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阳地区汉魏时期壁画墓研究

2018-11-26 10:52张嘉琳刘苡晴徐学琳
文教资料 2018年21期
关键词:壁画墓辽阳

张嘉琳 刘苡晴 徐学琳

摘 要: 辽阳地区的汉魏时期壁画墓是最早在中国东北辽东地区进行调查研究且有重要发现的壁画墓之一。最初由日本学者发掘、研究,实物资料由于诸多原因已很难见到。在此通过研究、分析辽阳地区壁画墓,认识汉魏时期“视死如视生”的社会观念及丧葬习俗等。通过简单对比出土遗物体会辽阳地区汉文化与本土民族文化融合风格。

關键词: 辽阳 汉魏时期 壁画墓

壁画墓是中国考古与研究的一个重要部分。壁画墓的内容是一个时代思想观念、社会面貌、政治制度、经济制度等各方面的体现。古代壁画墓兴起于西汉,流行于东汉,流传至明清时期。辽阳地区汉魏时期壁画墓群属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东北地区出土最多、数目仅次于中原地区的壁画墓群,是东北考古的重要内容。东汉末年辽东太守公孙度割据辽东,局势稳定,汉文化得到较好发展。辽阳地区的汉代壁画墓群早期在战乱中被日本人发掘,现今大部分由于回填、损毁等原因已不可再见,日本学者早期所著墓葬资料现亦已缺失。现今国内学者对其关注度不是很高,仅对其有小篇幅论述。国外对此研究甚多,早期对辽阳地区进行发掘的一些日本学者,如鸟居龙藏、驹井和爱等人撰写许多发掘简报及文章进行研究,美国的费慰梅女士曾经强调辽阳北园1号壁画墓在汉代壁画研究史上的重要意义[1]。

一、辽阳地区壁画墓分布及历史背景

辽阳市区分东、西两部分。东南地区为山峰;中部地势稍低,是丘陵地区;西部是平原,形成地势由东南向西北递减的地貌。辽阳地区水系发达,浑河——流经沈阳、抚顺等市而后纳入太子河;南沙河、北沙河是太子河的两条主要支流。太子河被称作辽阳的护城河,该河绕辽阳城区分布。另外还有些季节性河流。

辽阳壁画墓的分布较为集中,分布于辽阳城郊太子河两岸的冲积平原地带,基本上围绕辽阳市区分布。以辽阳市的西北部分布较为集中,如北园壁画墓,棒台子1号壁画墓,三道壕壁画墓群;辽阳东南部也有少量的分布,如鹅房墓群,南雪梅墓群等。少数墓葬分布在城西南,如南林子墓。还有分布在偏远的城东北的迎水寺壁画墓。另外也有分布在城内的南环街壁画墓、东门里壁画墓及辽阳电力东汉壁画群。其分布基本上集中在平原地区①。

旧城东门里壁画墓[2]年代较早,大致在东汉中晚期。可见辽阳地区壁画墓与汉族文化在辽阳的传播、发展密切相关。辽阳是北方民族的活动区,但一直在中原统治管辖之下,少数民族的一些风俗习惯多少受中原文化的影响。

战国时期燕国大将秦开破东胡,后期设辽东郡、迁入中原人口以促进区域发展。东汉时该地区发展迅速,人口跃居东北诸郡之首。东汉末年中原动荡,时任辽东太守公孙度自立割据政权。其统治期间不参加中原混战,安定的社会环境,成为中原人士避乱之地。公孙氏广纳流民,妥善处理同四周少数民族的关系;积极发展生产,巩固统治,改善社会风气,为辽阳地区乃至东北东南部地区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辽阳地区壁画墓的产生受社会观念影响。汉初,统治阶级流行黄老思想、阴阳五行相生相克之说。当时的上层阶级想尽方法以求神仙、求长生。从一些汉墓出土的玉蝉可看出汉人追求长生的愿望。但当发现长生不老并不能实现时,便转为“及时行乐”的心态——视死如生,死后也要继续享受生前的快乐。因此,汉代中期以来,墓葬中墓室的墙壁等处仍要绘宾客宴饮、杂技百戏等生前的场景,以续生人之乐。

