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课教师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实践与思考
——以工科专业为例

2018-11-29 19:05
大学教育 2018年9期
关键词:专业课思政育人

(天津农学院,天津 300384)

高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1]。“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的问题是高校教育工作者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2]。思想政治工作要做到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为学生一生成长奠定科学的思想基础。专业课教师必须参与到思想政治教育这项工作中,与思政理论课教师一起,发挥协同育人的作用。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时往往希望能得到教师及时的帮助。在大学四年中,专业课的授课教师与学生接触的时间最多,其育人作用显得尤为重要。高校要抓住课堂教学、校园文化和日常生活等各种渠道,提升学生的思想觉悟和政治理论水平,使其掌握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方法论,做到真学真懂和真信真用;让学生能够惑而从师,其惑终解,引导自己自觉运用正确的立场和观点去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工科专业课教学在培养计划中所占比重大,专业课教师的授课时间远远多于思政课教师。因此,可以在专业课教学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使其间接地长期贯穿于学生的专业学习、实习实践甚至日常行为之中。本文旨在研究工科专业课教师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师的协同育人机制,以培养具有正确职业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社会主义公民为目标,在传授专业技能的同时,培养学生自我指导的能力和完善的人格。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新问题

学生学习生活中出现的困惑,是由生活学习中的实际问题引起并在解决过程中产生的,通常暴露了学生在性格、能力等某些方面的薄弱一面。学生更为自我,欠缺包容精神;心理承受力差,难以接受批评和不同意见;意志力薄弱,困难面前容易屈服。比如专业学习遇到困难、与同学相处不和谐、不良信贷导致信用危机、职业选择困难、专业认同感低、时间管理不善等,这些都可能导致学生自暴自弃,或者导致极端行为。学生的精神和心理也因此承受巨大的压力,自己又无法找到合理的解决办法,不能及时地反思自己的不足之处,问题得不到解决,又被新的问题覆盖、积压。这种现象在大学生中普遍存在,又存在着个性化差异。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新问题,使得单纯依靠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传统教学方式无法实现持之以恒的教学效果。

二、专业课教师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作用的情况调查与分析

本项目组面向天津农学院工程技术学院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新能源科学与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四个专业,大一到大四年级共250名学生发起了问卷调查,收回有效问卷232份。调查问卷包括以下内容:专业课教师讲授的内容对学生行为意识、价值取向等方面的育人效果,思政理论课程对不同年级、不同专业学生在专业学习、职业困惑等方面的育人效果,专业课教师在教学中处理学生思想、行为、价值取向等问题的方式方法等。着重对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情况和专业课教师在教学中担任育人角色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对比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专业课教师在育人目标和育人效果之间的不同,分析制约两类课程实现协同育人的原因。

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情况统计数据表明,学生对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兴趣缺乏,低年级学生由于思政课程是必修课,学习目标大多是获得学分,高年级学生在做问卷调查时,已经有1至2年的时间没有系统化学习过思想政治理论知识;部分学生因为考研、公务员考试等目的,被动地展开学习。因兴趣和指导意义,主动学习思想政治内容的学生并不多。学生反映出对灌输式理论教学的抵触心理,希望教师讲课方式能够新颖灵活,谈吐能够风趣幽默,教学内容能够更具前沿性。有31.9%的学生表示知道思政理论课程的目的是最终要指导自己的现实生活,但同时有82.76%的学生表示与思想政治授课教师没有有效的交流沟通,自己的困惑和想法很难及时得到思政授课教师的指导。

专业课教师在教学中担任育人角色情况统计数据表明,学生比较容易接纳知识丰富、见解独到的专业教师授课,希望能从这些老师那里不仅仅学到专业知识,还有处事方式、思考方式和分析问题的方式。专业教师的言谈举止和专业素养对学生在本专业领域的学习动力和对本专业的认同感的提升将产生重要的影响。对于遇到困难寻求教师帮助这一问题,参与调查的大一学生有91.07%愿意选择找班主任,参与调查的大四学生有52.94%愿意选择向专业课任课教师求助。这一数据变化,一方面反映了班主任工作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也反映了部分专业课教师在日常教学中,特别是在学生的大三到大四阶段,潜移默化地融入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数据显示,有55.6%的学生表示专业课教师会在课堂上穿插包括时事政治、道德标准、职业素养等教育内容,41.81%的学生表示教师偶尔会讲授这些内容。专业教师在教学中已经开始注重学生个人道德素养的教育,积极申请承担兼职班主任工作,锻炼自己处理学生的问题能力,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手段和教学内容。

三、专业课教师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专业课教师的言谈举止,体现了其个人教学的态度和人格的魅力。但是高校对专业课授课过程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没有给予高度重视,没有系统的培训和学习指导。大部分专业课教师的思想教育工作方法和工作内容,是在平时与学生的沟通中摸索总结出来的。

