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背景下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

2018-11-26 09:47李海燕
山东工业技术 2018年20期
关键词: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合作

摘 要:近年来,经济增长的内涵、动力和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速换档、结构转型,导致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发生了深刻变化,对创新型、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更加迫切。实践证明,积极实行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是在新常态背景下加强优秀人才培养、服务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也是提升办学特色、深化教学改革的重要选择。本文以山东英才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为例,通过探析新常态背景下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就政产学研协同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实施路径给出建议,以期为新常态背景下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打下良好基础,并对培养应用型人才探索与实践提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政产学研协同创新;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8.20.223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经济正在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复杂、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化,经济发展方式由规模速度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经济发展动力由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向提质增效、人才创新驱动转变,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新经济时代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校企合作政产学研协同育人成为培养创新复合型人才的重要途径。应用型高校必须主动适应以新结构、新技术、新业态、新产业为特点的经济发展,创新人才培养方式,以更好地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山东英才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坚持“经纶济世、管事理财、进德修业、革故立新”的人才培养理念,大胆改革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办学思路,打造产、学、研相结合的专业创新体系,走出了独具特色的校企合作协同育人之路。

1 新常态下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必要性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后,以知识、信息和创新为基础的新经济时代到来,新产业、新业态不断涌现,经济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对应用型高校高等教育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

(1)加强校企合作、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是服务经济转型的重要选择。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互联网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各行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高,势必带来人才培养的变化。人才培养只有在新结构、新发展、新动力等方面做出相应调整,深化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不断适应产业结构升级,培养既具有扎实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又具有良好人文精神和科学素养的复合型、创新型人才,才能从根本上加快经济转型步伐,适应并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校企合作育人模式作为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举措,能够更好地满足经济转型背景下企业人才需求。

(2)加强校企合作,是新时期高校发展的内在需求。新时期高校应结合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自身实际,明确发展定位、战略、目标、思路等,在内涵式发展中实现特色发展、全面发展。然而许多高校因培养目标缺少针对性,资源有限等,很难实现经济转型期人才培养目标,发展优势和特色不突出。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紧贴市场、企业,以市场和社会需求为导向,紧跟地方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步伐,利用学校和企业不同的教育环境和资源,培养适合用人单位要求的人才,成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举措。因此,高校要想在新常态背景下求得生存和长远发展,就必须顺应经济发展需要和地区经济发展特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现特色化、差异化发展,而办出特色的重要选择,就是开展校企合作。

(3)加强校企合作、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战略重点。《国家教育中长期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明确指出,要“坚持能力为重,优化知識结构,丰富社会实践,强化能力培养”,建立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教育办学体制。教育部《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教发〔2015〕7号)中明确指出:要转变办学思路,培养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增强学生就业创业能力;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创新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促进高校科学定位、特色发展。可见,在高等教育规模得到充分发展之后,加强校企合作,提高教育质量成为新时期高等教育发展的战略重点。然而,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行业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与要求都在不断变化,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也应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对于校企合作育人模式的深入研究,是高等教育不断创新适应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2 我国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校企合作最早产生于19世纪末的德国,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试行。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校企合作作为一种能够帮助校企双方实现互利共赢的合作形式,已经获得了理论界的充分认可,也得到了高校及企业界积极响应。但目前依然存在诸多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合作理念滞后,跟不上新时期的要求。从当前情况来看,我国一些高校为了提高社会知名度和影响力,盲目追求重点学科数量;有的只注重科研论文数量、主持项目级别及获奖数量,重理论,轻实践;有的在人才培养方面急功近利,只注重学生职业技能提升,忽视职业素养培育,学生缺乏创新意识、创新精神,既不能学以致用更无法满足社会用人需要,显然这种理念和模式不能符合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实际需求。

从企业角度讲,当前有些企业没有认识到影响企业竞争力的核心因素是智力和人才优势,重视程度不足,合作理念缺乏;有些企业将追求经济利益放在首位,在面向市场需求进行科研成果转化时急功近利,认为高技术项目投入大、风险高且在短期内难以取得成效,不愿接受较长研究周期的项目,认知的偏差导致了合作及协同创新意愿不强。

从政府角度讲,政府作为政策制定和制度保障的行政管理部门,虽然也出台了一些校企合作政策,但更多是充当合作服务中介角色,在落实、指导、扶持等方面做得还不够,导致产学研合作还存在较大随意性、盲目性,一些高校和企业的合作存在许多不规范之处。

