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设计创新视角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

2018-11-27 06:58杨丽英
设计 2018年13期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设计教学

杨丽英

摘要:在当前高校艺术设计教学中引入非物质文化遗产,探讨其与现代艺术设计的关系,以江苏大学为例。从设计创新的视角出发,探讨基于非遗文化的具体设计方法,以及如何通过非遗工作坊、学术研讨、设计竞赛、设计产业化等环节,将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转化为可供艺术设计教学运用的资源,缓解艺术设计教学所面临的问题,为非遗文化传承寻找新载体,创造新的设计思维,实现艺术设计教学与非遗文化保护与传承的双赢。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 艺术设计 教学

引言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促进文化多样性和激发人类的创造力,具有特别重大的现实和历史意义。

当前高校的艺术设计教育也存在很多问题,比如人才培养模式中民族文化审美能力的缺失、与产业发展需求脱节、固有的设计思维等。

本文拟以江苏大学为例,寻找当前艺术设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设计创新的视角出发,探讨基于非遗文化的具体设计方法,以及如何通过非遗工作坊、学术研讨、设计竞赛、设计产业化等环节,将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转化为可供艺术设计教学运用的资源,缓解艺术设计教学所面临的问题,为非遗文化传承寻找新载体,创造新的设计思维,实现艺术设计教学与非遗文化保护的双赢。

一、高校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一)民族文化审美能力的缺失

当前高校艺术设计基础教学的大部分理论很大程度上仍然沿袭包豪斯体系。包豪斯主张与传统决裂并提倡几何构图,消除设计的地域性,形成了千人一面的“国际式”风格。在此体系的影响下,学生设计出的产品脱离本土文化,导致各国、各民族的历史文脉被忽视了。

(二)人才培养模式与产业发展需求脱节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产业的转型与升级,设计的内容、形式、手段都出现了新的变化,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跟不上现实的发展要求。文化创意产业已被划定为支撑我国未来发展的重要产业“。文化创意产业之所以不同于其他产业的即时性,是因为文化是需要时间传承与积淀的。而非物质文化遗产记载着一个地区或民族的传统文化与历史,具有地域性、民族性、独特性等特征,是极具魅力的文创设计资源。将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运用于文创产品的设计研发和品牌塑造中,文化与品牌都将大放异彩。

(三)固有的设计思维需要变革

广州美术学院教授童慧明曾指出,“在整个设计教育中间,全国各地高校在培养学生的时候更多地侧重于造型,80%甚至更多时间是在让学生考虑形态的设计,这种状况必须改变”。随着社会的进步、产业的转型与升级,设计的思维、设计的范畴以及解决方案也将发生变化。融入非遗的设计,将本土非遗文化与工艺艺术设计结合,可以以“说故事”的方式将人文历史典故,展现给当代的人。

二、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艺术设计方法

非物质文化遗产蕴含的丰富文化符号可以成为创新设计的灵感来源。针对非遗的不同类别,分别有不同的提取设计元素的方法。

(一)以非遗的形象元素为设计源点

作为设计源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形象元素,一般是地域文化或历史时期的代表性物品,或者仅仅是体现在传统纹样图案或者其他载体上的经典符号形式,比如:民间美术、民间文学、传统戏剧、杂技与竞技等非遗项目中的一些代表性形象元素。

(如图1)的苏点.调味罐为江苏大学学生作品,设计灵感来源于“舌尖上的中国”,作品是以苏式糕点——元松、钳花小包为原形而设计的调味罐。它们的造型简洁,透露出苏州雅致的韵味。

(二)以非遗的文化为设计源点

文化是非遗的内核。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传统文化、民俗民风、宗教信仰等,需要充分学习并领悟其内在的文化涵义。在此基础上,进行提炼与概括,用视觉符号重新诠释文化涵义,设计出既有历史或地域文化特色,又具有現代社会需求价值的产品。

(如图2、3)所示的“一眼千年”茶具,产品的设计源点来源于镇江西津渡。水壶的顶部造型设计源于西津渡的著名景点昭关石塔;杯子底部的图案设计来源于佛教的曼陀罗图案,这种图案在昭关石塔中被发现,经过设计创意的处理之后更符合现代人的审美,更易于理解和接受。弃置的热水倒入托盘,水流会顺着托盘向中间流淌,而托盘上则会依次出现,唐、宋、元、明、清的烫金字体以及一句诗句,更融入了“一眼千年”的文化元素,增加了设计的附加值。

(三)以非遗的手工技艺或制作过程为设计源点

有些非遗没有固定的形态,主要由传承人的口头、肢体或手工技艺所承载,比如杂技与竞技、传统手工技艺、民俗等。我们可以以这些非遗项目的手工技艺或制作过程作为源点来进行设计,有两种创作方式:

1.将传统非遗项目的手工技艺运用到适合现代生活的用品中,以新的产品载体形式体现非遗手工技艺的美。

2.一些具有特殊工艺流程的非遗,如宜兴紫砂,除了打动人JI)的造型,还可以举办陶艺工作坊。在作品中留下独特的个人印记,从而更受消费者的喜爱。

(四)将非遗与品牌合作形成设计源点

现代生活方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危害,使其价值在时间的流逝中逐渐消融。优秀的品牌能够凝固和再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将非遗与品牌合作形成设计源点,应用传统非遗元素的全新设计,反映了设计师对非遗文化与现代品牌结合的深刻理解。国外的爱马仕、卡地亚、劳力士等品牌都对传统手工制造技艺有着不同程度的传承和发展。目前,还难以找到传承和发展中国非遗文化的合作品牌。因此,为了更加适应当代市场需求,跨界复合经营是当今非遗产业重新焕发活力的运营方式之一。

(五)将非遗跟社会热点事件结合形成设计源点

猜你喜欢
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设计教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
书封与现代艺术
教育教学
河北师范大学艺术设计学院
环境艺术设计辩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