后期儒学成为正统,讲究“人以孝为首”②。汉代的“举孝廉”正是汉代统治中对儒学崇孝的体现。“今生不能致其爱敬,死以奢侈相高;虽无哀戚之心,而厚葬重币者,则称以为孝,显明立于世,光荣著于俗”③;“士无贤不肖,皆乐立名于世”④。于是,大起坟冢,倾财治丧,为得孝名,“厚葬重币者”成为恭行孝道的最好证明。

二、壁画墓分析

辽阳地区壁画墓以小型墓葬居多。石室墓几乎全部用本地所产淡青色南芬页岩石板支筑、石灰抹缝而成,比较牢固。墓顶用石板平铺,墓门使用大型石板构建、门柱之上常放置一栌斗、下有柱石,墓壁以石板立砌,墓底铺设石板。耳室用石板条铺底部,上面放置随葬明器。墓内用石柱支顶,一些墓内残存方形柱础石。

总体来说,墓葬大部分由墓门、耳室、墓室、回廊、后室几部分构成,少数残存墓道。墓葬分为单室墓、双室墓及多室墓几种,耳室有单耳室、双耳室、多耳室之分。墓室形制各有不同,有长方形、“工”字形、“丁”字形、“凸”字形及因墓门朝向有异而成的倒“凸”字形几种形状。早期以石棺床所在棺室为中心,四周建回廊、耳室、明器台等,有的墓葬在前廊壁画上绘制回廊。晚期廊和棺室结合一体,合葬墓居多,以石板相隔分出多个棺室,而且每个棺室之间设有窗口互相连通。

从葬制上看,辽阳市棒台子2号[3]墓内尸骨处发现铁钉,说明可能早期墓葬使用木棺,并将之放于石棺床上。后改为无棺葬,将尸体放在石板尸床上,并使用石灰枕。明器台是辽阳壁画墓的一个特点,随葬品一般放置于其上。但是明器台的位置并不固定,有的在耳室、有的在后室。有的墓在后室放未成年子女的尸骨,中间棺床是夫妇合葬;有的棺室内有成年人与儿童合葬。

随葬品的种类很丰富,有陶器、铜器、金银器等。陶器中泥质灰陶为最多,少量泥质黑灰陶,陶质细腻,硬度高,以轮制为主。明器有房、灶、井、俎;生活用具有鍑、长颈瓶、壶、罐、耳杯、奁、套盒、豆、勺、博山炉、鼎等。还包括五铢钱、铜镜、铁镜、金银指环、铜簪、银手镯、石灰枕、铁棺钉、琉璃耳珰等其他质地的随葬品[4]。

大部分墓葬的壁画是直接绘于墓壁石面上,极少数绘于白灰之上,所用颜料主要有朱、白、黑、赭、黄、青等。壁画大多绘于墓门及门框、立柱、横枋、耳室、棺室、前廊、后室、墓顶等几处部位。在墓门石壁上常绘有门卒、门犬等彩色壁画。壁画内容比较丰富,主要是对墓主人生前的现实生活进行一定程度的表现。反映日常生活内容的壁画有宴居图、车骑图、出行图等。宴居图包括单纯宴饮图和宴饮歌舞图,多是男女墓主人坐像,身后常伴有侍女、侍从。车骑出行图场面宏大,有骑吏、车列。反映家居内容的有庖厨、食品酒瓮等,生活居所的壁画还有杂技舞乐、斗鸡等。其他内容还有属吏、门卒图。同时,反映死后世界的祥瑞星象内容也占有一定的比例,像反映祥瑞天象的云气、星象、神兽图等。[5]

