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结合”模式下提升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吸引力

2018-11-28 11:13张义莎
西部论丛 2018年12期
关键词:思政课堂工学结合改进策略

摘 要:“工学结合”模式由来已久,在全国大部分高职院校也得到施行并取得非常不错的人才培养效果。高职院校的主要教育目标是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但随着我国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对职业技术型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树立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还存在一些缺陷,要提高思政课的吸引力,必须要结合“工学结合”这一模式的进行教学创新和改革,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

关键词:工学结合 高职院校 思政课堂 改进策略

目前,我国的高技术人才还存在结构性短缺的现象,在工业高速发展的背景下,社会对高技术人才的需求量增大,对人才的综合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职教育受到国家和社会的广泛关注,对技术性人才的思想政治教育也提出更高的要求。基于这样的社会现状,高职教育教学要进行改革创新以适应社会的发展[1],其中,“工学结合”的模式在很多院校取得不错的实践效果,给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工学结合”模式下的思想政治教育有面临机遇和挑战,要想全方位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水平,必须要转变思路,在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方法和模式上做出调整和改进,顺应“工学结合”的管理模式,把学生培养成具备专业技能,有着坚定理想信念的新型社会人才。

1.“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工学结合是一种把教育和生产劳动结合起来的教育模式。“工学结合”的教育模式最早可以追溯到英国所推行的“三明治”教育模式,此后,这种模式的定义及相关理论逐渐发展成熟,获得教育界认可。新中国建立初期,“工学结合”的模式在我国的学校教育中得到推广,本土化后,受到官方认可的称呼则是“半工半读”。在当时的教育环境下,“半工半读”的模式没有取得理想的教育效果。但是我们并不能否认这种模式的有效性,在目前的社会发展环境和社会条件下,在高职院校推行“工学结合”模式具有很大意义,与当前的人才培养目标相契合,学校和教师也要深入研究这一教学模式的建构方式。教育部也出台了很多文件,鼓励高职院校积极推行“工学结合”的教育模式,坚持以就業为导向,加强校企合作,为学生搭建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的桥梁。

“工学结合”模式具有很多的优势。首先,高职院校最重要的是培养实践性人才,学生最终需要把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当中去。工学结合就给学生创造了有利的机会,学生能够及时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不断积累经验,对理论知识有更加深入的理解,在实践中不断改进自己的实践方式。其次,学生还增加了外界社会接触的机会,更切身体会到社会及所从事行业的发展动向,及时调整自己,丰富自身技能,为毕业求职做好更加充分的准备。另外,学校和相关企业可以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实现人才对接,学生在课堂学习之余进入企业进行实习,长期合作下来对其发展状况已经有更深入的了解,实现学习、工作的顺利对接,达到双赢的效果[2]。

“工学结合”模式具有很大的创造潜力,能够有效锻炼学生的工作能力,让学生提前接触到未来的工作内容,是对学生意志和能力的一次考验,对学生学习工作都有很大的帮助。这种模式下指导下的思政教学,也将展现更多的活力,带来教学上的改革和提升。

2.“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院校思政课吸引力不足的原因

2.1没有加强对思想政治课的重视

“工学结合”模式的初衷是让学生在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参与工作实践,学习和劳动结合起来,全面提高工作素质。但是,“工”与“学”脱节的现象还是普遍存在,学校和学生个人都偏重“工”而轻视理论文化的学习,“工学结合”难以在高职院校的思政教学中得到实现。从学校角度看,作为一个职业技术型学校,对学校各校考核评比影响最大的因素应该是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和就业状况。因此,很多高职院校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关注较少,划拨的科研经费较少,学科创新发展力度不够,教学考核标准也比较宽松单一,教学水平难以提升。从学生角度看,很多学生存在着功利思想和短视思维,存在技术至上的偏见,在思政课堂上不用心学习。受到社会上一些不良言论的误导,学生在处理德才问题时往往不够坚定,甚至重视技能和忽视道德培养。

