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思想品德体验式教学探究

2018-11-28 11:15王以云
小学生 2018年12期
关键词:道德品质道德情境

⦿王以云

现如今我国小学思想品德教学出现了许多问题,小学思想品德课不被教师所重视,经常被无故占课,教师教学方法死板单一,采用“填鸭式”教学没有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导致教学效果无法得到有效提高。因此这要求着小学教师要根据实际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创建合适的教学情境,组织相关活动,丰富学生的课堂体验,并引导学生通过身体或心理的体验去领悟、感受、移情,改变思想品德课的传统说教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自我完善和提升的目的。

一、创建生活情境,增强个人道德情感

在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形成过程中,其道德情感起着重要的指引作用。道德情感可以帮助学生准确地认识思想道德品质,培养其良好的行为习惯。它是连接道德与行为之间的桥梁。而情境教学是目前培养学生道德情感最有效的途径,学生只有在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中,才能够接受良好的道德品质的熏陶。但教师需要注意情境教学必须要从生活入手,因为生活中处处都有道德品质的体现,人要生活就必须与周围的环境、人、事发生联系,而道德就起着规范和制约行为的作用。如果道德脱离了人们的现实生活,那道德也不过是教材上抽象的文字条例,失去了它原本的意义。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所创设的情境一定要贴近生活,具有客观性,能够让学生通过自身的生活体验激发内心的真情实感。例如在教学《父母的疼爱》一课时,教师便可以有意识地在课堂上展开对学生的情感教育。先让学生回忆父母做过哪些让自己感动的事情,并让其站起来进行分享,由此引发其他学生的思考,再有所引导地让学生进行思考,在自己的成长过程中父母还为自己牺牲过多少东西。如此学生便能逐渐意识到父母在自己的成长历程中倾注了大量的心血,而这些都是父母无条件无回报的付出。在有了这样的意识后,学生便会逐渐产生要孝敬父母,报答父母的观念,这时教师可以对品德教学进行进一步地加深,让学生在思想观念上形成更深层次的观念,树立感恩祖国感恩自然的思想观念。通过联系学生身边亲近的人来举例说明的方式,更容易让学生接受理解,并且能够不断增强其道德品质,并在学习的过程不断升华个人道德情感。

二、创建问题情境,丰富课堂内容

在对话教学过程中,学生对教材内容的充分理解是生生对话和师生对话的基础。作为教师,要指引学生关注并理解教材中有价值的部分,并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进行自我思考与探索,通过学生的生活体验激发其道德感悟,在体验中逐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除此之外,学生之间的对话、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对话也至关重要。只有学生在与同龄人或教师之间的对话才会有思想上的碰撞,心灵上的沟通,才会在交流过程中不断地吸收并交换信息。所以两者之间对话的话题是什么格外重要。例如,在学习《做一个诚实的人》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疑问:善意的谎言究竟算不算谎言?这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之间进行交流争论,从而得到启示摩擦出思想上的火花,然后再让学生分成两派进行辩论。这时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之间规范用语,不要造成学生情绪过激的情况出现。待到两方讨论完毕后,教师便可以站出来将学生的观点进行总结并对其升华。这时教师要注意不要一棒子否定任何一个观点,要在学生的每个观点中发现可取之处,对其正确的部分进行鼓励和支持,对其错误部分进行纠正。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可以通过与他人的探讨找到问题的正确答案,并通过切身感受去提升自我的道德品质。

三、创建实践情境,组织课外活动

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只有在反复的实践中才能形成。因此学生在课堂中的所感所悟一定要落实到实际生活当中,由于低年级的学生自控能力较弱,难以通过自己的能力来完成此类过程。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带领学生参与学校的实践活动或者组织相关的实践活动,使学生把课内的体验到的经验和产生的冲动延伸到课外。例如,在学习完《我的劳动感受》一课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一起去清扫学校的操场、花坛,并对其中认真努力的学生进行表扬奖励。又或者让学生回家为父母做一些家务活并写出劳动的感想体会,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让学生把正确的并有所理解的道德认识落实到实际行动当中,还可以让学生设身处地地为清洁工人或父母着想,使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树立高尚的道德品质。

四、结语

小学品德课是一门需要学生将课本上的知识与现实生活中的体验相结合的科目。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无法通过抽象的文字来传输其中的思想观念,这些理念就算在事先预设和计划的情况下,也很难有效地传达到学生的脑海中。因此,教师注意要避免枯燥刻板地说教,以获得学生的真实感受为目的创设不同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教学情境中不断体验感悟,从中获得正确的道德认识,为今后道德素质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道德品质道德情境
品质培养势在必行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情境新颖的概率问题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在解决“道德冲突”中升华小学生道德品质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好奇”的代价
道德认同感提高≠道德包容度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