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疆地区麦茬复播胡萝卜品种及其栽培模式的筛选

2018-11-28 09:38布合里切木·吾甫尔
天津农业科学 2018年9期
关键词:复播栽培模式胡萝卜

布合里切木·吾甫尔

摘 要:为了筛选适合南疆地区麦茬复播的胡萝卜品种与相应的栽培模式,选择特选齐头黄、黄胡萝卜、美国七寸参等3个品种,分别以起垄撒播、起垄三行条播、起垄两行条播及平畦条播4种模式开展栽培试验,分析各处理胡萝卜的生物学特征和产量。试验结果表明, 3个胡萝卜品种中以特选齐头黄和黄胡萝卜表现性状好且产量高,其栽培模式分别以起垄条播和起垄撒播效果最好,其产量分别可达58 128.57 kg·hm-2和60 000 kg·hm-2。

关键词:胡萝卜; 复播;品种;栽培模式

中图分类号:S631.2 文献标识码:A DOI 编码:10.3969/j.issn.1006-6500.2018.09.012

Selection of Carrot Cultivars and Their Cultivation Patterns in the Southern Xinjiang Area

BUHELIQIEMU Wupuer1, JIA Junfen1, SETINISA Aji1,PATIGULI Aisimutuola2

(1.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Center of Yingjisha County Kashgar Area, Kashgar, Xinjiang 844500, China; 2.Institute of Horticulture crops, Xinjia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Urumqi, Xinjiang 830000, China)

Abstract: In order to select suitable carrot varieties and cultivation pattern for southern xinjiang region, the experiment was conducted with 3 varieties including Daucus carota, Daucus carota subsp, America daucus carota. 4 cultivation patterns including ridging seeding, ridging three lines drilling, ridging two lines drilling, flat field drilling, and the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yield were investigated and measur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in the 3 varieties, the performance properties were better and the yields were higher in Daucus carota and Daucus carota subsp than America daucus carota, and the optimum cultivation patterns were ridging seeding and ridging drilling respectively, which the yield could reach 58 128.57 kg·hm-2 and 60 000 kg·hm-2, respectively.

Key words: carrot; secondary cultivation; varieties; cultivation modes

胡蘿卜作为一种营养丰富的蔬菜,因其含有多种维生素、蛋白质、脂肪、淀粉,以及钙、铁、铜、锌、纳等人体必需微量元素,素有“小人参”的美称。喀什地区英吉沙县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南部,为大陆性温暖带干旱气候,耕地面积2.53万hm2。随着英吉沙县群众生活水平提升,饮食结构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胡萝卜虽在喀什地区种植面积较大,但在英吉沙县几乎没有种植,市场上的胡萝卜基本是从外地运输。为了平衡蔬菜市场的供求关系,需调整种植结构。英吉沙县的小麦收获时间为6月底—7月初,利用麦茬地空闲时段种植早熟蔬菜,一方面可增加收入,另一方面也可提高复种指数。胡萝卜的生长期较短,市场需求量较大,气候条件适宜种植,是与小麦进行复种的最佳选择之一。但如何选出适合英吉沙县的优良胡萝卜品种并确定其栽培模式,是增加经济效益的关键。

本试验开展了胡萝卜优良品种及其高效栽培模式的筛选工作,旨在找出适合英吉沙县推广种植的胡萝卜品种与栽培模式。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 料

参试品种为引进品种特选齐头黄、黄胡萝卜、美国七寸参(红色品种)3个品种,均由喀什地区农业局提供,其生育期100 d左右。

1.2 方 法

试验共3个品种,每个品种设置4种栽培模式,即12个处理,每个处理设置一个23 m×30 m的试验区,小区内设3次重复。

模式1: 全田从北到南起垄,垄宽40 cm,垄高20 cm,沟宽50 cm;每垄2行,行距20 cm,条播。

模式2: 全田从北到南起垄,垄宽60 cm,垄高20 cm,沟宽50 cm;每垄3行,行距20 cm,条播。

模式3: 把地分为1.5 m宽的平畦,每个平畦间打高20 cm、宽30 cm土埂分开,每个小区行距20 cm,分为7行条播。

模式4: 全田从北到南起垄,垄高20 cm,垄宽60 cm,垄上撒播。

试验于2016年6月15日—10月15日在英吉沙县乔勒潘乡7村2组开展,土壤为壤土,灌溉方便,土壤有机质中等,前茬作物为小麦,小麦收割后,施腐熟的有机肥30 t·hm-2,45%的复混肥750 kg·hm-2后,犁地25 cm。2016年6月15日播种,播种量为6 kg·hm-2种子,播完灌水。条播地(模式1~3)畦上相隔1 cm播种混沙的种子,播完后,表层覆3~5 mm河沙,喷0.3%的二甲戊灵溶液;撒播地(模式4)起完垄后喷0.3%的二甲戊灵溶液,溶液渗完后,撒混沙的种子,表层覆3~5 mm河沙。6月30日,幼苗出齐之前进行一次浅灌溉,至7月15日间苗两次,使株距8~10 cm。整个生育期追肥两次,第1次追肥在7月16日,尿素195 kg·hm-2,硫酸钾120 kg·hm-2;第二次追肥在8月6日,尿素120 kg·hm-2,硫酸钾180 kg·hm-2。追肥后灌水,每个试验区水肥管理统一进行,最后一次灌水在9月16日。整个生育期间进行3次松土,起垄的试验区(模式1、2、4)在膨大期(八月中下旬)培土1次,平畦(模式3)不需要培土,防止肉质根上部发青。10月中旬收获测产,并对其产品性状进行测定和记录,包括肉质根的直径、长度和质量。分别选择各品种肉质根大的3根,中的4根,小的3根称取质量,计算平均值,用同样的方法得到平均直径。由外观品质(裂根、分叉、烂根)来决定质量优劣。