在专业教师的考评机制中,科研成果和教学工作量成为晋升职称、评优评奖的关键性指标,师德育人情况虽然在文件中明确规定,但因很难用指标衡量,评判标准不易掌握,常常在评选过程中被忽视。这种考评机制导致部分专业课的任课教师形成了重科研轻育人的错误观念。日常教学科研工作中,只是单纯地输出知识,忽略了方式方法以及学生的反馈,缺乏与学生之间平等的交流[3]。

(一)教师科研压力大,任务繁重

随着社会用人需求的变化,高校各专业的培养计划也随之不断进行着调整;新技术新专业逐渐兴起,随之而来的是新课程的设立,专业课教师无论是在科研上还是教学上都必须不断地学习,丰富自己,因此学习、科研、备课和授课的时间占据了教师大部分时间和精力,其使对授课对象的思想政治教育投入精力不足。

(二)新媒体等对高校思政教育的影响

社会发展催生出新生事物,例如微信、微博、论坛、购物信贷平台等网络资源,在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对人的道德底线提出了挑战,产生了无法忽视的负面效应。对利益的过分追逐,对公平的极端认识,让一些不正之风和不良行为迅速滋生,影响着教师和学生的价值取向。这对专业课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专业课任课教师,缺乏与辅导员和授课对象班主任之间的沟通

专业课教学通常是由任课教师单独完成,讲课效果往往仅通过学生评教结果和学生成绩来体现。没有站在全局的角度,建立专业课教师、思想政治理论教师、班主任以及辅导员的有效沟通平台。没有将各自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辅相成有机结合,形成系统化工程。

四、专业课教师与思想政治教育教师协同育人的方法和途径

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过程是一个持之以恒的过程,思政教育理论课程的影响力在学生大三年级以后就显得薄弱了。需要有其他角色继续承担思想政治教育这项工作。通过专业课教学这一载体,在课程的融合与渗透中潜移默化地完成对学生的道德教育,保证教育效果的持久性,有利于实现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

专业课教师在教学和第二课堂活动中,必须对自己承担的思想政治教育角色进行准确定位。要将学生的思想教育以专业教育等形式融入专业教学内容中,塑造好思想政治教育导师这个重要角色。

(一)专业课教师承担班主任工作,知其惑授其业

高校班主任工作是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担任班主任的教师,在政治素质、业务学习、文明礼貌、心理素质、敬业精神等方面都做出了表率,教师特别是青年专业课教师承担班主任工作的过程,也是自我素质再次提升的过程。要学生品德高尚,教师自己首先要严以律己;要学生知荣明耻,教师自己首先要做到言行得体;要学生思维活跃,教师自己首先要做到见解独到;要学生勤奋好学,教师自己首先要做到学识渊博。

班主任要及时地获悉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心理状态变化,动态地调整自己的教育内容和教育目标。教育的受益者不仅限于本班学生,还有自己的授课班级,扩大受益范围。在专业课堂上,选择与现实生活和专业领域相关的热点话题,也可以让学生自主选择他们关心的话题,及时洞察学生是否存在焦虑和急躁的心理、偏执的思维方式以及悲观的情绪。了解学生的困惑,才能动态调整自己讲授的专业知识内容和教学目标。专业课教师由于与学生接触时间长,更容易与学生展开各类话题的交流,其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角色具有以情感教育为主、理论教育为辅的特点。情感教育就要做到以人为本,兼顾个体发展的特点,做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笃之以行,立之于信”,让学生增强对各位专业课授课教师的信任感,让知识传递、情感培养、意志锻炼、行为引导能够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为社会培养出具有正确价值观的专业人才。

(二)发挥专业课程教育的协同育人作用,培养学生基本的思维品质

人与人之间存在着协作关系,相互依存形成社会,需要用道德来约束自己,去调节社会关系。要最大限度地发挥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的政治觉悟和道德素养,让正确的思维品质引导学生自身的行为,通过隐形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让学生正视思想政治学习的重要性,进而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思想理论知识,最终形成政治理论学习良性化循环机制。学生对学习专业课程有着较强的主观能动性,要想在专业课教学中丰富思想政治文化内容,专业课教师在讲授时就必须对大量的思想理论知识和素材储备进行梳理和归纳,充分考虑到每个知识点在实践中所处的外部环境因素,使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实时性和实践性。要结合专业发展动态、行业战略布局、国家政策引导等方面结合自身的经验提炼教学内容,培养学生除专业能力以外的判断能力、自我约束和管理能力、适应能力等行为能力,让学生能够深刻的理解所学,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激发和鼓励学生的探索热情和创新意识,让学生在道德标准的约束下从事本学科的科学研究或其他社会工作。