从科研机构角度讲,目前部分高校教师及科研人员没有认识到科研创新及成果转化的重要性,忙于埋头做实验、写论文,很少去关心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实际应用,校企合作的参与度低,对成果转化积极性不高。

(2)合作融合程度不高、纵深发展不足,合作关系不稳定。高校实施校企合作教学改革,仅采用更新教材、课程淘汰重置、加大实践教学等方式,并未真正深入企业,没有结合产业发展来调整自身教学;企业主要以满足自身用工需要为目的,合作项目零碎且项目间联系不大,导致企业与院校融合程度不高;校企间人员交流仅限于人员互聘互用,整体性学习互融和业务合作相对有限,缺乏在技术研发、资源共享等深层次方面的合作,纵深发展不足。

校企合作关系的建立多基于社会关系形成,签订过程主要基于合作方意愿,缺乏具体制度、体制及框架参考,合作协议一般只规定了原则上的权利义务,没有形成明确的产权关系及具体的权责义务。协议签订后,缺少公正第三方进行督促与监控,致使协议在实际执行过程中遇到各种各样的困扰,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合作关系不稳定。

(3)缺乏有效的合作机制、合作政策及合作制度,合作运行不畅。 良好的合作机制是校企合作不断深化、组织运行的有效保障,然而,目前各合作主体之间角色错位、责任不明,运行管理不够规范、稳定,没有形成良性循环和长效合作机制。

政府主导作用发挥不足,缺乏协同育人的框架构想、制度设计和系统科学的整体规划,虽然出台了一些宏观政策,但实际实施过程中,缺乏相应的保障政策和实施细则,导致合作各方对自身权利和义务认识不足,职责不明确,未能真正建立起各合作主体协同育人的运行机制、体制和模式。此外,管理体制不够完善,评价机制不健全,当合作主体间出现摩擦和一些难以协调的矛盾时,缺少规范合理的政策进行调解,合作运行不畅。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不够成熟和完善,企业在合作中要么为追求利润,将学校看作廉价劳动力市场;要么为争取政府项目,只接纳毕业实习学生,并且不按专业分配,只根据企业需要安排劳动,学生难以得到应有的锻炼,由于学生不是企业正式员工,企业对学生的投入和培训都有所保留,合作流于形式。同时,因企业不能及时、定期发布用人标准,人才培养缺乏针对性,人才培养机制也有待调整,难以达到预期效果。

(4)信息化建设不足,缺乏合作交流平台,合作成效欠佳。现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迫切需要校企合作各方共同努力,依托现代网络技术搭建合作交流平台,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提高技能型、实用型人才的培养质量。但在具体实践中,信息化建设明显不足,校企交流互动的合作平台比较缺乏,合作的深度和广度不够,校企合作的质量不容乐观。

目前,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尚未从教学理念、教学手段、教学内容及教学资源等多维度实现“产教融合、协同创新”的真正转型,信息化建设不足,政府、企业、高校及科研院所各大主体之间没有形成良性循环互动和有效的协同创新合作,许多层面衔接不畅,产业、教育、科研还未形成共生概念,合作各方互动性较少,信息不对称,没有充分发挥各自优势,没有真正实现资源和技术共享,协同育人、共同发展的理念还没有真正落地,校企合作在深入性、持续性方面还有很大提升空间。

3 山东英才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政产学研协同创新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实践

近年来,山东英才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坚持“经纶济世、管事理财、进德修业、革故立新”的育人理念,以培养“通管理、懂财务、有品德、能创新”的人才为目标,不断探索与实践,构建开放、集成、高效的产学研协同育人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具有一定创新和借鉴意义。

(1)改善育人条件,以经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项目建设为主要依托,构建产学研协同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学院首先重新制定人才培养规划,将培养“宽、专、多能”(知识面宽、技能专)的“T型人才”作为当前人才培养方向。在此基础上,基于实践教学、创新创业教育及社会服务过程中对经管类专业知识的需求,从实践教学体系完整性出发,结合学院现有的实验条件,通过与专业公司合作,联合开发“VBSE跨专业综合实训平台”,以培养学生应用能力、协同能力、决策判断能力、创新、创业等能力为核心,实现了学院不同专业学生之间的协同实践,实现了经管类专业人才培养由知识教育向能力、素质教育的全面转变。此外,特别注重学生双创能力培养、创业实践、项目孵化等能力提升,面向地方区域经济发展培养人才,从而实现人才培养与就业市场需求的无缝衔接,同时,加强社会服务功能建设,逐步建设成为生产性实训中心。

