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小学数学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应用意识

2018-11-28 11:15陈夷陆
小学生 2018年12期
关键词:意识情境数学

⦿陈夷陆

应用意识是一种学生运用所学数学内容和方法自觉主动解决生活中难题的意识,而自觉性和主动性根本上是一种心理的状态,所以应用意识从本质上讲应该是一种心理倾向,是需要老师具备一定眼光适时激发的数学。应用意识主要包含两个方面的内涵:一是在拥有完备的数学知识概念后,熟练运用其掌握的内容去解释阐述日常生活的现象和产生的问题。另一方面则是,从生活中用善于观察的眼光发现数学,其实生活中隐藏着很多与数量图形相关的问题,将这种问题具象转化为抽象,用数学方法予以思考和解决。笔者认为在整个数学教学教育过程中,都应该贯穿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这对他们日后一定是受益匪浅的,因此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斟酌。

一、教师自觉提升自身数学运用能力和应用意识

老师是学生的领导者,是起榜样带头作用的,只有老师自身学得精深,才能更好地带领学生领会数学,才能更好地解答学生的疑惑。继而,可以使教学过程少一些枯燥无聊的纯数学问题,多一些引起学生兴趣的实际应用型问题,潜移默化地,学生也会逐步形成应用的意识,提高自己的应用能力。同时作为老师,学习也不应该停止,可以积极参加提高自己阅历层次的培训学习,提升专业素养,关于应用意识这一块,也有意识的增加和提升。

二、联系生活设计课前活动预习,营造氛围

让学生形成应用意识的最好方法就是让其投身于实际,亲身体验,用心去记忆。在课前可以充分利用这一方法让学生明了知识的来龙去脉,就像是在教学“长方体的认识”时,课前可以布置学生预习,然后收集一些长方体或正方体形状的物体带进课堂。一方面学生了解了知识,另一方面知道了生活中数学知识无处不在,其实自己离数学很近。再者,由于课前充分的调查,学生们学习的热情也会很高涨,会积极主动地进行归纳总结,这堂课会上得有声有色,非常顺利。

三、建立学生熟悉情境,鼓动学生学习热情

某心理研究揭示:当孩子所要学的东西离自己生活的环境越贴合,就会学得更好,接纳度更高。所以笔者认为教学也应该从学生熟悉度较高的情境引入,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数学应用的价值所在。如讲解“位置和方向”时,要去参观海洋馆,有海豹馆、北极熊馆、海狮馆,分别画出他们的位置,让学生说一说参观路线,怎样走。出去参观是学生会经历的常见情境,将其置于课堂,会让学生发现学习的乐趣进而更好的学习。再如:二年级“一百以内的加减估算”可以引入买东西的情境,像是奶奶带100元去买肉和蔬菜,猪肉38元一斤,白菜23元一斤,青菜6元一斤,请同学们估算一下这三种菜各买一斤大约共要花多少钱,奶奶的钱有没有带够,可以让他们安静思考后进行小组交流,然后上台展示不同的估算方法,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鼓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四、带领学生将知识和实际融合,强化应用意识

在应用意识的教学中,作为老师,不仅仅是要指引学生在生活中发现可以用数学知识解决的问题,还要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和方法迁移到解决实际生活问题中来,适应大时代的发展。如:认识到三角形具有稳定性这一性质后,学生可以用它来修补摇晃作响的椅子,让它重新恢复平稳;在学习了解了平行四边形有什么性质之后,学生开始知道防盗门等容易变形的原因;在了解圆的知识之后,突然醒悟到为什么汽车自行车的车轮是圆形而不是其它形状,甚至知道下水道井盖设计成圆形的良苦用心。这些都是数学在平时的简单应用,随处可见。让学生感受知识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同时,也让其感受到数学应用的广泛和深远的特点。带领学生解决问题的同时,笔者认为也可以引导他们发现问题,强化应用意识。探索是强化和培养的大前提。只有学生对其产生疑问,才会有兴趣分析和解决。进行课堂教学时,询问学生长方形的面积如何求?这时学生会自然地寻找教室里长方形的物体像黑板、课桌桌面等;如果要求面积,要测量哪几条边呢,该怎么测量,用什么工具,甚至用什么单位,怎样计算等等,其实通过自身不断的提问,重点是让学生养成解决问题的意识,对所学知识加以巩固复习。

五、带领学生参与到实践生活中去,感受培养增强应用意识

实践是具有综合性的,是培养应用意识非常棒的途径。数学和实践息息相关,两者缺一不可,只有不断的去感知去经历,才能更好地培养应用意识,将知识和生活联结,如让学生去了解自己家里一天或一周的生活开支,之后自我提出问题并解决;家里每个月的收入为多少,一周的开支是多少,算出家里每月剩余的钱;如果要买一台2000元的电视,几个月后可以买一台等。通过一系列的实践,让学生自己去搜集整理,加以运用,并形成很好的思维习惯,在应用的时候感受数学带给自己的快乐以及生活的不易和精彩,甚至是增强他们的学习信心。

总体来说,应用意识是一个学生思考数学,勇敢探索数学的体现,而小学阶段学生应用意识的培养也并非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既需要老师不断地提升自己的文化水平,不断地理清教学的脉络,也需要老师去引导学生培养强化从学习到实际,从实际到学习的应用实践。培养学生应用意识的过程是反复渗透,不断改进的过程,采取适当方法,让学生和老师共同进步。

猜你喜欢
意识情境数学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情境新颖的概率问题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无我》:一具身体,两种意识
感悟三角形的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