1.3 数据统计与分析

数据用Microsoft Excel 2010进行整理和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品种生育期及外观品质分析

试验中整个生育期未出现病虫害(数据未在表中出现),各品种均生长良好,并表现出各自的品种特性。由表1可知,3个品种的出苗时间一致;特选齐头黄和黄胡萝卜的膨大期、成熟期、地上部生长状况、叶部色泽及肉质根的长度和直径均基本一致,而美国七寸叁的膨大期和成熟期较晚,地上部生长状况较弱,叶部色泽较浅,肉质根的长度和直径亦较小;肉质根的光洁程度以黄胡萝卜和美国七寸叁两个品种较为光滑。由此可见,3个品种综合性状以黄胡萝卜最优,其次是特选齐头黄,而美国七寸叁表现较差。

2.2 不同模式不同品种对胡萝卜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

由表2可以看出,4种栽培模式中,3个品种的保苗数和株高均以模式3最高,而肉质根质量均以模式4最高,且无论是株高还是肉质根质量均表现为:特选齐头黄>黄胡萝卜>美国七寸叁。3个品种的裂根数分别在模式4、模式1和模式4最低,分叉根数分别在模式1、模式1和模式4最低,烂根数分别在模式1、模式4和模式4最低,肉质根长度和直径分别在模式4、模式4和模式2最高,3个品种的肉质根长度和直径综合表现为:黄胡萝卜>特选齐头>美国七寸叁。

因不同品种不同模式的保苗数、肉质根质量以及烂根数不同,其最终产量(烂根、裂根和分叉根均不计入总产量)不同。4种栽培模式中,特选齐头黄产量表现为:模式2>模式4>模式1>模式3,黄胡萝卜产量表现为:模式4>模式2>模式1>模式3,美國七寸叁单产表现为:模式3>模式4>模式2>模式1。在各栽培模式中,特选齐头黄和黄胡萝卜的产量均显著高于美国七寸叁,特选齐头黄和黄胡萝卜产量在模式1和模式4表现为黄胡萝卜高于特选齐头黄,而在模式2和模式3则相反。

3 结论与讨论

胡萝卜属根菜类蔬菜,肉质根的大小和品质与土壤质地密切相关,有机质含量高的砂壤土有利于肉质根的生长。试验中,试验区土壤为壤土,3个品种在生育期、生长状况、肉质根光洁度以及肉质根大小及产量等综合性状的表现方面,黄胡萝卜和特选齐头黄均显著优于美国七寸叁,可作为南疆地区麦茬复播胡萝卜的首选品种,二者品种特性良好且产量高。

不同品种在不同栽培模式表现不同,传统胡萝卜种植一般采用平畦条播或撒播,如果改平畦为起垄种植,可实现胡萝卜的高产。起垄栽培的优点是:雨水多时利于排水降湿,可充分增加土壤透性,改善品质,产量高,着色好。据以往的试验[6],起垄种植比平畦种植增产1~2成,裂根减少6%。本试验中,特选齐头黄和黄胡萝卜的产量在起垄模式(模式1、2、4)均高于平畦模式,其中特选齐头黄在起垄条播(模式2)产量最高,其次是起垄撒播(模式4),而黄胡萝卜则在起垄撒播(模式4)最高,其次是起垄条播(模式2);美国七寸叁产量则在平畦模式高于起垄模式。

由此可见,麦茬复播胡萝卜宜根据品种选择适宜的栽培模式,才能实现高产高效,本试验所选3个胡萝卜品种中以特选齐头黄和黄胡萝卜表现性状好且产量高,其栽培模式分别以起垄条播和起垄撒播效果最好,可以大面积推广。

参考文献:

[1]娜吾热克孜·亚库甫,开丽比努尔,茹仙古丽.胡萝卜中7种元素的含量分析[J].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2006,23(5):30-31.

[2]刘国杰.园艺植物栽培学总论[M]. 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12:154-155.

[3]王迪轩.萝卜,胡萝卜优质高产问答[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1:174-175.

[4]罗国亮.胡萝卜品种及栽培模式对比试验初报[J].长江蔬菜,2008(10): 46-48.

[5]张惠梅,胡喜来.胡萝卜.萝卜标准化生产[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62-64.

[6]徐春花.麦茬复播胡萝卜高产栽培技术[J].农村科技.2015(1):59.

[7]孙茂明. 胡萝卜起垄栽培效果好[J].农友,2001(9):12.

[8]张小宁,王欣. 胡萝卜起垄栽培技术[J].西北园艺(蔬菜),2003(7):13.

猜你喜欢
复播栽培模式胡萝卜
七招让胡萝卜出好苗
如何让胡萝卜出好苗
如何保证秋季胡萝卜早出苗、出齐苗
铁皮石斛人工栽培模式
复播玉米品种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的相关分析
冬小麦高产栽培及麦后复播作物管理措施
滴灌冬小麦免耕复播青贮玉米技术
冬小麦及麦后复播技术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