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员长期发展”模型的介绍与分析

2018-11-26 08:01曲飞飞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18年4期
关键词:敏感期教练员阶段

曲飞飞,方 群

1 前言

职业运动员的培养通常要经历10到15年的时间,在这一过程中要经历多个发展的关键阶段。在特定的时期接受合理的训练,能够帮助运动员在掌握动作技能、发展身体素质方面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然而,对于运动员成长规律的把握,教练员更多地依靠经验和主观判断。虽然长期的执教经验能够帮助教练员较为准确地制定出一套符合运动员自身发展的训练计划,但是仍然缺乏理论和实证基础。本文通过引用“运动员长期发展”模型(Long-term athlete development model, LTAD),结合“机会窗口”的相关研究,为教练员和体育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个具有科学依据的运动员培养模型。

2 研究方法

2.1文献资料法

通过中国知网、谷歌学术和PubMed数据库检索 “机会窗口”、“敏感期”以及“运动员长期发展模型”的相关研究。

2.2逻辑分析法

对收集的文献进行逻辑分析,重点介绍模型的内容、讨论有关运动员发展敏感期的主要研究成果,在现有文献中寻找支持模型观点的理论基础。

3 运动员长期发展模型(LTAD)

LTAD是由Istvan Balyi于2004年提出的一套运动员培养模型,旨在强调运动员发展的平衡性,鼓励运动员在职业生涯中追求长期的、可持续的成功,转变不计代价争取短期的利益的短视行为。LTAD可应用于田径、网球、搏击、划船、自行车以及所有的集体运动项目,因而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和指导意义。

3.1基础与趣味性阶段(FUNdamental stage)

运动员的第一阶段是从兴趣开始的,趣味性构成了获得运动技能的必要条件。该阶段针对年龄在6-9岁的儿童;目标是鼓励儿童通过参与感兴趣的体育运动,学习基本的运动技能,包括深蹲、弓步、推、拉、旋转、步法和屈体。同时参加多项运动有助于运动员全面提高运动技能。值得注意的是,该阶段是速率和灵敏性提高的关键时期。因此,训练的内容应涉及灵敏性、协调性、平衡性以及速率的提高。为保证练习的娱乐性,每个动作的重复次数应少于5次。教练员应提供适当的语言和动作示范,对运动员的动作进行纠正。

3.2学习如何训练阶段(Learning to train stage)

第二阶段(男孩9-12岁;女孩8-11岁)的学习目标不仅局限于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还要获得与特定运动相关的技能,从而为下一阶段的训练做好准备工作。基础的柔韧性训练和力量训练应体现在日常练习中,同时,训练的设置也应当兼顾基本运动技能的巩固与提高。比如,力量训练可通过徒手练习、克服自重的方式进行,并且借助器械(瑜伽球、平衡板)将协调性和平衡性训练融入到力量练习之中。这一阶段中,运动员开始有计划地参加比赛,并学习遵守比赛规则以及与比赛相关的必要程序(如准备活动、比赛礼仪、入场及退场所要遵循的规则等)。

3.3为训练而训练阶段(Training to train stage)

第三阶段(男性12-16岁;女性11-15岁)是成就运动员的关键节点。除了进一步强化第二阶段的训练成果,运动员在这一阶段将要经历有氧能力和力量发展的敏感期。随着发育高峰的出现,有氧能力的提升应成为训练的主要目标。柔韧性作为训练的另一个重点,应在热身活动和放松阶段得到体现,用以应对由于骨骼、肌肉、肌腱与韧带快速发育造成的负面影响。面对青少年在身体方面的变化,训练内容的设置需要根据运动员的身体状态进行灵活的调整。

为训练而训练指的是,为日后专业化的训练而进行的练习。训练的目的一方面涉及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另一方面则是培养和深化运动员对比赛的认识。因此,从这一阶段开始,模拟比赛场景的训练项目会成为日常训练的一个主要内容。然而,比赛或者以比赛形式进行的训练不宜过多,这会成为减少原本用于巩固和提高特定能力(如有氧耐力和力量)的训练时间,从而对运动员未来的发展造成不利的影响。理论上,建议用于训练和比赛的时间之比为60:40。

3.4为比赛而训练(Training to compete)

第四阶段(男性16-18岁;女性15-17岁)的训练以比赛形式为主。运动员需要学习如何在比赛环境中运用各项技术,并且能够执行相关的技战术安排。通过有计划的训练,运动员有针对性地挖掘优势并且强化自身的不足。经过这一阶段的训练,运动员应具备符合比赛要求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以及技战术能力。日常训练主要由身体素质以及比赛形式的训练内容为主,时间分配的比例约为50:50。