(三)建立专业课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资源、学生思想动态信息的共享机制

专业课任课教师必须正确认识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将其设为专业课讲授内容中必须涵盖的部分。

1.要加强与思想政治理论教师、辅导员的沟通和研讨提高思政教育的效果。每一门学科都是社会进步需要的知识圆圈,都是完善学生素质不可或缺的因素[4]。教师必须懂得和其他教师合作,这是教师应具备的项基本素质。要构建学生成长信息采集系统,让教师能够及时获取各年级学生的思想困惑、专业学习情况、就业情况、心理健康情况等方面的问题,让教师能够将学生需要解决的思想、学习、行为等实际问题和自己的教学内容有机结合起来,有针对性地组织教学,提高教学效果的时效性。

2.构建专业课教师、思政课教师和辅导员思政教育协同工作平台,通过微信群、QQ群、博客等新媒体,让专业课教师能够及时与思政教师和辅导员进行互动交流,共享最新的动态信息和政策导向,对学生的心理状态和处理方式方法进行探讨,同时加强对其他教师工作内容的了解,合理借鉴,取长补短。

3.建立专业课教师和辅导员交流制度、辅导员听课制度、专业课教师参与第二课堂活动制度,使专业课教师与学生、与其他任课教师、与辅导员之间形成长效的沟通机制[5]。

(四)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和修养

1.注重实践和反思

工科专业的专业课课程传授给学生的是职业技能和基本生存技能。基于工科专业的特点,其知识更新速度快,不能单纯依赖课本和资料教学,需要秉持与时俱进的精神,在实践中不断地积累经验和反思自己的行为,才能用自己坚定的思想信念和勇于开拓的创新精神去感染学生,用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去引导学生。专业知识渊博和生活经验丰富的专业课教师,能够通过言传身教指导学生用新观念、新方法和新思路去解决自己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而反思的过程,就是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进行冷静思考和总结归纳的过程。再成功的实践,如果不能做到及时反思,不能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就无法取得进步和提高。在教学工作中,教师要发挥好思想政治教育角色,必须正确认识和纠正自己在思想上和教学上的不足之处,不断更新自身的知识储备和提高道德修养,用教学内容从正面教育学生,用行为和语言从侧面感染学生,从而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2.提高职业素养

身教胜于言教,要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专业教学中,一方面要注重在授课内容中融合,一方面则是要注重教师自身职业素养的培养。专业课教师的主要精力是从事科研活动和专业知识的学习和传授,思想政治理论学习和道德理论学习的系统化学习动力不足。专业课教师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通过与思想政治理论教师等其他思政工作者的交流,能够学习到更多思想政治理论知识和育人经验。学校可以向专业课教师印发优秀思想政治工作者的事迹材料,提升教师自身思想觉悟和道德品质,学习和提炼优秀工作方法,积攒育人经验。高素质的专业课教师更能够受到学生的爱戴和敬重,更能够成为学生效仿的对象。

(五)完善协同教育激励机制

要制定专业课教师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协同育人的考评机制和激励机制。专业课教师承担思想政治育人角色不能是个人行为,只有全体专业课教师都加入到这项工作中,才能产生最大的效应。

1.优化评教机制,形成学生、思想政治教师、辅导员的多级评价机制。在评价内容里应加入育人效果的评价,量化成衡量指标,对教师从教学水平和育人水平两个方面进行评价。

2.发挥第二课堂作用。对参与第二课堂教学与指导工作的专业课教师给予教学工作量的核算。

3.对思想政治育人效果好的教师,应给予工作量补贴。绩效考核中对育人评价成绩优异的教师,要相应减少其在教学和科研工作中的任务量。

4.考评政策倾斜。在各类评奖、评优、职称晋升和岗位竞聘中,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经历纳入评分标准。提高思政育人评价成绩在考评总分中所占分值比例,按评价结果进行分级加分。

五、结论

积极探索与思想政治专业教师协同育人的新途径和新办法,充分挖掘专业课教师的思想道德教育功能,能够潜移默化地在专业课程中完成对学生的道德教育和思想引导。专业课教师通过承担班主任工作,与思想政治理论教师和辅导员开展交流研讨,能提高自身的职业素养,同时增强自身思想教育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要在专业教育的实践中反思自己,在反思中修正和提高自己,用言传身教实现专业课程的思想政治育人功能。专业课教师参与思想教育是一项需要持之以恒的工作,高校要进一步完善相应的激励机制和政策保障,从而激发专业课教师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性,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能够长期有效地开展,达到协同育人的目的。

猜你喜欢
专业课思政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基于案例教学法的饲料专业课教学策略——评《饲料学》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融入课程思政元素的模具专业课教学探索与实践
“我们都是CEO”育人模式简介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