2.2教学手段和方法单一

课堂氛围和教学方法是影响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原因。目前很多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学模式老套,教学形式单一,思政教学完全忽视了“工学结合”这一理念,忽视学情,根本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高等院校属于高等院校序列,但是生源却具有很大的区别,在人才培养目标上也有很大差异。很多思政课教师却没有正确看待这一差异,对“工学结合”这一模式缺乏深入地认识,而是采用普通高校的那套教学模式,教学缺乏针对性,理论问题的阐释依旧是教学的主流,实践活动缺乏[3]。高职院校学生的文化基础本来就不够扎实,对这些理论性、思想性的知识更提不起学习的欲望,学习成为一个被动接受的过程,师生间的互动和交流较少,课堂氛围死气沉沉,“工学结合”的特点在思政课堂上并没有体现,教学效果不够理想。

2.3教学队伍参差不齐

大部分的高职院校中,思政课教师的年龄结构有待改善,高学历、双师型教师人数较少。教师自身的创新意识也不足,在教学上沿用传统模式,没有与时俱进,根据学生的特点对教学方式进行调整。其次,学校的财政资金向专业技能研究方向倾斜,思政课教师参与外出培训的机会较少,无法及时了解一些先进院校的教学形势,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比较落后,不能适应新形势的发展。学生的是变化发展的人,要想保持教学的活力,也要与时俱进,不断学习,深入认识到“工学结合”的内涵,创新教学设计,提高教学水平。学校要给教学的成长创造条件,提供多样的培训活动,完善教师考核制度。

3.“工学结合”模式下提升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吸引力的策略

3.1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高职院校要想提高思政课的教学水平,首先要正本清源,树立起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学理念。高职院校要认真研读教育部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意见,在思想政治教育中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在整个思想政治教育阶段重视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对于高职院校来说,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要培养学生成为具有诚信意识、责任意识、守法意识和高度责任感的高素质人才。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有利于国计民生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举措,结合新的社会形势来加快职业教育创新,对国家的工业发展和技术创新有非常重大的意义。因此,思政课教学也要转变教学策略,以现代职业教育的理念来开展教学

活动。

归根结底,高职院校需要培养的是具有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才,与普通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还有很大的差别,因此,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也应该另辟蹊径,要把思政课教学和职业教育结合起来,在思政课上重点教授职业道德规范的相关知识理论,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另外,思政课的改革和创新必须考虑到实施过程中的实际效用,要结合学生的特点和高职教育内容进行课程设计,教学也要与时俱进,根据教育环境和教育对象的变化而变化,提高实用性。

3.2创新的教学方式

高校思政课必须要融入到高职教育的规划大局中,以“工学结合”的理念指导教学活动。为此,首先要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能力为本”是高职教育的本质,在非专业技能课程上也要贯彻这种理念,增强竞争意识。传统思政课堂上,教师掌控课堂,采取“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学生对这种说教早已感到厌烦,大量的理论枯燥乏味,如果不展开相关的实践活动,学生也难以更深刻地理解这些内容,在心理上很难产生共鸣。因此,要改变这种状况,教师必须要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多开展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中加强思想道德修养[4]。比如,教师可以开展观影活动,播放一些与教学主题相关的、正能量的视频,鼓励学生参与一些志愿活动,开展一些演讲、知识竞赛之类的活动。丰富思想政治教育渠道,让思政教育不只停留在课堂,还要融入到生活中,以更加新颖的形式展现给学生。

3.3加强教学队伍建设

提高教学队伍的活力和创造力,提升教学质量也是思政课教学质量提高的关键。高职院校要有意识地引进一批高学历的青年教师,给教师队伍注入新鲜血液,并重视教师队伍的管理,要关注教师的成长与发展,给教师提供多样的培训机会。整体来看,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队伍主要由专职教师和校内兼职教师构成,教师的学历构成比较合理,但教师年龄主要以中年为主,具有高学历的青年教师较小,教师配置可以满足教学的需求,但是在创新教学模式、优化教学规模的背景下,还需要增加教师数量。为配合教学改革的需要,学校有必要优化教师结构,引进新型人才。另外,学习也要鼓励教师相互学习,开展多样的教师培训活动。在高职院校的教学背景下,思政教师也要了解高职专业相关的知识,多与专业课教师互动交流,让思政课教师更深刻认识行业背景和就业形势,使课堂教学更具针对性,从思政课的角度帮助学生提高思想意识和心理素质,形成优秀的职业素养,为就业做好充足准备。同时,教师也能够了解到从业人员中在思想政治教育上普遍存在的问题,在教师时重点强调这些内容,使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认识,提前预防不利因素。学校要安排教师去一些优秀高校学习,引进一些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学习其他院校是如何在“工学结合”模式下进行思政课的教学。

