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时节保暖重守阳

2018-11-28 12:46钱伟
青春期健康 2018年22期
关键词:潜藏痹症衣着

■ 文 钱伟

俗话说:“冬季进补,来年打虎。”冬季阳气潜藏,阴气盛极,草木凋零,蜇虫伏藏。初冬由于地表还贮存一定的热量,故一般不会太冷,但气温逐渐下降。初冬养生,要注意去寒就温,守护阳气。

起居宜早睡晚起:初冬避寒并不仅仅是要做好保暖,还要注意祛除身体的寒气。特别是原本就体内阳气不足,容易畏寒怕冷的人。首先,衣着应注意薄厚适度,衣着过少过薄易感受寒邪而耗损阳气;衣着过多过厚则使人体腠理开泄,阳气不得潜藏,寒邪也会易于侵入。其次,多到户外晒太阳,中医认为太阳属“阳”,能助发人体的阳气。冬季自然界处于“阴盛阳衰”,常晒太阳可起到壮阳气、温通经脉的作用。在起居方面,宜早睡晚起,不要扰动阳气而破坏人体阴阳转换的生理机能。早睡可养人体阳气,晚起能养人体阴气,但晚起并非赖床不起,而应以太阳升起的时间为度。上班族“晚起”可能很困难,但可尽量早睡,不熬夜。在活动方面,应以静态运动为主,养阳气,使阳气潜藏,可选择太极拳、八段锦、散步等。运动强度以微微出汗为佳,不宜过度运动,避免大汗出而使阳气外泄,锻炼的时间最好选择在阳光充足的时段,一般上午10点左右,或下午2点左右。

饮食宜适当进补:冬天是肾主令之时,肾主闭藏,元阳根于肾。因此,此时饮食养生宜适当进补,以养阳、藏阳,补肾藏精,促使体内阳气的升发。此时宜多食些有御寒功能的食物,进行益补和调养。如羊肉、牛肉、鸡肉、板栗、韭菜等,这些食物富含蛋白质及脂肪,产生热量多,可温中暖下、补气生血,御寒效果较好。肾阳虚者,可多食山药、黑豆、肉苁蓉等;肾阴虚者,可多食海参、芝麻、枸杞子、桑椹、何首乌、银耳等。但“进补”要科学,因人、因时施膳,辨证进补,最好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进补切勿过度。同时,由于高热量食材摄入增多,要注意多食新鲜蔬果,如青菜、马铃薯、豆腐、橙子、苹果等,以避免维生素缺乏,出现口腔溃疡、舌唇干燥、牙龈肿痛或出血、便秘等现象。此外,白萝卜也是不错的选择,立冬后人体的消化功能相对增强,进食增多,容易产生内热,此时进食白萝卜,具有清热化痰、消积除胀的作用,故有“冬吃萝卜”的说法。

寒,是冬季的主要特点,中医认为,内寒与外寒有一定的区别。内寒是人体机能衰退,阳气不足而致的病证,外寒是外界的寒气侵犯人体而发生疾病的病邪,伤于肌表,称为伤寒,直中脏腑的则称中寒,内、外寒不同,但可相互影响。寒为阴邪,易伤阳气,如阳虚内寒之人,易感外寒。而外寒侵入,易伤阳气,引起内寒。寒性凝滞,易致气滞血瘀,使经脉不通,“不通则痛”,出现周身疼痛或脘腹疼痛等痛证。寒在肌肉经络,则拘急不伸、冷厥不仁、脉浮紧。需要注意的是,寒冷还会引发一种常见症状——痹症。痹症是一个在中医科经常会见到的词汇。何为痹?中医临床是指以关节、肌肉痛和肢体拘急,甚则影响屈伸为主证,多因风,寒,湿邪侵袭经脉、皮、肌、筋、骨、气血痹阻所致,痹症多为慢性久病,病势缠绵,亦可急性起病,病程较短。因此,初冬时节,保暖要重守阳。

猜你喜欢
潜藏痹症衣着
从“痹症有瘀血说”论治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Efficacy and Safety of Wuling Powder and Western Medicine in Treatment of Hyperuricemia: A Meta-analysis of Clinical Trials
热门还是热闹?4月加州鲈见涨,但下半年行情潜藏危机
Mother's hands
影 子
抓住身份,写好人物衣着
体、火针结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42例疗效观察
中药秦艽治疗风湿痹症的综述
可爱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