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新液对溃疡型肠结核患者疗效及血清EGF、IL-1、TNF-α水平的影响

2018-11-28 07:07高金昙魏书青
解放军医药杂志 2018年11期
关键词:肠结核新液抗结核

张 敏,高金昙,马 静,魏书青,高 欣,陈 庆

肠结核是一种常见的肺外结核,好发于青壮年,20~40岁多见,近年来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肠结核多由结核分枝杆菌通过血行播散和肠道感染等途径感染肠道所致[1],其可引起贫血、低蛋白血症及腹痛、腹泻等消化道症状,导致患者体型消瘦,严重影响了其生活质量[2]。根据肠结核感染部位的组织病变类型可将其分为溃疡型、增生型及混合型[3],通过X线钡餐造影检查、纤维结肠镜检查及病理组织学检查等常规检查手段即可确诊并对其分型。溃疡型肠结核一般感染菌量多、毒力大,肠壁发生干酪样坏死,导致其治疗周期较长且病情容易反复[4-5],是临床治疗的难点。对溃疡型肠结核的治疗除了常规抗结核治疗外,还需对肠道溃疡部位采取一定措施。文献报道[6-8],溃疡型肠结核在抗结核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康复新液治疗能显著提高临床疗效,调节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促进溃疡部位的愈合;但目前此类报道较少,本研究采用康复新液治疗溃疡型肠结核,并对其疗效及血清表皮生长因子(EGF)、白细胞介素-1(IL-1)及肿瘤坏死因子F-α(TNF-α)水平进行比较。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河北省胸科医院消化内科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溃疡型肠结核[9]105例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0]:符合溃疡型肠结核诊断标准[9]:①患者出现腹泻腹痛且有结核感染的中毒症状;②钡餐检查显示有肠结核并经手术或结肠内镜检查,病理活检确诊为肠结核;③结核杆菌培养显示阳性;④无合并心脑肝肾等重要器官疾病;⑤对本研究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8]:①对本研究所用药物过敏;②有全身其他部位溃疡;③胃肠部位有其他影响治疗效果判断的疾病;④合并严重免疫系统、循环系统、血液系统疾病或恶性肿瘤。按治疗方式分为观察组55例和对照组50例。2组性别、年龄及病变部位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可比性。见表1。本研究经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表1 2组溃疡型肠结核一般资料比较[例(%)]

1.2治疗方法 2组入院后均给予对症支持治疗,并积极补液、纠正电解质紊乱。对照组采用一线标准化抗结核治疗方案HRZE:异烟肼片(山西云鹏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4020769)口服,0.3 g/次,1/d;②利福平胶囊 (沈阳红旗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1021905)口服,0.45 g/次,1/d;③吡嗪酰胺胶囊(沈阳红旗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1022352)口服,0.5 g/次,3/d;④盐酸乙胺丁醇胶囊(沈阳红旗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1021909)口服,0.75 g/次,1/d。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康复新液(四川好医生攀西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Z51021834)口服,20 ml/次,3/d,连续治疗6~20个月,平均10.32个月。

1.3观察指标及检测方法 ①血清EGF、IL-1、TNF-α水平检测:于治疗前后抽取2组空腹静脉血10 ml送检,采用ELISA法(试剂盒由上海康成生物工程有限公提供司)。②肝功能检测,包括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酸氨基转移酶(AST)、血清总胆红素(TBIL):于用药第1 个月内每周复查肝功能;第2个月每2周复查肝功能;2个月后每月复查1次肝功能。采用普朗牌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安徽信灵检验医学科技有限公司);所有检测均严格按照使用说明书进行,并遵守实验室安全规定。③结肠内镜检查溃疡愈合情况。④治疗结束后记录2组总有效率、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1.4疗效标准

1.4.1临床疗效判断:根据临床症状和结肠镜检查结果将临床疗效[11]分为:①显效:腹痛、便秘等症状消失,血液流变学指标恢复正常,X线检测显示肠结核病灶消除,结肠镜下显示溃疡基本修复。②有效:腹痛、便秘等症状显著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恢复正常,X线检测肠结核病灶显著缩小,结肠镜下显示溃疡灶显著改善。③无效:腹痛、便秘等症状未改善或加重,血液流变学指标无明显改善,X线检测肠结核病灶未消除,结肠镜下显示溃疡无明显改善或溃疡进展。显效加有效为总有效。

1.4.2实验室指标判断:根据血清ALT、AST及TBIL水平将肝功能损害分为轻度、中度、重度[12]:轻度,ALT≤3×正常值上限(ULN)或(和)TBIL≤2×ULN;中度3×ULN10×ULN或(和)TBIL>5×ULN。

2 结果

2.1治疗总有效率 治疗60 d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见表1。

2.2肝功能损伤情况 治疗60 d后,观察组肝功能总损伤率为27.27%,对照组为26.00%,2组肝功能总损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2,P=0.288)。见表2。