宴居图中多是对墓主人宴饮场面、进食状态的描绘。依据刘未⑤与孙力楠⑥两位学者著作可知,宴居图以所绘墓主人坐像的不同分为四种类型:男主人侧坐;男女主人并坐;男女主人对坐;男主人正坐(见于上王家墓⑦,属晋代壁画墓)。墓主人坐于床上或是榻上。四周围绕侍从,多立于墓主人两侧,也有跪侍的陈食器者。庖厨图简要分为两类,因时代变化与墓葬等级的不同,庖厨的内容愈加简化。一类内容翔实、场面盛大:厨房内设备完善,有许多动物悬挂在厨房里做备用食材,还有更多在厨房内忙碌的厨师等人。另一类内容减少,人数、设备、食材都不及第一类丰富。

三、总结

辽阳地区的壁画墓大多数集中于东汉时期,又以东汉后期至汉魏时期的例子为大多数。由于辽阳是这一时代东北的首府,因此发掘的墓葬等级均较高,多为辽东郡属官吏[6]。

壁画墓面积都不是很大,多数以石材建构的仿木构石室墓。壁画内容以表现生前生活内容为主要题材:宴饮图、庖厨图、舞乐百戏图等十分常见;日月星辰、珍禽异兽、也有体现;此外也有一些墓将云气纹绘于墓顶。随葬品以陶器为主,其他质地的随葬品如铜器、铁器,还有一些仿铜、仿漆器的陶质明器等均有出现。这体现出在汉魏时期“视死如视生”的社会观念及丧葬习俗。并且从壁画内容、随葬器物也可以反映当时的社会政治经济与生活方式。从随葬品分析来看,三道壕3号墓[7]的银顶针还有鹅房1号墓[8]的银指环等这些常见的金银饰物陪葬,尤其是银质饰品,在中原与关中地区同期汉墓中并不常见;随葬品中环首铁刀非常具有北方民族风格。魏晋时期在中原地区出现大量陶俑作为随葬器物可辽阳地区却未曾出现。说明辽阳地区在接收汉文化影响的同时又因地制宜地融合本土的民族文化,从而形成特有的风格,但是因为偏离中原,对于汉文化的吸收还有一定的滞后。

注释:

①陈超.辽阳汉魏晋时期墓葬壁画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文学院,2008.

②③王利器.盐铁论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1992:354.

④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M].北京:中華书局,1985:589.

⑤刘未.辽阳汉魏晋壁画墓研究[J].边疆考古研究,2003(1).

⑥孙力楠.东北地区公元2-6世纪墓葬壁画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文学院,2008.

⑦李庆发.辽阳上王家村晋代壁画墓清理简报[J].文物,1959(7):60-62.

参考文献:

[1]刘未.辽阳汉魏晋壁画墓研究[J].边疆考古研究,2003(1).

[2]冯永谦.韩宝兴.刘忠诚等,辽阳旧城东门里东汉壁画墓发掘报告[J].文物,1985(6):25-42.

[3]王增新.辽阳市棒台子2号壁画墓[J].考古,1960(1):20-23.

[4]陈超.辽阳汉魏晋时期墓葬壁画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文学院,2008.

[5]杨娜.辽阳北园1号墓墓室壁画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0.

[6]李文信.辽阳发现的三座壁画古墓[J].文物参考资料,1955(5):15-42.

[7][8]辽阳市文物管理所.辽阳发现三座壁画墓[J].考古,1980(1):56-58.

指导教师:徐学琳

猜你喜欢
壁画墓辽阳
辽阳雷锋纪念馆
赤峰市敖汉旗韩家窝铺辽代壁画墓发掘简报
宣化辽金壁画墓散乐壁画考论
辽代壁画墓汉人出行图浅议——以关山4号墓为例
明辽阳副总兵黑春事迹考略
陕西横山罗圪台村元代壁画墓发掘简报
清末辽阳李雅各教案始末
辽阳冮官屯窑址的调查与发掘
陕西西安航天城唐代壁画墓
辽阳有个西藏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