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丝绸大发现

2018-11-29 05:59文/刘
奇妙博物馆 2018年11期
关键词:嫘祖绸缎黄帝

文/刘 阳

图/那 么 棠 梨

麻布和兽皮,也是好东西

话说在很久很久以前,神州大地上有三个势力强大的部落,它们的统治者分别叫作黄帝、神农、蚩尤。后来经过几场大战,黄帝战胜了神农和蚩尤,建立了部落联盟,还被推选为联盟首领。

当上首领的黄帝马不停蹄地带领大家发展生产——什么种植五谷啦,驯养牲畜啦,制造生产工具啦,而制作衣服的事情,就交给了他的妻子嫘祖。

嫘祖是黄帝的元妃,也就是大老婆,地位很高,但是她一点儿也没有元妃的架子,经常带着妇女们上山剥树皮织麻布。她们还把男人们捕获的野兽的皮剥下来,加工后当作缝制衣服的材料。经过妇女们的辛勤劳作,整个部落的人都穿上了衣服和鞋子,大家纷纷赞扬这是嫘祖的功劳。

因好心而发现的“鲜果”

人们再也不用为御寒而发愁了,可是嫘祖却因过度劳累而病倒了。她不想吃饭,一天比一天瘦。周围的男男女女个个焦急万分,尤其是那几个守护在嫘祖身边的女子,想了各种办法,做了好多嫘祖平时爱吃的东西,谁知嫘祖一看,只是摇摇头,一点儿也不想吃。

有一天,这几个女子悄悄地商量了一下,她们决定偷偷上山,采些野果子来给嫘祖吃。她们一大早就进了山,摘了好多果子,可是一尝不是酸的就是涩的,一点儿也不好吃。

走着走着,太阳快要落山了,终于,她们发现了一片桑树林,每棵桑树上都挂着好多白色的小果子。她们谁也没见过这种好看的果子,都以为是可口的鲜果,就忙着去摘,谁也没顾得上尝一口。等把筐装满后,天已经快黑了,她们怕山上有野兽,就匆匆忙忙下了山。

煮不熟的奇怪果子

回家后,这些女子拿出白色的果子尝了尝。谁知这些果子居然是软绵绵的,咬也咬不烂,尝也尝不出什么味道。大家你看我,我看你,谁也不知道这是什么果子。

这时,有人出了个主意:既然生的果子咬不烂,为什么不用水煮熟了吃?说干就干,这几个女子把白色果子丢进罐子里,加上水,用火煮起来。煮了好长时间,她们捞出一个尝了尝,居然还是咬不烂。

搅一搅,果子眨眼变成丝

难道世上真的有煮不熟的果子?有个性急的女子等不及了,随手抄起一根木棍,插进锅里乱搅,边搅边说:“看你烂不烂,看你熟不熟!”她搅了一阵子,把木棍往外一拉,只见木棍上缠着许多像头发丝一样细的白线。这是怎么回事?大家继续边搅边缠,不一会儿,煮在锅里的白色果子全都变成了雪白的丝线,看上去晶莹夺目、柔软异常。她们赶忙把这件稀奇事告诉了嫘祖。

嫘祖是个非常聪明的女人,她仔细看了看剩下的果子和缠在木棍上的丝线,又问了问白色果子是从什么地方采的,然后高兴地对周围的女子说:“这不是用来吃的果子,但却有大用处,你们可立了大功啊!”

美丽丝绸大发现

说来也怪,自从嫘祖见到白色果子那天起,她的心情就越来越好,身体也很快康复了。恢复健康以后,嫘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让那几个女子带她去山上那片桑树林。经过几天的观察,嫘祖终于弄明白了,那些白色果子是从一种白色虫子的嘴里吐出来的,这种虫子专门吃桑叶。嫘祖想:我们过去用树皮里抽出来的丝织麻布,这种专吃桑叶的小虫吐的丝可比过去织麻布的丝细多了,我们用这种丝织布不是更好吗?后来,嫘祖尝试着用桑树上的白色果子抽丝织布,一种新的制作衣服的材料——绸缎,就这样诞生了。嫘祖还为那种专门吃桑叶的小虫取名为蚕,给那种白色的小果子起名叫蚕茧。

嫘祖把织好的绸缎献给黄帝,黄帝非常高兴,他命令全部落的人积极种桑养蚕。慢慢地,全部落的人就都有绸缎衣服穿了。后人为了纪念嫘祖养蚕织绸的功劳,就将她尊为“先蚕娘娘”。

纺丝成绸的织机

俗话说“蚕吐丝,蜂酿蜜”,要想把洁白的丝变成漂亮的衣服,人们首先要把它纺成绸缎,而纺丝成绸,就离不开一种重要的工具——织机。

你读过《三字经》吗?《三字经》里有这样两句话:“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这两句话说的是,在很久以前,为了使年幼的孟子有个好的学习环境,他的母亲曾三次搬家。有一次小孟子逃学,孟母就割断机杼上的布来教育他。你知道这里的“机杼”指的是什么吗?

其实“机杼”就是织机。看看下面这幅图,它是将近两千年前的古人在石头上刻的有关纺织的画像。这幅画展现了古人制作丝织品的场景,描绘了古人纺织的三个重要步骤:调丝、纺纱、织布。聪明的你,能找到图中的“机杼”吗?

纺织画像石拓片

猜你喜欢
嫘祖绸缎黄帝
帛书《黄帝四经》之“道”的“入世”特征
“清华简”又爆“猛料”蚩尤竟是黄帝之子
论中医文化的守正与创新——以非物质文化遗产黄帝内针为例
嫘祖养蚕
嫘祖和你聊保护隐私
河岸的花
丝柔尽现
嫘祖养蚕的故事
绸缎是微凉的
涿鹿黄帝泉(外三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