在此基础上,学院对实践教学体系进行了重新规划建设,并改革教学模式和考核评价模式,开展“企业高管进课堂、企业家进讲堂”“把企业搬进课堂、把课堂搬进企业”活动;积极改革教学方法,用“真实的案例做教学,真实的产品做大赛、真实的项目课上做、真实的创业企业带”,逐步形成了导师团队协同培养、跨学科协同培养、行业开放式协同培养等模式,有效地解决了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相脱节的问题,增强学生的社会竞争力,切实提高了产学研协同创新人才培养质量。

(2)加强校政企合作,以项目为纽带,推进政产学研协同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学院坚持服务地方原则,积极探索与济阳县政府、济阳县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济阳县中小企业服务中心以及专业公司开展深度合作,通過搭建人才供求、人才培养、就业创业三个平台,建立政、校、企三方合作的新模式,搭建起服务当地经济及社会发展的公共大平台,同时组建相应的组织服务体系,创新运行管理体制机制,服务地方大人才工作格局构建,最大限度地发挥“政校企”合作在新常态背景下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助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作用。

此外,学院积极同济南鑫茂科技产业园开展产学研合作,变学校为企业定向人才提供的场所,使企业成为学校的实习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践及创业、就业基地,教师可以到企业交流,就双方横向课题展开合作,服务园区企业,助力企业发展。通过校政企合作项目,把高校培养人才、科学研究、传播知识和服务社会四大职能有机结合到政产学研合作中,成功构建了区域性政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

(3)构建全方位育人沟通机制,联合搭建高校服务区域和企业合作平台。建设高水平的政产学研服务平台是支撑和引领高校优势学科发展、人才培养及社会服务的重要载体。学院与专业公司合作构建全方位政产学研综合服务平台,为学生科创活动、产学研一体化能力的全面提升、双师型教师队伍的进一步发展壮大、提升教学科研研究对区域与行业经济的贡献度等打下坚实基础。通过多种形式的政产学研对接会、项目成果推介会等渠道,建立政产学研信息沟通、人员流动、资源共享等联动机制,实现资源共享,逐渐建设成为经管类专业的科研与创新中心,形成产、学、研相结合的专业创新体系。

4 新常态背景下校企合作的深化与发展策略

新常态背景下,为促进校企合作深入、持续、健康发展,培养具有时代特色及创新精神的高技能高素质人才,就必须做到:

(1)与时俱进,更新合作理念,统一合作思想。各合作主体首先要提高对校企企合作模式重要性的认识,创新思维理念,重新认识新的历史时期校企合作内涵,实现校企合作观念的转型和向实际工作的转化。

高校肩负着人才培养的职责和使命,新形势下要顺应时代发展,基于长期发展战略与企业开展深度合作,企业也应站在长期持续发展的理念下尽力促进学校教育体系的不断完善。校企双方打破原有的浅层次合作,根据行业产业结构、技术技能结构、企业发展趋势、市场定位需求等条件,共同谋划、组织、建设、管理教育教学的全程环节,共同承担成果与风险,实现与社会接轨,与企业需求同步,从而使校企合作质量得到根本保障。

(2)明确合作主体地位责任,创新合作模式,加強校企合作内涵建设。新常态经济背景下,须切实提升校企合作内涵,合作各方明确各自的地位及责任,加强互动性、协作性,发挥各自优势,共同服务于人才培养,构建政产学研协同育人体系,形成政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强大合力。

政府是主要的政策支持者和引导协调者,应及时了解产学研合作的最新动态和产业发展走势,结合区域经济发展实际,制定科学完善的政策,为政产学研协同创新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高校是人才培养的主战场,是应用型人才的主要输出部门,在整个人才培养框架体系中起着决定性作用,应高度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强化学生实践能力、专业能力、应用能力、创新能力及职业素养的培育。科研机构作为科研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基地,要切实承担起信息咨询、项目推动等职责。企业是主要的实践基地和人才培养的主要输出方向,应走进学校、为学生走进企业创造更多更好的机会,充分发挥市场经济主体和技术创新应用主体作用,加快对科技成果的消化吸收与学习。在政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中,不同主体之间应各司其职,优势互补,协同合作,最终实现协同创新,互利共赢的目标。

