勒布朗·詹姆斯与我同行

2018-11-27 04:54KEN
NBA特刊 2018年20期
关键词:比斯戴夫湖人队

文/KEN

国王詹姆斯来到西部,需要适应新环境的不只是他自己和湖人队的队友,还有西部那些不上道的体育记者们。

在第一次身穿湖人球衣出现在新闻发布会上时,勒布朗·詹姆斯就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那些在杂志、报纸和网站上对他大肆鼓吹的记者们,似乎并不了解他的一些生活和比赛的细节。不夸张地说,他们对詹姆斯的了解甚至还不如球迷呢!

“你想如何兼顾打球和娱乐产业呢?”一个记者这样问道。

“你难道不知道我之前一直在这么做吗?”詹姆斯回答。

“你为什么在训练时穿着6号球衣?在比赛中穿23号?”另一个记者问。

“我明白了!”詹姆斯恍然大悟地摸了摸额头,“你们之前一直不知道我是谁,是吧?”

诸如此类的问题还有很多,“什么让你感受到压力?”、“你觉得别人对你的各种说法都是因为什么?”詹姆斯无奈地和洛杉矶的记者们分享了自己回答过无数遍的问题,最后,他把头转向了自己的右手边,看到了一张熟悉的面孔。

“戴夫,你在这里,还是你帮我回答这些问题吧!”

在一群高举着手机录音的陌生人中,戴夫·麦克门纳明是詹姆斯的老熟人了。过去四年,他一直在克里夫兰报道詹姆斯的新闻,现在,他已经正式成为了ESPN的专栏作家,他也是这个星球上和詹姆斯相处得最好的体育记者。“戴夫能给我们带来第一手的勒布朗新闻,”他的同事布莱恩·温霍斯特说,“他的重要性无人可以替代。”

今年7月,詹姆斯宣布自己与湖人队签约,麦克门纳明第一时间给他发去了祝贺的信息。一周之后,ESPN给麦克门纳明提供了一份全新的长期合同,并将他派到了洛杉矶,随时报道詹姆斯的消息。在听说这个消息后,詹姆斯也给他发了一条信息:“在洛杉矶见。”

戴夫和勒布朗之间的下一段“关系”就这样开始了,虽然很多人都羡慕麦克门纳明,但他不愿意过多地谈论两个人的交情,以免别人觉得他的报道有什么偏差。麦克门纳明是在2014年搬到克里夫兰的,那时他只有31岁,正在搞清楚自己应该做点什么。而那时候的勒布朗刚刚回到家乡,正处于与媒体的蜜月期。这两个同龄人在几次接触后发现对彼此印象颇佳,慢慢地,他们之间建立了深厚的友谊,詹姆斯甚至曾经将麦克门纳明比作自己在媒体界的“妻子”。

“我不觉得我们的关系会给我带来什么采访上的便利,我也不想利用这种关系,”麦克门纳明说,“但实话实说,我们的个性确实很相似,也很谈得来。”

詹姆斯开创了NBA球员的新时代,他认为球员应该有选择球队的权力,他觉得球员不应该因此遭到攻击。现在,情况确实有所好转——在他从克里夫兰搬到迈阿密的时候,不得不雇用随身保镖。而现在,情况已经好转了,更多人愿意把球员的转会视为比赛的一部分。

“勒布朗加盟迈阿密的时候引起了全世界的噪音,”麦克门纳明说,“当时,我的同事温霍斯特在迈阿密,他的感受和我完全不同。”

温霍斯特正是和詹姆斯在迈阿密建立了深厚的关系,他认为这只是一次普通的签约,只不过因为当事人是勒布朗·詹姆斯,才会引起如此大的讨论。而当凯文·杜兰特加盟勇士在西部掀起轩然大波时,那些报道过詹姆斯的记者就已经处之泰然了。

麦克门纳明并不是唯一一位和詹姆斯一起搬到西部的记者,骑士队的随队记者阿里·克里夫顿也和詹姆斯关系不错。在国王来到洛杉矶之后,他也跳了槽,来到洛杉矶的一家电视台就职。“我觉得这里的记者不太了解勒布朗,他们问的很多问题我和戴夫就可以回答了。”克里夫顿笑着说。

在麦克门纳明和克里夫顿心目中,洛杉矶媒体现在最应该关心的问题是:詹姆斯到底能为洛杉矶带来什么?

洛杉矶的媒体业堪称全美最发达的,他们见证了湖人队的兴衰和荣耀,很多人都将詹姆斯的到来与当年奥尼尔的签约相比。但实际上,两人还有着很大的不同。1996年,奥尼尔是一个崭露头角的明星中锋,他需要得到荣誉来证明自己,而詹姆斯已经拥有了一切。这些因素影响了洛杉矶看待詹姆斯的角度,也影响了洛杉矶人对待他的态度。正如一些人所说:“科比是在洛杉矶长大的,沙克在湖人走上了巅峰,而勒布朗现在还不是一个洛杉矶人。”

洛杉矶拥有良好的职业体育氛围,湖人队和道奇队是最受欢迎的球队。UCLA也拥有极为庞大的粉丝群。其他球队只能在夹缝中生存。但最近几年,湖人队糟糕的战绩让很多球迷感到失望。

