳;学生仍停留在死记硬背的学习模式上,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独立学习独立思考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几乎得不到提升;在教学管理上,学分制只是对学时制进行了简单翻版,考核方式依旧停留在传统的重理论、轻能力的考试方式上,无法助推应用型、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四)实践教学环节严重缺失。受制于专业本身的特点,实践教学环节薄弱一直以来都是财务管理专业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棘手问题。虽然很多高校的实践课时占总课时的比重从表面上来看已经达到了人才培养对实践教学环节的教学要求,但是实践教学的实际执行效果远远不够,尤其是与应用型、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要求相去甚远。在学生的培养过程中,重理论、轻实践,理论学习和实际应用相脱节的现象依然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很多实习课程和实践教学基本形同虚设。例如,很多高校的财务管理专业都安排了认识实习环节,但在实际执行中通常就是让学生肤浅地去了解一下企业的基本情况、基本构架和基本工作岗位等;很多高校的财务管理专业教师都是从学校毕业直接走上讲台,本身并没有实际工作经验,导致实践教学只能以理论讲授为主;多数高校的校外实习基地主要是为了完成任务而建设,并没有发挥它的真实作用。尹美群等(2010)的调查结果显示:只有4.5%的学生认为本校财务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做到了“重视实践”,也就是说,绝大多数学生认为财务管理专业在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方面存在严重不足。

三、财务管理专业综合改革试点的建设对策

根据教育部实施专业综合改革试点的要求,财务管理专业需要从培养模式、教学团队和课程教材等方面的专业发展重要环节进行综合改革。

(一)创新培养模式。

1.对已开出的或拟开出的知识传授型课程、能力训练型课程在内容之间的融合度、支撑关系、提升关系进行系统的研究,摆脱长期一贯性的依托独立课程的教学大纲。

2.实行财务管理专业学生的“全程导师制”培养。通过引入“全程导师制”,对学生四年期间的学业目标、学习规划、课程选择、课外研究、就业考研等方面进行全方位引导。为配合此项改革,高校需要选派教师积极参加相关教学教研活动、积极外出访问进修;选送部分教师到校外实习基地单位或者校企合作单位进行实地培训,积极选聘企事业单位高级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来校参与学生培养。

3.努力推行专业负责人制度。实行财务管理专业负责人制度是加快财务管理专业综合改革的有效途径。实行专业负责人制度,通过权力下放、责任落实、明确目标、分段建设、团队合作、定期考核等措施厘清专业定位,依靠明确的奖罚机制充分发挥专业负责人的作用,分阶段实现财务管理专业的综合改革,提高专业建设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

4.大胆推进考核方式的改革,改变传统考核方式、考试方法和命题流程。考核方式作为人才培养效果的一种评价手段,对人才培养的流程起到了关键的引导作用。针对目前传统考核方式存在的问题,需要改变传统的质量评价机制,淡化卷面考试成绩,转为综合素质评价,从强调共性转化到肯定个性发展,从追求结果转化到教学过程考核,侧重对学生的综合能力与创新思维的考核。

(二)打造专业师资队伍。

1.加大师资引进,构建合理梯队。师资队伍建设是财务管理专业改革成败的关键因素。财务管理专业建设需要在现有师资队伍的基础上加大教师的引进力度,争取引进博士、海外人才等高水平的师资力量,从整体和内涵上提升现有的专业师资水平和层次;要逐渐打破专业限制,通过引进一些经济学、金融学、管理学和统计学等方面的高层次人才,进一步拓宽财务管理专业师资队伍的专业领域。

2.加大青年教师培养力度。师资队伍的建设一方面靠外部引进,另一方面需要注重内部培养。通过以老带新,实现青年教师教学和科研水平的快速提升;通过建立完善的支持攻读博士学位、分批次进修学习等方面的制度措施,鼓励教师提升自身的学历和知识水平;通过选派教师到国外访学、国内进修、深入企业学习和调研等方式开阔教师眼界,积累经验,提升教师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能力;另外,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将新招聘的教师直接送到企业进行半年或一年的挂职锻炼。

3.创新团队建设。财务管理专业的综合改革建设离不开高校的团队建设,通过构建分类别的专业团队,实现专业资源的有效整合,不仅可以带动团队成员的个人发展,更能发挥团队的整体效用。根据财务管理专业本身的特点,可以逐步组建财务管理专业的课程教学团队、科研团队、实践教学团队等团队,明确团队的责、权、利,将财务管理专业综合改革的建设任务分解到各个团队,通过团队的建设发展逐步推动专业的建设发展。

