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委是如何影响电影质量的?

2018-11-29 05:08东子
南都娱乐周刊 2018年22期
关键词:巩俐多元性金马奖

东子

本届台湾金马奖堪称近年最为隆重的一届华语电影节了。从邓超、段奕宏、徐铮、周迅、孙俪、赵涛等最佳男女主演的提名名单公布,到所涵盖的包括《我不是药神》、《地球最后的夜晚》、《邪不压正》 等焦点影片的加入和参与,再到执委会主席李安、评审团主席巩俐的相继亮相,可以说2018年度华语电影的重要关键词,都可以在这一届影展上找到了。

从华人影星和影人的参与热情也能看得出来,金马奖的热闹不仅仅是被重量级影星大卡司包围的意思,还有它本身的视角和对电影艺术多元性的包容和推荐。不知道在历届执委会主席侯孝贤和李安那里,是不是这一点也是被格外重视的,反正金马奖越来越呈现出来的是对华语电影整体的关注,既没有将目光仅仅停留在票房市场上成功的主流大片上,也没有固步自封地只去关注小众范围的艺术片,相比其他电影奖项,金马视野已经相当宽泛和包容。它的多元性和与时俱进,都令真正的电影人感到欣慰。

只有真正的艺术标准耸立在那里,人们才会放下私心和功利心,去关注和投入到这样的事情上。比如之前,曾有新闻报道过“巩俐与金马奖交恶”,但今年她还是如约前行出任评委会主席,倒不是金马或者李安更有面子,而是在真正的艺术和艺术标准面前,所谓的面子真的不重要。巩俐能这样做,之前冯小刚也可以。

从这一届金马奖的选择来看,似乎也能看到这一年来华语电影的进步。至少类型更加多元,观众给予的宽容尺度也更大了,那些急于向市场求收益的行为和作品虽然依旧很多,但不影响像《地球最后的夜晚》这样的作品出现在观众的视线焦点里。有好的创作动机,然后要有好的投资机制,再还要有好的市场环节,一部有价值的作品,才会有效出现在我们观众面前。在这样的非闭环循环系统中,最后还要有良性的奖赏激励,才会让后面更多的创作者看到自己值得尝试的方向。而类似金马奖这样的电影节日,就是对有价值东西的再一次肯定。

作为中国电影观众,没什么比看到华语电影正在进步,更令人感到高兴的了。阵容、质量、影响力、多元性等等,是深究一个电影节优劣的因素,它最终的成败也取决于它会在未来影响到多少创作者。如果我们能多一点是枝裕和从小津安二郎这样的传承关系,多一点权威电影节给予的肯定,多一点创作者自觉地提高和多元,華语电影未来几年肯定会越来越好看。

猜你喜欢
巩俐多元性金马奖
库淑兰剪纸艺术中的多元性探究
巩俐孤行成分界坐标
“瑞狮壶”的艺术构成与文化多元性分析
53届金马奖海报
巩俐 霸气源自底气
巩俐“归来”
梁漱溟思想中的多元性与混杂性
星光璀璨 珠宝同行
蔡康永因过于劳累致面部神经失调
传统中国画重彩材料的多元性探究