上个赛季,湖人赢下了35场常规赛,自从2010年以来,他们从没打进过西部决赛。而现在,勒布朗·詹姆斯就是来改变这一切的——人们对他报以极高的期望,如果他失败了,将被视为洛杉矶的罪人。这种看法显然并不公平,每个人都知道,他是一位超级巨星,在取得成绩之前,所有人都把他视为偶像,如果詹姆斯无法做到科比做到的一切,那么,洛杉矶人还会给他这样的礼遇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可另一方面,詹姆斯已经33岁了,即便他的身体素质出众,可湖人队还是需要引进另外一位全明星,和詹姆斯一起等待年轻球员成长,然后向总冠军发起冲击——这是一部分体育记者的看法。

在洛杉矶,詹姆斯将会面对无数记者的发问,他已经熟悉了这种感觉。但是,却很少有人能够真正走进他的内心世界。

为了更好地报道詹姆斯的消息,《纽约时报》派来了专门的记者,与此同时,他们还聘请了一位快船队的随队记者,想要全方位报道两支洛杉矶球队的内幕。《泰晤士报》和《华盛顿邮报》也做了同样的事情,他们都想抓住目前联盟最吸引人的话题。

今年夏天,《洛杉矶运动家》与四位记者见了面,想要聘请他们随时关注湖人队的消息,其中包括比尔·奥拉姆和詹姆斯·劳埃德。前者任职于ESPN,后者则曾经在克里夫兰对詹姆斯进行过跟踪报道。他们都拒绝了这个邀请——因为长时间和詹姆斯的新闻打交道,已经让他们感到疲惫了。

今年7月,南加州新闻集团对《盐湖城论坛报》的凯尔·戈恩发出了邀请,当时詹姆斯刚刚宣布自己将要加盟湖人。戈恩接受了邀请,他也知道自己会面对怎样的场面。“在勒布朗身边,至少会有15名记者形影不离地跟随着他,”他说,“无论主场还是客场,这可不是个简单的工作。”

这样的人员配备对于记者们自身也是一种压力,他们必须要绞尽脑汁,才能写出和别人不同的新闻。每一天,编辑们都会催他们发布一些关于詹姆斯的独家新闻,就像在2010年的时候,温霍斯特所做的那样。

9月24日,詹姆斯终于第一次和洛杉矶的记者们会面了,他所接受的待遇简直有点像当年奥巴马在白宫接受采访。洛杉矶当地的资深记者吉姆希尔获得了第一次提问的机会,在接下来的12分钟里,新闻发布会现场陷入了一片低气压。

“当湖人队宣布沙克加盟的消息或科比签下新合同时,这里热闹得像在开派对,”一位记者说,“而勒布朗坐在台上的时候,就像是在接受医生的会诊或法官的询问。”

这种态度也影响了其他湖人球员。迈克尔·比斯利本来是个乐于袒露心声的家伙,可当他接受采访的时候也和记者们打起了太极。

“湖人队今年到底应该取得什么样的目标?”麦克门纳明问比斯利。

“我们会到我们要去的地方。”比斯利说。

“哪儿?”麦克门纳明显然听不懂。

“我们要去的地方。”比斯利重复。

“你们要去哪儿?”麦克门纳明很少听到这样的回答。

“每一天。”比斯利有点不耐烦了。

麦克门纳明也不想轻易放弃,他继续追问:“如果你把每一天都加在一起,最终会到哪里?”

“未来。”比斯利抛下一个词,拂袖而去。

可能是由于媒体的夸大报道让湖人球员们心存顾虑,而詹姆斯承受的压力比他们还要大——他不仅要接受体育记者们的无脑盘问,还必须得和娱乐记者搞好关系。

众所周知,詹姆斯把自己的娱乐产业带到了好莱坞,今年夏天,他宣布自己的电视制作公司正在启动几个新项目——其中包括穆罕默德·阿里的纪录片,还有一部美剧和一个脱口秀节目。在面对不同的记者时,詹姆斯很少会真正袒露心声,他用来应对媒体的通常是传统的“NBA球员三件套”:“我会专注于我的比赛,打出高水平的表现;我会致力于回馈社会;我爱这座城市。”

没办法,这就是詹姆斯的处境,没人关心他真正在想什么,每个人都只想要自己想听到的答案。他宁愿把时间放在自己在意的事情上。他要出演《空中大灌篮》,邀请本·西蒙斯出演自己的情景喜剧,甚至计划着拉“魔术师”一起干点什么。

在外界眼中,詹姆斯可能是最适合洛杉矶的球员,洛杉矶也是詹姆斯最应该去的城市。可在熟悉他的人眼中,詹姆斯并不属于任何地方,他和他的团队就是世界的中心,其他的——洛杉矶、好莱坞、湖人队,还有那些努力想要挖掘内幕消息的记者们——都只是围绕在他身边的小小卫星而已。

当然,记者们也不是没有机会从他嘴里挖出点什么。可前提是他们别再像狗仔队那样只想报道小道消息,尽量能提点有价值的问题。

猜你喜欢
比斯戴夫湖人队
莫比斯加速器众创办公空间
当你不够优秀时
逐浪的男子
摩比斯的三大“黑科技”
利用相合性检验与回归分析讨论“波普定律”
To My Dearest Fans
美味的比斯开
美味的比斯开
当你不够优秀时
返璞归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