表1 2组溃疡型肠结核总有效率比较[例(%)]

注:对照组给予常规抗结核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康复新液;与对照组比较,aP<0.05

表2 2组溃疡型肠结核肝功能损伤情况比较[例(%)]

注:对照组给予常规抗结核药物,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康复新液

2.3血清EGF、IL-1、TNF-α水平 治疗前,2组血清EGF、IL-1、TNF-α水平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0 d后,2组血清EGF、IL-1、TNF-α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2组溃疡型肠结核血清表皮生长因子、白细胞介素-1、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比较

注:对照组给予常规抗结核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康复新液口服;与治疗前比较,aP<0.05

2.4不良反应发生率 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9,P=0.276)。见表4。所有不良反应经对症治疗后,均未影响正常治疗。

表4 2组溃疡型肠结核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例(%)]

注:对照组给予常规抗结核药物,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康复新液

3 讨论

溃疡型肠结核的治疗周期长、复发率高,其原因主要包括:患者食物消化及吸收功能欠佳,故一般体质差,且多合并空洞型肺结核;患者病灶结核杆菌量大;肠结核部位形成溃疡,增加了疾病的治疗难度;溃疡部位深浅不一,可深达肌层或浆膜层;溃疡部位边缘不规则且合并周围腹膜或邻近肠系膜淋巴结受累[13-14]。有研究表明[15],溃疡型肠结核的发生及发展过程中有众多功能蛋白及免疫分子参与,EGF、IL-1及TNF-α是其中较为典型的指标,患者由于免疫功能和炎症的激活会引起EGF、IL-1及TNF-α病理性增高,在有效范围内降低其血清EGF、IL-1及TNF-α水平可作为治疗效果的评估手段。

溃疡型肠结核的治疗需要联合抗结核药物和黏膜保护剂等辅助药物,单一治疗的临床效果往往不理想。康复新液是根据我国祖传医学书籍《神农本草经》对美洲大蠊“理气散结、补气养阴、解毒生肌”的记载研发,由乙醇溶剂提取美洲大蠊干燥虫体活性物精制而成的生物制剂;其主要含有多元醇、肽类、黏糖氨酸、多种氨基酸和多种促生长因子等生物活性成分。康复新具有促进组织愈合、抗菌、抗病毒、抗炎、抗氧化、调节免疫、抗癌等作用;且用药安全,不良反应小。黏糖氨酸能够活化非特异性细胞的免疫功能,增强巨噬细胞对病原物质的吞噬作用,且能分泌调节炎症及组织再生的活性物质,发挥抗炎和消除炎症水肿的作用。康复新液中的其他成分亦能促进病损部位组织黏膜中核酸、蛋白质的合成和创面坏死组织的脱离;也能促进表皮细胞、新生肉芽组织生长;还可促进黏膜毛细血管增生,改善溃疡创面及周围组织的微循环;从而修复溃疡达到愈合的功效[16]。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提示黏膜修复药物康复新液联合抗结核药物治疗溃疡型肠结核的临床效果显著。与相关文献报道相似[17-18]。

溃疡型肠结核血清IL-1及TNF-α等炎症因子的高表达不利于结核恢复,康复新液可能通过降低IL-1及TNF-α的表达,促进溃疡型肠结核的愈合[19]。EGF在溃疡的愈合的细胞生长、增殖和分化过程里起着关键作用,其促进溃疡型肠结核中溃疡的愈合。在溃疡发生的患者血清中EGF水平往往维持较高水平,血清EGF水平将显著下降,亦提示患者溃疡部位愈合程度度更高。且与传统化疗药物易产生副作用的特性相比,康复新液能够增强传统抗结核化疗药物对肠结核患者的疗效,降低抗结核药物的毒副作用。本研究结果显示,联合康复新液在提高溃疡型肠结核不会增加抗结核药物的不良反应,并能有效调节血清EGF、IL-1、TNF-α水平。与国内外文献报道一致[20-21]。

综上所述,康复新液治疗溃疡型肠结核的临床疗效显著,能有效调节患者血清EGF、IL-1、TNF-α水平,且不增加患者肝功能损害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猜你喜欢
肠结核新液抗结核
免疫功能和SAA、MMP-9、MMP-14在抗结核药物性肝损伤中的临床评估
抗结核药物不良反应376例分析
康复新液治疗口腔正畸慢性牙龈炎的临床疗效
肠结核表现及诊治
康复新液HPLC指纹图谱建立及6种成分测定
贵州夏枯草的抗结核化学成分研究
胸腺肽α1治疗肠结核患者的近期临床疗效研究分析
链霉菌CPCC 203702中抗结核分枝杆菌活性次级代谢产物的分离与鉴定
MSCT及结肠镜对肠结核的诊断价值分析
康复新液在腋皱襞切口大汗腺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