3.4改进教学内容

高职院校思政课教材具有普适性,书本中所列知识点也都是一些基础的、需要普遍了解的内容。高职院校因其自身办学的特殊性,在进行思政课教学是需要以教材为蓝本,结合学生的成长和发展现实对教学内容进行一定的补充。学校和教师必须要认识到,高职院校培养的是技能型人才,绝大部分学生会进入到技能岗位上从事相关工作,因此,思政课教学也要有所侧重,教学要贴近学生的工作和生活,教学案例要有代表性,与现实生活不能相差太远,最好能让学生产生共鸣,加深认识。思政课教学设计也要体现高职教育的特点,要加强实践教学和辅助教学资源建设,为实践和课堂学习一体的教学模式提供多样的教学资源。思政课教学要根据学生的需求拓展相关内容,对职业素养、理想信念方面的内容必须要深化教育,让学生在成为一个优秀的技术人才前先成为一个优秀思想政治觉悟的

青年。

3.5创立科学的考核机制

教育评估和教学考核是总结教学经验,提高师生积极性的有效方式,有利于改进教学方式。“工学结合”模式下,传统的评价管理方式不再适应教学的要求,急需建立一种新的考评机制对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全面评估[5]。科学的考评机制应该兼顾“工”与“学”,不仅仅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行为表现以及期末的考试成绩,也要关注学生在实践中的行为。利用这样的方式,可以监督学生的日常行为,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在工作时有一个良好的心态和思想认识。学生可以在实践中深刻理解理论性内容,把课堂所学内化于行,做到言行一致。同时,也能督促学生加强实践,在社会实践中提升自我、发展自我。在评估制度的基础之上,还可以建立一些奖惩制度,把思政课教学评估结果纳入到评优评先资格之中,让学生加强对思政课的重视,在课堂上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在课堂之外坚持职业操守和理想信念,成为一个积极向上、诚实守信、有高度责任感的新型技术人才。

4.结语

总而言之,在高职院校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是非常重要的,能帮助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提高思想道德认识,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走得更远。高校和学生都要加强对思政课的重视,一方面,学校和教师要在“工学结合”的模式下创新思政课的教学方式,以学促工,给学生提供平优质的教学服务。另一方面,学生也要有长远的眼光,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对个人发展的意义,积极配合学校教育工作,提高个人思想政治素养。

参考文献:

[1] 李雪敏.高职思政课教学改革初探[J].陕西教育(高教),2016(02):65-66.

[2] 尚云.用创新理念规划高职思政教学发展新路径[J].陕西教育(高教),2016(06):68-69.

[3] 陳慧军.关于高职院校思政教育的必要性和时效性解读[J].理论观察,2016(08):164-165.

[4] 王冰,陈建华,王官成,储水江,曹京华.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J].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31(02):8-13.

[5] 洪国志,刘江.增强高职院校思政课吸引力的对策与途径[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16(06):101-103.

作者简介:张义莎(1984—),女,浙江长征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

注:本文为2017年浙江省教育厅一般课题““供给侧改革”视域下高职思政课吸引力提升问题研究”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为:Y201737548)。

猜你喜欢
思政课堂工学结合改进策略
基于信息权利视域的思政课堂慕课教学模式
现代慈善公益理念引入高校思政课堂的必要性
基于工学结合的《仓储岗位实训》学习成效评价体系探究
高中英语词汇教学的现状与改进策略
高中体育教学中不同教学内容传授方式改进的实践与探索
工业机器人现场编程工学结合课程开发
在新形势下创新汽车技术专业“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模式的初探
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政课堂教学现状及完善对策
初中英语“写作入门”摭谈
浅谈高校生物学专业遗传学课程的教学现状与改进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