(3)搭建高水平合作交流综合服务平台,完善校企合作运营机制。现代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使社会各行业发生颠覆性变化,迫切需要校企合作各方共同努力,整合各自资源,依托现代网络技术搭建高水平合作交流综合服务平台,加强沟通交流,信息资源共享,在人才培养、教学创新、产教融合及信息化建设等方面形成有效机制,实现线上线下深度融合,为学生科创活动、产学研一体化能力的全面提升、双师型教师队伍的进一步发展壮大、提升教学科研研究对区域与行业经济的贡献度等方面打下坚实基础。通过多种形式的政产学研对接会、项目成果推介会、产学研合作平台等渠道,建立政产学研信息沟通、人员流动、资源共享等联动机制,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全面提高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质量。

目前,国家已从政策上进行了引导,把校企合作、协同创新提到了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地位,但还需要从政策支持上出台实质性措施,进行鼓励和扶持。从学校方面看,应在“战略一体、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互惠共赢”的基础上,从组织结构、人员调度、规章制度、政府支持等各个方面建立校企合作长效运营机制,形成风险共担、人才共育、学科共研、协同创新、成果共享的多赢局面,从而让校企合作进入良性循环;同时建立健全相应政策制度,拓宽合作领域,建立校企合作长效机制。面对我国劳动力成本不断增长,企业应以更长远的人才战略眼光对待人力资源的储备、开发、培训等问题,积极主动地和有关高校进行合作,结合双方需求建立互利合作机制。只有通过完善合作机制、拓展合作领域、健全合作保障,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才能较好地实现各合作主体的利益诉求,促进持续稳定发展。

(4)立足区域经济,注重实效,服务社会。高等教育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持,更多是直接为区域经济服务,具有较强地域性特点。因此,校企合作作为高等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和方向,是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要坚持服务地方原则,兼顾全面发展的需求和社会发展的要求,立足区域经济发展,重视区域特征,充分利用区域优势开展人才培养。人才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政府、企业和高校等育人主体共同努力,高校要主动搭建合作平台,进行多方位交流、实施多样化协作,使各育人主体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提升合作培养层次和合作效益,努力实现学生、社会、企业和学校多方共赢的局面。同时,地方政府、行业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机构应各司其职、相互配合,共同支撑区域经济协同发展,为推动创新型经济发展和国家建设贡献力量。

5 总结

随着我国经济步入新常态,社会发展更加需要高技能、高素质、复合型、创新型人才,为确保人才培养与经济发展相匹配,高等教育改革将持续深化,校企合作协同育人理念和模式将更加被学术界和管理层认可,对政产学研协同育人的研究将会更加深入。作为应用型高校,应紧紧围绕地方经济社会建设,不断探索和创新,努力找到适合自己的校企合作发展之路,更好地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共创合作共赢新局面。

参考文献:

[1]Adela Davinia,Palomares.Examining benchmark indicator systems for the evalu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J].Higher Education,2010,13(06):165-167.

[2]Atkinson Grosjean.The Use of Performance Models in Higher Education:A Comparative In-ternational Review[J].Educational Policy,2000,16(02):183-185.

[3]方法林.高职教育供给侧改革:质量、效率和创新[J].教育现代化,2016(07).

[4]梁家峰,张洁.供给侧改革背景下高职教育新视角[J].中国高等教育,2016(10).

[5]杜庆军.新时期“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J].人民论坛,2015(02):164-166.

[6]竺世萍.日照职业技术学院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案例研究[D].曲阜:曲阜师范大学,2014(03).

[7]邓秋实.校企深度合作办学机制的探究[D].硕士学位论文,哈尔滨理工大学,2014.

[8]周光礼.国家工业化与现代职业教育一高等教育与社会经济的耦合分析[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03):65-67.

[9]周德富.田凤秋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几点思考[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4(10):96-98.

[10]周建松.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下的课程体系建设[J].教育研究,2014(10):127-129.

基金项目:山东省经营管理研究课题基金项目(项目编号:JZ201717)

作者简介:李海燕(1981-),女,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会计与税收。

猜你喜欢
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合作
校企合作下的应用型物流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茶学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探索
独立学院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韩国高校校企合作模式新发展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就业视域下卓越工程师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探析
民办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深度校企合作模式探索
对实训教学体系改革进行的思考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