(三)构建“素养+能力”课程体系。财务管理作为一个综合性和应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其课程体系的设计应该遵循“厚基础、宽口径、活模块”的思路,逐步将理论课程优化组合为学科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特色创新课程等模块,构建立体化、多元化的理论课程体系平台。

1.学科基础课程——“厚基础”。学科基础课程应充分体现“厚基础”的培养需要,通过学科基础课程主要培养学生深厚的专业功底和科学的专业理念。在学科基础课中,通过设置高等数学、经济学、管理学、基础会计学和金融学等课程,培养学生的基础理论功底,引导学生注重专业操守和职业道德,培养学生的风险防范意识。

2.专业核心课程——“宽口径”。专业核心课程主要满足学生“宽口径”的培养需要,该部分课程的设置要充分考虑财务管理的学科范畴,重点突出专业特色,主要培养学生具备多元化的知识结构和专业技能。专业核心课程作为整个理论课程体系的核心,可以设置为初级、中级、高级三个层次,课程主要包括财务类、会计类、金融类、审计类四种主要类型,需要将不同领域、相邻学科的交叉内容有效整合,总体规划培养方案,充分协调教学大纲,尽量避免交叉重复,以此构建一套全新的专业核心课程体系。

3.特色创新课程、专业方向课程——“活模块”。特色创新课程和专业方向课程实现“活模块”的培养需求。高校要充分考虑现有的资源,结合自身的办学特色设置特色创新课程和专业方向课程,该模块的课程要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领域、提升学生专业方向的广度和深度为目标,充分体现学校的办学特色。

(四)设计“多维立体”教学方法。

1.树立应用教学的五种意识。在财务管理教学过程中,应逐步树立以下五种意识:双主体意识,教师和学生互为主体,避免教师的单一主体,强调“教”和“学”的相辅相成关系,通过师生互动、学生充分参与提升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开放意识,教学内容要开放兼容,不断更新,要充分跟上学科前沿和现实需求,将封闭课堂改为开放课堂,更多引入现实案例代替枯燥的理论教学;问题意识,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自主解决问题,培养学生通过不断思考问题实现自我学习的能力;应用意识,避免理论学习与实践应用相脱节,引导学生将理论学习的知识逐步运用到实际问题的解决上,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能力意识,注重对学生自律能力、自学能力、团队能力、管理能力等综合能力的培养。

2.实现教学模式的五种转变。教学过程中要逐步实现教学模式的五种转变:由传统“灌输”式教学向师生共同探究式教学转变;由教师为主导的单一教学向师生合作式教学转变;由枯燥的理论讲授向案例式教学、讨论式教学、参与式教学等多样式教学转变;由注重理论教学向理论教学与实践应用教学并重转变;由传统死板的考试模式向项目研究、课题调研、案例分析写作等多种考核方式转变。

(五)推进教材综合改革。伴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会计准则体系也在不断修订和完善,再加上国际先进管理理念的不断引入,财务管理专业教材的优化调整已是势在必行。财务管理专业的教材改革应该以国际化进程为契机,加大教材建设、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的改革力度,重点改革现有的课程体系设置和课程教学内容,教材内容既要体现本学科的基本理论,又要跟上时代和经济发展的步伐,反映本学科的理论前沿。

(六)强化实践教学。

1.不断完善校内实验。根据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的需求,高校首先应该不断完善校内实验。以校内先进、完善的实验室为基础,拓展实验教学体系,针对专业主干课程建立单项实验,并在此基础上研究开发综合实验;要不断完善实验教学模式,要让学生多参与、多思考、多动手,切实提升实验的教学效果。

2.加强校企联合,提升校外实习质量。一方面,高校要不断加强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和完善,要充分利用校外实习基地开展认识实习、专业实习和毕业实习等实习教学,通过实习基地合同或协议保障实习内容的落实;另一方面要加强校企联合办学,通过安排教师和学生深入企业培训学习、将企业人员引入课堂教学等模式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猜你喜欢
课程体系财务管理改革
三维视角构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艺养教育”凝练与艺美课程体系建设
高级会计人才在财务管理中的作用浅析
财务管理在经济管理中的作用探析
医学类普通高校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研究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如何应用管理会计
国企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改革之路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改革备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