3.5为获胜而训练(Training to win)

进入第五阶段(男性18岁以后;女性17岁以后),运动员在技战术能力、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等各方面都已趋于成熟。训练的重心集中在如何提高运动员的临场发挥,训练内容的制定体现出对实战性和对抗性严格要求,训练时间的分配在个人练习与实战对抗之间的比例是25:75。在高强度的训练和比赛之余,适当的调整和恢复有助于避免运动员在体力和精神上的过度疲劳。

3.6退役(Retirement)

运动员在职业生涯晚期面临着社会角色、职业方向以及生活方式的转变,这对所有运动员而言都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大多数退役运动员通过学习和进修,继续从事体育相关的工作,包括成为教练员、运动队管理人员、赛事运营、媒体评论员等。

4 讨论与建议

运动技能和身体素质的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每一成长阶段对提高特定的运动技能有着特殊的意义和作用。研究发现,对某一能力的训练在各个阶段所产生的效果是不同的。运动能力加速发展的阶段被称为“敏感期”或者“机会窗口”。对敏感期的界定,通常是以年平均增长率均值加减一个标准差作为确定敏感期的范围,年增长率高于这一区间的年龄段为敏感期。在这一阶段,由于大脑具有较高的“可塑性”,相应的能力通过强化可以得到最大程度的提升。错失这一时期的结果则是某一能力的不完全发展,并且,这一缺失很难通过后期的训练得到弥补。

“运动员长期发展”模型(LTAD)提供了一套可供教练员参考的运动员培养模式,在阐述运动生涯所包含的六个阶段的同时,对各阶段运动员需要发展的能力进行了解释。建议运动员在儿童时期参与多项体育运动是“运动员长期发展”模型的主要观点之一,这与我国运动员过早专业化的现象有着很大的不同。对划船、网球以及篮球等项目的研究发现,早期从事多项运动的情况在精英运动员中普遍存在。虽然早期多样化必然会减少参加各运动的时间,然而,与早期进行专业化训练的运动员进行对比,早期训练时间的相对缺乏并未导致运动员在未来从事专项运动时处于劣势。一种被普遍接受的解释源自于技能的可转换性。除了运动技能的相似性(如排球与网球的发球动作),认知能力在不同项目之间同样具有相互转换的特点。比如,足球和曲棍球在场地大小、规则以及战术要求上有着很高的相似性,同时从事这两项运动的球员在对比赛的认知和理解上并不存在明显的障碍。

通过对运动员长期发展模型以及“敏感期”的介绍和分析,本文的主要结论有如下三点:第一,该模型的观点与结论基于运动科学、生理学等学科的研究,具有科学性;第二,该模型鼓励儿童在成长发育的初期参与多个运动项目,充分获得提高综合运动能力的机会;第三,该模型提出了各个阶段的训练目的和重点提高的技能,有助于运动员在合适的时间节点上最大程度地提高运动能力。教练员应尝试应用运动员长期发展模型,以指导训练计划的制定,提高训练的科学性。科研工作者应考虑各项运动的特点,在该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一套符合各运动项目成材规律的模型。

参考文献:

[1]Balyi I,Hamilton A.Long-term athlete development: Trainability in childhood and adolescent windows of opportunity[J].Optimal Trainability. Olympic Coach,2004.

[2]乔秀梅.敏感期小学生灵敏素质促进的干预实验研究.体育学刊[J],2013(5):p.89-92.

[3]周国海,季浏,尹小俭.儿童青少年体能发展敏感期相关热点问题[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2016.42(6):p.114-120.

[4]Gabbard C.Lifelong motor development[M].2012:Wm.C.Brown Publishers.

[5]Fox N,Rutter M.Introduction to the special section on the effects of early experience on development[J].Child Development,2010,81(1):p.23.

猜你喜欢
敏感期教练员阶段
Open science:The science paradigm of the new era
关于基础教育阶段实验教学的几点看法
教练员领导行为对运动员运动投入的影响研究——教练员-运动员关系的中介效应
淡定面对儿童敏感期
少儿冰球运动员“敏感期”技能与体能训练的研究
在学前教育阶段,提前抢跑,只能跑得快一时,却跑不快一生。
我校举办2018年全国舞龙舞狮教练员培训班
不同的阶段 不同的方法
敏感期,是否真的无处不在?
妈妈,不要坐等敏感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