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非遗”科学之美

2018-11-27 05:02马宁
知识就是力量 2018年11期
关键词:黑漆生漆雕漆

马宁

从漆树到摩托车

根据资料显示,中国是最早利用和种植野生漆树的国家,也是最早使用生漆、利用生漆进行艺术创作的国家。明代《髹(xiu)饰录》是中国现存唯一一部古代漆工专著,书中描述了漆的演化过程:“漆之为用也,始于书竹简。而舜做食器,黑漆之。禹做祭器,黑漆其外,朱画其内,于此有其贡。”最开始人们发现漆是黑颜色的,用来写字记事。后来发现漆有防腐作用,能够抑制细菌繁殖、防止食物变质,就拿来做食器。

中国传承至今的漆器修饰技艺约有14种,分为三个大类,雕漆属于其中一类。雕漆在历史上出现较晚,源自约公元700年的隋唐时期。雕漆是最耗费原料的技法,需要在器物表面髹涂,达到一定厚度后才能够进行浮雕创作。要达到1毫米的厚度,需要在器物表面反復髹涂16~20道。明清时代,在自然条件下一天只能刷一道漆,工艺耗时良久,因此当时雕漆为皇家专用,制作器物大到龙椅、小到食盒。

雕漆在工艺上比较复杂,分上手雕刻和锦纹雕刻,前者指主体图案雕刻,后者指背景图案雕刻。雕漆工序包括设计、制漆、制胎、髹漆、上手雕刻、锦纹雕刻、抛磨顺活等,一件完整的作品要花费几个月到几年的时间。胎体材质方面,历史上曾采用木、竹、金属,现在胎体材质更加多样化。

随着时代的发展,雕漆工艺更加与时俱进。比如说古代的茶壶雕漆是全包形式,现在就可以改成更符合人们生活习惯的半包或者包边形式。再比如雕漆的摩托车和家具雕漆,称得上传统工艺的创新模式。前者从形式美上做了全新的结合,后者做工比传统家具更为细致,也更为环保健康。

“非遗”背后的科学

在一般人的概念中,“漆”是化学合成的,而“非遗”中雕漆使用的漆来自漆树上割出的生漆。《说文解字》中,“漆”字的半边是木割两刀流下的水。生漆从树上流出时是米黄色,接触空气后迅速氧化变黑,“漆黑一片”的说法也出自此现象。

生漆的干燥条件很奇特,它不能在自然条件下干燥,必须在闷热、阴暗、潮湿的环境中阴干,业内称这种环境为阴房。生漆的主要化学成分有漆酚、漆酶、漆多糖。漆的质量高低主要取决于漆酚的含量。

过去的匠人在判断漆的质量高低时,用一个金属小薄片,把生漆装进金属薄片称重,再用火烧金属薄片把生漆烤干,最后称留在薄片上的重量,留在薄片上的物质就称为漆酚。在一定范围内,漆酚含量越高、漆的质量越好,但不能超过最高限制。当生漆中的漆酚过高时,可以用桐油来调制,让漆酚含量保持在一定范围内,漆酚含量适度的生漆才能够正常使用。(“油漆”这个词在中国周朝就已经有了,指的就是桐油和大漆。)

生漆与空气接触后,发生化学反应表面呈赭色,干涸后变成褐黑色,非常坚固,并具有耐酸、耐热、耐磨和绝缘性,还具有防腐蚀、防渗透、防潮和防霉等性能。漆液因其自然黏性,最初可能被作为黏合剂使用。而经过提炼加工,生漆可以配制出半透明漆、黑漆、透明漆和油光漆等,被人们涂在各种器物的表面,制成日常器具和工艺品,其中黑漆和朱漆为最基本色漆,最常用。由于生漆的主要成膜物质,漆酚的分子结构含有芳香烃又含有脂肪族长侧链,因此漆酚具有芳香族和脂肪族的双重特性。在漆酶的催化氧化作用下形成漆酚多聚体,再加上长侧链的氧化聚合反应,而形成网状立体结构,因此生漆具有优良的物理和化学性能。

猜你喜欢
黑漆生漆雕漆
从黑漆描金工艺看17 世纪中西文化交流的融合与碰撞
雕漆纹饰的修复
天水雕漆制作技艺:刀锋上的手工瑰宝
神秘的“东方树液”——生漆
黑漆描金双龙纹药柜
一斤生漆的“分量”——“漆农”刘照元的平常生活
传承传统技艺甘做雕漆艺术的使者
割拼长方形
中日彩色生漆加工工艺的比较研究
黑漆桦木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