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气降浊和胃法治疗非糜烂性反流病的临床观察

2018-11-29 02:03居凌云李保良叶小峰
世界中医药 2018年11期
关键词:糜烂性嗳气反流

居凌云 李保良 叶小峰

(江苏省常州市中医医院脾胃病科,常州,213000)

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是消化科门诊常见病、多发病,是指胃内容物反流入食管,表现出的一系列反流相关症状及并发症[1]。分为非糜烂性反流病、反流性食管炎和Barret食管。西药治疗本病经典疗法为PPI治疗,强调足剂量、足疗程、甚至长期服药控制症状。由于患者临床症状多样,大多数患者存在多种药物配合服用的情况,如胃动力、黏膜保护剂等。尽管如此,只有70%~80%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和60%的非糜烂性反流病患者经8周PPI治疗后可完全缓解[2-3]。中医治疗GERD以调畅气机为核心,以和胃降逆为治则[4],中药治疗本病效果优异[5]。根据2017年GERD中医诊疗共识,非糜烂性反流病可单独使用中医中药治疗[6]。

GERD以反酸、烧心、嗳气、反胃、胸骨后疼痛为主要表现,常见伴有咳嗽、背痛、咽喉不适等症状。GERD是西医病名,中医角度可概括病机为贲门枢机不利,浊阴上逆。贲门为七冲门之一,为胃之上口,枢机不利则胃失和降,胃气携浊阴上逆。浊阴夹痰、夹酸、夹食、夹火,上犯食管,发为本病。治当调畅贲门气机,和胃降浊。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10月至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胃食管反流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中男35例,女15例,平均年龄(46.96±16.41)岁;对照组中男38例,女12例,平均年龄(49.30±15.23)岁。比较2组患者年龄、男女比例、吸烟、饮酒和进食快等一般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如表1。本研究经我院伦理审查委员会批准。

表1 2组一般资料比较

1.2 纳入标准 1)RDQ(耐信量表)是以症状积分为主的病史调查,国内外已经证实其诊断GERD的有效性及可靠性[7-8]。耐信量表评分>=12分可拟诊GERD;2)病程大于1个月;3)曾经短期服用PPI药物,症状由不同程度缓解,停药后症状反复;4)胃镜检查提示无食管黏膜糜烂、溃疡及Barret食管。

1.3 排除标准 1)消化道肿瘤;2)有上消化道手术史;3)有严重肝肾功能损害;4)有精神病史;5)孕妇及未成年儿童。

1.4 治疗方法 2组均予诱因调查问卷,以及生活指导[9]。观察组给予基础方:太子参10 g、炒白术10 g、炒白芍15 g、法半夏10 g、黄芩10 g、紫苏梗10 g、炒枳壳10 g、厚朴10 g、竹茹10 g、黄连6 g、吴茱萸2 g、海螵蛸20 g、瓦楞子20 g。伴有嗳气频繁,加用代赭石30 g、旋覆花5 g。伴有腹胀便秘,加用火麻仁10 g、莱菔子20 g。伴有口干口苦,加用茵陈20 g、栀子10 g、黄芩10 g。伴有咽喉不适,加用玄参10 g、桔梗10 g、木蝴蝶5 g。反酸明显加用煅牡蛎30 g、海螵蛸30 g、煅瓦楞子30 g。伴有反食加用神曲20 g、焦山楂20 g、鸡内金10 g。伴有便溏,加用炒薏苡仁30 g、秦皮20 g。水煎服,200 mL,2次/d,早午餐后2 h服用。疗程8周。痊愈患者停药2周后随访。对照组给予雷贝拉唑钠肠溶片(江苏豪森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20330),口服,10 mg/次,2次/d。疗程为8周。痊愈患者停药2周后随访。

1.5 观察指标 记录2组患者本病中医主要症状以及次要症状的积分,以及治愈患者停药2周后的耐信量表评分。观察以及记录2组患者用药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6 疗效判定标准

1.6.1 单项症状评价标准 1)临床痊愈:原有症状消失;2)显效:原有症状改善1级者;3)有效:原有症状改善2级者;4)无效:原有症状无改善或原症状加重[6]。

1.6.2 主要症状综合疗效评定标准 改善百分率=(治疗前总积分-治疗后总积分)/治疗前总积分×100%。痊愈:症状消失;显效:症状改善百分率≥70%;有效:30%≤症状改善百分率<70%;无效:症状改善百分率<30%。总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7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疗效、不良反应使用率(%)表示,进行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疗效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治疗8周后的症状综合疗效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χ2=4.762,*P=0.029<0.05

2.2 2组患者单项症状比较 对照组患者在治疗反酸、烧心症状的有效率高于观察组,观察组在治疗反食、胸痛、咽喉不适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嗳气、上腹胀症状的治疗中,观察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治疗后2组患者常见单项症状有效率比较(例)

2.3 2周后随访情况比较 治愈的患者停药2周后随访结果提示观察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2周后痊愈患者耐信评分比较(例)

2.4 2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 2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生显著不良反应。

3 讨论

GERD是门诊常见病,长期的吸烟、饮酒、暴饮暴食,进食过快、过饱以及情绪波动是常见的病因[9]。给于患者适当的饮食以及生活指导十分重要,比如告知患者减慢进食速递,少食多餐,戒烟戒酒,控制体重,调摄情志是减少疾病复发的前提条件。西药治疗本病常采用PPI治疗,由于患者临床症状多样,大多数患者存在多种药物配合服用的情况,如胃动力、黏膜保护剂等。餐前餐后服药方案复杂,患者依从性差。临床治疗中常出现停药后症状反复,偶见患者服药不适,以及不能很好控制比如嗳气、胃胀、口苦等症状的情况。一项GERD患者问卷调查显示,只有58%服用PPI制剂的患者对其治疗比较满意[10]。另有调查显示,有10%-40%的GERD患者经过标准剂量的PPI治疗,其症状仍部分或全部存在,通过加大PPI剂量或者延长治疗周期,也不能改善症状[11]。

在中医学中,GERD属于“呃逆”“吞酸”“反胃”等范畴,胃失和降,胃气上逆为GERD基本病机[12],中药治疗本病方法多样,本研究采用调畅贲门气机,和胃降浊的方药性味平和,太子参、炒白术、炒白芍抑肝扶脾,柔肝缓急,枳壳、苏梗、厚朴条畅气机,半夏竹茹化痰,黄连吴萸制酸,黄芩清热,海螵蛸、瓦楞子和胃护膜,诸药合用调气和胃以降浊,达到治疗的目的,同时通过指导患者调整生活方式,纠正不良生活习惯,帮助患者治疗非糜烂性反流病,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

中医中药治疗本病,尤其是非糜烂性反流病,可以使用纯中药治疗,服药方案简单,未见明显不良反映,患者依从性好,临床综合疗效优于PPI标准治疗,并能治疗患者嗳气、上腹胀等临床常见伴随症状。治疗后复发率低于PPI标准治疗,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糜烂性嗳气反流
钦丹萍辨治嗳气验案
8个月的胃酸反流经历 苦难终于熬出头了!
糜烂性胃炎怎么治?
总是打嗝,是不是胃肠有问题?
饱嗝不断,喝荸荠鸡金饮
兰索拉唑对Hp引起糜烂性胃炎患者Th1/Th2漂移的影响
氟哌噻吨美利曲辛联合埃索美拉唑治疗非糜烂性食管反流病的临床价值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胃食管反流病30例
中药治疗胃食管反流病30例
自拟疏肝和胃汤治疗糜烂性胃炎32例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